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身处信息世界,作为当代中职生,我不由得考虑起自己的未来。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未来社会里,我究竟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呢?为了更好地规划未来,让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职业生涯规划很有必要。一、自我认识自我认识是完成职业规划、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对自己的职业或岗位做出正确的选择。(一)认知现在的我1.我的成长环境我们家的家庭氛围很好,父母亲虽然对我要求严格,但他们非常尊重我。我喜欢自己现在所学的这个专业,虽然中考时我的学习成绩足以进入杨浦区任何一所区重点高中,但最终我报考了上海市  相似文献   

2.
平日里,我们主要学习的是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于是在面对毕业实习时,我和很多同学一样不知所措。对于工作,我脑海中唯一的概念就是苦和累,甚至对接下来的实习产生了恐惧感。在经历了一把职业体验后,我对自己未来可能涉及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更为全面的认识。所谓职业体验,首先是由专业老师向我们教授职业规划课程。课堂上,我和同学们可以尽情畅谈自己未来的理想。通过老师有针对性的指导,我理性地对自己的未来做好初步规划。  相似文献   

3.
当我进入憧憬已久的大学时,对大学里的一切都感到新奇,但又有点迷茫,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将是怎样的。庆幸的是,辅导员焦学峰给了我很多指引。在他的支持与激励下,我度过了三年充实的大学时光,也学会了规划自己的未来,并对未来满怀期待。记得第一次见焦老师是在新生报到之时。当天天气不好,毛毛细雨中,我在报到即将结束时才赶到学校,又花了点时间找到自己所在学院和班级的接待处。那时,接待我的人中就有焦老师。他脑袋圆圆的,身材有些发福,  相似文献   

4.
黄琛 《社区》2007,(10)
我是满怀犹豫地登陆加拿大的。因为我在国内是医生,来之前就听说了无数关于移民医生的困境,加上自己也已经不再年轻,我对自己的未来相当悲观。可是为了与丈夫团聚,我最终还是来了。但是来到加拿大后,我每天都在想:要是半年内找不到工作,我就回国。  相似文献   

5.
“我的舞台我建造,要让全世界都感到;我的剧本我写好,相信自己永远是主角;我的魅力我创造,出乎每个人意料;我的未来我照耀,每个明天都把我拥抱。”  相似文献   

6.
张冰 《成才与就业》2011,(Z1):33-34
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收获美好的未来。2008年年底,刚开始求职的我满怀信心,对未来职场生涯充满期待,可在参加了几场大型的招聘会后,我备受打击。因为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  相似文献   

7.
《南行记》中的"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切近鲁迅所说"中国新青年",同时也最切近世界性的浮士德精神的人物。"我"在《山峡中》中的经历,就是一个具体而微的"浮士德冒险"故事。小说全面展示了作为现代人的"我"如何在过去、现在、未来三种不同的生活世界中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造就自己行动的哲学的内在机制,创造了一种永远向着未来展开的现代性伦理。  相似文献   

8.
奥运冠军刘翔说:“生命是一个个赛程,谁都有机会拿自己的冠军,做最好的自己,我能!”是的,我能刻苦学习,我能战胜自己,我能帮助他人,我能关注社会……因为我能,微笑在我脸上;因为我能,未来在我手中。请以“我能”为话题写一篇章。[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卫毅 《21世纪》2010,(8):16-19
我对自己的未来很不乐观,但对中国和人类的未来比较乐观。这可能与我的哲学仍然保留着某种启蒙精神和乐观精神有关,尽管这在今天的中国可能很不时髦  相似文献   

10.
马云 《可乐》2011,(5):11-11
一个"90后"的同学说:"我不知道自己未来是什么。"这很正常,我在你们这个年龄时也不知道,30岁时也不知道。我做阿里巴巴,开始只是一个梦想,到今天才越来越清楚我要干什么。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财务管理专业的大四学生,当不少同学热衷于参加各类招聘会、海投简历时,我早已明确了自己的职业理想——成为一名高级财务管理人员。为了实现职业理想,我制订了一份详尽的职业规划书,帮助自己认识自我、挖掘优势、确定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认识自我职业规划的第一步就是要正确认识自我,包括自己的性格、喜好、能力等。正确、客观的自我认知是制订职业规划的必要前提。我从职业性格和个  相似文献   

