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所谓继续教育,是指对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并从事工程技术、科学研究、文化教育、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员,进行有目的、有组织地传授新知识、新技术,开发其智力、提高其素质的一种延续性教育活动.这种特殊的成人教育类型,改革开放以来,成为引人注目的新兴教育事业,我国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也勿庸讳言,由于继续教育在我国兴起的历史较短,人们对其认识还不深透,许多问题亟待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以认真的研究与探讨.鉴于此,本文试图从我国的国情和继续教育的实际出发,探求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继续教育动力机制问题,以利于多出人才,快出人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现代化进程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现代化的发动方式、动力机制、产业和区域推进模式等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现代化进程进行了回顾和反思。文章认为 ,浙江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以市场导向的民间诱致型制度创新为动力 ,以农村工业化和小城镇发展为主线的内发型区域现代化。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即自下而上而非自上而下的发动方式 ;民间诱致型制度创新引发的活力和效率为主要动力源 ;以轻低小集散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推动现代化的主导产业以及从农村向城市推进、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辐射现代化的区域发展模式。面对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浙江下一个阶段还必须解决战略定位、再创体制优势、政府功能转换、人才资源开发与聚集、技术支撑条件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吕翊欣 《唐都学刊》2008,24(1):100-104
近代以来埃及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是:埃及的现代化具有外源性,经历了由自发向自觉阶段的转换;国家独立、享有主权是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首要前提;战争是埃及现代化顺利进行的重要威胁;政治制度层面的现代化进程滞后,领导人个人地位和作用突出;人才的培养与普通民众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是国家现代化进程推进的坚实基础;资金、经验和技术的缺乏是制约埃及现代化的几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农业现代化与现代化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或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经验看,农业必然要从传统农业发展为现代化农业.农业作为基础生产部门必须要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协调发展;同时实现农业现代化也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条件有两个,一是物质条件现代化;二是劳动者智能化.其中劳动者智能化的过程就是农民现代化的过程.现代化农民的实现途径主要通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农民进行现代化教育;通过对农民身份和职业的转换逐步"消灭"农民阶层.  相似文献   

5.
申来津 《学术交流》2001,3(2):134-137
社会稳定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前提,保持社会稳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稳定具有"生命线"的意义.文章从意识形态、遏制腐败、经济发展、国际因素等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稳定功能进行了初步开掘.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现代化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和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使命要求是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化政治引领、筑牢共有精神家园、提供强大人才支撑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必须要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及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的基本方略作为根本要求和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7.
终身教育体系的主体是成人教育,成人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大学后的继续教育,其起点将越来越高,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成人高等教育应大力开展高层次的大学后继续教育,包括职业教育、“专升本”教育、在职研究生教育等。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的继续教育陷入低谷后,近几年来,俄罗斯的继续职业教育又开始掀起了一个新高潮.俄罗斯的继续教育体制是由三种教育机构组成的:国立和民办的提高专业技能水平的教育机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和地方自治的与高等教育相结合的研究所和研究中心.这里起主导作用的是国立的和独立的继续教育机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教育应运而生,并形成了一种新的继续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9.
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的新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发生的巨变对国际社会科学提出新的挑战,东亚人尤其需要对东亚进行再认识。在糸亚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日本型”、“韩国型”、“中国型”三种基本模式;对日本前期现代化“成功”应持两点论;战后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崛起,既有时代机遇的原因,又有其内在原因;东亚经验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其国家的新功能;传统儒家思想对东亚现代化的贡献主要在于:儒家“行仁政”的思想转换为一种国家导向的发展主义,儒家的家族本位思想转换为推动家庭资本主义发展的契机,儒家重视教育与机会均等的教育思想转化为对人力资源的大力开发。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法治现代化之路的曲折性有目共睹,对于同时代其他转型国家具有极强的参照价值。俄罗斯法治现代化之路可以有两个考察路径,一般路径主要沿社会制度变革路线进行考察,特殊路径则通过文化哲学研究范式,以文化模式转换为线索进行考察。一般路径贯彻的是以社会制度来决定研究的基调和范围,特殊路径贯彻的是以文化模式转换来决定研究的视野,社会制度变迁在显性层面上表现出俄罗斯现代化进程的阶段性,文化模式转换则是这种阶段性表现的内在驱动力,二者一表一里共同表征俄罗斯法治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两种路径交融能够形成一种总体性视角,在研究对象、研究方式和研究内容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立场,最终促成对俄罗斯法治现代化研究的方法论转向。  相似文献   

11.
张燕 《唐都学刊》2001,17(2):108-111
转变教育观念,坚定不移地在我国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是高教必须正视的重大理论问题.知识经济呼唤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根本途径.人的充分发展是大学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比翼齐飞是大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12.
自席勒以来,审美教育成为现代化进程中人类所面对的基本精神问题与社会问题之一,也是现代人类始终没有很好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因而有必要对审美教育的基本理念进行历史考察,以实现对审美教育的现代性重建。在历史的视野中,希腊人对审美和教育倾注了极大的关怀,至18世纪卢梭,更是将教育、情感、培养问题判读为人类复归的基本问题。但是,直到康德,审美与教育才在人类自由定位和全面解放的路径上全面相遇,审美教育的核心理念逐渐生成,之后才有现代审美教育思想的产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化素质教育与创新精神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林  郑孝萍 《学术交流》2002,1(3):136-138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必须进行素质教育。对高等学校来说 ,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要有坚实的文化基础、完善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创新人格 ,作为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的文化素质教育将在这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周耀宏 《创新》2013,7(1):91-95,128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思想理论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确立、学科建设的完善、科学系统的形成、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形成;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是教育理论科学化、制度设计科学化、教育方法科学化和价值取向科学化的有机统一;服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注重人文关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实现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5.
近代以来国门洞开,外国教育制度通过各种渠道逐渐传入中国。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经验,在中国建立近代学制,开展研究生教育,是中国新式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甲午战败后,研究生教育仿效日本模式,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奠定了中国近代学制和研究生教育的基础。辛亥革命成功后,研究生教育嫁接德国模式,教育部先后颁行壬子学制和癸丑学制,仿效德国洪堡式大学中以导师指导为主的研究生培养制度。20世纪20年代以后,研究生教育移植美国模式,美式的研究生培养制度集中体现在1931年草拟、1935年修改颁布的《学位授予法》中。近代高等教育学习对象和仿效模式的频繁转换,实际上蕴含着中西学术文化的持续冲突。至今,中西学术文化尚未真正融合,中国大学的现代化仍在进行之中。  相似文献   

16.
刘魁 《阅江学刊》2011,3(5):37-42
由于高科技、全球化以及反思性现代化等因素的影响,人类正在从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过渡,在西方历史演变中逐步形成的现代大学制度,自然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中国在进行现代大学制度的建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移植"、改造西方的现代大学制度,需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推动大学制度的"自主发展",以便实现中国大学制度从他组织进入自组织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7.
对两课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清明  宋涛 《学术交流》2001,(4):142-145
在两课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育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和个体思想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提高两课实效性的关键所在.两课教学要坚持主体性教育原则,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作风,不断探索符合学生实际的科学方法和途径,全面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教育正走向信息化和现代化。网络课程区别于传统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新形势下高职人才的培养,要求高职网络课程要从诸多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9.
唐建军 《学术交流》2001,(5):145-147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高等师范院校的德育教育必须突出师范性,这是由高师的培养目标和我国的国情决定的.高师德育必须以培养造就道德主体为根本原则.其基本内容和实现的途径主要有理想信念教育和课堂理论教学;社会公德教育和学生自我管理;职业道德教育和社会活动的参与;言行礼仪教育和校园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