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以梁实秋为代表的新月社批评家提倡"普遍人性论"、"天才论"的文艺观,并在否定文学的阶级性和无产阶级文学存在可能性的过程中与鲁迅发生了激烈的论争。鲁迅认为文学兼具阶级性和人性,他揭露了新月社潜隐的资产阶级意识及其替国民党政府"维持治安"的心理与意图,为无产阶级文学的存在合理性进行了辩护,进而为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宝贵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2.
新月书店不但出版著作、译著,还担任着《新月》月刊的出版与发行。新月书店广告的主要阵地是《新月》月刊。新月书店在《新月》刊登的译著广告体现了新月派的翻译思想。以译著广告为视角,从翻译选材、翻译标准、翻译方法和翻译态度等方面,探讨了新月派的翻译思想。翻译选材上,新月派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选择性,通过翻译探索中国新文学建设,寻求社会进步的良方,并致力于推动国内学术和教育的发展;翻译标准上,主张忠实、流畅、传神;翻译方法上,灵活多样,主张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翻译态度严肃认真,通过翻译校对,保证了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3.
《论风格》不仅有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日语等多个现代世界流行语言译本,同种语言也有多个不同译本。这些译本所依底本不同,有据译本再译、有据古本再译。古本中有希腊本、有拉丁本。希腊语古本有P本、M本;拉丁语有W本。而这些底本成于何时、何地、出何人之手,学界争论不一。振叶寻根、观澜溯源,考察《论风格》文本系谱,有助于《论风格》的研究、有助于解决学术史相关的争论、促进古典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的《三国演义》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本文就其中争论最热烈、最引人注目的三个问题予以述评 :( 1 )关于罗贯中的籍贯 ;( 2 )关于《三国演义》的成书年代 ;( 3)关于《三国演义》的版本源流。在评介诸家观点的基础上 ,作者就如何推动研究的深入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年代国内就典型问题展开激烈的论争,《文艺报》通过译介苏俄消息报告为国内典型问题论争构造了良好的氛围和契机;通过译介苏联重要理论文章,提高了论争的水平,促进了典型理论的深化和发展,也助长了论争向苏联一边倒的盲从倾向。  相似文献   

6.
报纸和出版社往往成为文学社团的生命线。通过对1925年10月至1926年10月间徐志摩所执掌的《晨报副刊》的考察,这个时期的《晨报副刊》对新月派自身的发展及其在整个文学史格局中的位置的影响是很大的,徐志摩为二三十年代的新月派在现代文学地图上寻找了一个坐标,确立了它独特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五四时期,《新青年》上围绕以京戏为代表的“旧戏”问题展开激烈论争,一方是师长辈的《新青年》编辑同仁,一方以学生辈的张厚载为代表。世纪初的这场论争,对二十世纪中国戏剧与戏曲产生深远影响,文章对这场论争的背景、人物及论争过程进行了详细梳理与考察,力图在历史现场的还原中再现论争的来龙去脉,为人们进一步深入反思这一论争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
方之中创办的《夜莺”月刊,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化运动中的重要阵地之一。它围绕抗日救亡的主旋律,倡导“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反对“国防文学”,引发了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新闻史上的两桩著名公案:“盘肠大战”和“狄克批判”。方之中在鲁迅的支持下,组织了强大的作者阵容,将进步的文化主张完整地表达出来,为左翼文学的抗日救亡运动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妇女问题历来是人们特别关注且争论不休的重要社会问题,是近代报纸媒体关注的重心。部分女性刊物伴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进程成长起来,进而成为主要的舆论宣传工具。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庸报》刊行《妇女铎》和《现代妇女》两份重要的女性专刊,对当时的舆论热点,即妇女解放问题进行探讨,并形成了三个论争焦点:妇女解放是身体解放还是精神解放,是回归家庭还是走向社会,是自身解放还是民族解放。两份专刊打破了男权社会的局限,冲击了男性话语的垄断,超越两性对立,倡导妇女解放是精神解放,是走出家庭的社会实践,更是民族解放的革命实践。这些主张对妇女解放的未来留下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0.
1928年创刊的《新路》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批判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第一刊。它在蒋介石国民党一党专制体制刚刚建立尚未形成完善体系之际,就对之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包括对训政理论的批判、对《国民政府组织法》的批判、对国民党一党专制制度的批判、对国民党外交政策的批评与建议等。杂志刊登的政论时评成了国民党统治时期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争人权、争法治,要求国民党结束训政、实行宪政的先声。其对宪政、法治、人权等民主思想的追求和讨论为日后的民主宪政运动的开展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和舆论基础。但《新路》同人对国民党专制统治的批判是以承认南京国民政府为国家唯一合法性代表之地位为前提的,换言之,他们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要推翻国民党的统治。这种对国民党"欲拒还迎"的矛盾态度,既是其民主主义与民族主义矛盾的体现,也是其政治价值追求与现实政治冲突的体现,是资产阶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作出的必然选择。与《新月》相比,《新路》能从各种不同的学术背景出发对国民党的专制统治进行学理层面的辩驳、制度层面的剖析、现实层面的揭露,而《新月》更多的是对法治和人权的诉求,有将政治问题简单化约为法治问题的倾向;《新路》处处以国家统一、民族独立来衡量现实政治的成效,而《新月》则更多地从个人自由和权利的角度批判现实政治。《新路》批判的言辞也比《新月》激烈得多。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50年代国内就真实性问题和形象思维问题展开激烈的论争,《文艺报》积极介入论争。在真实性问题的论争中,《文艺报》通过译介苏俄文章为国内论争找到关于真实性理论的合法权威根据,进一步使国内认可真实性问题。在形象思维问题的论争中,《文艺报》通过构筑知识背景,引导国内的论争朝着五十年代文学规范的路子上发展。20世纪50年代《文艺报》通过传播苏俄文学、文论对真实性问题和形象思维问题论争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从其作品的质量还是数量而言,露西·蒙格马利毫无疑问当推加拿大最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新月的埃米莉》是其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部成长题材的小说.借用娴熟的技巧,蒙格马利把成长的美丽与忧伤巧妙地糅合在一起,轻松活泼地展现给读者.本文从小说的结构、叙述方式和意象的应用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3.
杨剑龙 《东方论坛》2024,(2):118-135
1957年8月,叶以群、孔罗荪、姚文元合作撰文《许杰在文艺上政治上的反动道路》,其中叶以群的《许杰的“小资产阶级文艺”之旗》,直接批判许杰1948年发表的《小资产阶级与文艺》。1928年的革命文学倡导,开启了以阶级划分作家、以小资产阶级界定作家与创作的先声。在与梁实秋的人性论、“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争中,常常将他们归为小资产阶级文人,成为找不到政治出路动摇者的标签。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后,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被确定了,小资产阶级的自我反省和批判被突出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常常以小资产阶级作为评判作家创作的不足和短处。在历次对于小资产阶级文人和创作的批判针砭过程中,将阶级斗争观念作为衡量作家衡量文学的标准,忽略与抛弃了人性与文学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将革命与否视作评判作家立场与情感的唯一标准,模糊与消弭文学与革命不同的视阈及文学的特性;将工农兵的立场和情感看作衡量作家和文学的标准,批评或否定了文学表达的多样性与先锋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地分析了胡适在《新月》杂志上提出的人权主张,这些主张表现出了胡适的一些法治和民主自由精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其根本缺陷在于,他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认识不清,对广民众最起码的生存权缺乏认识。  相似文献   

