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有一次,马克·吐温被邀请到法国的一个城市去演讲,到达的当天,他去理发店理发,理发师非常热情,不一会儿就和马克·吐温聊了起来。理发师问马克·吐温:“您不是本地人吧?”他回答:“我说过了,我还是第一次到这个美丽的城市。”理发师很高兴地告诉他:“你真走运,马克·吐温马上就要来了。他的演讲精彩极了,您晚上一定要去听吧?”他也很高兴地回答:“对,我一定要去。”理发师又问:“您已经有了入场券了吗?”他说:“不,还没有哩。”“可惜,太可惜了。”理发师替他惋惜道,“那您只能站着听了,坐票早就没有了。”马克·吐温很幽默地回答:“我与这…  相似文献   

2.
特别听众     
一天,著名的演讲家马克应邀去一所学校演讲。中午散步时,他刚好与一位他熟悉的朋友相遇。那位朋友告诉演讲家,他的一个表叔就在这所学校,任何人讲任何事都不能使他露出笑容。演讲家不相信,他很自信地对朋友说:“下午请你一定把你的表叔带来听我演讲。”一个小时后,演讲家讲了一些相当滑稽(jī)有趣的故事,不时使大厅里的学生捧腹大笑,可是老人却连一点笑容都没有。演讲家挖空心思,讲了他自认为最好笑的趣事,但老人的脸上仍然毫无表情。最后,演讲家感到无能为力,很泄(xiè)气地终止了演讲。傍晚,演讲家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那个朋友。那个朋友…  相似文献   

3.
正"18年前我还算是一年轻帅小伙,可不像现在这样。"徐放笑着调侃自己,而伴随着年月和他一同老去的还有五马街。在外多年的徐放最近回到了家乡,在市区首场TEDx演讲上分享了自己10多年前参与温州五马街改造的故事。这位年近花甲的设计师不管在台上还是台下仍然精力充沛,让人不禁遥想18年前他在五马街区走街串巷、调查研究的各种场景。  相似文献   

4.
丘吉尔继任首相后不久,有一天到下议院去进行演讲,由于下议院里的反对党占据了人多数的议席,所以会场里的火药味儿一直相当浓。丘吉尔的演讲刚刚进行到一半,会场下突然站起来一个政敌,  相似文献   

5.
在线真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50分)初二学生荣啸的爸爸妈妈在北京打工,荣啸一直跟在父母身边读书。由于受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父母所在的单位裁员,他们一家只好回到家乡益阳。昨天荣啸向记者表达了他的三个愿望:一是爸爸妈妈不要再去外地打工;二是他自己能在家乡尽快找到新删友,三是将来考上北京的大学。继续去北京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6.
吕麦 《百姓生活》2011,(10):21-21
1997年5月,在我去马来西亚演讲之前,接到当地一个女孩的来信,里面附了一沓资料,细看,是医师的诊断证明:她得了血癌。  相似文献   

7.
4岁的小儿子进来挺神气地让我看他手上爬着一条蠕动的毛虫。 我一见毛虫就全身一颤,可我却随口说了句逗孩子玩的话:“马克,快把它弄到外面去吧,它妈妈一定在找它哩。”  相似文献   

8.
马年的农历正月初十,秦岭深处的商南县,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气氛之中,一位操着南方口音的中年汉子来到县委,说是来搞扶贫工作的。他,就是中国包装总公司下派到商南县任扶贫副县长的马克。马克一来到商南就问政府办公室的同志:“咱们县哪个乡最贫困?”“白鲁础乡。”“那我就去白鲁础”他自言自语道。第二天,县上几套班子领导给他通报商南县扶贫情况,徵询扶贫点意见还未出,他脱口说:“我就去白鲁础乡吧。”同志们本着照顾的意思都劝他别去那地方,说那个乡条件太恶劣了,即使有几百万资金投放进去也难改变贫穷落後的面貌。再说…  相似文献   

9.
轻松一刻     
《社区》2010,(10):57-57
两个选择 有一次,马克搭乘小客机旅行,空姐问马克:“请问要不要晚餐?”马克问:“有什么选择吗?”“要或不要!”空姐回答。  相似文献   

