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越来越多的由劳资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进入人们的视线,凸显出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的市场化、全球化过程中劳资关系的不和谐,以此引发集体劳动争议调整机制的构建的法律思考。我们应灵活调用传统劳工组织形式——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通过加强劳资共同决策来减少劳资矛盾,同时也要通过对集体协商的完善,对集体行动的制度化规范以及集体争议调解机制的构建等路径来预防与化解集体劳动争议,和谐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的推进,劳资矛盾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劳资矛盾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有不同的表现,其核心是物质利益博弈而非政治权力斗争,其利益争议的重点正在从个别争议转向集体争议,其对抗性、暴力化倾向有增强的趋势。只有完善劳动法律体系,健全三方协调机制和劳动关系争议调解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才能实现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劳资问题是劳动关系的核心问题,利益衡平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劳动法律日臻完善的情况下,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劳资利益衡平模式,是国家、企业、劳动者三方都高度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发达国家劳资利益衡平模式的总结,树立利益协调的理念,在政府适度介入下,赋予劳动者适当的劳动主权,形成在社会监督下的等边三角型“三方协调机制”的模式可以为衡平劳资利益提供一个思考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劳动关系已基本演变为劳资关系,劳资纠纷出现了劳资权利争议和劳资利益争议并存的局面,但劳资利益争议尚处于初级阶段。现有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存在局限,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纵观主要发达国家协调劳资关系的实践,可见劳资矛盾和博弈贯穿于整个工业化过程,健全各方主体是有效发挥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作用的前提。完善我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必须面对和研究罢工权、工会及雇主组织等三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处理和协调劳资关系,消解群体性劳资事件带来的社会秩序失衡,需要我国政府根据劳动关系转型的客观情况,构建集体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在当前集体劳动关系劳方主体权利缺失、集体合同形式化严重、集体劳动争议处理缺乏程序性规则以及政府在协调处理中的角色错位等状况下,建立以"劳工三权"为基础的集体劳动关系主体的权利制度、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建立集体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规范体系和完善"三方协商机制"预防劳资矛盾是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6.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乃是内涵极其丰富、表征社会全面进步发展的综合目标,和谐劳动关系建构是其题中应有之意.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网络用工兴起的时代,塑造新型劳资伦理关系及其依法治理成为新时代劳动法治的价值目标.以符合中国国情和现实劳动关系应然伦理需要的法律治理之道,建构起适应网络与智能化时代要求的劳动关系法律调整机制.同时,应注重劳动关系调整的法治与德治并举,回应新时代社会主义劳动关系新伦理和核心价值观要求,以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与促进合作共赢为劳动争议解决目标,建构非对抗性为主体的劳动纠纷多元解决机制,着力化解劳资矛盾与争议,使劳资双方能够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红利.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我国劳资矛盾较为突出,基于矛盾的成因可以将劳资矛盾分为工资拖欠抗争型、薪酬福利不满型、工伤争议型、辞职辞退博弈型及社会保障薄弱型五大类别。基于我国的制度、经济、人口等因素综合判断,未来劳资矛盾发生频率将呈"倒U"型态势,矛盾的集体化、组织化程度将会逐步增强,但矛盾的尖锐程度会趋于弱化,矛盾主体日益多样化且诉求领域将进一步拓展,经济新常态还将会催生新的劳资矛盾增长点。因此,需立足于我国的现实环境、发展阶段和制度、文化特点,将劳资矛盾化解引入法治化轨道,疏通企业内外诉求表达渠道,完善劳资集体协商制度,明确政府在劳资关系协调中的角色定位,发挥相关社会组织的功能,构建"劳方——社会组织——资方"新型关系链,从而探索新形势下劳资矛盾预防和化解的有效路径,促进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劳资矛盾正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并日渐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突出问题。作为化解劳资矛盾的有效手段,《劳动合同法》应着眼于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通过完善对劳动者隐私权、知情权、中止履行合同权等的法律保护,彰显其社会法的属性,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挥平衡双方利益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浅析私营企业劳资关系运行的政府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应该干预私营企业劳资关系;政府劳动政策的价值取向应是促进劳资合作、劳资两利,促进劳资关系自主运行、自行调整的实现,寻求劳动政策效应的最佳结合;政府应解决促进就业与执行劳动标准的矛盾;政府应解决企业效率与改善劳资关系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集体劳权在国际人权系统中属于工具性、辅助性权利,须通过国内法转化为实体性权利。通过劳动权利主体的法律行为和社会行动,以集体协商、劳资对话为主要内容的劳资博弈机制得以健全和优化。集体劳权与劳资博弈机制具有共生共进、互相补强的可能性,二者均为实现实质正义的程序性手段。劳资博弈机制是现代市场经济中重要的利益协调机制,其功能是其他调整方式所不可替代的。我国目前存在集体劳权不明晰、劳资博弈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应当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强化集体劳权保障,健全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入世之后 ,经济全球化的经济格局和贸易规则将对我国经济和社会问题产生直接的影响 ,WTO规则也将会与现存的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产生碰撞 ,而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便是劳资关系和劳工权益保障问题。对此 ,我们必须认真研究 ,妥善解决。一、经济全球化对于劳动关系的影响2 0世纪 5 0至 6 0年代 ,欧洲各国通过国家干预 ,对劳资关系的运行构建了一套规范与制衡机制 ,从而保证了劳资关系的基本稳定和相对均衡的格局。战后初期的欧洲各国面对着极为严峻的形势 :东欧地区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及其影响 ,国内劳资矛盾、劳资冲突频频发生 ,使革命…  相似文献   

