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我省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战略必须对省情、国情、世界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也不宜于单纯地就工业的情况去制定全省的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战略。这是因为战略学的任务是研究全局性、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而且在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整个领域里,工业只是全局的一个方面。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这个基础,也离不开交通邮电、人才开发、市场开拓、资金周转、物资供应、信讯传递等各方面的条件,只有在综观全局之后才能对工业的发展战略有一个科学的分析。研究我省工业发展战略问题,涉及的内容很多,难度也很大,本文试图抛砖引玉,以引起各方面的同志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一、研究我省工业发展战略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我省地处中原,农业历史悠久,农业人口与播种面积均占全国第二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农业虽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却十分脆弱;而且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里,没有先进的现代化的农业,工业发展就会受到种种制约。这几年,农业初步开创了新局面,农村经济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对整个经济、  相似文献   

2.
研究和制定一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涉及到基本省情、经济规律、党的方针政策、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等多种因素。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客观因素,并在马克思本义指导下进行系统的分析比较,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找到适合本省特点的正确的经济、社会发展途径。为此.本文仅就省情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关系方面谈些粗陋之见,以期有助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的研究。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我们过去在经济工作中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的主要表现,就是离开了我国国情,超越了实际的可能性”;同时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量力而行,积极奋斗,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这是对我国三十多年来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当然也为我们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提出了一个重要指导思想。这就是要从实际出发,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我们的基本国情、省情。 所谓省情,指一省中各方面的内容,包括自然环境(土地面积、国土资源、地质状况、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无论是对西部、中部,还是东部,均是一次难得的世纪发展机遇,也是当前举国上下最为关心的重大社会、经济课题。这轮发展机遇不是西藏所独享,西藏必须通过平等竞争才能抓住机遇。本文围绕西部开发的战略重点,就西藏实施三大战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科教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提出了总体思路及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4.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是研究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问题,它对于计划工作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指导意义。党的十二大科学地规定了我国今后二十年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经济工作的重要原则。各地区、各经济部门也在十二大精神指导下,研究、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现就陕西机械工业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作些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发展战略是一个较长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它是对全局的长远的计划和策略的概括与综合。所谓战略,就是要高瞻远瞩,要站得高,看得远。它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指导性、决定性的作用。历史的经验证明,是否有一个科学的、可行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关系到我们事业盛衰、成败的大问题。党的十二大为全国制定了正确的发展战略,并将根据这个战略,制定长远规划。我们省也必须研究、制定发展战略,也要在这个战略指导下,制定我省的长远规划。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产和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干预和控制程度逐渐加强,但同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生态环境的恶化已成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因此,世界各国在进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时,都不得不把生态环境作为一个重要问题加以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尚且如此,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就更应该注意对生态环境的研究。这不仅因为农业经济是社会经济的基础,还因为农业的基本特点决定了它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其他任何部门都无法比拟的依存关系。本文试图粗略地分析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民主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还是被某些人弄得混乱不堪的问题。因此,从理论上正确地阐明这个问题,对于辨明是非,提高认识,加强民主建设,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要正确地阐明这个问题,需要多学科、多角度地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仅就民主的过程性问题谈点粗浅意见,与关心这个问题的同志一起讨论。 一、民主过程的客观性 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一样,民主的发展也是有过程的。从总的历史看,民主发展已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着原始民主、奴隶民主制、封建民主制、资产阶级民主制和社会主义民主制,将来还要向共产主义民主发展(非国家形态的民主)。就每一种类型民主来说,也是逐步发展的,分阶段的。  相似文献   

8.
区域社会文化发展战略的讨论,首先是由上海发起。最近文化部和光明日报也联合搞讨论。广东省主要是广州地区也已开始讨论这个问题,我认为是很有意义的。把文化的发展提到战略的高度来讨论,不仅是文化本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经济要发展,物质文明建设要搞上去,也必然要求精神文明与之相适应。文化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必须与我国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更协调地发展。因此,开展广东、广州市文化发展战略的研讨,必将使广东、广州文化的建设更趋合理地发展,使文化的社会功能更好地得到发挥,以适应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同时,通过研讨,也可以调动各战线、各部门和各方面人士都来关心文化建设,支持文化建设,使文化建设不仅是宣传、文化部门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这样,搞好文化建设就更有保证。广东文化发展战略涉及的面很广。我仅就宣传、文化工作的角度,提出几点看法,供同志们研究、讨论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四川社科界》2008,(1):34-39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战略性资源.是保障和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西南交通大学刘朝明教授主持完成的省社科规划课题《四川省能源需求预测与开发战略研究》,对我省的能源需求和能源开发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对解决今后我省的能源发展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九十年代云南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云南社科院综合经济所课题组一、从体制角度看云南经济的处向性所谓外向型经济,简单地讲,是指一国(或地区)在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上,努力使本国(或地区)经济与世界经济相关联,在不断强化国际市场导向,积极鼓励对外出口的同时,...  相似文献   

