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岸柳 《人口研究》2002,26(6):69-73
本文从个体与国家对人口再生产的双重价值取向入手 ,探讨人口转变的历史本质及其与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关系 ,归纳中国人口转变的独特模式。指出一定生产方式下个体对生育价值取向的转变是人口转变的关键 ,国家价值取向支配下的生育政策是实现人口转变的手段 ,但它与人口转变的本质是分离的。提出仅有统计指标是不够的 ,可结合现代化标准来衡量人口转变的完成。  相似文献   

2.
根据世界人口发展新趋势,在传统人口转变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人口转变过度理论,并认为当前人类人口转变远未完成。随着各国生育率持续下降,人类人口发展表现出“较低出生率、较高死亡率、负自然增长率”的特点,并正逐渐由发达国家向其他国家蔓延,我们将这一人口发展模式称为“人口转变过度”。首先,人口转变过度这一人口发展特征的存在意味着传统人口转变中出现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并不是人类人口发展的最终形态,但人类社会又不可能永远处于人口负增长的状态下,人类自身再生产水平终将会回升到更替水平左右,因而人口转变过度又可以分为“人口转变恶化”和“人口转变回归”两个子阶段。其次,虽然人口转变过度是在传统人口转变基础上形成的,但与传统人口转变存在明显差异,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人口发展阶段,最主要特征是人口规模持续负增长。再次,人口转变过度形成的原因在于维持高生育率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基础发生了改变,是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所产生的客观结果。人类走出人口转变过度的关键是人口再生产水平回升并长期稳定在世代更替水平左右,这依然要有赖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最后,世...  相似文献   

3.
在扼要解析狭义人口转变及其经典模型的基础上,认为第二次人口转变的提出,是结合人口"中间变量"从广义上阐释了人口变化的内在动因与作用机理,进而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引入了对现代人口转变与社会变迁关系的思考。主张人口转变是一个多维的动态历史过程,蕴涵着婚姻、生育、家庭、健康、人口调控等系列转变。提出第二次人口转变在中国的城市地区已露端倪。最后特别指出人口转变不仅仅是人口变化,更重要的是将其嵌套的社会变迁,两者关系的空前紧密折射着社会变化与社会需求。过去30年中国通过计划生育让人口"适应"了经济腾飞,而今后三、五十年以至更长时间,应使人口的"主体"地位逐步复归,让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新的人口变化与社会需求,提高人口生存与生命质量,这才是发展的目的本身。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的人口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口均衡发展的角度对人口转变理论进行了研究,认为人口转变是由低级人口均衡转变为高级人口均衡的跃迁过程,人口"总量相对静止、结构高位稳定"是最理想的人口发展状态。中国人口转变经历了超前经济发展的"人口转变"和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后人口转变"两个阶段,人口转变过程中需跨越"高少儿抚养"和"高老年赡养"的两次陷阱。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和提升人口素质是未来根本任务,从较短期看总和生育率保持在1.8左右,从中长期看总和生育率回归更替水平,是"后人口转变"时期的战略目标,也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2010年的初访数据,从现代化、人口转变和家庭的现实需求三个角度分析了当代中国家庭的居住安排。考虑到既有研究的不足,本文区分了从夫居和从妻居。研究发现,当代中国家庭从妻居的比例仍然明显低于从夫居;社会的现代化、夫妇双方的家庭人口特征和现实需求不仅对是否同住具有重要影响,而且显著影响从夫居和从妻居的选择。在现代化和人口转变的背景下,中国家庭的居住方式将会发生根本的改变。而且在当代中国,子女的需求对居住方式的影响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王艳 《西北人口》2008,29(4):107-110
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并盛行于60年代的人口转变理论,是当代世界人口学界普遍认同的最重要的人口理论之一。本文以现代人口转变理论发展历程为线索,对该理论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争论予以总结,试图为今后的人口转变理论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人口现代化和生育现代化是人口发展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根本目标。计划生育就是为了实现生育的现代化,进而来推进人口的现代化。如果说人口现代化是人口发展的战略目标,那么生育现代化就是计划生育事业的战略目标。从政策的角度探讨两大命题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三合一"工程。  相似文献   

