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登机牌     
缅甸之花自由了张欣:我父母亲都出生在缅甸,那里的一切都牵动着他们的心,他们常讲昂山素季,几年前我读了她的传记,荡气回肠。一个国父的女儿,留学英国,嫁给一位牛津大学的教师,有两个可爱的儿子,一次回国探亲改变了她的命运,那里的人们祈求她出来为他们讲话,就这样素季踏上了不归路,被软禁20年,今天终于释放了。昂山素季是缅甸之花,是世界上为数不多被监控的异议人士,她恢复自由了,东南亚的蝴蝶又翩翩舞于阳光之下。  相似文献   

2.
受到英国殖民者的怀柔统治,克伦族人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地位在英殖民时期得到了全面提升。克伦族的发展是基于并服务于英国殖民统治的需要,这促使克伦族与缅族的隔阂与矛盾加剧。缅甸独立前夕,在英国殖民者的诱使下,克伦族挑起了武装分离运动。昂山虽然开启了缅甸民族和解的大门,但由于昂山在民族问题上的狭隘性,克伦族民族问题不但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反而愈发严重,遂成为缅甸民族问题的最大难点所在。通过分析克伦族民族问题中所粘附的英国殖民统治因素,以及对昂山的民族和解思想的反思,来探究克伦族民族问题的解决途径,或可借此推动缅甸民族的和解进程。  相似文献   

3.
战后初期,艾德礼政府在缅甸政策上并没有大的创新,仍然沿用了战时内阁的政策。缅甸总督史密斯由于在缅甸推行与昂山敌对的政策使得缅甸的局势恶化。艾德礼政府逐渐改变了缅甸政策并任命兰斯为新的总督。兰斯支持缅甸民族主义者的政治要求。在经过了一番迟疑后,英国政府最终同意了兰斯的建议。但是由于英国政府的迟疑不决,缅甸的局势恶化,缅甸民族主义者与英国的关系也更为疏远。这一政治局势与缅甸在英帝国战略上的次要性使得缅甸最终在英联邦外独立。  相似文献   

4.
或许是巧合,多数时候我似乎都在扮演苦情女子,所有的角色,都像一枚苦橄榄。如果有一天,命运安排我真的走入角色时,恐怕又不愿意俯首,不愿意就这样罢休,可是留下的选择,已经不多了。  相似文献   

5.
俞春梅 《社区》2009,(8):39-39
一说起宝石、钻石,人们自然就会想到遥远的非洲大陆。其实,在与我们相邻的国家里就有一个用红宝石点缀的国度——缅甸。 缅甸以生产红宝石而闻名于世。缅甸的红宝石润泽无瑕,是鲜艳的鸽血红色,举世罕见,堪称珍奇。东南亚其他一些国家也出产红宝石,但就色泽而言,均无法与缅甸的红宝石媲美。  相似文献   

6.
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们以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通过高度的艺术概括,精心塑造了一个个生命受着压抑的女性形象,真实地再现了上一世纪欧洲不同阶层妇女的命运。她们的凄楚眼神、深沉叹息、奋力反抗、忘我牺牲,牵动了世世代代读者的心。她们犹如块块界石,座座路标,展示出妇女解放运动的运行轨迹、发展趋向。厄运篇──被污辱与被损害的平民女子女子的命运是不幸的,尤其是那些沦落在社会底层的女子。小仲马《茶花女》(1846)中的茶花女玛格丽特,陀斯妥耶夫斯基《白痴》(1868)中的娜司泰雅和哈代《德伯家的菩丝》(1891)中的苦丝…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中的诗词大多对书中人物命运有暗示图谶作用 ,而《五美吟》一直是作为展现林黛玉反传统的新女性价值观来研究的。本文联系贾府五位悲剧女子与《五美吟》所吟咏的五个史书中女子相似的遭遇命运 ,解开这组诗的深意及寄予的感慨  相似文献   

8.
殖民时期的美国妇女,比同时代的欧洲妇女,享有更多的自由;但由于社会对女子地位的偏见,当时妇女在决定自己命运的能力方面,与现在一样也极其有限。一、社会地位──家庭、教育、婚姻、法律上的权利殖民时期的美国女子,通常多住在被隔绝的农庄或小村子里,也多半是一个大家庭的成员。在新英格兰,一般的家庭都有十余口人,有的家庭有15个甚至更多的孩子,有的甚至出现祖父母与未婚姑妈住在家里的情沉。一般女孩子很早就承担起照顾弟妹,管理家务的职责。教育方面在殖民时期的美国,孩子的教育完全是由家庭承担的。父母尽其力地教给孩子…  相似文献   

9.
从文化的视角剖析金陵女子大学的组织变迁,可以看出,金陵女子大学诞生于中西两种异质文化相互碰撞与交融的中国近代社会;经过新文化运动和非基督教运动的洗礼,现代科学精神成为引导学校发展的主要因素;面对政治意识形态的变更,它及时调整以顺应中央人民政府要求,但最终并没有摆脱教会大学的命运,伴随20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走向终结。  相似文献   