15.
1936年,致力于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的英文期刊《天下月刊》登载了邵洵美、项美丽合译的沈从文小说《边城》。这一刊发是《天下月刊》基于与沈从文在中西文化交流观念上的契合以及对《边城》所塑造的优美健康之中国形象的认可,以实践刊物中西文化平等交流、提振中国文化形象的办刊理想。译者邵洵美基于自身"新月派"文学观念和保持民族特性的翻译理念,在翻译中采取了较为灵活的翻译策略,既忠实地保留了小说的原貌,也较大程度地保留了源语言的文化特点和主体地位。《天下月刊》刊载邵、项英译本《边城》所关涉的"中国形象"及翻译中文化主体性等问题,为今天我们重新思考在世界文学交往中重塑中国文化自信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镜花缘》是清代作家李汝珍所著,鲁迅将其归类为"才学小说",并为其定义,同时针对其产生的社会背景、文本特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梳理和总结论述,特别是对《镜花缘》的评述考证,奠定了《镜花缘》的历史价值。同时,鲁迅对《镜花缘》的艺术手法加以评价和总结,并在自己的创作中继承、发扬。  相似文献   

17.
《袁良骏学术论争集》不是“骂人文选”,鲁迅那样尖锐指斥“婊子”或“叭儿”的妙文都不构成“骂人文选”,我们这些学术论争文章,“距离”骂人文选”,何啻十万八千里之遥。《袁良骏学术论争集》涉及的问题甚多,冒犯的权威甚众,但率性而谈,不计利害,体现了论者对学术争鸣的见解和追求。“五四”文学革命中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是编辑、出版《袁良骏学术论争集》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与玄学的论争是我国二三十年代思想界的一场重要论争,胡适是这一论争中科学派的主要人物之一。本文围绕胡适与这场论争的前后联系,对论争的思想前奏、论争的实质与科学人生观的确立、论争对尔后思想界的深刻影响等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9.
放谈《红楼梦》诸公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红楼梦》主题思想、宝钗和黛玉、《红楼梦》人物阵营的划分与价值判断、《红楼梦》是否“另有本事”、后四十回是续作还是原作以及《红楼梦》创作方法等论争由来已久,所有这些论争各有道理,给人以启发,又各有其局限性。《红楼梦》研究者应立自己的“论”。  相似文献   

20.
梁实秋以《雅舍小品》为代表的散文创作从创作动因、表现内容到创作特色,俱卓然自成一体,这在他是不得不弃却文学批评和社会批评的依然的文学表现,以散文寄托作者古典主义文学理想和毅然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