8.
试论人口转变完成的标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人口转变完成的标准应该是死亡率上升时所出现的拐点。中国人口死亡率至今仍未因生育率的下降而出现反弹,拐点还未出现,据此断定中国人口转变至今尚未完成。  相似文献   

9.
论文作者通过对数十年来中国人口婚育行为模式、家庭结构与类型、死因构成模式转变的简要描述,指出仅在传统和最基本的人口动态、即人口出生、死亡和增长的角度来理解和认识人口转变、包括中国的人口转变,已远远不够,难以适应时代和人口发展的要求。提出人口转变是一个多维的动态历史过程,是一系列特定人口转变的集合。其中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动仅仅是人口转变的表象和外壳,其内核则是通过制度、文化和技术等承载的人口行为及其动力机制,由此引致的变化才代表了人口的内在转变,强调关注人口的内在转变是理解中国特色人口转变道路的重要视角和基础。在对人口转变内涵探索的前提下,借助于对国内人口学界近些年有代表性的人口转变理论研究成果的介绍和分析,作者初步探讨了人口转变理论研究的拓展和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转变:一个广义视野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描述了西方学者对人口转变过程、阶段的描述和微观、宏观层面原因的解释,在此基础上评价了国内学者对中国人口转变的论争,最后从广义的视野讨论了传统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结构转型、制度变迁与人口转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彭文绍 《南方人口》2001,16(2):36-42
顺德能否率先实现现代化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顺德的人口发展状况。本文从经济社会现代化与人口现代化的关系入手 ,分析了顺德市人口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阐述了促进顺德社会经济现代化的人口对策。  相似文献   

12.
人口转变完成后的中国人口老龄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宝 《西北人口》2009,30(4):19-22
在人口转变完成之后。由于人口惯性的存在,人口老龄化将比人口转变过程中的人口老龄化速度更快。中国已经基本完成人口转变,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时期,老年人口比重和规模以及老年人口乘数均快速上升。因此,必须在思想上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真正重视,实现人口政策和人口工作的重心从控制人口数量向数量与结构并重转变,并尽快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口现代化水平区域分布差异的主成分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首先选用了11个人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组成人口现代化指标体系。然后,通过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选取三个主成分,分别用以反映各省市区人口现代化发展水平在人口结构与生活质量、生育模式与人口素质等三个方面的差异,最后通过聚类分析,将全国各省市人口现代化水平分为四种类型,并分析了四个类型各自的特征与差别及在空间上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根据《新疆统计年鉴》和2000年新疆维吾儿自治区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资料,选用了11个人口和社会发展的指标建立了人口现代化指标体系。通过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选取三个主成分,分别用以反映各地州市人口现代化发展水平在人口社会结构与生活质量、教育水平模式与人口身体素质等三个方面的差异,最后,经过聚类分析,将全疆各地州市人口现代化水平分为五种类型,并分析了五个类型各自的特征与差别,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
蔡昉 《人口研究》2004,28(2):2-9
本文援引国际经验,把人口转变引致的不同人口年龄特征阶段看作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额外源泉,或人口红利;论证了通过高储蓄率、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和低抚养比,中国人口转变对改革以来高速经济增长的贡献;揭示了人口红利即将消失的趋势,由此提出最大化促进就业是维持人口对经济增长正面效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透过人口结构的变化来观察和鉴别国家的现代化阶段或经济发展的程度,是文化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前苏联人口结构的变化证明,它的现代化要比西方国家落后一个阶段。由此,不仅可以证明前苏联外表强大内部虚弱的特征,也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为什么一个世界性超级大国,转瞬之间便土崩瓦解的内部原因。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全球人口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尹豪 《人口学刊》2001,(1):8-13
人类带着其 60亿人口 ,已经进入了 2 1世纪。在刚刚跨入的新世纪里 ,全球人口将继续保持增长 ,国际经济将日益全球化 ,区域经济合作将不断发展。全球仍然面临严峻的人口问题 ,而人口与发展 ,仍然是人类在 2 1世纪所面对的严峻而重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流行病学转变--人口变化的流行病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新明 《人口研究》2003,27(6):52-58
本文主要综述了流行病学转变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重点介绍了流行病学转变理论的四个基本概念,流行病学转变与人口和社会变化之间的关系,流行病学转变的机理,流行病学转变的影响因素及其在转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