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试论警察权力与公民权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权力与权利 ,警察权力与公民权利 ,是警察法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权力是指在政治、管理等多方面起控制、支配作用的强制性力量 ,权利是要求他人作为或不作为的一种资格 ,权力与权利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又相互对立、相互制衡 ;警察权力是警察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依法可以行使的权威性行为 ,是一种特殊的国家权力 ,包括许多若干具体权力 ,行使警察权力必须做到合法、准确、及时、适度 ;公民权利是国家宪法和法律确定、赋予并加以保护、支持和鼓励的各种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一种安全、自由和物质好处的权能和利益。公民权利的保护程度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法治水平 ,公民应享有充分的权利。  相似文献   

2.
警察行政处罚权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政治权力,也是与人权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警察权力。它是特定的警察机关厦其人员基于履行职责、维护公共秩序、保护公共利益之目标,而对违反警察行政法律规范的行政相对方实施惩戒性的权力,具有权威性、专属性、制裁性和特殊强制性等特性,是与警察刑事权、其他行政处罚权以及刑事处罚权密切相关的权力。  相似文献   

3.
如何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权力结构,打造规范合理而又科学有效的政治权力运行机制,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问题。而公安机关处于改革的风口浪尖。完善警察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是建立行之有效的警察权力运行机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秦强 《兰州学刊》2007,(4):89-92,138
从本质上讲,宪法体现的是一种控制权力的理念,但控制权力并不是宪法的根本目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保障公民权利.宪法规范必须以控制权力和保障权利为宗旨,合理安排好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公民权利与公民义务和国家权力与国家权力之间的价值关系,最终通过对宪法规范的价值定位,来实现我国宪法的价值转变.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是理解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关系的理论基础。利益是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共同根源,二者之间经过分离、独立、异化,在未来社会走向融合。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处理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问题仍然是当前政治发展的主题与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关系的论述,对认识与处理政治文明建设中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警察行政处罚权是一项重要的警察行政权力。从多角度对警察行政处罚权力进行分类,并对处罚权力结构进行分析,找到警察处罚权静态结构配置的不合理性,有利于科学地认识警察行政处罚权力,为合理地配置警察行政处罚权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警察权与公民权作为公权力与私权利的一种代表,无论是在理论还是现实层面都存在冲突的可能.警察权力侵犯公民正当权利的问题已经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但在对警察权力的规制和控制过程中,矫枉可能会过正,当我们大刀阔斧地限制和约束警察权力时,削弱的警察权有可能因力量不足难以维持秩序."平衡理论"认为,要实现警察权力与公民权利的良性互动,必须明确警察权的配置标准,厘清二者冲突的根源,在博弈的过程中探寻警察权与公民权的"黄金分割点",最终实现公民权有效保障与警察权高效运行的统一,努力达致既合理维护公民权的正当内容,又充分保障警察权必要运行的和谐臻境.  相似文献   

8.
警察权力行使与人权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霄汉 《理论界》2006,(2):109-110
警察权力和人权并不冲突且关系密切,但警察权力的行使却可能造成公民基本权利的损害。通过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贯彻实体与程序并重、建立与完善各项监督制度、建立完善的人权宣传教育体系等措施,使警察机关合理地行使警察权力,以充分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9.
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由于代表的利益和运作方式的不同,在行使行政权力和公民权利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冲突。要妥善处理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就必须树立权力与权利的平衡观念;在执法过程中就必须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就必须运用好行政执法的救济制度和惩罚制度。  相似文献   

10.
公共秩序结构可以划分为公共权力结构和公民权利结构,两种结构之间存在着动态平衡的关系。由于公共权力载体的利益追求、公共权力效益的目标冲突和公共权力分化的实现过程所导致的公共权力结构的异化以及由于公民权利的非均衡提升、公民权利的社会权力替代和社会结构的不均衡变动所导致的公民权利结构异化,使公共秩序结构存在异化风险。对于公共秩序结构异化的防范与调试,需要实现对公共权力的有效制约、法治和程序正义、公共领域的公民参与和公民身份的双向形塑等。  相似文献   

