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向敏 《东西南北》2008,(3):59-59
利益谋划了卑贱。赌徒们在赌桌上吆五喝六的时候,总是信心十足,坚信自己会赢钱。他们容易陶醉在错误的判断中。喜欢找规律赌徒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相信赌博中存在秘诀。常胜的赌徒自以为通晓了某些奥妙,乐此不疲。他们自以为懂得一些概率知识,比如赌轮盘时,认为红色和黑色出现过几次,也就意味着下一次黑色要出现。即使这次不出现,下次也会出现,便把宝押在黑色上。可惜他们对概率理解错  相似文献   

2.
赌博,犹如汹涌的狂潮席卷着城乡各地,数以万计的赌徒被这狂潮无情的淹没、吞噬。一部分人因赌博行凶杀人、抢劫、盗窃走上了刑事犯罪的道路,然而,更多的人则是因赌而贪陷入了经济犯罪的泥坑,从赌场走进了监狱和刑场。据某市检察机关统计,1989年以来,全市共立案查处因赌博而诱发的贪污、挪用公款等案件82  相似文献   

3.
李清照的赌     
任芳 《东西南北》2008,(7):44-45
柔弱的外表下,往往有强悍的决心。曾经,除了赵明诚,没什么人知道,才女李清照,还是个赌徒。总是在悠闲的午后,阳光懒散地照进屋里,夫妻俩指着堆积如山的图书,猜某个典故、某句诗在某书的某一页,谁猜中了就能喝一盅新煮好的下午茶。这赌注看上去不吸引人,但两人玩得兴高采烈,以至于连茶碗都打翻了,谁也喝不成。赢家总是李清照。  相似文献   

4.
徐尧 《社会福利》2009,(10):60-61
美国一位博彩业专家表示,禁止网络赌场并不能解决问题赌博,引发了人们对在线博彩业监管政策的新讨论。很多反对在线赌博的人说网络赌场满足了问题赌徒们的赌瘾。他们认为,如果网络赌场根本不存在,就不会有人在里面输掉超过他们所能承受数额的金钱了。  相似文献   

5.
资讯 声音     
《东西南北》2012,(3):9-9
美同穿越剧都往后穿,因为找不到历史;中国穿越剧都往前穿,因为看不到未来。 ——网友调侃风靡各国的“穿越”剧 我年轻时,人们叫我赌徒,后来我的生意越做越大,成了一个投机者。现在我被称为银行家。  相似文献   

6.
如今,网络经济成了一种最具传奇色彩的经 济形态,它飞快兴起的速度和可能通往百万富翁的捷径,让许多人热血沸腾。媒体几乎每天都亮出新网络公司的面孔,一些网路从业者的“赌徒心态”,使刚刚启动的网络经济浮出了不少的泡沫。人们不禁要问── 因特网正在中国快速地生长 起来。据国内一家新闻媒体报道,截止到2000年2月底,我国内地上网计算机已达350万余台,上网人数已逾900万人,网站数也从1997年的1500个发展到15000个。据最新资料显示,全球已有2亿6千万余人连上了因特网,在网民人数的排名上,中国已继…  相似文献   

7.
我有一位残疾朋友,叫胡胜。他是一位造纸厂下岗工人,老婆在外面打零工,家里还有一位读初中的儿子。胡胜靠下岗基本生活费与低保金近500元为生。这样的收入只能解决温饱。我认识他,是在一个周末的晚上,那天朋友邀我出来打扑克,打输了请吃夜宵。他是那种一看就觉得异样的人,我朋友悄悄对我说,他靠赌博为生,职业赌徒,打十回最少赢八九次,外号“飞天拐子”,在他家附近小有名气,他不论玩扑克、麻将,还是其他‘赌’玩意儿,样样精通。他本来家庭较困难,怎么能靠赌博为职业呢?俗话说得好,十赌九输。报刊杂志不是经常刊登很多赌‘圣’到澳门、缅甸等  相似文献   

8.
正“很多所谓的认知扭曲实际上是由机器造成的,不是玩家的思维出错。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由于欺骗性的信息而作出所谓正确结论。这是技术的谎言。”一个赌徒的最后一天2012年8月13日清晨,斯科特·史蒂文斯在卧室拥抱结婚23年的妻子斯泰西之后走出了家门。斯泰西以为丈夫是去参加一个面试,然后和预约好的治疗师见面。但史蒂文斯并没这么做,而是开着车去了距离自家俄亥俄州斯托本维尔市35公里外的登山赌场,赌场位于西弗吉尼亚州的新坎伯  相似文献   

9.
许振明 《社科纵横》2007,22(12):10-13
人与社会的和谐。这既包括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也包括个人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所以,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关键。同时,人与人之间关系是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具体体现。人是社会的主体,各种社会关系是人与人在其社会实践过程中发生和建立起来的。但是,社会关系一旦被建立起来并被固定化、制度化,就会规范和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就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和目标。  相似文献   

10.
苏红 《社科纵横》2000,(1):78-79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 ,必须把它放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中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观点 ,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本质的全面丰富和展开。第一 ,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在《18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指出 :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类的特性。人是劳动的产物 ,也是劳动的的主体。劳动是人和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劳动的产生就是人类的产生 ,劳动的解放和发展 ,就是人类的解放和发展。人只有通过劳动在…  相似文献   

