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军 《社区》2012,(35):14-15
齐白石是个很会过日子的人。他把历年画画挣的金条都装在一个小口袋里,坐卧不离。住在北京铁栅屋时,天明即起.家里人正洒扫庭除,齐老先生就到画室把荣宝斋的订件画了,然后再画其他订件,言不二价,按照墙上贴的润格来办事。世界之大,哪儿没有死皮赖脸的人,比如说:“齐老先生添条虾吧!”“齐老先生您受累!多画条鱼吧,我内人最喜欢鱼了!”齐先生也不说话,只是斜着看来客一眼,又不好当场驳人的面子,慢慢把笔濡墨,沉吟半晌,一笔、两笔,鱼、虾、蟹自画面跃然而出。但都不大精神,看着好像离水好几天,要翻肚子的样子。客人不解地问:“这虾怎么看着像死虾?”  相似文献   

2.
轻松一刻     
《社区》2009,(36):38-38
臭鱼 有一个人到市场上去买鱼,他随手从鱼摊上拿起一条鱼在鼻子上嗅了嗅,卖鱼的人怕他闻出自己的鱼不新鲜,就生气地说:“先生,你不买鱼没关系,还闻什么?”那人回答说:“我没闻,我是跟鱼说说话。”“你跟鱼说了些什么?”“我问鱼,海里最近有什么新闻?”“鱼怎么说?”“鱼回答我说,它不知道海里的新闻,因为它出海很长时间了!”  相似文献   

3.
一天,一只狐狸拖着一串偷来的鱼往家里走,半路上遇见一只熊。这只熊就问狐狸:“啊!你这串鱼可真不错呀,从哪儿弄来的?”  相似文献   

4.
记得一个美国人给我讲过这样一个笑话—— 一个幼儿园老师把一个学生的家长叫来谈话,非常严肃地说:“你孩子有问题。”接着她在纸上画了一个圆圈,然后问小孩:“宝宝,这是什么呀?”  相似文献   

5.
我是上海人     
“你是哪儿人?”这是自来到加拿大后,我经常被人问及的问题。尽管在加拿大已生活了近20年,我的归属在别人眼里总是见仁见智。西方人开口便问我说广东话呢还是说国语,并夸我的英语说得好,好像  相似文献   

6.
我有一个朋友,是个医生,他总是问我为什么不借给他钱。“你拿什么还我?”我问他,“你今天没钱,明天又去哪儿弄钱呢?我现在借钱给你,不就是等着将来你跟我解释谁把你骗了!”  相似文献   

7.
汪金友 《中华魂》2013,(20):26-27
著名画家俞仲林举办了一次个人画展,展出的那幅《牡丹图》被人买走了。过了两天,俞先生接到了一个陌生人打来的电话。那个人在电话里说:“前天,在您的画展上我买了一幅画,能不能退掉?”俞先生问:“哪一幅?”对方答:“就是那幅《牡丹图》。”接着他又说:“那图上有一朵牡丹花正好被画在边沿上,只有半朵。  相似文献   

8.
做媒     
马婧婧 《社区》2008,(15):41-41
最近,总有个声音甜美的女孩往家里打电话,每次总问我的未婚夫阿冰在不在家。开始我也没在意,可是这电话打多了,我不免起了疑心。那天晚上,阿冰一回来,我就故意问他:“最近真忙呀,业务电话都打到家里来了!”‘哦,是不是一个叫小丽的,别理她。”“还小丽呢,叫得这么亲热。”“哎,老婆大人,千万别误会,小丽是我的一个大学同学,多年没有联系了,她现在做保险,不知道她从哪儿弄到了我的联系方式,成天向我推销保险。”  相似文献   

9.
轻松一刻     
《社区》2005,(24):57-57
心怀不轨一位艺术家问画廊的负责人关于他正在展览的画的出售情况。负责人说:“嗯,我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要告诉你。好消息是曾经有一个人来过这儿,并且问我,如果你死后,画的价值是不是会提高,我回答他:‘是的。’于是他一口气买了你全部的12幅画。”“太棒了!”艺术家欣喜若狂地说:“真令人高兴!”“坏消息是……”负责人接着说,“那个人是你的主治医生。”教育孩子小民很喜欢咬手指头,妈妈觉得很烦,就骗小民咬手指头肚子就会变大,小民信以为真。有一天,小民跟着妈妈到超级市场买菜,小民就一直盯着一个孕妇。终于,孕妇凶巴巴地对小民…  相似文献   

10.
爸爸、妈妈和我组成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在家里,我怕爸爸,爸爸怕妈妈,妈妈怕我。我们每人都有一个外号,而且一人降一人。“健忘鬼”——爸爸爸爸经常因为工作忙而丢三落四、没头没脑的,就说这件事吧。那一次,爸爸回到家,想轻松轻松,便打开电视机,戴上眼镜看了起来。也许是因为疲劳过度,他迷迷糊糊地就睡着了……醒来后,他突然问我“:遥控器放哪儿了?”我被这莫名其妙的问题问糊涂了:遥控器不是放在你那儿吗,怎么问起我来了?真怪了!“”快帮忙找找遥控器到哪儿去了?”爸爸一副认真样。正在这时,妈妈也走了进来。我边翻边说“:妈妈,妈妈,快…  相似文献   

