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不清楚自己能不能当得起哈佛大学毕业典礼演讲人的高标准。去年在此演讲的是亿万富翁小说家J·K·罗琳。她最早是读古典文学的。前年站在这里的是超亿万富翁、慈善家比尔·盖茨。他是个电脑呆子。今年糟糕了,就剩下我了。我没钱,不过我起码还是个书呆子。  相似文献   

2.
关于名师,想说的应该很多,鉴于名师已成社会公器,冒昧说几句吧。进入脑海的,是若干个“不要”与“要”。 不要多吃多占。名师的多吃多占现象相当严重,甚至非常严重。社会资源是有限的,而一些名师的贪婪度却很是无餍。先进教师是我的,特等奖金是我的,外出交流是我的,提拔做官也是我的。总之,名师的虎皮一上身,所有好处都是我的。朱棣文《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的一句话,送给这等名师比较适合。他说,“不要把桌上的钱都拿走。”  相似文献   

3.
凤儿 《新天地》2016,(9):28-29
在哈佛大学2016年毕业典礼上,中国学子何江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发表了演讲.在哈佛大学历史上,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大陆学生. “我们去打工,孩子就荒废了” 1993年正月初十,节日的喜庆还未散去,湖南宁乡县停钟村(现改为竹山新村)的何毕成、曾献华两口子就为了是不是外出打工,吵了起来.  相似文献   

4.
毕业典礼演讲是众多文学题材和演讲中的一部分,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人类的社会活动,是一种面对面的教育、鼓动和交流的形式,是一种能启迪人的思想,富有魅力的能产生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文学表现形式。从文体上讲,中西毕业典礼除具有句式多样性、语气语调的灵活性、丰富的修辞手法的之外,均具有酬应功能和劝说功能。但西方毕业演讲的酬应功能似乎更明显。在劝说功能方面,西方毕业典礼演讲存在背离常规语域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心灵的X光     
我一般不太愿意在毕业典礼这么隆重的场合上演讲,原因之一,今天在座的人都不是为了听演讲而来的;方帽子拨穗才是真正的期盼,所以对演讲者很容易心生厌恶。原因之二,大学毕业典礼被认为是人生的重大时刻,一个演讲要背负这么超负荷的深刻意义,我觉得难以承受。原因之三,场合太严肃、太隆重了,  相似文献   

6.
英国首相丘吉尔是一位有名的演讲家,他的最后一次演讲是在一所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在这次演讲中,他只讲了两句话:"坚持到底,永不放弃!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相似文献   

7.
《市民》2006,(5):15-15
1997年江泽民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主题是“增进相互了解。加强友好合作”。他还向哈佛大学赠送了一套新出版的《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2003年温家宝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主题是“把目光投向中国”。2006年4月,胡锦涛来到耶鲁大学,他以“了解是信任的基础”为基调,向美国听众解释了在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影响下中国的发展道路。胡锦涛演讲前,中方还向耶鲁大学赠送了包括“四书五经”在内的1346册中国图书。  相似文献   

8.
一次,哈佛大学邀请彼得·森作演讲。彼得·森是从一个对生活失去信念的青年成长成世界闻名的企业家的,他的产品遍布世界各地。演讲大厅聚集了肤色各异的学生,他们都是彼得的崇拜者。“我成功的原因,在于勤拍别人的肩膀。”彼  相似文献   

9.
2013年4月15日,应美国哈佛大学的邀请,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何镜堂院士在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作了题为《剧变中国的建筑传承与创新》的精彩演讲。哈佛大学建筑学系系主任普雷斯顿·斯科特·科恩教授高度评价了本次演讲交流活动。哈佛大学历年来坚持在每个国家遴选最有代表性的1—2位对世界建筑发展贡献卓越的大师前来讲学,何镜堂院士是其近年来邀请的两位中国建筑师之一。何  相似文献   

10.
我很荣幸能在这个场合发表演讲。我知道,耶鲁向来不邀请毕业典礼演讲人,但近几年却有例外。虽然有了破例,但条件却益趋严格——演讲人必须具备二种身份:耶鲁校友、美国总统。我很骄傲在33年前领取到第一个耶鲁大学的学位。此次,我荣获耶鲁荣誉学位,更感光荣。  相似文献   

