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启蒙:近代中国思想史的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回顾学术界的近代中国思想史主题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启蒙"才是近代中国思想史的主题。笔者认为近代中国启蒙思潮的产生缘由是与中国社会思潮的演变和西方侵略引起中国民族生存危机有关,并将近代中国启蒙思潮划分为戊戌维新前、戊戌辛亥时期、五四新文化时期、五四后新启蒙时期四个阶段,进而分析了各个阶段的启蒙实质。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近代爱国主义发展的特点与规律陈立生,唐宝富1840—194.9年的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辛酸苦难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思想喷涌激发、大放异彩的光辉历史。然而,在爱国主义这一共同主题之上生发出的各阶级爱国思潮又往往不尽一致,有的甚至处于针锋相...  相似文献   

3.
民族主义是个人对民族国家怀有高度忠诚的一种心理状态.在世界近代史上,各国都发生过民族主义运动.民族主义也是近代中国爱国救亡运动的主旋律.李泽厚先生自提出启蒙和救亡是近代中国的两大主题以后,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不过,启蒙与救亡之间的关系仍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有人认为,从历史发展的全过程看,救亡与启蒙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说互相联系当然是不错的,但说二者是"互相促进"似乎就有疑问了.甲午以还,爱国救亡运动可说是一浪高过一浪,一直发展到抗日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启蒙思潮的研究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近代中国启蒙思潮的产生、发展历程以及启蒙思潮的转向三个方面,分析了学术界对近代中国启蒙思潮的研究状况.认为近代中国启蒙思潮是应"救亡"的需要而产生的;其经历了戊戌前启蒙、戊戌辛亥启蒙、五四启蒙和五四后新启蒙四个历史阶段;也正是救亡的需要而使得启蒙发生了转向.  相似文献   

5.
晚清中国社会出现的启蒙思潮的内涵,广义地讲,包括了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挽救民族危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富国强兵、独立自主的爱国主义思潮,反对满洲贵族的腐朽统治、恢复汉族政权的民族主义思潮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思潮。狭义地讲,启蒙思潮仅仅包含上述最后一个方面的内容,即反对封建和迷信,提倡民主和科学,宣扬资本主义政体形式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民主主义思潮。这三种社会思潮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并行不悖且有密切联系。因而有必要对近代中国这三种社会思潮之间的关系以及启蒙思潮与传统观念的关系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带来的中国社会剧烈震荡,必然引起社会思潮的变向。随着传统经学统治地位的松动、“经世致用”旗帜的揭举,近代各种社会思潮纷纷出现,具有涵盖广泛、时代感强、流变曲析的特点,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面貌和进程。本文拟对若干社会思潮略作评析。(一)爱国主义思潮由于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最根本的矛盾,救亡图存成为压倒一切的主题,爱国主义无疑是近代社会最首要的思想潮流。就形成原因而言,一方面是封建“末世”的内外交困、腐朽孱弱的严酷社会现实;另方面是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与西方近代  相似文献   

7.
爱国主义是我国诗歌浩翰浪潮中的传统主题之一.历史上每当民族矛盾尖锐之际,国家面临覆亡的危急关头,历代诗人们总是纵笔挥洒、慷慨悲歌,留下无数启撼爱国精神的光辉诗篇.这些直接以爱国主义为主题吟唱.成为爱国诗歌最典型的代表.以此为主干,构成了爱国诗歌的发展系列.鸦片战争诗歌是中国历史步入近代阶段的中华民族第一声不屈的怒吼.作为近代爱国诗歌的开端,鸦片战争诗歌标志着我国爱国诗歌整体系列中的一个历史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20世纪初中国文学启蒙意识之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光芒 《江汉论坛》2003,10(10):79-82
与中国近代启蒙社会文化思潮不同,近代启蒙文学思潮兴盛较晚,同时其科技、政治及伦理诸层面的觉醒也呈现为共时性存在,以互缠互动的审美方式推动着启蒙意识逐步深入,并在深层文化结构上与五四启蒙思潮相接续。  相似文献   

