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区治理过程中存在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等多元治理主体并形成鼎足关系,三者因资源分配以及职责目标等的差异而存在冲突。居委会与业委会虽然是自治组织,但居委会因接受街道办的领导而具有行政权力,因此在对社区居民服务过程中,居委会与业委会并非站在同一平台上。业委会通过业主大会选举产生,代表业主的直接利益,要接受居委会、社工委和房管局的多重管理,业委会、居委会因存在权力交叉而会发生冲突。物业公司受聘于业委会,对社区居民提供的服务是建立在市场机制基础上以居民付费为前提的,物业公司在与居委会、业委会博弈过程中也会通过降低服务质量或者提升收费水平而提升边际收益。多元治理主体间存在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社区治理体制不合理,因此在提升社区治理水平过程中,需要通过在物业公司与业委会间订立书面合同、政府介入理顺物业公司与居委会间的关系,以及合并居委会与业委会的职能等多种方式,创新多元治理主体间的互动机制,提高社区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社区》2002,(13):20-20
马连洼街道地处北京市海淀区两北部,占地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66万人,辖区内有5个物业小区,小区内业主与物业公司的纠纷时有发生,业主把问题反映到居委会,因居委会和物业公司是两个部门,问题解决起来存在一定难度。要解决好物业公司与小区业主问题,我们认为,关键是使物业公司与社区居委会联起手水,只有将物业管理纳入社区居行会工作当中,二者融为一休,才能同心协力为社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  相似文献   

3.
陈顺泉  张琳 《社区》2014,(36):32-33
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三方如何和谐共处,进而促进社区居民自治,—直以来都是社区发展中的焦点、难点问题。由于隶属关系、性质、职能的不尽相同,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在社区建设工作中,往往是各唱各的调、各走各的道,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一个空间,三个组织,怎样融合?三股力量,各有指向,  相似文献   

4.
高桦楠 《社区》2004,(21):11-13
现在,在任何一个新建小区,提起社区矛盾,业主们都无不将矛头指向开发商和物业管理公司。小区业主与开发商、物业公司之间有矛盾,而且必然会闹矛盾,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北京市宏嘉丽园社区居委会实习的两个月中,我深切地体会到了种种矛盾的错综复杂。建国后,我国长期实行住  相似文献   

5.
业主维权在一定程度上重构了城市社区治理的规则和格局。已有的研究和实践则为城市社区治理提供了两种模式:政府主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及业主协调解决纠纷的模式与业主委员会自管的模式。前者多出现于业主力量弱、文化素质相对低的社区,后者多出现于业主维权意识强、组织能力强且文化素质相对高的社区。在现阶段,两种治理模式仍然依赖于领导精英,不具有普遍性。随着业主组织能力的增强、治理能力的提高及国家、市场和社会在社区治理中职能定位的逐渐明确,城市社区治理的规则和格局将会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的社区大多开设了自己的网站,业主们在社区网上频繁发帖,交流有关工作生活的想法,使社区网人气急骤升温,开发商、物业公司乃至社区居委会的管理人员也成了社区网的常客,通过社区网了解业主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做出相应反馈。社区网成为业主与物业公司彼此沟通、化解矛盾的新桥梁。同时,社区网还成了一些业主征婚、求职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社区》2001,(2):21-22
上海、南京等地许多居民来信反映:我们这儿有新城区,也有旧平房,有的光有物业公司在管理,有的光有居委会,还有的既有居委会,也有物业公司,而且它们之间经常因为社区居民生活中的问题发生矛盾。请问,这一个小区里有两个机构,那么物业公司应该是听居委会的,还是居委会应该听物业公司的?它们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8.
董三福  董梅 《社区》2008,(9):15-16
2003年,北京市海淀区清河街道海清园社区居委会刚刚成立时,社区内的宿舍楼分属5家物业公司管理,沟通不畅时物业公司各扫门前雪,小区卫生环境脏乱差,社区居民人际关系冷漠,社区开展活动非常困难。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海清园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想方设法汇聚物业公司的合力,凝聚居民的人气。经过几年的努力,社区环境变了,人气旺了,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干劲也大了。  相似文献   

9.
冲突、困境、反思:社区治理基本主体与公民社会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社区治理基本主体结构中,不仅业主委员会与物业公司的关系是社会矛盾与冲突的聚焦所在,而且同属居民自治组织的业主委员会与居委会之间的磨擦和纠纷也风生云起.从业主委员会而论,存在着业主大会召开难,业主委员会筹建难、正常运作难、司法维权难等"五大难"问题.从物业公司而言,不仅有服务质量与态度皆差的问题,而且其问题之多,已被报刊等媒体称之为"泛滥成灾"、"触目惊心"、"混乱不堪".调查显示上海有九成业主既不满业主委员会现状,更不满物业管理.从居委会来看,其组织的职业化、科层化、行政化趋向,不仅使自身应具有的自治功能难以展现,而且作为行政权力代理人的"错位"角色,也使社区治理与民主发展的组织载体陷入紧张与不协调的困境.而在现实体制下的一些政府部门,在反映城市基层社会权力深层秩序的博弈中,行政强权始终是公民社会构建严重滞后的症结与"瓶颈".通过对近年来上海市社区治理基本结构中存在的矛盾、冲突与困境的经验研究和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当前社区治理由于受到市场话语权和制度性因素的结构性约束,政府追求社会治理的理想目标与现实体制与制度的张力存在冲突,这使社区建设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当下社区治理不仅存在驱动力不足的困境,而且更重要的是应变革路径,必须对社区治理的基层主体进行制度配套、体制改革、结构调整、机制创新、资源整合以及角色与功能重新定位,必须对制度、机制和观念层面有实质性突破与创新,否则社区治理实践的前景将充满变数.  相似文献   

