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往,已经有人对我国经济政策的非民族化现象进行过探讨;本文拟讨论的是我国一些已经民族化的政策(含政治、经济及文化政策,下同)——如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又重新逆向非民族化的现象。 一、“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逆向非民族化”释义 要讨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逆向非民族化,有必要先确定所谓已经民族化的政策逆向非民族化一个确切的涵义,以便在此基础上层开讨论。已经民族化的政策逆向非民族化,是指本来已经正确反映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及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及实际特点的各种民族化的政策,在具体贯彻实行中,由于各种非民族化因素的逆向作用,其民族化又重新丧失或扭曲变形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自治机关民族化是我党运用马列主义原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的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重要政策,也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表现形式和标志。自治机关民族化包括民族干部、民族语言文字、民族形式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干部民族化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核心的部分。  相似文献   

3.
陈治 《中国民族博览》2023,(24):136-138
自20世纪初西方音乐进入中国伊始,我国音乐创作者一直将“民族化”作为创作中的关键要素。在流行歌曲的创作中,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探索,“民族化”的手段已由一开始的五声性旋律,民族器乐音色的使用不断扩大和深化。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流行歌曲的作曲者在创作时考虑使用或融入民族民间音乐、古典意蕴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然而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作品良莠不齐的现象。随着民族化手段的日益多样,流行歌曲创作时民族性元素运用的“原创性”表达成为作品(歌曲)创作价值的重要标志。原创非简单化的新创作。民族化的原创性表达也不是简单意义上五声音阶、民族乐器音色、古诗词的运用等。原创性表达中创新是其核心概念,此外,应与时代相关联,其核心应承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精神内涵并体现当代气息。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创新与发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组织形式、实现形式、自治机关民族化和自治机关设置、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及政策等方面讨论民族区域自治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有着"乐器之王"之称的钢琴,作为舶来品已经传入国我有着几百年的历史,成为音乐教育中极具影响力的乐器,在我国教学、研究、演奏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促进了音乐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与其他外来乐器相比,钢琴民族化的程度并不高,如何加强中国钢琴民族化内容的学习、如何全面推进钢琴教育的民族化,本文主要针对这两点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大力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实现民族区域自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各项建设事业,尽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之一,是当前急应抓紧抓好的一件大事。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自治,就是自主权。就是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由少数民族干部和群众在自治地方当家作主,有充分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周恩来同志曾经指出:“经过民族化,民族自治权利才会被尊重。”又说:“关于干部方面的民族化,就  相似文献   

7.
在五彩缤纷的现代都市里,有一群整天忙忙碌碌的少数民族都市人,他们既非标准的“都市化”,也非地道的“民族化”。在他们的婚姻生活中,与异族通婚,成了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这婚姻是苦是甜?是真情是梦幻?  相似文献   

8.
杨超 《民族学刊》2020,11(6):119-126, 178-179
近年来街舞作为一种流行文化的现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不同语境中产生的街舞艺术,已经使亚文化街舞逐渐转向多元化发展,而不是仅仅局限在自我封闭的“亚文化社群的舞蹈”环境中。本文主要针对街舞在全球化视野下、多元语境中产生的由意识形态支配的街舞作品现象,通过审美价值观、选材与立意、舞蹈语汇以及调度与构图这四个方面来对街舞的中国民族化实践与创新进行详细的阐述,并通过具体的作品品鉴与分析来对上述四方面内容进行案例解释,创新性的实现了对街舞进行中国民族化的首次作品实践与理论分析研究,从而为街舞进行中国民族化实践进行一定的可行性参考和实践性创新。  相似文献   

9.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已四十周年了。有些文艺创作上的问题,在那时本来是已经解决了的,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的又被提了出来,因此还需要再探讨,再认识。文化艺术中的民族化问题,就是其中的一个。文化艺术中的民族化,既要求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民族化,也要求我国各个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民族化。这些都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有利于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包括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建国50年以来我国的民族经济政策以及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指出:新中国的民族政策与经济政策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好的;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民族经济政策也是最成功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油画创作与理论研究起步较晚。自1949年始,少数民族地区才逐步组建了相关的美术协会与研究团体,少数民族地区的美术文化具有极强的地域性与民族性特征。油画作为外来画种,自20世纪50年代始,油画民族化问题一直是我国艺术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民族化本身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我国民族构成复杂,众多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多元多样。当民族化与区域民族传统文化产生碰撞与互识的时候,民族化便转化为具体的,表现为个体民族独特的艺术样式。不仅仅是在题材与外在语言形式上的民族化,而是基于内在艺术创造精神驱动力上的本质的民族化。所以,油画的民族化既是在宏观概念上的理解,更是体现在不同民族地区油画创作研究中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有着“乐器之王”之称的钢琴,作为舶来品已经传入国我有着几百年的历史,成为音乐教育中极具影响力的乐器,在我国教学、研究、演奏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促进了音乐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与其他外来乐器相比,钢琴民族化的程度并不高,如何加强中国钢琴民族化内容的学习、如何全面推进钢琴教育的民族化,本文主要针对这两点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族际个体矛盾与民族矛盾两者存在一定关联,但在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社会现象。族际间个体矛盾的发生兼具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在现实生活中极易被有意无意地导向民族矛盾,这种“民族化”的倾向对于多民族国家建设极其有害。要针对族际个体矛盾“去民族化”,需要从“去政治化”、“去敏感化”、“法制化”以及“领域分立”等多种途径探究其解决方法,这对我国和谐民族关系的发展和依法治国的推进都有着理论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国各地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和政策导向的作用,我国东、中、西部的地区差距急剧拉大,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这种差距仅仅是静态上存在,问题还不算太严重,关键在于动态上这种差距有日渐扩大的趋势,这已经引起了国内各方面人士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5.
自治机关民族化,是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括使用民族语言文字、民族形式和民族干部三个方面.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指出:"必须切实注意民族自治机关的民族化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工作".民族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它是实现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权利的基本措施,是密切自治机关和当地少数民族人民的联系的必要条件.如果在认识上或在实践上轻视或忽视这个问题,就不能很好地实现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就会造成歧视少数民族的大汉族主义性质的错误.  相似文献   

16.
民族经济政策是整个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我国民族经济政策,有助于正确认识民族经济政策制定的理性逻辑,正确认识我国民族经济政策实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7.
民族化是世界所有国家对艺术的最终体现,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国家民族艺术的灵魂.作为艺术创作者,运用本民族所独有的艺术方式来描述现实生活,使艺术作品充分体现民族感情,从而具备相应的民族特色,这就是"民族化",而话剧作为从西文国家引入的艺术形式,已经成功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道路.  相似文献   

18.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同时,提出必须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党的十二大进一步提出了有系统的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指出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以及各项方针和政策。党的十三大强调加快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加快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针。这一系列重大决策给我国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重大成就。本文仅就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体制改革,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研究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9.
郭颖 《民族论坛》2010,(3):34-3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不断完善,我国各民族间的交往联系越来越密切,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交流中,相互了解、相互合作、相互学习,成为我国当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化的理论出发,通过介绍兵团哈萨克族婚礼的变迁,展现在新疆特有的兵团体制下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存共荣的生动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中央统一领导和组织下,在大力调整各民族间的经济关系中,一些工业比较发达、科学技术比较先进的省市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日益密切地开展起来,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基础上奔向四化的可喜现象。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民族政策是繁荣各民族的政策。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怎样具体地落实这一政策呢?或者说,怎样具体地帮助少数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