11.
在参加我自己的耶鲁大学毕业典礼之前,我其实已经参加过我们学校的毕业典礼了。刚当完一年级“新鲜人”、我和几个朋友为祝贺一位大四的学姐获得文凭,一起参加了她的毕业典礼、那天阴雨绵绵,毕业典礼又是在户外举行,全场一片泥泞,衣冠楚 楚的几千家长和 客人们都撑着雨 个,看起来都狼狈 不堪。毕业生们一 定要身着黑袍,不 能穿雨衣也不能 打伞,湿淋淋坐在 雨中,更是“如坐 针毡”! 一转眼,我也 是毕业班学生了。 随着毕业典礼逼 近,对于天气的猜 测也越来越多、一 连三年,耶鲁的毕 业典礼上都是大 雨滂沱,今年不知 会不会也是…  相似文献   

12.
李嘉诚在汕头大学2002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我今天很快乐。20年前这里原是一片菜花飞扬的农田,此刻我们共聚一堂,颁发学位。20年是一段很长的时间,然而时间的意义怎能以日子的累积来度量呢?有很多人担心"汕大"是我个人孤独的激情,所以今天,我一定不能忘记向多年来支持和关心"汕大"  相似文献   

13.
本论文从文体偏离的角度对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在该校2010届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记忆》进行探讨。该演讲深受学生喜爱,并引起了媒体社会的热烈关注。本论文分析了《记忆》中的语言偏离与非语言偏离,及这种偏离现象转化为常规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竹笋说:虽然我腹中空空,也要削尖脑袋往上冲。2009年5月16日中午,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穿着又厚又长的礼服,冒着近40℃的高温,面对1.2万名莫赛德学校的毕业生和他们的亲属说:"今天,我把全国的媒体都带来了。很多人会奇怪,为什么我选择这里发表我作为第一夫人的第一次毕业典礼演讲。  相似文献   

15.
找到你所爱     
今天,我很荣幸,和诸位一起参加这所世界一流大学的毕业典礼。我大学没能毕业。坦率地说,这还是我与大学毕业典礼最近的一次接触。我今天想跟大家说说我人生当中的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有关命运。大学入学六个月后,我  相似文献   

16.
在语篇分析中,系统功能语法认为情态是人际元功能的主要实现手段。情态词出现在各类书面的或口头的语篇中。在以国外大学的毕业典礼演说稿为分析对象的研究中,发现:各类主要情态词在英语毕业典礼演说中使用较多,其中表示可能性的情态词尤为突出;而在情态词的量值体现方面,此类演讲的演说者更倾向于使用中量值和低量值的情态词。  相似文献   

17.
《哈利·波特》的作者,英国著名作家J·K·罗琳曾经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的一次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面对着那些即将从这所世界一流学府毕业的精英们,她极力呼吁他们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不是用于写作,而是用于同情自己不曾经受过的他人的苦难。在罗琳看来,想象一下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人,正在被各种各样的人生苦难煎熬、折磨,一个人,特别是一个社会精英,才会拒绝冷漠,才能够将心比心,懂得设身处地地理解和帮助他人.  相似文献   

18.
正这是张维迎在2010年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亲爱的同学们:首先祝贺你们!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你们圆满地完成了学业。你们有的拿到了博士学位,有的拿到了硕士学位,最差的也拿到了学士学位。并且,这个学位是北大的,这个学历是光华的。在中国,谁还能  相似文献   

19.
我曾有个犹太同事尤尼,他是哈佛大学教授,虽然只和他一起共事了几个月,我却从他那学到金融最本质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坚持,再坚持     
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演说家。在一所大学的毕业典礼上,他发表了生命中的最后一次演讲。在这次大约持续了20分钟的演讲中,丘吉尔只是不断地重复着两句话:“坚持到底,绝不放弃,绝不认输!绝不,绝不,绝不,绝不!”这句号角般的至理名言体现了丘吉尔一生的成功经验:成功根本没有什么秘诀可言,如果真有的话,那就是,坚持到底,绝不放弃,绝不认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