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培志 《理论界》2009,(9):154-156
品味,成为社会理论中的一个解释性变量,是与社会理论发展的多维性,特别是社会理论的文化性诉求紧密相关.在我国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关注品味,丰富品味,进而使其本土化.这不仅能够给消费社会中的社会分层、生活方式等社会事实提供一定的解释力与建构力,而且也为我国中间阶层的培育和壮大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王建平 《学术论坛》2007,(1):134-138
现代西方消费理论中的“品味区隔”是成熟中产阶级的消费实践,而中国当代城市中产阶层则有不同的社会逻辑。从新贵、白领、布波到中产,媒介中的中产阶级消费镜像大同小异,即被表征为由消费来寻求格调的“品味阶层”。在揭示中国中产阶层的地位消费的同时,这种宣扬却造成了轻松快乐的消费表象,从而沦为消费文化的神话。真正了解正在成长中的中国中产阶级,就必须注意到其消费的有限前卫性,而这一点恰恰构成了新兴中产阶级与发达国家中产阶级的重要区别。  相似文献   

3.
不同于马克思的阶级分层理论和韦伯的多元分层理论,二十世纪20至40年代初,华北乡村民众在接受"阶级"理念之前,对于自身生活社区的层级结构有一整套内生的评价标准与区分体系,据此,社区成员依次区分为"士绅领袖"阶层、乡村"能力型"阶层、"普通大众"阶层和"劣势"阶层.其中,士绅领袖阶层具有权威性地位,在乡村社会起主导作用;乡村"能力型"阶层凭借能力与技能在社区内也有一定的支配作用;"普通大众阶层"则生活能力较低,具有依赖性;"劣势"阶层由于生活能力极低和道德因素为乡村成员同情或鄙视.这种社会分层的维度是植根于乡村文化脉络的"乡土资源".  相似文献   

4.
朱迪  陈蒙 《社会科学》2021,(4):72-84
作为文化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品味在以往的文化资本代际传递相关研究中大多被忽略。基于北京和上海两地家庭的半结构访谈对子女养育过程中品味培养的分析发现,当代中国中产阶层的文化资本再生产包含"传递"、"重建"、"超越"三种不同的机制:首先,父母和子女间通过品味与惯习发生着文化资本的传递;其次,一些中产父母通过子女培养实践重建起了基于品味的阶层边界;此外,在社会转型和全球化共存的背景下,部分中产父母寄望于子女超越父代,获取超越文化、地域和技能局限性的文化资本。解释当代中产阶层的文化资本再生产机制应重视国家、市场、全球化等多重社会结构因素的作用和包括个体家庭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动态发展语境。  相似文献   

5.
近十几年来,有关老子"大音希声"说的释义已有不少文章,虽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其基本观点大体是一致的,大都以道家哲学中超感知、超认识的"道"为中心,在特别强调老子的"非乐"思想基础上,最终将"大音希声"沿"道"求义,解释为"好听的音乐是作为道的音乐而存在的,是音乐的本身",因此是"听不见"或"听而不闻"的。对此,笔者认为尚须商榷。一对先秦美学发生最直接影响的艺术是音乐,所以先秦美学思想理论几乎同音乐理论分不开。在早期,史柏、季札、晏婴等人的理论中就有不少涉及到音乐。《乐记》的出现更为明证,虽然这是一部音乐…  相似文献   

6.
陈蕾 《天府新论》2023,(5):150-159
在日益小众化、个性化的时尚消费中,服饰的品味成为青年群体的追捧方向和消费原则。其中,时尚业的买手群体以其强烈的个人风格和号召力在消费实践中充当了“品味领袖”的角色,建构了品味社群的区隔。本文基于布迪厄的“文化中介者”概念和区隔理论,通过半结构式访谈、网络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具体分析了买手群体对时尚品味的塑造机制。研究发现,买手群体和其经营的买手店通过打造独特的空间消费体验、确立审美与品味的原则以及展示专家身份的策略推动自身品味合法性的过程,由此对消费者的品味进行引导。其结果是,作为阶级范畴的品味让位于群体范畴的品味,影响着消费者的身份认同和主观分层,品味的社群成为品味的再区隔机制。  相似文献   

