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深入多个司法所实证调研,阅读大量文献资料,比较考察全国各地社区矫正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中社会调查的现状。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中的社会调查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有待提升,缺少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提出完善入矫前、矫正中及解矫前各个阶段社会调查内容的具体建议,提出了提高调查人员素质及获得社会公众对调查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的具体措施,以期对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作为现代形势政策主流理念,刑罚行刑社会化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我国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是行刑社会化的典型代表,在帮助未成年犯再社会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已经取得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但其质量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在讨论研究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工作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与缺陷,提出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处于工作试点与理论研讨同步摸索与推进的态势,但种种举措均局限在修补的层面,喧嚣而无序,尤其对未成年犯而言,我国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还处在摸索阶段,在矫正主体、矫正项目、矫正方法上还存在重大缺陷。应当融入契约理念,"以人为本",使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之内涵与功能更为丰富。同时,鉴于未成年犯的身心特点及权益保障,应当对"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下的制度进行改进和创新,例如建立监护人或"合格成年人"参与制度、志愿者聘请制度、异地矫正制度和权利救济制度等。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社区矫正已成为普遍适用的司法和执法形式,尤其对对未成年犯的社区矫正项目形式多样,针对性强,且极为完备。因此,了解美国对未成年犯的社区矫正项目,对于我国加强和完善对青少年犯罪的治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社区矫正制度存在适用种类及范围狭窄、执行主体性质模糊、效果欠佳及形式单一、缺乏监督等问题。借鉴英国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先进做法,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扩大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提高非监禁刑的适用率,建立专门的执行机构,培养专门的高素质工作人员及社区矫正实现形式多样化,加强法律监督以及制定专门的《社区矫正法》。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的独立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未成年人矫正体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不良行为的矫正缺位、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正有限、不起诉对象的后续矫正不到位以及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流于形式等问题,以国家亲权主义为理论支撑,紧扣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在刑罚认定上的差异性问题,通过相应的专门立法,扩大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对象范围,设立独立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机构,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司法机关配合监督的多元化、阶梯式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体系,是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的合理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构建中,犯罪未成年人这个群体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他们是和谐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巨大隐患.社区矫正能够对犯罪未成年人的矫正发挥实质性的作用.而且,犯罪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契合.犯罪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能够互促互进,达成"双赢".  相似文献   

8.
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矫正反映了现代法治社会尊重人权的司法文明理念,是非监禁化的刑罚执行方式。刑罚执行从消极的监禁矫正逐渐演进到积极的社区矫正,是社区矫正本身功能作用的必然结果。我国的社区矫正存在着适用范围过窄、地区标准差异较大、主体职能划分不合理、缺乏专业社区矫正队伍以及社区发育程度较低等问题。因此,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对于逐步推进我国社区矫正立法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9.
社区矫正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矫正是一种与监狱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反映了现代刑罚"报应主义"向"目的主义"的转变,作为一项新的刑罚执行制度,社区矫正工作有其自身的特征和发展规律,但社区矫正工作的理论基础、法律依据、法律程序、具体工作方法等缺陷不断暴露出来,许多热点和难点问题都亟需解决。社区矫正的运行现状考察、英美做法的借鉴、制度法理思考、制度缺陷及完善是社区矫正未来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11.
社区矫正制度:困境探析与路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矫正制度在许多国家的司法改革中都有所涉及,其中美国的社区矫正制度最具代表性。我国进行社区矫正试点已经有六年时间,面对社区矫正带来诸多益处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社区矫正在实际操作中的问题,以期寻求一种改革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社区矫正作为一项新兴的刑罚执行措施,已成为世界各国刑罚执行的潮流趋势之一,并为我国所引入.其所体现的人道化、社会化、经济化和罪犯回归理论价值,是我国刑罚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然而,由于社区矫正在我国作为一个刚被引进不久的"舶来品",在实践中的发展并不如人意,现行法律、法规、执行体制等方面,都存在许多缺陷甚至盲点.因此,加强对社区矫正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将有利地推进我国行刑方式的改革和新的刑罚执行制度的建立,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社会关系结构已经逐渐从单位制转化为社区制。社区矫正作为非监禁刑的一种,充分体现了刑法理念、刑罚文明的本质要求。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探索社区矫正制度,但是,社区矫正制度在日趋完善的同时,依然面临着诸多困境。本文综合分析了学界关于改进和完善社区矫正制度的若干见解,通过分析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实践现状,探讨如何走出这些困境的方法,并从立法层面、执行层面和监督层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求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  相似文献   

14.
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立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刑相对的行刑方式.目前,我国逐步在推行社区矫正制度.但是,由于诸多原因阻碍了社区矫正的全面推行.修改《刑法》、《刑事诉讼法》的相关内容,结合我国社区矫正制度试点地区的经验,借鉴国外的先进做法,创制一部统一的《社区矫正法》,以解决目前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推动社区矫正制度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社区矫正在国外的研究已较为成熟,很多国家已有此方面的立法,比如美国、德国;但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2002起年仅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进行了社区矫正的试点。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刑罚执行方式,对我国刑罚执行制度乃至刑罚制度的发展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且有利于我国刑罚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判前调查评估作为社区矫正的基础性工作,是法官判定犯罪人人身危险性以及能否适用社区矫正的重要依据。判前调查评估应坚持判前调查和风险评估并重,而不应只强调判前调查环节。在当前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社区矫正判前调查评估的制度层面和具体运行都存在着许多问题:制度建设层面缺乏确定和明晰的规范,制度运行层面有流于形式的危险。针对这些问题应做具体的完善:调查评估应被确定为社区矫正判决前的必经程序;调查评估主体应做确定性规定;判前调查的内容设置应科学明确;矫正风险的测评标准应尽快出台。  相似文献   

17.
社区矫正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欧美国家的一种非监禁刑,我国于2003年开始该项制度的试点。作为一种舶来品,我国理论界从理论基础、主体与适用范围、意义、实践效果、问题与对策等诸多角度对社区矫正进行了思考与探究,这对于我国社区矫正立法与司法实践的完善,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社区矫正对象分阶段教育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社区矫正对象实施分阶段教育,既有必要,又切实可行。在具体实施分阶段教育时,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个别化教育原则以及系统性原则;要根据矫正对象在接受矫正过程中的心理状态等方面的情况,在不同阶段设定相应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并由不同的矫正教育主体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同时,为提高矫正教育的实效,在实施分阶段教育时,还要注意教育者自身的素养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刑罚目的理论的研究是刑罚理论研究中意义深远而又长期争论的学术问题。它具体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刑罚、司法机关适用刑罚、行刑机关执行刑罚所希望达到的结果。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刑罚执行制度自然也受到刑罚目的的制约和影响,它反映了刑罚的报应目的,也是实现预防犯罪的重要手段,突显了其对社会法益最大限度的保护。在实践中应围绕刑罚之目的来逐步完善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理性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喻红粉 《南都学坛》2005,25(3):97-99
社区矫正作为新兴的矫正罪犯的方法,代表着犯罪矫正的未来发展方向。我国目前已经在部分省市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为了社区矫正在我国的顺利推行,应结合中国国情,理性地建构这一制度。要更新观念,明确我国推行社区矫正的目标,完善相关的立法,倡导建立有效的社区矫正执行机制,加强对社区矫正活动的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