12.
细细算来,自己还是喜欢读书的,虽称不上读书人,但可以勉强算作好书之人。细细回顾自己的阅读生涯(况且就称之为阅读生涯吧,虽然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阅读),算是对自己的一次梳理和审思。一、阅读的发蒙在阅读资源贫瘠甚至枯竭的乡下,幼时是没有什么书看的,除了教科书。记得连偶尔得到的几本小人书都为数很少。记忆中最初的阅读好像是始于一本小小的故事书《小灵通漫游未来》,还隐约记得那封面,小灵通坐在火箭冲上天空。那本书里描绘的未来真令我神往,珍珠般滚圆的大米、各种嫁接的水果、还有神奇25的现代化电器设备等,勾起了我对未来世界莫名…  相似文献   

13.
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在3年左右,世界一千强企业的寿命是30年,而世界五百强企业为40年。同理,我认为自己在将来可能会换多份工作,因此在走上职场前制订一份职业生涯规划非常重要,这能让我胸有成竹地应对变幻莫测的未来。在制订这份规划书的过程中,我渐渐明确了自己的职业理想——成为一名3D游戏模型设计师。我还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兴趣爱好,  相似文献   

14.
我是搞历史的,但不是搞思想史的,对儒家思想、孔子思想没有下过工夫研究。我说的,对搞思想史的人来说可能会象笑话,但我还是要讲讲。这次会议的题目是:“儒家思想与未来社会”。在我的脑子里,儒家思想和未来社会扯不上关系。一定要讲这两者有关系,是违心之论。谢希德教授在开幕式上讲,这次会议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进行学术问题上的自由争论,所以这里我就自己的一些想法谈谈。  相似文献   

15.
从总经理到咨询师:开阔才能融合。要成功,先不要自己把思路堵死。李天一见到记者就开始讲他最近的几个未来事业发展计划。他的激情讲述使记者很难想象他已经是40多岁的人了。李天现在是一个营销咨询师,两年前,他的职务是总经理。他说,他对自己的选择从来不感到后悔,"有人认为我在退步,我认为自己是在远望。"  相似文献   

16.
《北方人》2008,(6)
到曼哈顿的一位朋友家做客,刚好他那上初中的女儿安娜在家。我与安娜聊起了她未来的选择,她非常明确地告诉我,她希望将来学医,而且希望学儿科。初中生就把自己的未来想得这么清楚!我有点儿惊异。  相似文献   

17.
刚进入北京服装学院造型艺术系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能来到北京这样的文化之都来完成我的大学。但我毕竟没有心智成熟到对自己的未来有那么如此具体的预期。我在中国画专业每天吸收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然而由于我们是在既定的美术高考制度下获得大学的录取通知的。我们都无一例外的接受过相对拙劣的素描色彩技巧的训练。这似乎是大多数艺...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上海市商业学校201 1届涉外会计专业的一名学生。第一次踏进校门,我就怀着希望,踌躇满志地畅想自己的未来,希望能成为会计师事务所的一名注册会计师,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不服输的精神以及辛勤的汗水达到自己的职业巅峰。一、自我分析中考失利的我虽然没有进入高中学习,但很幸运地来到了上海市商业学校。在这里,我不但可以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还能学到专业技能,也能圆自己的大学梦。来到学校的第一天,我就下定决心:在校的这几年,一定要好好努力,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不  相似文献   

19.
正第一份工作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值得怀念的,因为其是一个人自立的开始。我想大多数人在得到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时,最初感觉到的可能都是"甜",即便对于那些工作不久就辞职的大学生来说可能也是如此。记得我有几个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当他们第一次找到工作的时候,总是兴奋地向我讲述着其中的曲折经历,并对自己未来的工作充满着期待,那种神情让人看着都觉得"甜"。  相似文献   

20.
    
我相信猫是有灵性的动物,它分得清善恶,感觉得到谁和自己有缘分,甚至知晓迷茫中的未来……有如精灵。无论别人怎么认为,我一直是这么想的,不然古代的巫师为什么会选择“猫”作为象征物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