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赖新华 《南方论刊》2005,(12):59-60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高校共青团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严峻挑战。同时,也为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团员青年素质的培养及工作机制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高校共青团组织应正视现实,迎接挑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借助网络实现共青团思想建设的创新与发展,更好地为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相似文献   

2.
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立体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研究高校共青团舆情引导现状与现行青年舆情需求的冲突,提出高校共青团应占领网络阵地,通过完善门户网站、依托热门论坛开辟团情舆情版块与打造网络舆情团支部等途径丰富高校共青团网络舆情引导载体。  相似文献   

3.
微时代,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深刻改变了高校的教育环境?教育对象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在此背景下,高校应主动利用微信等新媒体拓展教育阵地,在充分了解微信公众平台所具有的群体?功能?传播及成本优势的基础上,厘清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思路和具体目标,充分挖掘和发挥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文章阐明了微信公众平台的具体应用路径,以期提高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4.
微信公众号的迅猛发展和普及为高校开辟了宣传新渠道。各高校投入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内容同质化、交互性差、缺乏专业运营团队、推送形式单板、与高校信息化建设脱轨等问题。基于对福建省26所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建设调查研究,从内容建设、推送渠道、管理模式、联盟协作等方面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和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熊彦菲 《南方论刊》2022,(7):107-109
高校共青团组织因其特殊的工作职能,处在青年工作的最前沿。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新要求,探究如何做好这一时期的高校共青团工作具有直接现实意义。本文将围绕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总体要求以及新时代大学生的突出特点两个方面,探究进一步做好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校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微信平台成为开展就业服务指导工作的新阵地。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就业服务指导工作形式新颖、便捷且吻合“90后”大学生的特点。但目前就业指导服务微信平台的全程性存在质疑、有效性存在障碍等问题,影响了它的实际效用。应当首先对微信平台的优势进行准确定位,其次要不断拓展高校就业服务指导微信平台用户数量的广度和深度,再次要提供更优质的个性化服务,以期促进高校就业服务指导微信平台有效、优质的运营。  相似文献   

7.
分类引导大学生是高校共青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高校共青团融入"大思政"工作体系和构建"以人为本"学生工作体制机制的现实需要。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要结合石油类高校青年学生特点和需求,在分类引导中融入石油文化和奋斗精神,提高引领青年学生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建设高校团建主题网站是开展团建工作的基础,也是高校共青团组织适应信息时代特点、创新共青团工作方式方法的“突破口”。团建主题网站的建设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思想来统领多元网络文化。在建设过程中应遵循政治性与导向性结合、规范性与特色性统一、时效性与互动性统筹、思想性与趣味性兼顾的原则,让团建主题网站成为引导青年、培养青年、服务青年和凝聚青年的综合性网站。  相似文献   

9.
高校共青团工作应当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 ,才能更有成效。本文围绕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和提高 ,指出应从加强目标管理、突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及道德品质培养、加强大学生科技意识及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加强青年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做好共青团工作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战略任务,这对于在实践中推进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教育教学环节的重要补充。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要结合时代特征的要求以及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实际,将大学生骨干作为培养的重点,把握和抓住广大青年的时代特性和喜好,创新性地围绕高校共青团工作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引导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了解社会,以提高和满足广大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增见识、长才干、拓思路的内在需求,从而使他们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因此如何运用大学生实践来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模式的建立给予理论框架和能力结构方面的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强势崛起使得手机媒介等新媒体逐步替代传统媒体的地位,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也使得青年学生在讯息的接收与传发渠道上更加多元和迅捷。新媒体已悄然渗入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交往方式、教育模式等方面,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尤为显著。本文在详细分析了新形势下共青团建设和新媒体的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新媒体对高校共青团建设的影响,并给出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共青团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技术发展迅速,深深影响了以年轻大学生为主的青年的方方面面。在新媒体为共青团工作带来机遇,拓展了共青团工作阵地,丰富共青团工作方式,畅通了团组织与团员青年沟通的渠道。高校共青团运用新媒体进行团建创新,来应对新媒体对团工作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高校团青智库作为我国青年政策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校青年事务和团青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当前,在群团改革和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大背景下,高校共青团以“引智”为基本特征的智库类型,正面临着结构性供需不平衡、引智资源利用不充分、功能性缺失等困境,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共青团工作机制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困境亟待破解,范式亟待转型。高校、团属机构、企事业单位、运营媒体等青年利益相关方必须通过跨界协同的方式促进团青智库运行机制的深度变革,努力构建以“协同”“交流”“共享”“有形”为特征的“共治”模式,推动高校团青智库发展的“新型转向”,推动高校青年事务治理的科学化与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赢得青年就赢得了未来。共青团的百年历程,就是一部永远跟党走,以青年为本、团结青年、服务青年、代表青年的历史。从理论逻辑来看,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共青团引领青年的精神基因;从历史逻辑来看,共青团立足时代,在觉醒青年、动员青年、凝聚青年、赢得青年中引领青年发展;从实践逻辑来看,共青团引领青年发展坚持"三性"的内在统一,实事求是与守正创新的有机统一,自我革新与自我提高的有机统一。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共青团引领青年应该坚守党的旗帜、坚定初心使命、坚信远大理想、坚持面向青年,更好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当好青年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纷纷建立了官方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对一些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调查研究发现,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推动马克思主义校园化和大众化、便利校内外师生。在发挥这些功能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如辐射范围较小、发布内容理论性过强而趣味性较少、栏目建设无序、更新和发布频率过低等问题。为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文章试图从内容建设、栏目版块建设和微信运营团队人员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6.
当前,班集体传统功能弱化已是普遍现象,建立在班级基础上的团组织工作出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如何发挥团组织团结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的作用,有效地实施团组织进公寓,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加强学风建设,是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本文在阐述高校团组织进公寓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团组织进公寓加强学风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顺应了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方向,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托平台之一,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同时也让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了新的挑战.基于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整合课堂教学与校园媒体资源,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宣教与引导并重,把握思想舆论的"高地";提高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品质,增加传播效力;建设专业化运营团队,发挥高校官微平台的优势;重视数据驱动,提高宣传舆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从开通情况、实名认证、服务功能等方面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应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发现,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基本规模.基于此提出基于微信的图书馆移动服务平台,阐述其服务模式、系统架构、功能模块和关键技术等.  相似文献   

19.
高校共青团组织与时代要求相适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职责和使命是,带领青年学生积极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创造有利于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生存环境,维护好青年学生的切身利益,激发青年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青年群体和谐发展,以青年群体的和谐来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20.
随着微信等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当前高校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顺应时代发展,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手段。如何科学、有效地运用"微信"平台加强对高职大学生的教育和引领,使其健康成长成才,是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高职大学生进行微信使用现状和对高校官方微信平台关注情况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探究在"微信"平台下创新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