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知假买假”行为是否适用惩罚性赔偿是近年来学界争议颇多的话题。《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对“消费者”概念的描述不应否认食品安全领域“知假买假”者的惩罚性赔偿请求权主体地位。《食品安全法》应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特别法,因此在食品安全相关案件中,应当适用《食品安全法》和《食品药品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惩罚性赔偿应以“明知”为前提,且不能将损害作为构成要件,“知假买假”者既有通过索赔以营利的一面,也有监督食品安全以保障公益的一面。因此,彻底取消和打压“知假买假”者的“一刀切”行为并不合理。“知假买假”者在正确的制度设计与法律规制下,可以依法有序地开展维权和监督,达成政府监管—社会共治的良性运行体制。  相似文献   

2.
新政新知     
《社区》2014,(6):6-7
◇知假买假可索赔明星接虚假广告要担责 最高法发布《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明星代言虚假广告要担责;赠品侵权商家须担责;网络交易平台明知侵权不作为责任“连坐”。这个司法解释旨在加大保护消费者权益力度,统一食品药品纠纷案件的司法裁判尺度。该司法解释将于3月15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3.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欺诈行为双倍赔偿原则,有力地打击了不法经营者的假冒伪劣行为,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然而,"知假买假、打假索赔"的行为也遇到了法律的雷区,"知假买假"行为的法律性质的界定,需要从民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不同角度予以探究。  相似文献   

4.
"浸假"始见于<庄子>,辞书对其用法所作解释颇为分歧.本文对此进行讨论,指出<庄>书中的"浸假"原是两个单音词的临时组合,其中"浸"为副词,表逐渐义;"假"为动词,表假借义.文章对"浸假"凝固成词表逐渐义的原因也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该文分析了“私营经济假集体”现象的成因及危害,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假新娘     
《阅读与作文》2009,(5):33-33
德国珠宝商在美国被杀,按遗嘱,财产会留给刚结婚的新娘。  相似文献   

7.
鼠假须威     
大家只听说过狐假虎威,从没听说过鼠假须威吧?我这就讲给你们听了。 一天,老鼠家族在黑暗潮湿的地洞里开会,大家大发牢骚。有的说:“我们白天躲在洞里,只有黑夜才能偷偷溜出去活动,这样的日子怎么过呀!”  相似文献   

8.
香蕉假茎营养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分析香蕉假茎的主要营养成分 ,以探讨香蕉假茎的开发利用价值 .方法 :取三种香蕉假茎的老茎与嫩茎部分进行水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灰分和无机元素含量测定 .结果 :碳水化合物是构成香蕉假茎干物质的最主要成分 ,占香蕉假茎的 4 .50 %~7.6 1 % ,其中粗纤维占 3.2 0 %~ 4 .4 0 % ;香蕉假茎中无机元素含量丰富 ,尤其是K、Ca、Mg、P和S元素含量较高 .结论 :香蕉假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无机元素等营养物质 ,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三种陶瓷材料作假捻盘,通过在实际运转条件下加工纯落毛纱,探讨陶瓷材料对元件的耐磨寿命,纺纱稳定性,成纱质量的影响,由此选用适应加工此类材料的陶瓷材料。  相似文献   

10.
企业会计涉假的根本动力在于追求不法而超额的收益,与此同时,会计涉假必然损害与其交易相对人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涉假企业及其有关责任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赔偿给他人造成的损失。这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也是法制健全的需要。企业会计涉假民事责任,在不同场合其性质不同,或缔约过失责任,或侵权责任,相应地其赔偿范围及其认定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在消费者的日常购物中,针对猖獗的假货,为了趋利避害,出现了一群扛着"打假"旗号的代言人。"打假名人"王海在"买假牟利"的诉讼维权过程中在不同地区不同法院得到的却是不同的判决结果,法院的权威的一致性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基于现状,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23号指导案例,它为法官在类似案件的裁判中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判决标准。  相似文献   

12.
湘南土话假摄主元音的读音复杂多样,可分为外借层和内衍层。其内源性层次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历史层次,代表不同时期的音变情况。假摄主元音的复杂的音读反映出各方言点元音高化不平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利益的驱使让部分经营者道德丧失殆尽,国家监管的缺失致使假冒、伪劣产品充斥整个市场,消费者维权的高成本、低补偿造成消费者维权动机不强。探索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有效途径,真正规范市场行为,规范经营者依法经营,实现全社会式的网络监督,一直是有识之士的使命。在文章中,拟探讨知假打假的维权方式,分析其存在的合法和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14.
假设法探讨     
在现代的科学方法论的探索中,假设法作为一种独立的科学发现的方法被提出来,假设法有它特殊的适用范围。它是一种归纳综合,但是它与归纳法不同,传统归纳法是归纳分析,它与传统的演绎法相比也有所不同,它的理论前提捆绑事实,结论只是假设演绎。假设法在科学定律的推测,推动理论范式的更新,补充归纳法的缺陷上有它的作用,它是适用领域非常广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试论“传媒假事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丹尼尔·布尔斯廷提出的“假事件”概念的基础上,本文将由传媒公开策划并作为新闻进行报道的事件或公共关系活动称为“传媒假事件”。“传媒假事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消息来源和报道者的重合、隐藏的动机、导演事件、事件媒介化、暧昧的真实。从理论上厘清“传媒假事件”的面貌,有助于在这方面形成新闻工作的职业规范。  相似文献   

16.
写真法和写假法是在真值表方法的基础上构造而成的一种确定真值表所对应的真值形式的方法。借助真值表方法对写真法和写假法的构造过程的合理性、有效性及特点予以探析,进而把写真法、写假法整合为一种新的方法———写真写假法。  相似文献   

17.
湘语假摄字的历史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实的方言材料入手,运用历史层次分析法,把湘语假摄字的读音分成两个历史层次:借入层和固有层,各自又可分若干层面。然后结合历史音韵材料,对借入层读音进入湘语的时间作出大概的推测,并对一些特殊的音韵现象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8.
汉语中功能假信息的产生是因为交际双方都受到汉语言文化礼貌原则影响的缘故.而汉语对修辞的较高要求也是功能假信息能够得以流传的原因。功能假信息中运用的夸张、反语、隐喻、委婉语等修辞手法.虽使说话人所说的内容与事实相违背.却强化了话语的语用功能。可见.功能假信息是符合汉语言文化礼貌原则的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在有关食品药品纠纷案件的审理中,法院往往基于当事人非"消费者"而作出不适用惩罚性赔偿的判决。法院回避适用相关司法解释的原因或出于对职业打假负面影响的考虑,抑或是对最高人民法院有关文件的误读。《食品安全法》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既要坚持其本身的制度价值,又要限制职业打假人的商业化牟利行为。可以通过修订《食品安全法》补强"损害"规范要素或对《食品安全法》第148条进行解释以回应社会关切。  相似文献   

20.
正确区分贫困生与假贫困生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恶意拖欠学费问题已经成为困扰高校发展的一个顽疾.调查发现,各高校之所以不能采取强制措施催缴学费,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能正确区分贫困生与假贫困生.探讨正确区分贫困生与假贫困生的方法,希望对各高校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