9.
正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以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理性为旗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标志着欧洲最终从中世纪走向近代。近代中国虽然并不存在西方意义的思想启蒙运动,但在明清启蒙思潮和近代西方思想双重影响下,又的的确确经历了自己的思想启蒙过程,有着一批最早睁眼看世界、不乏真知灼见的启蒙学者与思想家。在近代启蒙思潮中,除救亡、科学、民主等喧腾一时的思想观念外,与工业化潮流和资本主义兴起密切相关的重商思潮,①也是中国近代启蒙运动中一股不容忽视的思想潮流。以重商思潮为标志的近代商业启蒙运动,对近代中国冲破封建专制的束缚,走向工业社会和实现近代化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本文拟对近代中国的商业启蒙过程及其内容和影响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亦给近代中国"夫妇之伦"观念带来空前历史巨变。这种巨变始于明清"后理学"思潮,中经晚清维新主义者大力发明,后在辛亥革命时期被推向高潮。总结该观念的历史巨变,可以得出三点启示:其一,它表明近代中国批判君主专制与批判夫权独尊二者几乎是须臾不可离、并驾齐驱的;其二,近代中国妇女解放思潮作为近代中国人性启蒙思潮,是近代中国"救亡压倒启蒙"大潮中别具一格、不无另类的一道风景;其三,就其思想观念的资源而言,近代中国妇女解放思潮是"外源性"与"内源性"的兼综和统一。显然,这些启示无论是对认识"夫妇之伦"观念的变革,还是对认识整个近代中国思想观念的变革,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黄长义 《江汉论坛》2002,2(8):58-63
生成机制、历史主题和发展历程,是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三个切关宏旨的问题。世界历史的一体化和华夏中心主义的幻灭,是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生成机制。救亡图存是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历史主题,这一主题包涵着反帝、反封和建设祖国三个方面的本质内容。而中国近代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过程,即是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人民爱国斗争实践与社会主义民主日益结合。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民主有着辩证的内在统一。坚持爱国主义与人民民主的统一,抵制和反对种种错误倾向。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为更高的、更完善的人民民主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知识启蒙——《东方杂志》对近代启蒙思潮的贡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启蒙思潮的发展历程中须臾离不开知识启蒙,在政争频仍、思想激荡的中国近现代启蒙历程中,<东方杂志>不似<新青年>等刊物一直处在思潮的风口浪尖,但它却是唯一自始至终坚持担当知识启蒙重任的刊物.以<东方杂志>为研究对象,介绍其与商务印书馆的渊源及第一位对<东方杂志>作出重要贡献的主编杜亚泉,分析了他的"另一种启蒙"--一方面依守传统资源,一方面又积极引进西学新知中的科学与民主,力求在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东方之间调适折衷.这种特立独行的知识启蒙,虽然在彼时悬浮于整个启蒙思潮的轨迹,但在此时看来却在更深层次上真正做到了启迪思想和改造国民.这"另一种启蒙",在近代启蒙思潮中润物无声,其贡献却史册彪炳.  相似文献   

14.
托马斯·雅诺斯基认为,解决公民对民族国家的义务问题以及澄清民族主义理论关于爱国主义的认识偏差,需要在公民权利与义务相平衡的话语框架中创新发展公民理论,并以彰显忠诚、积极、包容与合法精神的负责的爱国主义立场重构爱国主义,让公民依据合法性原则接受爱国义务。借鉴雅诺斯基负责的爱国主义精神理念,重构爱国主义的中国逻辑,体现为爱国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统一、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思潮的耦合对立以及爱国主义的日常化。  相似文献   

15.
姜萌 《东岳论丛》2004,25(2):121-125
在 2 0世纪初年 ,面对国家危机进一步加深的局面 ,新兴的知识分子们发动了旨在挽救、振兴国家的尚武思潮 ,并在 190 4— 190 5年、190 9— 1911年两度走向高峰。尚武思潮是近代新兴的知识分子们近代国家意识、近代政治意识觉醒的产物 ,是近代新兴的知识分子们拯救国家危难的努力。中国近代的尚武思潮是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民族民主革命的助推器 ;尚武思潮对 2 0世纪中国思想的激进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改变了中国知识分子重文轻武的观念 ,为 2 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民族民主革命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 ,有力地推动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开展 ,其救国的动机和爱国的性质更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6.
戊戌时期兴女学思潮在近代中国社会危机下伴随着爱国主义思潮兴起,在中西文化冲突与交流、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萌芽、发展、高潮与衰落的过程.尽管其存在着种种局限性,但仍有其时代的特点,在中国女子教育史、中国思想史和中国近代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7.
从英国侵略军以船坚炮利炸开中国的大门到“五·四”运动近一个世纪的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是中国亿万民众倍受西方帝国主义欺凌、唤响和本国封建统治阶级剥削、压迫的血泪史,也是中华民族优秀儿女英勇无畏、不屈不挠、前赴后继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史。所以,中国人民眼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斗争是中国近代爱国主义表现最突出的主题。近代爱国主义内容的充实与发展,始于中国人民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所进行的反抗斗争。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开端,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成为积极鼓动、宣传反侵略的先驱…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史上的激进主义思潮是以爱国主义为原动力,以进化论为发展观,以在中国近代传播的西学为重要资源,以不断进行的政治、经济、文化变革为具体内容的一种复合型的社会思潮.以学理的、道德的、历史的三重标准建立起对近代中国激进主义思潮立体多面的评价模式,依据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在三重标准之中以历史的标准为主,确立了近代中国激进主义思潮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船山的《黄书》既歌颂了黄帝的事功,又称颂了黄帝的美德,其中所包含之深厚的民族主义思想,对于辛亥革命前出现的尊黄思潮,起了酵母作用。近代尊黄思潮的兴起,又极大地促进了民族主义思想的高涨,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近代的尊黄与西汉时期的尊黄,为中国历史上两次重要的尊黄思潮,它们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境内各民族在“炎黄子孙”的伟大旗帜下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赵炎才 《天府新论》2006,(1):123-127
在清末道德救世思潮中,部分时人视死节、无畏、献身等自动赴义为特殊道德救世途径。死节主要体现封建官吏在对外战争失败和在政治变革过程中所表现的忠君爱国;无畏则展示为有志于救世者视救亡图存为己任,勇破生死关,不顾身家而为之的忠君爱国与抑君爱国相结合;而献身则凸现为“杀身成仁”、“舍身取义”,促进中国近代爱国主义思想勃兴的叛君爱国。此类自动赴义体现了浓厚的道德救世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