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瞧这一家子     
我们家一共三口人,各自爱好不一样,也各有各的绰号。下面,就让我给你介绍介绍。“报纸迷”“报纸迷”肯定是指我老爸。我老爸还真行,都四十岁了还学习呢!可我有一次总算弄清了我老爸看报的目的。那正是暑假,爸爸经常叫我去买报纸,而且每次都是买《金融投资报》。有一天,老爸又叫我去买《金融投资报》,我边走边想,这报纸有什么好的,每次都买它?我买到了报纸,看一看吧!边走边看,我发觉这报纸上的每条信息都有一个“股”字。我想了想: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好像是关于股票的。原来老爸是在看股票呀!我还以为他学习呢!“逛街迷”“逛街迷”当然是…  相似文献   

2.
求职尴尬事     
《可乐》2006,(5)
卖报纸的有天下午,在火车站附近的广场上,我买了《人才报》、《北京晨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等一堆报纸,仔细搜罗各种招聘信息,看累了就在那里打起盹来。一个很漂亮的 MM 过来,递上一元钱说:"来份《北青》。"我乐了:"给你。钱就免了。"女孩子没明白,接过报纸看了一眼问道:"咋啦?是今天的报纸呀!"我解释说:"我不是卖报纸的。"MM 连声说对不起,然后把报纸塞给我,飞快地走了。  相似文献   

3.
透露一个小秘密--我在地铁上常常看别人的报纸。我是那样喜欢看报,但是报纸是买不齐的。纵是有那个经济实力,买来了也没有地方码放。地铁上五行八作的人都有,手擎各式各样的报纸,一眼扫过去,大标题的内容就八、九不离十了。没有意思的,就淡淡放过去。感兴趣的,就细细记住报纸的名字,到了我下车的站台,自家也买上一份。  相似文献   

4.
那个前任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居然在考试过程中偷看报纸。我强忍着怒火静静地将他的报纸收了上来。下课后,我让他到办公室“做客”。“为什么在考试时间看报纸?”我和颜悦色地问。“因为报纸上的内容太精彩了。”“报纸再精彩也要留到课后看啊!”“我想快点把报纸看完。”“为什么?”“因为这份报纸是向刘小宁借的,他说放学后要还给他。”“你为什么不向别的同学借?”“其他同学都不爱跟我玩,不借我。”“当初在订报的时候为什么不订一份?”“我……我……因为我家穷,我买不起。”他呶呶嗫嗫地说。过后,我到了他家,看到了他家徒四壁又破陋不堪的房屋,听到了他唯一的亲人——父亲无奈的叹息,我顿时理解了,是贫困的家境和缺少的母爱形成了他自卑和冥顽不化的个性。又一期的《小学生周报》到了,在分发报纸时,我把自己留的报纸分给了他。当我念到他的名字时,他惊愕极了。我则向他投去了默许的微笑。过后,他来问我原因,我说:“以后, 你的报纸就包在老师身上了。”他的震憾溢于言表。我要送他的不仅是一份报纸,我更要送给他那残缺的关爱和呵护。渐渐地,他有了同龄人该有的笑容, 他的“侠骨”少了,他的“柔情”多了,他变得热爱学习了。  相似文献   

5.
《可乐》2006,(7)
有一次到单位值班室打电话,无意间看到桌子上扔着一张旧报纸,上面有一则我很感兴趣的新闻,里面的数据正是我准备写的一篇文章需要的。当时真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觉。打完电话,突然科长在外面喊,我赶紧跑出去,听候领导指示。等我回值班室取报纸时,那张宝贝报纸竟已不翼而飞!我一下子急了,到处翻找,半个小时里逢人就问:"你有没有看到放在电话机旁边的那张旧报纸?"结果仍然一无所获。我只好亡羊补牢,拿出笔和纸,努力去回忆那些数据。可仅仅是打电话时随手翻阅了一下,又能记住多少呢?况且引用数据不准,又是写作的重罪。上网去搜,偏偏这张报纸是地方小报,文章也非热门话题,竟然搜不到。又跑到图书馆去查,却发现要在上千张长得一模一样的旧报纸中翻出一张没记住日期的,简直比登天还难,更别说这  相似文献   

6.
《阅读与作文》2009,(1):14-15
上周五,在镇上为全家买完东西后,我想在赶火车前休息一会儿,就买了份报纸和一些巧克力,进了车站的一家咖啡店。这是个价格低廉的自助咖啡馆,里面有很多长桌。我把沉重的包放在地上,把报纸和巧克力放在桌子上占座位,然后去端咖啡了。  相似文献   

7.
掉进坑底     
叶延滨 《可乐》2010,(12):76-76
我确信,这一回我是掉进坑底了。上班的时候,发现办公桌上有一张当天出版的报纸,不知谁放在我的桌上,但我知道,这是不祥的物件。我拿起来,第四版是一整版批判我的文字。传言变成了事实,是祸躲不过。我眼前发黑,头脑“嗡”的一声,面前的这张报纸像巨大的电影幕布,上面的字都没有了,有的是我这两年经历的一切。  相似文献   

8.
平淡生活     
1方明看到报纸上有句话,忍不住笑—男人平均每天说1.5万个字,而女人每天要说3万个字。他一笑,靳小霞就追问,笑什么笑什么?懒得说,报纸递过去。靳小霞迅速看完后,果然咋呼起来—嫌我啰唆是吧,还不明说,拿报纸  相似文献   

