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叶圣陶老爷爷一生曾主编过很多版本的小学、中学、大学的课本,有高深的学问。可他没读过大学,他的学问完全是靠自学得来的。他出生在苏州一个平民家庭,家境贫寒,但他的父亲对他要求很严格。3岁时父亲就教他认字,6岁时就把他送进私塾,12岁他考进了苏州第一所洋学堂—公立高等小学。当时要学三年才能毕业,由于他学习刻苦,  相似文献   

2.
破译密码     
流沙 《社区》2010,(21):57-57
他四十九岁。儿子二十岁,刚刚高中毕业,因为没有考上大学,又在复读。 儿子非常看不起父亲,除了没有血缘上的关系外,也许还因为儿子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没有人知道他到底爱不爱这个儿子,但有一点是许多男人做不到的,当年他的妻子带着一个五岁的孩子嫁给他,他信守了自己的诺言,没有再要孩子。  相似文献   

3.
他们结婚时,他三十六岁,她二十七岁,都属于晚婚一类。他们不是故意要晚婚,刚参加工作时,他对爱情与婚姻也是满心憧憬。他谈过几次恋爱,有两次已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但因为种种原因,与婚姻擦肩而过。他也相过无数次亲,不是他看上别人,别人看不上他,就是别人看上了他,而他又看不上别人。他总以为自己还年轻,还有时间慢慢!挑选等待。没想到这一等就等到了三十六岁,朋友的孩子有的都上小学了,属于他的爱情还遥不可即。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见到他,我已经6岁。算来,他那时,应该40岁左右,看上去,却是面容沧桑。他皮肤黝黑,额头皱纹深刻,鬓角已有白发,穿褪色的衣裤,一双手粗糙不堪。  相似文献   

5.
遇上他之前,她曾不止一次地跟朋友们说过,她若嫁人,三种人不嫁:同行不嫁,比她的年龄超过五岁的不嫁,大男子主义倾向严重的不嫁。可她遇上了他,电光石火,所有的坚守瞬间土崩瓦解。他不是她不嫁的三种人中的某一种人,用他的话说,她不想要的东西全部在他那里实现了:他是她的同行,一年到头从一个片场到另一个片场忙着拍戏;他比她大,不是五岁,是十岁;他的大男子主义严重到连她起床的快慢都想限制一下。  相似文献   

6.
《阅读与作文》2009,(6):23-24
他小时候并不活泼,而且反应比较迟钝,三岁多还不会讲话,父母很担心他是哑巴,曾带他去给医生检查。还好他不是哑巴。同龄孩子都开始说话了,他才咿呀学语,可是直到九岁时讲话还不很通畅,所讲的每一句话都必须经过吃力但认真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互联 《今日南国》2010,(1):12-13
美国有个传奇的创业者,他5岁丧父,14岁辍学开始流浪,66岁时拿着几百美元的社会福利金,开着一辆破汽车,向餐厅出售他研制的一种炸鸡配方,88岁时才获得成功。这个人就是肯德基的创始人山德士上校。  相似文献   

8.
他是一个孤儿,曾经先后被三户人家收养。第一户人家从5岁到8岁共养了他3年,后来他们因为有了自己的儿子,便将他送了人。他不肯走,结果被养父母打得浑身是伤、实在挨不过了,痛不过了,才断了回去的念头。第二户人家养了他5年,到13岁那年,还是被狠心的养父母送了人,原因是他们收养了自己亲戚家的一个儿子,好过这个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人。他还是不想走,哭着喊着爸爸妈妈,  相似文献   

9.
陈中凡先生原名陈钟凡,宇觉元,号酣玄。他早年曾就读于作为南京大学之源头的南京两江师范学堂,又曾任教于作为南京大学之前身的东南大学、金陵大学,而从南京大学在一九五二年定名之时起,他就是该校资深教授,直到一九八二年以九十五岁高龄逝世,他可以说是南京大学历史的见证人。一九六二年我考取他的研究生时,他已是七十五岁的老人,他和师母将我们几个晚来的入门弟子视同“老生儿”,特别关心和爱护。陈老人老心不老,学者之志总是那么坚强,每谈及学问之事,听那口气,看他那一个个计划的安排,似乎他才三四十岁呢。热情、正直之外,我们常常看到他那孩子似的天真可爱之态。  相似文献   