7.
阶层分化与认同视野中的“无直接利益冲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德薇 《学术界》2012,(3):55-65,283
"无直接利益冲突"是近几年来我国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矛盾形式。当前的研究提供了三种解释范式:"体制论"或结构论范式、"利益论"或利益博弈论范式、"发泄论"或宣泄论范式,分别代表了政治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的学科视角。文章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阶层论"或阶层认同论的解释范式,认为社会阶层分化、阶层意识形成过程中出现的阶层认同矛盾、社会集体认同分裂是导致"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的深层原因。减少阶层冲突,使社会阶层结构趋于合理化,构建和谐的阶层关系,重塑社会认同,是防范和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延续消费社会学关于品味研究的议题,反思葡萄酒品评中品味判断疑惑产生的社会机制。现有研究过度关注品味主体的阶层对应性,无法解释品味客体引发的判断疑惑现象。基于对葡萄酒品评文本的分析,发现品味判断疑惑之所以产生,存在两层原因:表层在于身体与情境之间产生了不匹配的失衡现象,深层在于中介力量与专家技术力量将葡萄酒品评制造为具有迷思性的品味活动。市场机制与文化装置发展出两类策略制造迷思:一是赋予价值策略,在品评专业化、品评等级化中强化品评的文本价值、符号价值;二是证明真实策略,通过开展科学实验、建立标准体系为品酒词“证真”。缓和品味的判断争议,应在弱化品味等级性、科层性与炫耀性,强化品味平民性、知识性与怡情性中营造健康的品评生态;也应提醒公众注意酒精的危害性,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对当前中国社会进行分层研究,生活资源分层法比经典分层法更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我们通过对武汉市进行的分层研究得出结论是:依据生活资源划分的城市阶层结构模式为橄榄球型。最后我们对实证研究得出的社会分层状况进行讨论和分析,并考察了生活资源分层标准与其他经典分层标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住房分层:基于2010年广州市千户问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祖云  毛小平 《中国社会科学》2012,(2):94-109,206,207
2010年广州市千户问卷调查数据表明:城市住房分层结构是一个从低到高依次由无产权房阶层、有产权房阶层(福利性产权房阶层、商品性产权房阶层、继承性产权房阶层)和多产权房阶层构成的"三阶五级式"结构;个人的政治资本、人力资本、职业状况及收入水平对人们获得住房资源有显著影响;城市住房分层既反映社会贫富分化又可加剧社会贫富差距。因此,住房保障目标、对象及方式的选择应以住房分层状况为前提。  相似文献   

11.
周杰伦的《东风破》确立了"中国风"这种新的音乐表现形式,更引发了流行音乐与中国古典诗词比较的研究浪潮,但对于隐藏在浪潮背后的社会文化问题,少有人探讨,本文列举了"中国风"音乐研究的主要论点,同时对隐藏其后的社会问题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2.
我们通常把中国古代的知识阶层称为"士人"或者"士大夫",这是不错的。但是如果细加考察我们就会发现这个阶层的职业、身份实际上存在着很大差异:从职业的角度看,这个阶层可能扮演的角色有三种,一是以读书为主的书生,二是因读书优异而做官者,三是做官不成从事与知识有关的职业者(医生、教师、算命先生之类)。从身份的角度看,则同样可能有三种,一是钻研典坟的学者(经史子集之研究与撰著者),二是政治家(以社会管理为己任),三是文人(擅长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者)。这些身份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冲突,而这种冲突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抽样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对福建省福清市和龙海市居民的阶层意识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两县城居民在主观分层标准中都突出了金钱/财富在社会分层中的地位,同时,福清居民还强调权力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性,而龙海则强调社会地位和教育水平的重要性;在阶层地位的自我认同中,两县城居民的"中等认同"比例较高,且不同的地位认同对个人年总收入有显著差异.研究还发现,两县域居民在对经济地位获取的实然判断中既突出了能力主义的地位又强调了权力资本和经济资本的重要性:在对经济地位获取的应然判断中则充分体现了能力主义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林纾的声誉来自"林译小说",五四以来的毁誉也源于此。对于林纾,后来研究者需要摆脱五四遗留下来的道德义愤,以对传统的无差别心乃至敬畏心给予一种了解之同情。在中国文学史上,林纾在小说译著中不再使用笔名而用真名,打破了人们对于小说的鄙视,是一种开风气之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林纾自己也看重令其名利双收的小说译创。在林纾的心目中,小说与古文始终有着价值的高下之分,小说是"小道",古文才是"大道"。林译小说能够博得当时社会中上层知识阶层的青睐,不但在于林纾以古文家的身份介入小说化解了士林阶层阅读小说时伴生的道德焦虑,更在于林纾以古文的笔法和小说家的天赋共同造就的"林译小说"独有的品味和趣味。  相似文献   

