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苦涩的一锤     
晚上,备战高考的我正做功课,突然传来楼上张叔家锅碗瓢盆摔碎的声音,接着又听到一声女人的呼喊:“来人啊,救命啊!”老爸不假思索,当即抄起一柄铁锤冲了上去,几声猛响过后,楼上张叔家的门就让他砸了个大窟窿。  相似文献   

2.
策划误会     
晚上11时,“哐啷啷”突然传来对门邻居家锅碗瓢盆摔到地上的声音,接着是女人的一声喊:“救命……”李某不假思索,拿起一把铁锤快步走出去,三两下就把邻居家的门砸了个窟窿,一脚踹开冲了进去。  相似文献   

3.
燕晰莺啼嫉舞忙,桃红杏小柳成行,山青水绿好风光。 四月乡村新气象,机声犁影水汤汤,插田种菠分外忙。浣溪沙·春韵@周昌厚~~  相似文献   

4.
想起和他的第一次,我就赧然。那时候因为和闺中密友多次交流过这个问题,为了不至于过分白痴,看过一些书,知道欢爱的时候,男人是喜欢女人叫的。女人叫得越大声,男人好像就越兴奋。  相似文献   

5.
妙用象声词     
来,猜个谜语:弟兄两个,隔山而坐,任何声音,休想逃过!(打一人体器官)猜出来了吗?对了,是耳朵,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有风声,有雨声,小鸟的啾啾声,即使教室里很安静,仔细听,还有沙沙的鞋子声。象“啾啾”,“沙沙”这样表示声音的词叫做象声词。  相似文献   

6.
对于女声来说,最富表现力的美妙声音是真假混合的声音.训练的基本方法是在中声区用中等音量、下行音阶、假声位里往下带真声的感觉来训练,逐步消灭换声点的痕迹,再把音域向高低两边扩展.扩展音域的时候,高音处多加假声感觉,低音处适当多加真声感觉,使得女声高音不挤,低音不虚,根据作品表现的需要合理搭配,运用自如.  相似文献   

7.
男人在电话里的声音很好听。有点儿软绵编的.让秦采觉得身上没有力气。无可否认,有种男人,天生就是吸引女人的,他们有着很磁性的声音与带着光彩的微笑。  相似文献   

8.
民间信仰是传统社会生活模式的折射,城市是现代化生活方式上演的舞台,城市中民间信仰仪式的声景建构,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观念之间矛盾与共生的体现。论文从福州民间信仰仪式中的“游神”活动入手,来探讨城市化环境下,传统民间信仰仪式声音景观的建构与变迁。一方面,在快速流动的现代化社会中,民间信仰仪式的声音空间被重塑,城市“噪音”为其塑造了新的声音基调,信仰仪式活动中民间艺术的传统性逐渐被削弱;另一方面,新的声音和新的“传统”不断诞生,丰富着城市的多元声音景观,而民间信仰及其孕育出的传统音乐文化,则是城市地方声景和文化记忆塑造中不可或缺的根基。  相似文献   

9.
译声构词不同于拟声构词。译声构词是人们通过声音象征间接转译事物或动作的声音形成音与义的联想创造词的方法。译声词的读音具有明显的声音象征意义。英语译声词的译声字母或字母组合所隐含的语音象征意义赋于该词一种独特的形态特征和表义功能。因此译声词应按照词所含的象征语音来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0.
声画分立是影视语言中的一种声画关系。以往人们对声画分立关系的研究和理解比较粗浅、零散,缺乏深入系统的认识和归纳。而相比画面语言来说,影视声音由人声、音响和音乐三种比较独立的,性质和特点迥异的声音类型组成,因此,它们各自和画面之间形成了不同的分立关系。本文将依据不同的声音类型分别阐述声画分立关系。  相似文献   

11.
王雅杰 《新天地》2011,(11):212-212
声乐发声与播音发声有着紧密的联系。二者都是通过科学理论的指导,加以科学合理的发声,经过实践训练,提高自身调节发音动作的能力。许多受过专业声乐训练的人,往往在播音发声时音色比较暗淡,声音位置容易偏后。还有一些人盲目模仿播音感觉,使得声音听起来轻飘、无根,缺乏支持感。播音和声乐用声从自然属性看,都属于声音的范畴。其各要素的差异也是播音和声乐用声的主要差异。下面我从四方面分别论述二者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以“声”论诗是明清的诗学热点。在声义与辞义离合博弈中,我们可以看到以声辨体、以声论诗、无声不成诗等言论,以及反对以义学蔽声教、以义夺声等主张。近现代以来对“格调说”的研究多从其与“神韵”“性灵”“肌理”的关系出发,或从形式与内容二元对立层面展开。这些研究比较多地强调格调的辞义而忽视声义,特别是对声音的在场性关注不够。明代赵宧光提出“诗以声为命”“以声为体”的“声教”理念,进一步发展了宋代郑樵“诗以声为用”的观点,清代沈德潜接续明代七子派“格调”观,在阐发“以声求义”时突出“格调”的“温柔敦厚”诗教思想,强调控制声音以达到国家治理的诗学意图,此二种观念极大地促进了诗学中的“声学转向”。  相似文献   