11.
我的住处离云龙湖很近,不需出门,站在窗前就能欣赏到湖光山色的美景。都说水能养人,我就给我的书房起了个斋号-“望湖轩”,还请一位朋友刻了一块方印章,作画题款时总会带上这三个字。其实我很少在家画画,我的画室在另外一处住地.离云龙湖也很近,只是看不到真切的湖水。“望湖轩”是一个斋号,没什么特殊含义。甚至这湖能不能“望见”,也不是那么重要,正如很多事情看到了未必就是存在,而禾见之物却可能长存于心。我想看画的人,不会探究你的作品是在哪里画的.他们关注的是画的本身。  相似文献   

12.
把风画下来     
今天,我们学了《画励这篇课文。学完以后,叶老师问我们:“怎么才能把风画下来?”我想如果我来画风,我会这样画:我会在洁白的纸上画一座带阳台的楼房,楼房旁有一块长满小草的草坪,草坪上还种有一棵小柳树和一棵茂密的大树。  相似文献   

13.
画鼻子比赛     
2006年10月14日,我高兴地来到新闻记者班等待着老师为我们上课“。铃……”上课了!老师先领我们做一个有趣的游戏——画鼻子。比赛规则:老师先将同学们分成两个组,每组出四人,每轮1:1对抗,然后,老师拿一块厚布蒙住参赛同学的眼睛,让同学们原地转三圈,接着在黑板上画的人头上画鼻子。紧张的比赛开始了,第一轮是我对王晗。小组的人都在拼命地为我加油,教室里沸腾起来了,只听大家扯着嗓子不住地喊“:往上……往下……往左……往右……”紧张得我手直劲儿发抖,都不知道往哪儿画了。我心想干脆随便画一个算了。厚布拿下来一看,哈哈!我把鼻子画嘴…  相似文献   

14.
“三分蠢气”─—评《曾国藩诗文系年》邱瑞中几年前,我读《郭嵩焘日记》,见其中有一段议论,印象很深。大意是:人问近日楚才之盛,天下无能及者,其因何在?答曰:楚人只带三分蠢气,盖孔子所谓愚不可及。彼人又曰:自古成名者,多由笨干,是以有“字癫”、“画迂”、...  相似文献   

15.
智生 《北京纪事》2011,(11):88-89
来路不明的包车“大人物”上世纪90年代初,有一段时间北京“的哥”真不好干,没人打车,扫马路10公里没有一位抬手叫车的。排饭店,一蹲就半天,跑一天下来,累得进家门躺下就着,还完不成车份儿。我这个人命挺好,在民族饭店排了—趟活,一位客人拉车门上车,我问:“您发哪儿?”“去通县,有几个烟厂转转,  相似文献   

16.
书名:《世纪之问──来自知识界的声音》编著:李辉应红出版者:大象出版社李辉、应红的访谈集《世纪之问——来自知识界的声音》今年4月份出版(大象出版社),我是6月份看到的。当时的第一感觉是,近来以“世纪”命名的书或丛书太滥了,何必赶这种热闹;再说,“世纪之问”这题目太大了,一本书中能有几个“世纪之问”呢?我曾经阅读某种“大文化散文”,得到一个反面的“经验”:总想从“大”处着眼,往往内容就难免“空”,材料就难免“假”,读起来“水”得很。所以,我很担心《世纪之问》也是一本“水”书。然而,《世纪之问》中的十…  相似文献   

17.
裁员风波     
讲个小插曲,是关于华德福学校高中部老师开会时的一幕。一男一女两个文科老师在争论一个问题,开始的时候还好好的,突然吵了起来。男的是Mr. Zinn,女的是Tracy,两人都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于是,两人从客客气气的据理力争到脸红脖子粗的争吵,最后演变成无限循环的两句话--“我有博士学位。”“我上夜校课程。”“我有博士学位。”“我上夜校课程。”……这哪儿跟哪儿呀。  相似文献   

18.
老树和铁链     
每当我经过鸡鱼馆,看见许多人在里面尽兴地吃鱼时,就不由地想起了那条血淋淋的鱼……那是一天早上,妈妈对我说:“你姥爷今天下午要来咱家吃饭了。”我听后高兴极了。下午,妈妈去超市买了一条六七斤重的大草鱼,那鱼活蹦乱跳的,一身闪着银光的鳞片,真讨人喜欢!“妈妈,为什么要买活的鱼?”我兴趣盎然地问。  相似文献   

19.
苇杭 《百姓生活》2014,(8):15-15
今年是马年,流行“马上体”:马上有钱,马上有房,马上有对象,如此等等,说到成功,最吉祥的一句话莫过于“马到成功”。“马上体”,马到成功,表达的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固然无可厚非,但也暴露出人们急于求成的浮躁心理。不由想起一个故事:一位青年画家去拜访绘画大师门采儿,他问大师:“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要一天时间,而卖一幅画却要整整一年?”门采儿对青年画家说:“你不妨把时间倒过来,用一年的时间去画一幅画,说不定一天就能卖掉它。”  相似文献   

20.
草莓施肥一个小男孩遇到一个拉着满满一车牛粪的农夫,小男孩问他用这牛粪干啥,农夫对他说:“我把它运回家加在草莓上。”小男孩抬头看了看农夫说:“我不知道你是哪儿的人,但我们那儿是把奶油和糖加在草莓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