15.
网络阶层:一个社会分层新视野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阶层概念建立在社会分层和社会网络理论融合的基础之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网络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和机会不同而在社会结构中呈现出高低有序的层次。社会网络资源的差异是分层的形成依据,社会资本量越高,社会成员越有可能出现在社会结构的上层。社会成员的网络阶层位置与网络规模、网顶和网络位差成正相关,而与网络中的亲属密度成负相关。社会成员的网络阶层位置越高,其社会流动的效果就会越好,就有更多的机会找到高收入的工作。网络阶层概念的提出丰富了社会网络和社会分层理论的内涵,为研究中国现实性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16.
转型期中国的社会分层与平等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意义。然而,随着阶层的分化与重构,也使不同社会成员在阶层对比中产生了不公平感,导致社会分层与平等意识之间发生冲突。冲突的调适,关系到各阶层对改革的认同程度,影响着改革的进程。笔者认为,通过采取控制合理的收入差距,建立合理的流动机制,完善体制建设,加强法制建设,重构社会成员的价值体系等一系列对策,能够使社会分层与平等意识之间的冲突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理论争辩的焦点和有待研究的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前学术界关于市场转型与分层机制变化的讨论 ,主要集中在以“再分配经济”为基础的分层机制在市场转型中是否持续发挥作用的问题上 ;与之相应的问题是 ,在市场转型过程中 ,社会阶层 ,尤其是精英阶层 ,是循环的还是再生的。“市场转型 精英再生论”者认为 ,市场经济转型导致了以再分配经济为基础的精英地位的衰落 ,产生了新的分层机制和新的精英阶层 ,而这一阶层的成员并非来自旧体制下的精英 ;“权力持续 精英循环论”者则认为 ,再分配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分层机制具有延续性 ,昔日的精英在市场转型中将继续处于优势阶层地位① 。市场转型 …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中国早期思想文化发展过程的梳理,认为中国思想文化的源头来自于"巫文化",后来逐渐演变为"巫史文化",进而在西周时期形成了以"史官文化"为主体的精英文化,然而这些文化,都是属于"术"的范围。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兴起,通过教育和整理典籍,使思想文化在大众中的广泛传播,导致中国早期"学"、"术"的出现。战国时代,士阶层的兴起与诸子百家的相继兴起,形成了政治理念的伦理化与一元化、宗教的伦理化,这样完成了中国在"轴心时代"哲学的突破,最终为中国早期"学"、"术"的发展确立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观点摘编     
社会分层标准:对社会资源的掌握 陆建华(《生产力研究》’96.)据此认为,社会显然可以分出几个阶层:①有权者阶层;②有资本者阶层;③无权无资本者阶层。杨帆(同上刊)认为,名誉也是一种资源,人的智力、社会关系也是一种资源。但是,权力和资本是最重要的资源。 “现实的人”的“三大要素” 桂大成平文艺(《天府新论》’96.)认为,“物质生活条件”、“劳动实践”和“社会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研究“现实的人”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在人的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20.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主力,阿多诺对现实的批判一直不遗余力,其批判理论一方面是哲学;另一方面则是音乐。阿多诺通过对音乐的分析,发现了音乐批判现实的潜能。这与他的音乐本质观有着直接的关系,在阿多诺看来,音乐具有社会属性与自律的双重本质,音乐有介入现实的可能;同时又同现实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实现对现实的否定与批判功能。他在勋伯格的无调性音乐中发现救赎的可能,最终实现对这个"绝望的现实"的救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