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清麟《脚步声声》是一本具有自传体色彩的长篇小说,作者用纪实的手法、农家子弟的主观视角,还原了1978年高考恢复前后中国乡村社会的时代特征;以"青春记忆"为叙事脉络,完成了对角色主体性成长的描写与心路历程的刻画,生动呈现了78级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早期记忆。  相似文献   

2.
夏德锦 《社区》2010,(23):51-51
古人谓读书有“三上”之说,是说“时光容易把人抛”,劝读书人“莫辜负了好日头”,抓紧一切可用的辰光来读书。白日苦短,黑夜漫长,还得焚香以继昝。似这等读书行状,岂不显得匆忙了一些?目下读书种种:读应考书,为达龙门:读实用书,为强技艺……实是经世致用,目的性明确。  相似文献   

3.
反哺之情     
张金刚 《老友》2011,(11):40-40
我回到家,母亲照旧做了我最爱吃的手擀面.诱人的香气从泛亮的油花上飘腾开,当面一端上桌,我便伸长筷子,“滋溜滋溜”地一阵狂吃。母亲乐得合不拢嘴:“瞧,还是那猴样儿!”我嘴里塞得满满的,含糊回应:“嗯,还是那么美味啊!”  相似文献   

4.
叫我一声哥     
语默然 《可乐》2010,(7):44-45
若小离小的时候就像一个跟屁虫一样,整天屁颠儿屁颠儿跟着我。这让我很苦恼,因为许多坏事我都不能做,不然她就会跑到我爸面前告恶状。这些坏事包括翻墙、到水库游泳,还有打架……小离没来之前,我玩得不亦乐乎。自从小离的妈妈让我出去玩时带上她,她就义正词严缠着我。我问小离:“你妈妈怎么会把你托付给我这样的人?”小离说:“你是坏孩子的头头,跟着你就不会被其他坏小孩欺负。”这句话让我觉得,小离是个很聪明的女孩子。  相似文献   

5.
搭档之情     
姚田 《可乐》2010,(5):59-59
搭档,并不完全等同于朋友。长于以寓言说理的庄子,无疑也懂得怎样用一个形象而又易懂的故事,贴切地向人们叙述他的心情,这便有了《运斤成风》:  相似文献   

6.
刘茂秋 《老友》2012,(8):18-18
人的一生当中,有样东西在失去后才发现它的宝贵,那就是青春。 青春,如诗一般的年岁,我们都曾经拥有过。青春的脚步总是带着它特有的懵懂在不经意间渐行渐远.当人人感叹青春短暂的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了相似却不尽雷同的种种缅怀,留下了一段段或深或浅的难忘记忆。  相似文献   

7.
依据新加坡学者杨松年《南洋商报副刊狮声研究》所提供的资料,系统论述了《狮声》与二战前新马华文本土文学之崛起,《狮声》与新马华文大众文学之滥觞,《狮声》与战前新马华文民族爱国主义文学之高扬三个问题,借此再现了战前新马华文文学成长壮大的曲折历程和多彩画面。  相似文献   

8.
郑小琼 《社区》2009,(32):50-50
院子里有数棵梧桐树、榆树、槐树以及几株苦楝树,春天来了一段时间了,那些榆、槐、楝早已舒展开已绷了一个冬天的愁容,只有临近水井那几株梧桐树还没有一点儿绿意。春风又吹过了几天,那些树早已盛装了,这时梧桐树才像一个姗姗来迟的女子一样,慢慢从闺房里探出头来。牙瓣儿的楝花已洒满了整个院子,淡嫩淡嫩地铺着,  相似文献   

9.
《说文解字注》中的声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文解字注》是清代《说文解字》研究中影响最大的著作 ,段玉裁在研究《说文》上之所以能超越前人和同时代的人 ,这与他在古音学研究上的杰出成就是分不开的 ,而《说文解字注》之所以能独树一帜 ,正是因为段玉裁将其古音学研究成果运用于注释《说文》 ,采用声训的方法 ,着眼于形音义三者互求 ,从而有了突破。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所运用的声训方法值得后人借鉴  相似文献   