11.
在党的十二大精神的鼓舞和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1982年10—11月,我省经济学界以省经济学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会为基础,吸收省会从事经济理论的教学、研究人员及省直经济管理机关有关工作人员参加,先后举行了几次关于河北经济发展战略的讨论会、报告会和座谈会。这些活动,紧紧围绕看十二大提出的经济发展奋斗目标、战略重点及战略部署,从河北省的实际经济状况出发,探讨在二○○○年以前河北经济发展的若干带有全局性的问题,以及当前需要采取的重大决策。方向明确,实事求是,材料丰富,论证有力,把我省关于经济发展战略的讨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2.
捷克和波兰的积极养老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捷克和波兰为例讨论了"积极养老"这个政策概念及其在不同文化中的涵义。这两个前共产主义国家在1990年代经历了经济和政治转型,并于2004年加入欧盟。两国人口状况相似,人口结构老化,但当前它们对作为一个政策议题的积极养老却有很不一样的理解。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对专家访谈和咨询的结果进行荟萃分析(meta-analysis)。结果表明,在波兰没有关于积极养老的综合性政策。而关于捷克的研究结果也没有显示存在一种基于积极养老原则的总体的、系统的视角。在讨论老年人从事的活动时,人们主要关心的是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问题,至于社会服务、护理或纯粹是休闲这样的许多话题则没有进入人们的视野。制度性机制的缺位、财政上的限制、歧视性的社会文化观念以及不太理想的经济环境,都构成了在我们讨论的时段实施积极养老战略的障碍。不过,似乎人们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而且,未来的人口变化以及老年人的态度也会使人们去更广泛地讨论积极养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参加江苏省经济学会1982年年会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学术讨论会农村经济组的同志从不同角度对我省农村经济的发展战略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一、一个省的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概念与特点有同志认为,一个省的农村经济发展战略,是在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任务的指引下,根据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要求并从这个省的实际出发,对农村发展的方向、道路作出决策。它既不同于农业区划,也不同于  相似文献   

14.
超常规跳跃式经济发展,无论是作为社会经济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之一,还是作为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新命题,正在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本文仅就这个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新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作初步探讨。 首先应当明确,超常规跳跃式经济发展有自己特定的命题含义。超常规跳跃式经济发展中的超常规,并不是超越客观经济规律、科学技术规律和自然规律,而是指人类社会和一些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  相似文献   

15.
<正> 关于青海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直接关系到青海经济发展的总体设计与目标模式,关系到一定时期内青海经济发展过程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主体问题。在制定青海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能否科学地从青海的客观实际出发;能否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计划,即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总任务、总目标、总格局;能否同国内外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改革、开放的局面联系起来,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地考虑问题,使青海经济建设的发展目标、经济结构、发展道路和发展步骤等稳妥地建立在本省的最佳优势上,这是青海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基本问题,也是核心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以及党政部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的教育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一些困扰教育事业发展的问题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因此还存在着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严重不适应的状况。对这一历史时期我省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行客观分析,总结得失,认清现状,是研究和制订我省教育事业到本世纪末发展战略及对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7.
九十年代一开始,我省的中俄边境贸易就红火起来了.黑河、绥芬河成了两国物资交换的集聚点.两个一直默默无闻的小城,在全国刹时有了名气,大有与南方的深圳齐名、鼎立之势.全国各方人士潮水般地涌来,由这里进入俄罗斯,先是劳务人员,后是个体经商者.与此同时或稍后,俄罗斯的个体经商者也陆续来到我省.两个小城有了他们的摊贩,哈尔滨的饭店、歌舞厅也出现了俄罗斯服务小姐.两国的集体和官方商贸也发展起来.两国的从业人员川流不息,煞是热闹.  相似文献   

18.
<正> 山东省经济学会1984年年会,于8月21日至8月26日在临沂地区的日照县召开.这次年会以经济理论研究要为经济建设服务作为指导思想,以研究我省农业战略思想、战略地位、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战略措施作为中心内容,以日照县和德州地区的平原县作为实际典型,采取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相结合的方法,对我省农业发展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地探讨.大家一致认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工作者要进一步树立和坚定为社会主义经济  相似文献   

19.
科技与经济协调性评判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的发展 ,科技对经济的作用和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科技已成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魔杖 ,其作用已超过了资金和劳动力的作用之和 ,但科技的发展又需大量的人、财、物的投入 ,因而科技的发展又依赖于经济的发展。科技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对立统一性要求科技与经济要协调发展 ,所以如何反映和判断科技与经济是否协调发展便成了人们关心的问题。但在如何判断科技与经济是否协调发展方面 ,目前尚无公认的方法。本文对已有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 ,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思路。一、科技与经济协调性评判方法简述从散见的材料看 ,主要有如下三类方法。(一 …  相似文献   

20.
论社会公德     
<正> 社会公德是人们都非常关心并经常谈论的问题之一。研究这个问题,不仅对于从理论上全面地把握复杂的道德现象,探讨道德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很有必要,而且对于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也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社会公德的几个鲜明特点所谓社会公德,就是一个社会中全体居民都必须遵循的维护社会正常生活的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诸如遵守纪律,讲究礼貌,维护社会秩序,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社会公德作为道德的一种,它当然具有道德的一般特点,例如,它和所有的道德一样,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对社会经济关系具有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