10.
杜十娘是冯梦龙笔下晚明京城的“教坊名姬”,她是在与“深爱”她的李甲回家途中怀宝投江而死的。本文从封建社会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封建子弟追求功名利禄,男子与女子的生存方式与目的不同,以及社十娘的个人经历、文化教养等,探讨她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蔡学贵 《国际公关》2023,(13):107-109
缅甸是中国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对象,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中缅之间通过双边合作的机制化、着力促进共同发展、增进人文交流的方式为中缅“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机制保障、共同利益基础和民心支撑,促进了中缅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本文介绍了中缅“一带一路”的建设经验,为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2.
张应俞的《江湖奇闻杜骗新书》是一部展现明中后期社会风貌的防骗专著,其中不少内容描写了当时社会底层女性的生活与人生命运。在传统社会,由于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生活的窘迫及受教育机会的匮乏,社会底层女性的命运往往掌控于他人之手。轻视女性、卖妻鬻女、拐骗女童等社会现象层出不穷。同时,部分底层女性为抗争命运的不公,被动或主动地参与设局以谋骗他人,这不仅使受骗者利益受损,更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明中后期社会底层女子的生存状态,凸显了大历史背景下小人物之于日常生活本身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13.
罗秋菊 《山西老年》2012,(11):51-51
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刹那开始,就注定要回去。这中间的曲折磨难、顺畅欢乐便是你的命运。不要因为命运的怪诞而俯首听命,任它摆布。等你年老的时候,回首往事,就会发觉,命运有一半在你手里。上帝手里只有另一半。  相似文献   

14.
王昌龄的妇女诗主要描写了三种女性:宫女、贵族妇女、民间女子。宫女诗多表现望君幸临和羡艳受宠的情绪;贵族妇女诗概括了女子的现实命运;民间女子诗多表现自由、欢快的感受。场景描写、民歌艺术是王昌龄塑造妇女形象的主要手段。王昌龄大致以宫女诗寄寓个人情怀,以贵族妇女诗传达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以民间女子诗表现诗人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5.
蚋西族作家和晓梅的小说<女人是"蜜"),通过纳西族三代女性的命运,勾勒出蚋西族女子祖祖辈辈的生活状态,折射出她们身上的忘我、奉献和牺牲精神,揭示了传统的殉情风俗对女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繁漪形象的再审视,分析繁漪的思想性格及其命运,通过她和周朴园的婚姻,和周萍的恋爱以及她“雷雨式”的性格三方面进行论述,向大家展示一个悲剧命运的旧时代女子复杂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7.
《今日南国》2008,(15):73-74
中医养生宝典《黄帝内经》上说,女子7岁,肾气开始旺盛;女子14岁时,任脉通畅,太冲脉旺盛,月经按时来潮,具备了生育能力;女子21岁时,肾气充满;女子28岁时,头发的生长达到最茂盛的阶段,此时身体最为强壮;女子35岁时,阳明经脉气血渐衰弱,发肤开始晦暗;女子42岁时,三阳经脉气血衰弱,面部憔悴无华,头发开始变白;女子49岁时,太冲脉、任脉气血虚弱,绝经……每隔7年,女性的身体就会面临一个阶段性的变化,尤其在20岁、30岁、40岁之间,女性的身体由成熟逐渐转向衰弱,此时的健康更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浅谈中国近现代的女子留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女子们一直处在社会的底层,传统的封建礼教家规把她们牢牢束缚在家庭内。直至近现代,才有一批女子勇敢地冲破闭锁的国门,求学于异地他乡。本文就近现代女子留学教育产生发展的过程和原因作了初步的探讨,并对女子在外留学的生活、学习、政治活动等情况以及对中国女界乃至整个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作了简要论述,以期通过回顾历史能够对今天的留学教育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虽然缅甸在消除贫困的进程中取得了长足进步,贫困率也在逐年下降,但贫困问题仍是缅甸政府及民众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中缅减贫合作有着坚实的政治、文化、合作理念、现实和制度等基础,并已在经贸投资、援助、减贫专项合作及机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在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的视域下,为更好地促进中缅减贫合作,还应加强对缅减贫合作研究,制定中缅减贫具体的合作规划,加大对缅投资力度,扩大对缅劳动力需求,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完善缅甸贫困农村基础设施,提升缅甸贫困人口的就业技能,引入在缅中资企业资源,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等。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把《史记·外戚世家》中描写的女子归为两类,一类努力追求掌握自已的命运,但最后归于失败,另一类随遇而安。但最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地位。不管是努力追求,还是无奈地听天由命,一个共同的悲剧在于她们对于自己命运无力掌控。她们命运的结局不是宿命,而是各种政治力量斗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