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壁画艺术有着其他艺术形式不可代替的作用,建筑环境空间是壁画的载体,壁画既要从属于建筑环境,又要发挥其自身特点。结合新时期壁画的现状,可以利用特殊的表现手段去改变建筑空间的空间形态,使其产生良好的空间效果。  相似文献   

2.
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对高句丽壁画和中原壁画进行对比研究,可以看出它们在制作工艺、风格、内容、技巧、材料上是同出一炉,一脉相承。充分反映出高句丽绘画艺术在其生成进程中既吸收中原文化,发展、完善自己,又注重本民族个性表现的特点,可以从中看出高句丽壁画的渊源与特色。  相似文献   

3.
敦煌壁画以它无比丰富的内容和优美绚丽的艺术驰名世界,著名国画艺术大师张大千先生是我国第一个长期临摹敦煌壁画,并将这举世无双的艺术瑰宝发扬光大的专业画家。张大千对敦煌壁画研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为莫高窟作了科学系统的编号;其二,对敦煌壁画作了系统研究,并将这一艺术珍宝向社会作了生动感人的宣传;其三,揭示了敦煌石窟画下藏画的奥秘;其四,推动了敦煌艺术保护与研究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唐代是文化开放勃发的时代,而乐舞壁画更是极具时代特色的艺术形式.本文从出土的唐代乐舞壁画入手,对唐代乐舞进行了归纳、类比和文化层面上的发掘与解读.  相似文献   

5.
宁夏北朝隋唐墓葬出土了一批珍贵的文物,其中包括百余幅历史与艺术价值颇高的壁画。北周李贤墓壁画第一次完整展现了北周墓葬绘画风采,填补了我国绘画史空白,并对隋唐墓葬壁画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田弘墓壁画为搞清西魏—北周墓葬壁画的全貌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隋史射勿墓壁画为隋代考古所稀见。  相似文献   

6.
顾生蓉 《新疆社会科学》2016,(4):108-112,148
文章认为中国表现主义艺术源远流长、资源丰厚,探掘与梳理西域北朝壁画中表现主义资源,对中国当代油画发展与北朝壁画中表现性资源的构建充满意义,此维度的研究将更加有效地推动中国表现主义油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北朝墓壁画渊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小囡 《东岳论丛》2005,26(4):120-123
中原地区壁画墓在魏晋几乎绝迹二百余年之后,到北朝开始逐渐复苏直至发展成熟,其渊源首先是汉墓壁画,而其继承的途径是对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东北地区保存下来的中原汉文化传统的接受和利用。此外,在北朝壁画墓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又有对南朝丧葬文化的借鉴,以及与当时兴盛一时的石窟装饰艺术的联系等。对以上各种因素的成功吸收、改造和融汇,导致了北朝新的墓葬壁画体系的产生与成熟。  相似文献   

8.
迭戈·里维拉在1932年受到洛克菲勒家族的邀请,为洛克菲勒中心开始绘制《十字路口的人类》的壁画,这幅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内涵的壁画,因有列宁头像而引起双方的争议,无法达成共识.壁画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领域、代表不同利益团体的人们参与了争论.宣传媒体的积极参与,使得壁画争议上升到了对于艺术的功能、艺术家的权利、社会制度的选择等诸多方面的思考,委托者与作者、支持者与参与者双方形成对立的两大阵营.洛克菲勒中心于1934年将此壁画销毁,争议再次白热化.最终,这幅未完成的壁画在同年里维拉回到墨西哥后,在墨西哥美术馆重新完成了洛克菲勒中心被毁的壁画,以表明对特定的社会变革的假想的信仰和理念.  相似文献   

9.
敦煌壁画的动画创作内容日益丰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同时也在国家规划层面构成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敦煌壁画动画创作内容的介绍与分析,探讨创作中的艺术手法,突出敦煌壁画动画创作的长处,并概要指出当前创作中的不足之处和创作前景.  相似文献   

10.
奇洁 《阴山学刊》2013,(5):29-34
美岱召位于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大青山南麓,是内蒙古地区建造较早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美岱召的建造以及发展历史对于明清时期漠南蒙古藏传佛教历史线索的厘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关岱召壁画中最具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壁画当属大雄宝殿佛堂四壁。殿内壁画从多方面再现了土默特地方在明清两代蒙、藏、满、汉等多民族交流的盛景,诠释了蒙古族人民对于汉地文化以及藏传佛教文化艺术的借鉴融和,继而产生的具有蒙古族审美特色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1.
文中概述了降魔细节的文献记述,分析了从印度南部、西北部犍陀罗到中国新疆克孜尔和甘肃敦煌降魔细节——魔子阻拦其父的发展轨迹,认为克孜尔的这一细节与犍陀罗的模式基本一致,而敦煌的这一细节比克孜尔的更接近于犍陀罗的。对魔子阻拦其父这一降魔细节而言,先有文献记述然后才有图像表现,当这一图像叙述在犍陀罗地区形成典型表现后,又影响了文献细节的叙述,使得这个图像细节变成了文献叙述细节,最终变成了文献叙述传统并固定下来。  相似文献   

12.
栾睿 《西域研究》2007,(3):73-76
本文以克孜尔207窟中的壁画为个案,论证了拜火教因素在佛教壁画中的表现,认为佛教在其自身发展中,融摄并发展了拜火教的一些理论与仪轨。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东西方的视觉观察方式和生存方式的不同,来反映东西方绘画在透视上的差异,以及通过这种透视差异而反映在绘画所表现的精神特征上的不同,有利于我们对中国的传统绘画和中华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期刊是靠特色存在的,拥有特色是期刊成熟的重要标志。期刊的特色意识在于锁定读者市场,体现自己的思想和价值导向,为读者提供独到内容的刊物和服务。  相似文献   

16.
崔瑞萍 《晋阳学刊》2011,(4):130-133
汉代碑铭文兴盛,是当时盛行的各文类中的显学,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是,汉代碑铭序文中出现的大量变体、破体现象,却一直没有在文学研究中得到应有的关注。其主要表现是:碑诔文体功能的接近引发以诔文笔法作序;非事功化带来的志怪传奇体渗入;碑铭形制变化影响——碑传文私人化增强,叙述方式由单一描述加入对话;文人的逞才显能心理使赋体、诗歌体流入序文。  相似文献   

17.
要提高高校共外资料室书刊资料的利用率 ,需精选书刊资料 ,按国家标准分类、编目 ,并编制专题目录等 ,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先以美国城市化的历程为例,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同时,分析我国现阶段城市化发展的状况,认为我国的城市化正处于由初期向中期过渡的快速发展阶段。借鉴国外这个时期的特征,结合我国的具体城市化发展情况,提出大力发展中心城市边缘地区新城的建设,并且总结了新城建设的必要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19.
李建忠 《兰州学刊》2009,(2):210-213,226
早在12世纪晚期,注释法学者们(the Glossators)就遭遇了法律冲突的尴尬局面。为求得法律正义的实现和法律争议的公正解决,注释法学者提出了如何选择法律的难题。通过对《查士丁尼法典》首篇的歪曲解释,注释法学者批评了适用法院地法的单一模式,开启了人们对法律冲突和法律选择问题的思考,为冲突法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学校事故中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是规范学校事故民事责任的法理基础。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既不是一种监护关系,也不是一种准行政关系,更不是一种可以大而化之的合同关系,而是一种教育、管理、保护关系。这种关系不应因学校性质的不同而区别对待,且不排除学校和学生或其监护人的合法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