10.
网络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社区论坛这一新型治理方式的出现。在有些社区里,由于居民上网人数多、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关心、居民委员会善于引导、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等社区主体积极参与,使得社区论坛成为社区各方互动、协调共同治理社区事务的平台,起到了很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金丽丹 《社区》2014,(30):14-15
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四个主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互相支持互相配合的“四位一体”管理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街道、社区在组织实施服务项目时人手不足的问题,使居民群众在项目中真正受益。  相似文献   

12.
《社区》2010,(9)
为了让广大社区居民对生活中的消费与维权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加强维权意识,近日,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西城分局金融街所在丰汇园社区居委会举办了题为明明白白消费,扎扎实实维权的宣传教育活动,丰汇园小区20余位居民代表参加了此  相似文献   

13.
当居民成为业主--试论城市社区居委会与业委会的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城市住宅私有化的基本事实出发,探讨了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的前提、基础,分析了居民委员会行政化现象及其产生背景,着重论述了业主组织的地位作用.对业主维权现象的普遍性、业主与居民身份的局限性、物业使用人参与社区自治的权利限制、房产所有权与居住使用权关系、群众性自治的内涵等作了剖析.力求发现蕴藏其中的城市基层社会自治的原动力和自治组织构建的深层逻辑;并以此论证了居民大会居委会与业主大会业委会两者的共同性,指出了两者合二为一的必要性、可能性及所包含的城市社会治理制度创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四种社区参与的类型:事务性参与、维权性参与、公益性参与和娱乐性参与。四类社区参与具有不同的组织结构,主要是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居委会所延伸的参与网络、物业管理公司所组织的参与、业主委员会作为组织载体所形成的业主参与和外入性组织的所带动的参与网络。政府对四类社区参与区别对待,实行分类控制。娱乐性参与和公益性参与的发展基本满足了居民的需求,但事务类参与和维权类参与的发展滞后于居民的参与诉求。  相似文献   

15.
创卫工作,得罪了物业公司和社区居民北京市延庆县自2006年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以来,要求各社区必须做好辖区内卫生工作。社区居委会在做好本职工作外,还要负责动员各社区的物业公司搞好卫生。但是物业公司觉得居委会没有权力对他们指手画脚,所以都不买居委会的  相似文献   

16.
许爱斌 《社区》2010,(13):42-42
为了让广大社区居民对生活中的消费与维权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加强维权意识,近日,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西城分局金融街所在丰汇园社区居委会举办了题为“明明白白消费,扎扎实实维权”的宣传教育活动,丰汇园小区20余位居民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17.
韩洁  张宇 《社区》2009,(13):12-14
网络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社区论坛这一新型治理方式的出现。在有些社区里,由于居民上网人数多、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关心、居民委员会善于引导、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等社区主体积极参与,使得社区论坛成为社区各方互动、协调共同治理社区事务的平台,起到了很好的治理效果。但是,社区论坛作为一种社区治理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本文结合上海市B社区的调研情况,  相似文献   

18.
戚撼夏 《社区》2009,(28):8-10
两年前,《社区》曾刊载过一篇文章《老社区物业自管能走多远》,文章述及天津市某社区的物业公司因物业费“收缴率”过低,而突然撤出社区。社区居委会在没有新的物业公司接手的情况下,决定由社区居民自己承担物业服务的工作,并成立了由业主自愿组成的”物管会”.以协商议事的形式在小区实行“准物业管理”。让人沮丧的是.在实行物业自管的几个月中,问题层出不穷,表现在:  相似文献   

19.
叶家兴 《社区》2005,(4):23-23
近年来,小区物业纠纷频繁发生,各种冲突事件不断见诸报端。但在这诸多不和谐的音符中,北京西城区德外街道新风中直小区,却是一个例外:他们将物业纳入社区建设之中,物业管理站的站长参加小区居委会的领导班子,居委会派人参加小区产权人代表大会,参与社区物业管理重大事项的讨论和决策,协调物业管理单位和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对物业管理单位的服务进行评议。在管理方面,社区居委会按法律要求设立的各个专业委员会与物业公司实行归口管理。居委会的各个主任与物业的各个专业队一一对应。如负责卫生的对应保洁队;负责治安的对应保安组;负责环境…  相似文献   

20.
李志东 《社区》2010,(12):9-10
创卫工作,得罪了物业公司和社区居民 北京市延庆县自2006年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以来,要求各社区必须做好辖区内卫生工作。社区居委会在做好本职工作外,还要负责动员各社区的物业公司搞好卫生。但是物业公司觉得居委会没有权力对他们指手画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