9.
宋增明 《老友》2008,(10):53-53
去年正月,我回家乡过年。一进门,就看见年愈八旬的哥哥戴着老花镜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看报纸,我感到有些诧异,因为以前从未见过他如此认真读报。我以为有什么重大新闻,上前一瞧,让我更加诧异,因为发现那是张过时的旧报纸,没想到哥哥如获至  相似文献   

10.
郁闷的加薪     
早上,我正在翻看报纸中的《招聘特刊》,有人从背后拍了拍我。我回头一看,竟然是部门经理!我故作从容地合上报纸,一颗心却狂跳不已。  相似文献   

11.
董梦知 《北京纪事》2011,(7):107-108
熊飞是我在文联多年的同事、好友。他虽然一直做的是事务性工作,但在这个文人圈里,谁都会沾上文气,如果是爱学习的人,定会有收获。他刚到文联时,常到我办公室来找废报纸,说练字用。  相似文献   

12.
刘荣昌 《老友》2021,(2):24-24
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我,儿时生活在乡下,那时最盼望过年,因为新年能穿上母亲做的新鞋。黑色条绒鞋面,洁白的鞋底,朴素的美会让我高兴一个春节。我家兄妹三人,母亲为了我们每人都能有新鞋穿,要在年前两三个月就开始准备。纳鞋底是基础工作,鞋底的主要原料是秋天备下的袼褙:在炕桌上或案板上先铺上一层报纸,在报纸上刷上第一层糨糊.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初,成舍我吸取发达国家大众化报刊办报策略,选择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创办报纸,这为大众化报纸的成功运作提供了物质基础;市民阶层的扩大与识字群体的增加,为大众化报纸发展奠定了受众基础.成舍我所创办的大众化报纸,在内容上,刊登顺应时代、服务大众的新闻;在传播方式上,兼顾大多数受众的文化水平与阅读习惯,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形式活泼;在报纸经营上,将广告和发行作为两个支点,并将两者有机结合.成舍我的大众化办报理念对当今报业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主要体现在:强化报纸的责任意识,不能因为推行大众化而降低报纸的品位与格调;突出报纸的特色与个性,避免过度竞争.  相似文献   

14.
红包     
《可乐》2006,(1)
那天早上,我查完病房打算休息一下,就泡了杯茶,翻开报纸看了起来。突然,我听到一个怯怯的声音:"医生叔叔……"我拿开报纸,看看左右没人啊?以为是幻觉我又看起了报纸。不一会我又听到了那怯怯的声音:"医生叔叔,救救我妈妈吧,这是我给你的红包。"我放下报纸,只见办公桌对面露出两只小手,捧着一个用红领巾包成的小包包。我探身一看,原来是个小男孩,个子还没桌子高。我接过红包,打开一看。里面都是几元几角的零票,加起来不超过20元的样子。看着这个用红领巾包的"红包",我的心不禁一阵颤栗。我俯下身子问孩子:"你妈妈叫什么名字?她得了什么病?""我妈妈叫张  相似文献   

15.
机关癖     
牟丕志 《社区》2003,(10):63-63
我是一名在机关工作多年的老科员,心里感到很自豪。然而,一段时间以来,我觉得我身上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常常莫名其妙地失态。 我的特长是写文件。可最近一个时期,我发现我一天不写文件就受不了了。一到双休日,就是我最难熬的日子。后来,我反复同妻子商量,要实行家庭机关化办公。对于家庭重大事项,诸如家庭开支计划、孩子教育方案等都要通过发文件的形式来确定。妻子坚决反对,说这是瞎胡闹,后来,我以自己戒烟为条件,才达成了协议。 看报纸是我的一大爱好。一天不看报纸,就会抓耳挠腮。一次我回乡下老家小住,到镇上一看,竟然没有专门卖报纸的地方。正巧看到一个卖  相似文献   

16.
遇到资深编辑琼玛女士尽管我有在国内媒体干过两年的经历,可到了美国,还得从实习生干起。(费城新报)虽然只是一份市级报纸,人员仍有近200人,部门齐全,该有的全都有。我刚开始的工作是干校对。  相似文献   

17.
头版是报纸的门面,头版头条是报纸的重中之重,提高报纸头版头条的质量一直是报社老总们关注的热点。因此,必须在新闻传煤中提倡精品意识,尤其是头版头条的精品意识。如何写好头版头条呢?我主张在“重、活、短、新”四个字上求精。  相似文献   

18.
光头诺言     
“你还要在那份报纸上耗多久?能不能赶紧过来,叫你的宝贝女儿吃饭?”我正在看报纸,听到妻子喊叫,急忙把报纸扔到一边奔过去。我的独生女辛杜看似受了惊吓,眼里涌满泪水,在她面前  相似文献   

19.
小时候,父亲让我同一老先生学书法,用废旧报纸练字多年,可自己一直没有大的进步。老先生对父亲说:“如果你让娃儿用最好的纸来写,可能会写得更好。”从此以后。父亲开始买最好的纸给我练字。果然,我的字大有长进。问其原因,老先生说:“你用旧报纸写字的时候,总感觉是在打草稿,即使写得不好也无所谓,以后还有机会,所以不能完全专心。而用最好的纸,  相似文献   

20.
《北方人》2008,(8)
现在是午后,我静静地坐在阳台上。将几张报纸铺在阳台的水泥沿上,在上面摊开了几本书,随意地看了几页,然后就伏在报纸和书上,用胳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