10.
《说文解字》中的声训是以声训作手段,以文化阐释为内容,以探求得名之由的特殊训释方法。  相似文献   

11.
声训之出现甚早.<尔雅>就把声训作为一种训诂手段来运用.汉代学者运用声训所取得的训诂成就,把音义关系研究推进了一大步.戴侗等人运用声训把词的语源义探求与同源词揭示结合起来,拓宽了声训的用途.王念孙在<广雅疏证>中运用声训广泛剔发词的音近义通现象,大量揭示同源词,创造了训诂学史上的最辉煌的业绩.王念孙以声证义,主要的根据是声纽.  相似文献   

12.
声诗是指齐言的入乐的近体歌诗。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声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唐代,并认为至五代时声诗逐渐衰落,为长短句所取代。其实宋代也有大量的声诗。本文从宋声诗的传唱、宋声诗的内容和风格这两个角度对宋声诗的总体特点进行了具体的描述。指出:宋声诗的传唱很广泛,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当然还包括文人;宋声诗的题材非常广泛,在风格上具有清新、活泼、生动的特点,在形式上也很灵活自由。对宋声诗的描述,可以澄清许多问题,并对已往一些问题作出新的解释,不仅可以丰富人们对宋代文学的认识,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吼一声王朔     
王朔 《可乐》2011,(6):55-55
小时候怕父母。小孩们一起玩时互相帮着晾望,看见谁的父亲正住家走就提醒这孩子赶紧撤。我最怕正玩得高兴,身后传来爸爸的吼声:“王朔!”那吼声真能让人全身血液凝固。  相似文献   

14.
《华严音义》声类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严音义》是唐释慧苑对《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所作的音义。通过对《华严音义》所有反切的考察,发现其声类系统与《切韵》声类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一、轻、重唇音分立,只有明、微两母互切二例;二、云母从匣母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新的声类;三、没有俟母字出现。  相似文献   

15.
《乐记》和《声无哀乐论》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两个最为重要的文献,代表了中国古代音乐学研究的两个高峰。长期以来,很多学者认为二者是互相对立、互相否定的,认为《声无哀乐论》是对《乐记》理论的颠覆。本文通过比较,论证二者分别揭示了音乐不同层面上的本质规律,《声无哀乐论》没有对《乐记》形成正面冲击,是对《乐记》的发展和补充,二者是并立互补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中,“声”和“哀乐”之间的名实问题是作者表达观点的根本角度,也是“秦客”和“东野主人”争论的核心:“东野主人”认为“声”“和哀乐”之间只是名和实的关系,有对应但不是一回事;“秦客”则抓住二者的对应性,强调其一体性。  相似文献   

17.
一声叹息     
貌似已经很久没有提过亲情了。在提到它的瞬间,不禁感到有块石头狠狠地砸了下来。压迫着我的五脏六腑,那是种无以名状的窒息。 这个中秋恰逢奶奶七十大寿,我们一家就一起回老家过节。大人们都忙,平时不是有事,难得见面。  相似文献   

18.
《埤雅》以声符释义贯穿全书,偶有穿凿附会之处。书中广泛运用声训之法,力求阐释事物命名之意,对声训推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进步性。  相似文献   

19.
纯爱     
1支晓是在医院的走廊上遇到许寒秋的。彼时的许寒秋在输水,医院的床位不够,他坐在满是患者的走道里,支晓一眼就看了出来,形态落拓,再不是以前那个意气风发的男子。  相似文献   

20.
交情     
刘辉 《北京纪事》2010,(3):80-81
甭看咱是个纯正北京爷们儿,我的外地朋友倍儿多。卖菜的、装修的、餐饮的、剃头的、磨刀的、物业的、回收的,有事没事,我乐于与他们侃山。久而久之,渐渐地知晓他们闯荡的艰辛与不易,理解他们也有大志,却碍于生存无法实现;同情他们有文学细胞,但囿于家庭重负只有不舍地放弃;他们心地善良,也难免在打工中遭受白眼和不公正待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