12.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给我国社会带来巨大的冲击,也给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带来严重挑战。一方面劳动形态的多元化将深入演化和发展;另一方面劳动关系二元结构的局限性在新冠疫情中不断被放大,具体体现为各方利益不平衡、市场发展不协调、制度设计不充分。当前,追踪和把脉新冠肺炎疫情时代和谐劳动关系构建面临的问题,需要完善劳动法规体系,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发挥集体协商协调劳动关系作用,积极预防和化解劳资矛盾;构建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形成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格局;坚持底线思维,把促进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建立针对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灵活就业劳动者公平享受各项社会保障待遇。  相似文献   

13.
论劳动法中劳动权的内卷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劳动法律体系核心范畴的劳动权,在面对劳资矛盾突出、贫富差距拉大等现实社会性问题时,虽然政府一直在关注并加强对劳动权的倾斜立法保护,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但是这种劳资紧张的局面却并未因此而出现根本性好转,劳动权日益呈现一种扩散和弱化的内卷化表征。只有将劳动权有效统一为人权与社会权、形式正义权和实质正义权、独立权和连带权的系统对待,才可以突破劳动权现有的范式瓶颈,回归有机连带的原义,走出内卷化的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的劳动规章间接诉讼模式在法律实践中暴露出诸多弊端,劳动行政机制与劳资协商机制也难以对违法的企业规章实施有效规制.我国唯有确立劳动规章直接诉讼模式方能排除企业规章中的违法性因素,彻底打破劳动者群体频遭企业"规则"侵权的困局.劳动规章直接诉讼模式的确立应以公益诉讼为理论基础,并从原告资格、行政前置程序及其他特别规定诸方面来进行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学术界有关劳资矛盾的研究成果大量出现。学术界有关劳资矛盾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样一些方面:关于劳资矛盾的相关概念及内涵;中国现阶段劳资矛盾的现状及影响;中国现阶段劳资矛盾的原因及制约因素;中国现阶段劳资矛盾双方的博弈方式;中国现阶段劳资矛盾的特点和演进趋势;缓解中国现阶段劳资矛盾的对策思路。为了有效推动劳资矛盾问题研究的深入发展,需要做好的事情是:注重对劳资矛盾问题的跨学科研究;防止对劳资矛盾的现状作出极端化的判断;不能忽略从资方的角度研究劳资矛盾;重视对劳动者基本权利保护政策阶段性目标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劳资协商对经济性裁员法律制度目的的实现具有保障性与支撑性的作用,经济性裁员法律制度也只有通过劳资协商方能对企业的裁员行为施加必要的调控与干预.我国企业裁员法律制度迄今未能体现劳资协商的精神,因而在法律实践中暴露出诸多缺陷与弊端.惟有适时引入劳资协商机制,并在借鉴国外相关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对劳资协商规则进行精当的构思与设计,方能显著增强我国企业裁员法律制度良性运行的内部驱动力,充分展现法律规范企业裁员行为的功能与价值.  相似文献   

17.
当前亟需正确处理“劳资”利益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和谐劳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以和谐社会,保证经济稳定、持续和健康地发展,这是摆在我国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存在着众多的利益关系,而劳资利益关系仍是我国社会的一个轴心问题。当前,我国劳资关系存在着劳动工资、劳动时间、劳动条件和社会保障四大矛盾,如何促进劳资利益关系和谐?有三条对策建议:实施用工分类,逐步消除企业"二元结构";实施雇员参与制,探索建立劳资利益新关系;实施"三只饭碗",建立企业劳动用工新制度。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劳资两利"思想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泽东"劳资两利"思想的精神实质是在劳资矛盾和冲突中的两利;劳资利益存在着区别的两利;"劳资两利"中的国家利益.在实践中,毛泽东主张以思想教育为手段,引导各方人士领会"劳资两利"实质;以劳资和谐为目标,积极稳妥地解决各种劳资纠纷;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建立和健全"劳资两利"的保障体系.以史为鉴,我们应建构非公有制企业雇主与雇工间战略伙伴关系,以缓和劳资双方的利益矛盾;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共产党和群团的组织制度,加强对劳资关系的协调保障;完善调整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的法律制度,进一步加大监察和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福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福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新制度还未定型,整个社会保障政策仍处于选择阶段。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保障资金供应体系不完善、主体各方责任划分模糊、个人帐户“空帐”问题严重、保障能力偏低、劳资矛盾突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等。新形势下政府应确立“以公平为基础、以效率为导向”的基本价值理念,通过完善社会保障责任共担机制,完善劳动监察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建立就业与再就业的长效机制,分类分层地保障农民工等流动人口的权益等,构建更加普遍的社会安全网和社会支持网。  相似文献   

20.
劳动关系:理论与不同模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过程中,劳动关系集中反映了资本主义的本质。20世纪中叶以来,欧洲以社会市场经济为代表的模式对资本主义的劳动关系进行了重大的改造。这种以自由和社会公正为核心的经济模式,使劳动者受到社会保护,要求资本承担社会责任,为劳资两大集团和解与合作,为社会的团结提供了基础。中国在经济体制转型中,劳动关系随着市场化的改革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一些地方暴露出尖锐的矛盾。如何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现阶段和谐的劳动关系只能在多层次劳动关系的基础上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