10.
谢洋  佐刚 《老友》2013,(11):34-34,39
3岁时,生父早逝,生母迫于生计将他送与别人抚养;12岁时,养父母又先后离开人世,他担起了抚养5岁继弟和年过花甲奶奶的重担;在他张罗着为继弟成家后,弟媳不久又因病撒手人寰,继弟欠下一身债务,撇下年幼的一对子女外出打工,从此音讯全无。面临多舛的命运,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替继弟养孤还债。而今,年近花甲的他依然坚毅地走在养孤还债的漫漫长路上。他,就是江西省黎川县熊村镇岭下村的一位普通农民——林建旺。  相似文献   

11.
今年39岁的张四一,有着传奇的人生经历。他5岁时掉进一个十几丈深的大山洞,在洞里奇迹般独自求生8年。13岁爬出山洞后,他又在另一个山洞里过了两年“野人”生活。刚回归人类社会时,他只能吃生食,不认识钱,不懂得亲情。现在,他不但有一份独特的工作,而且娶妻生子,懂得孝敬父母,富有爱心……  相似文献   

12.
逝水浪花 《可乐》2010,(12):14-14
16岁那年,在离高中毕业只剩下两周时,因为贫穷,他不得不离开校园,开始在社会上闯荡。43岁时,他完成人生的质变,从一无所有的穷小子变成美国首富,建成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托拉斯。他,就是世界行油大亨洛克菲勒。  相似文献   

13.
肖良 《老友》2011,(11):6-8
他15岁参加革命,16岁加入红军。在他的革命旅程中,有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跋涉,有过敌后抗战的浴血坚持,有过解放战争的英勇冲锋,有过大军南下的气势如虹。如今,他依然坚持唱革命歌曲,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参加各种文体健身活动。他用自己的毕生吟唱了一首经典歌曲——《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他就是今年已93岁高龄的会昌籍老红军萧泽泉。  相似文献   

14.
《今日南国》2013,(7):61-61
两岁会“教书”的陶哲轩 陶哲轩,IQ值230,今年37岁,是华裔澳大利亚人。他从小对数学和语言有敏锐的捕捉力。一次,陶家亲友聚会,来了不少小朋友,两岁的陶哲轩便当起小老师,给一个5岁的孩子教算术和英语,令大人们喷啧称奇。他8岁参加美国高考,  相似文献   

15.
唐枫 《社区》2013,(17):16-17
小时候,黄宾虹就显露出对艺术的极大热忱和天分。他从8岁开始临摹家里收藏的历代名画,9岁开始学习篆刻,10岁就能做五言诗,并题在自己的山水画轴上……总而言之,黄宾虹在准备科举考试之外,最大的爱好就是诗词、书画、篆刻。这一爱好一直伴随了他终生,并成为他最引以为傲的事业。  相似文献   

16.
五舅舅不是她的亲舅,是妈妈二叔家最小的儿子。五舅舅只比她大5岁,那年,她6岁,他11岁,都是小孩子,所以,妈妈指着他要她叫五舅舅的时候,她眨了眨眼睛说,哥哥。  相似文献   

17.
大山的儿子     
袁克良今年86岁,19岁入党。为了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他一人独守荒山,植树造林,用37年时间把慕云山建成为太原郁郁葱葱的风景区。他的感人事迹被众多媒体报道,他被称为“当代愚公”、“绿化英雄”,而了解他的人都赞誉他是“我们身边的杨善洲”。最近,央视新闻频道纪念建党90周年“红旗飘飘”栏目也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  相似文献   

18.
韩旭 《北京纪事》2015,(8):68-70
2015年已是施凡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学戏的第四个年头。不过当我见到他,感觉他像一个刚入学不久的孩子,一脸稚气,童声未脱,个子也不高。与他聊了几句后,才知道,他今年才13岁,9岁就考进了北戏,比一般的学生早入学好几年,难怪看着小。想一想如今,9岁就能入校学戏,实属少见,我们不妨听听施凡是怎么说的吧。  相似文献   

19.
姜守华 《百姓生活》2013,(11):28-28
读者问: 我小儿子今年25岁,经常无故殴打他8岁的侄子。这样的情况持续至今已有半年多。我们怀疑他得了精神病,  相似文献   

20.
《人生与伴侣》2006,(3):13-13
他俩都是农村出身,住邻村,她比他小三岁,定亲那年才十七岁,他逗她说:“你还不是成年人呢。”她说:“我比你小,你要心疼我。”他把头点得像鸡啄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