11.
宗教、艺术和哲学,是人心灵的文化形式。人通过与宗教、艺术和哲学中的感觉、情感和意义进行“对话”,使人与宗教、艺术和哲学的关系成为一种灵魂问答、思想共鸣和心灵对话的关系。感觉世界是人的宗教、艺术和哲学之寓所。神秘感是宗教形成的始点和宗教传达的发端,通感是艺术的创作源泉,崇高感是哲学世界的一个属性。人通过宗教、艺术和哲学来体悟、表达和表征人的情感世界。人的情感在宗教中被赋予与神相感知的作用,一切都是对神的情感的回响;艺术是人对情感世界的体验,艺术本质上就是实践着的人的生命艺术;人的情感是哲学思想的依据,哲学世界是反思性的情感世界,情感世界是体验哲理的思想世界。人的心灵是一个意义系统,宗教、艺术和哲学作为这个系统中的不同文本,它们构筑了这个系统的整体意义。在宗教中,人的意义不能是出离于神的意义之存在。只有透过神,人的意义才被透见为一种意义。真理是人作为存在物存在的本真意义,艺术是真理之寓所,艺术使人得以平衡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重,艺术于自身中包含着使人之生命蓬勃向上的力量。意义世界是哲学之存在的真正问题域。人之生命存在本身迫使人们去追问意义,生命存在本身通过人对意义的追问表征人自身存在。  相似文献   

12.
郭大俊  余彬梓 《创新》2015,(4):33-38
实践与人的发展密切相关。人的需要是推动实践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实践又是满足和实现人的需要的基本方式,是促进人的需要发展的助推器。人的能力是在实践中生成与发展的,是实现人的能力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最深刻基础,同时人的能力的发展对社会实践发展又具有强大的反作用。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发展必须以自由的获得为前提。马克思、恩格斯在人的问题上的根本变革在于将实践的观点引入人学,提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王晓广 《学术交流》2004,1(6):15-17
人的本质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从马克思关于人本质的经典论述看,人的本质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规定,是人的类本质和个体本质的辩证统一。人的类本质表现为:人是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创造性实践活动的理性存在物。人的个体本质无非是人的类本质的现实化的特殊表现,即是通过"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体现出来的理性的个体存在。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性的视野中探求人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发展是理想和现实、事实和价值、目的和手段、类和个体的统一。一方面,人是一种独特的目的性的存在,目的性、价值性和理想性是人的自成的条件和证明。人的发展,人的自由,是全部社会存在的根本目的。但是,另一方面,从人的现实的生存和发展过程来说,人又是一种时间性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晓广 《学术交流》2005,19(8):14-17
人的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学说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观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理论。从一般意义上说,人的发展包括人的自由发展、全面发展和人的和谐发展三重内涵;从主体角度看,人的发展包括人的个体发展和人的类整体发展;从历史维度看,人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转化的辩证过程。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观确证了人在物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强调了人与社会、自然发展的和谐统一;人的发展观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突出了人的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和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16.
人就是人     
世界上有许多让人难以捉摸的东西,比较起来,其中捉摸难度最大的大概要算是人了。一个人,活着的时候不用说,就是死了,哪怕死了千百年,仍很难对他作个丁是丁、卯是卵的结语。说是盖棺定论,其实是盖棺论未定,论难定!死了的人都这么不好捉摸,活着的人自然更是丈二和尚模不着头脑了。但是生而为人,我们可以回避、拒绝许多东西,却不能不面对人,不能不与人交往,不能不被人管,也不能不去管人。这个世界上,我们最爱的是人,最恨的是人;最亲的是人,最疏远的是人;最想念的是人,最讨厌的是人;最相信的是人,最猜忌的是人;最依恋的…  相似文献   

17.
《求是学刊》2019,(4):1-9
人的本质问题是一个开放的哲学话题。西方传统哲学中大概可以概括出两种理解人的本质的维度:实体维度,即从某种超越现实的纯物质或纯精神的实体出发看人的本质;感性直观维度,即从人的感性存在或自然属性出发看人的本质。这两种维度都企图在人的生活世界之外寻找人之为人的根据,都预设了某种外在于人的生活世界的实体或属性作为人的本质的根据,并把人的现实生活理解为实现人的这种本质的过程,这是对人的本质的外在说明。马克思把人的本质置于实践之中,根据实践中感性的人的生活世界的内在矛盾运动展开来说明人的本质;他所理解的人的本质是在实践中历史地生成的承载着复杂而具体的社会关系的现实的个人的本质,这是对人的本质的内在说明。  相似文献   

18.
樊娟 《唐都学刊》2003,19(3):39-41
生活是残缺的,宗教是完美的、圆满的。人的根柢在宗教。神是无限的,人是有限的。文学即人学,文学的根柢亦在宗教。人是有原罪的,也是有神性的。从人的神性到人的原罪,可以看到有限的必然,因而释然、从容、智慧、平和;从人的原罪到人的神性,因永恒的残缺而向往完美、圆满,因肉身的限制而寻求超越。贾平凹正处于这样一个相互作用的纠结点上,他的小说便渗透了这样一种宗教情结。  相似文献   

19.
张玉霞 《学术交流》2004,42(9):24-27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是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保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人的解放问题上存在两条明显不同的思考路径:一条是本质主义的;另一条是生成主义的。本质主义的思考路径,指马克思为人的解放预置了实现"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目标前提,人的解放就是人重新夺回并占有这种规定性。生成主义的思考路径,意指马克思认为人的解放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现实生成的过程。这两条思考路径共同形成了马克思人的解放学说的完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