10.
演讲评价是对一定的演讲现象的认识和评论,它与演讲实践、演讲理论、演讲欣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演讲评价的根本任务是;总站演讲经验,促进我国演讲事业的发展;评价优秀演讲,提高演讲者的演讲水平和听众的欣赏能力;研究自身遗产。建立科学的演讲评价理论。从演讲内容、演讲艺术和演讲效果三个大的方面去审视演讲,是演讲评价应坚持的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11.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 “首先谈形式··一” —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学艺术的五封信 平仑1 98。创刊号28 马克思“美的规律”思想探要 —读《184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索松华1952 1 79 马克思与演讲 —纪念马克歇逝世一白周年 邵守义索松华1983 11 向现实本身去寻求思想 —马克思在学生时代对进步世界观的探索 孙霆1984 41 恩格斯致教·考茨基信中谈及的“倾向作家” 青水2950 2 55 塑造“四化”创业英雄形象,是新时期文学的光荣使命 —价习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 架羽1980 24。 坚持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 …  相似文献   

12.
马克·吐温是19世纪后期美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小说创作表现出纯粹的美国气质,标志着地道的美国本土文学的诞生与发展。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研究了马克·吐温小说独特的幽默艺术。第一,马克·吐温小说的幽默艺术不仅建构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上,而且以当时美国的边疆生活作为根基,因此显得厚实、深沉、凝重与生动;第二,马克·吐温小说的幽默艺术是其幽默理论的具体实践,体现着幽默的内在品质,蕴含着丰富的闪光的真理;第三,马克·吐温小说的幽默艺术具有异彩纷呈的表现手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有四种,而每一种又都是极具审美价值的。  相似文献   

13.
夏侯泉仁 《老友》2012,(3):57-57
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在出仕前。家乡有个叫盛温和的好友,此人亦是博学多才的人。一天,两人相遇于巷子内。盛温和手中拿着一个竹篮子,朱熹问他:“你去哪里?”盛温和回答说:“我要去买点东西。”  相似文献   

14.
王安石(1021—1086),宇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是北宋时代的一位杰出政治家、文学家。他的一生虽然在家乡时间不长,但对故乡的山水民情,父老亲友,都怀有极其深厚的感情。正如他自己所说的“虽其身去为吏,独其心不须臾去也”。②他在许多诗文中,生动形象地记叙了自己在家乡成长活动的情景,描绘了家乡山山水水的美景,抒发了热爱家乡的眷眷之情:  相似文献   

15.
孔健 《可乐》2010,(4):53-53
前不久,我受日本佛教协会邀请去演讲,开场后往下面一看,光亮亮的脑袋构成一道风景线,满场的僧人聚精会神听我讲述儒、道、佛的不同与共同点。  相似文献   

16.
只爱33天     
小疼 《人生与伴侣》2013,(12):26-27
大年初六,小软留在家乡小城。参加哥哥的婚礼,意外见到程海泓。时隔多年,程海泓竟然又回到了这个小城。在小软最初的感觉里,这个长了翅膀的男人,会飞到外太空去也说不定。  相似文献   

17.
邹扶澜 《社区》2014,(20):50-50
晋朝有一个人叫张季鹰,在洛阳做官时,因见西风吹起,想起家乡的菰菜羹和鲈鱼脍,便说:“人生中最难得的是舒心和如意,我怎么能为了名利和地位远离家乡数千里做官呢?”说完,就辞官回家吃鲈鱼去了。真是一个率性之人,率性得有些可爱。晋朝还有一个人叫陶渊明,在彭泽当县令时,因为不肯献媚于朝廷派下来的官员,长叹一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相似文献   

18.
轻松的幽默深刻的反思──马克·吐温的艺术个性曾熹马克·吐温(MarkTwain,1835-1910),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曼斯,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作家,被认为是“第一流的美国作家”和“美国文学界的林肯”。作为讲笑话的能手,马克·吐温的作品常常令人捧腹...  相似文献   

19.
调查、了解家乡的变化,准备习作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写好本次习作必须在习作之前对自己的家乡作进一步的调查、了解,因为,我们平时了解观察的情况,都是无意中产生的。我们要有意地去观察家乡的天,家乡的地,家乡的人,家乡的昨天、今天……可以现场观察,可以采访有关人士,可以查阅相关的图书资料……只有在尽可能多的掌握家乡的变化的相关素材后,才可能把本次习作写好。  相似文献   

20.
谢华良 《新少年》2009,(6):18-19
晚上,马克放学回到家,闷闷不乐。妈妈奇怪地问:“怎么了儿子?有人欺负你啦?” 马克摇摇头,沮丧地用手捏着嗓子说:“我的声音丢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