11.
为防止警察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应当对它进行有效规制。关于警察自由裁量权,传统规制主要采用形式主义的法律路径,其在内容上涵盖扩大立法范围、强化执法监督、推进司法审查三个维度的内容。然而,此种依托规则而展开的形式主义法律规制路径,因存在难以克服的内生性困境,无法实现对警察自由裁量权的实质性约束。在理论上,警察自由裁量权是一种兼有规则与伦理双重属性的权力,即以规则为依据,以伦理为内核,这决定了对其规制不能偏重于形式主义法治路径,而应当以“德法合治”原则为基础确立法律与伦理相结合的规制原则。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德法合治”原则为警察自由裁量权规制原则的确立指明了方向。之于警察自由裁量权,规制原则确立的路径应以人民主体性与公共性塑造警察权力的伦理基础,并以警察伦理作为警察自由裁量权的价值指引,最终借由内在的美德伦理与外在的制度伦理共同实现对警察自由裁量权的实质性规制。  相似文献   

12.
我国警察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与警察职业生活过程各种要素相互影响并长期积淀的结果,它有不同于社会其他亚文化的伦理诉求。能使警察将此伦理诉求转化为现实职业行为的精神力量,便是警察的责任意识。在警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警察责任意识与警察文化的职业价值观核心问题、警察制度文化,以及警察文学艺术的创作与演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推动警察文化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理性平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是宪政制度中的一对基本范畴,正确认识和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使之达到理性平衡,是关涉国家权力规范运行和公民权利切实保障的重大现实问题.尤其是对进一步推进我国民主和法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经过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公民权利本位阶段、公民权利范围扩张阶段、公共管理阶段。公共管理是处理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关系的新范式,它是以公民权利为本位、以切实保障和实现公民权利为宗旨、公民权利主体成为公共权力主体的新阶段。中国公共行政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以公民权利为本位的公共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5.
利益多元化与公民权利保护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多元的利益主体,多元的利益主体拥有不同的、甚至是矛盾的利益诉求.这种多元利益冲突矛盾的背景是研究公民权利保护问题所必须关注的.本文从利益群体多元的视角出发,认为要切实解决保护公民权利问题,就要把它放在利益多元化的背景下讨论,充分把握社会转型期的发展脉络,对各种利益群体给予关注与研究,特别是要把重点放在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上.  相似文献   

16.
余茂焱 《学术界》2008,(2):188-194
警察学与公安学的内涵及相互关系问题长期存在争论,警察高等教育的基本学科至今没有确立.本文试图从两个学科的历史渊源、国际传统、法律基础和现实要求入手,阐明警察学与公安学的相互关系,提出将警察学确立为警察高等教育基本学科的构想,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完善我国警察高等教育学科体系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汪海 《甘肃社会科学》2006,1(5):177-178
公民权利监督国家权力,是国家权力来源及其行使正当的根本保障.确立正当法律程序原则,丰富公民权利体系内容,完善公民权利救济制度,保障公民权利广泛、有效监督国家权力是国外通行做法,并成为各国宪政体制的重要内容.借鉴国外经验,分析研究我国公民权利监督国家权力的现状与问题,丰富公民权利体系内容,完善公民权利救济制度,对我国宪法的发展乃至宪政建设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有极少数警察利用职务、职权之便进行着各种犯罪,亵渎了国家赋予警察的神圣权力,严重损害了法律秩序,极大影响了警民关系,疏离了人们对社会基本价值的信仰。遏制警察职务犯罪需要从加强教育工作、严密执法程序、强化监督机制和加大惩罚力度等全方位入手。  相似文献   

19.
警察职责与警察义务是警察法学上的两个基本概念,二者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警察义务包括警察组织的义务和警察人员的义务,警察职责属于警察组织的义务。我国《人民警察法》没有区分警察组织的义务与警察人员的义务,实践中经常发生警察角色冲突问题。构建和谐警民关系,需要适用警察公共原则和紧急性原则来区分警察组织的义务与警察人员的义务。为此,要修改《人民警察法》的相关内容,删除该法第21条的规定,明确规定警察的服务职责包括危难救助、保管遗失物和无人认领的财物、在紧急情况下辅助解决民事争执等。  相似文献   

20.
我国建立环境警察制度具有迫切的必要性和现实的可能性.而我国目前建立环境警察制度存在着法律障碍,应借鉴国外环境警察制度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个别地区践行环境警察制度存在的问题,通过专门立法对环境警察的任务、职权、组织管理、保障措施、执法监督及法律责任等进行详尽、完整、操作性强的规定,以便为环境警察执法提供明确的法律根据,保障环境警察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也是解决目前我国建立环境警察制度面临的法律障碍的最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