13.
秦晓  董环 《女人世界》2006,(10):14-17
“谭晶从维也纳回国了……”一天之内我昕了好几们排相互言仑。谭晶,我忽然很想认识这位歌坛“新才女”。谭晶是美丽的,也是幸运的。她既有女人的柔媚又有军人的谭晶酝育从容端庄的豪迈气质。她的身上时刻都能体现出一个军人的坚定和一个女人的细腻双重身份。人如其声,声如其人。她喜欢在阳光下快乐自由的歌唱,从她的歌声中就可以感受到她身上所特有的奔放、朴实……  相似文献   

14.
语言的音义结合大致是有理据的。音义结合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与意义结合的声音是自然的未负载意义的声音;第二层次,与意义结合的声音是非自然的已经负载意义的声音。第一层次的音义结合可形成根词,第二层次的音义结合则形成派生词。训诂因声求义的基础在于音义结合的有理性。  相似文献   

15.
影视作品的同期声在整部影视作品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这些声音包括演员的对白、动作声音以及现场其他声音,而同期声拾音则是影视作品制作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好的同期声拾音能给后期制作带来巨大的创作空间,为影视作品锦上添花。但是一些影视作品不重视同期声拾音,这对影视行业的发展是不利的,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发展日益快速的今天,做个紧随时代潮流的现代女性已不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做到事业、爱情及家庭三方面兼顾妥当,成为一门高深的学问。事业成功的女人往往被冠以“女强人”的头衔。我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话,“感性的女人是火,理性的女人是冰。火的狂热让男人想人非非,冰的寒冷让男人退避三舍。感性的女人永远不缺爱情,理性的女人通常独善其身。感性的女人通常是幸福的,并对自己有时如飞蛾扑火般的爱情而陶醉,理性的女人通常也是幸福的,因为少了受伤的苦痛。感性的女人为爱情而陶醉时也更多地收获了爱情,而理性的女人少了受伤的苦痛时也少了爱情的甜蜜。于是,更多的感性女人成了小鸟依人的贤妻良母,更多的理性女人成了成就事业的女强人。有了爱情的女人是幸福得一塌糊涂,有了事业的女人是一塌糊涂的幸福。告诉我,是做感性的女人?还是理性的女人?”的确,这样的问题很难回答.做一个即理性又理性的女人何止一个难字。我认识这样一个人,她有着甜美、纯净的声音,小鸟依人般的身影,利索、果断的处理头脑,她就是北京赛波特如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晓杰女士,一个十足的商场“女强人”。认识她的人都会惊叹外表如此柔弱的女性居然有如此丰富的经历,以及完美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对于汉字形音义三者的辩证关系,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恰如其分地把握住。只注重形体,而忽略声音,或望文生训,或不知贯通,易简之理既失,大道遂多歧亡羊。为矫正此弊,清代乾嘉学者才不得不反复申言“训诂之旨本手声音”,“训诂之要在声音不在文字”,“其义即存乎声,求诸其声则得,求诸其文则惑矣”。然而,倘若由此而走向一种极端,唯文字声音是求,全然不顾汉字形义关系的一般约定俗成性,不顾汉字使用的基本规范性,那就必然要走火入魔,闹出一些不可思议的"训诂新解"的笑话来。  相似文献   

18.
高欣 《百姓生活》2012,(12):11-12
“出事了!”今年端午节傍晚,一声凄厉的喊叫惊得刘淑兰匆匆跨到门外张望。刘淑兰的脑子“嗡”的一声,赶紧朝着传来喊声的西后街疾步走去。等她走到时,已经围了不少人,她问旁边的人“是怎么回事”,后者告诉她:“好像是输液输死人了,死者是个年轻女人。”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与作文》2009,(8):4-6
1959年,知名的瑞典画家、音乐家和电影制片人弗里德里奇·于根生,带着他的录音机来到他别墅附近的一个乡村胜地,想用录音机录下鸟鸣声。后来他发现,在他的录音机中不仅有鸟呜声还有微弱的人声,在用瑞典语和挪威语讨论夜鸟的歌唱。于根生起初以为是他无意中录下了收音机的某个波段,但是在再次录音时他听到了更多的声音,在这些声音中有人告诉他是他死去的亲戚和朋友。  相似文献   

20.
古诗词曲英译中声音文化的展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音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声音美是指通过平仄、韵脚等达到的韵律美.大多数学者重视狭义的声音美而忽视了另一种声音美--广义的声音美,即声音的文化内涵美.在古诗词曲里,不同鸟类在不同情境下其叫声引发的联想意义是不同的,本文以此为例,从声音文化内涵意义的角度来探讨如何展现诗歌的声音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