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可以说这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总方针。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活动,举办少数民族体育赛事,推动少数民族体育事业发展是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民族工作"两个共同"主题的重要  相似文献   

2.
《民族论坛》2014,(4):9-11
正今年是我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行动的第6个年头。6年来,全省各级各部门牢牢把握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紧紧围绕"促进团结和谐,加快富民强省"主线,以团结进步行动为平台,凝心聚力,积极服务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推动民族地区发展,改善民族地区民生,维护民族关系和谐。民族团结进步行动已成为湖南民族工作的一张闪亮的名片。  相似文献   

3.
通过学习2009年9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的《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最大的感受就是促进民族和谐发展是60年来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核心理念。本文主要从民族平等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各项具体民族政策入手,来论述民族政策与民族和谐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处理好民族关系,做好民族工作,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从云南省的民族工作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三条基本经验: 一、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要讲各民族的团结,祖国的统一、社会的稳定。“团结、统一、稳定”这三面旗帜要高举,要在群众中理直气壮地讲,反复地讲。最近,江总书记指出,要在各族人民中反复地讲“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讲“中华民族大团结万岁”。这是对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最明确的指示。总结云南省的经验,我认为,处理好民族关系,除了要做好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外,实质的问题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促进各民族共同  相似文献   

5.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是民族不断融合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民族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多民族国家模式和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甘肃省是一个民族成分多元的内陆省份,多民族国家模式在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充分体现出其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各民族平等、团结、和谐、共同繁荣的理念已成为甘肃省顺利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是民族不断融合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民族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多民族国家模式和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甘肃省是一个民族成分多元的内陆省份,多民族国家模式在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充分体现出其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各民族平等、团结、和谐、共同繁荣的理念已成为甘肃省顺利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华章十年     
《民族论坛》2012,(10):1-1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我国民族工作极不寻常、奋发有为的10年。10年来,我们党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实现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新发展,开辟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新局面。十六大以来,认真落实、不断推进和充分体现"两个共同",始终是贯穿民族工作的一条红线,党中央、国务院为此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重大部署,  相似文献   

8.
华章十年     
《民族论坛》2012,(19):1
<正>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我国民族工作极不寻常、奋发有为的10年。10年来,我们党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实现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新发展,开辟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新局面。十六大以来,认真落实、不断推进和充分体现"两个共同",始终是贯穿民族工作的一条红线,党中央、国务院为此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重大部署,使民族工作在全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我国民族团结政策在理念上、落实形式上、实施措施上都得到丰富和发展,民族团结政策的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得到发展和完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10.
和谐的民族关系、良好的民族社会秩序是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以信任、互惠规范和关系网络等形式存在的社会资本能够增强民族地区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为民族内部和谐稳定提供良好的社会规范与秩序,为民族区域自治提供参与网络.通过民族间的信任与合作,巩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互助、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从而确立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1.
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快富民强省步伐的重要一年.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抓住贯彻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这条主线,突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巩固和发展我省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我省民族工作新局面,为富民强省作贡献.  相似文献   

12.
作为距离北京最近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大厂各族群众始终高扬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切实担当起团结和睦、构建和谐、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共同责任,在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巩固了一家亲、手足情、心连心的民族关系,展现了独具大厂特色的发展理念和成果。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的提高与民族问题的不断解决密切相关。不断提高党驾驭和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关系到党和人民伟大事业的全局,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稳健发展的重要前提。(一)共同团结奋斗与共同发展繁荣在中国这样有着数千年封建历史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中进行现代化建设,无论如何强调各民族共同的团结奋斗都不过分。任何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社会的共同发展都需要…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到日程。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将在多个层面推进民族关系的和谐,成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的重要保障。各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异的存在,民族地区大量贫困人口的存在,都使得民族地区的民生问题更加凸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符合民族地区发展需要,可强化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的基本保障,为民族关系和谐提供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广西各民族团结和谐、共生共荣的民族关系,一方面表现为壮族内部之间以及与汉族的关系,另一方面则反映了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以及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广西各民族团结和谐、共生共荣民族关系的形成,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历史上各民族的团结传统是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西各民族的团结乃至四个模范的形成,就是对这一优良传统的继承、弘扬、超越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中国发展,是56个民族的协调发展;全面小康,是56个民族的整体小康;中国富强,是56个民族的共同富强;中华复兴,是56个民族的全面复兴。要实现56个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强,就必须处理好团结与发展的关系。7月18日至20日,习近平在宁夏考察时指出:"要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使各民族都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发展促团结,以团结聚人心。"  相似文献   

17.
民族团结的花环──献给国务院第二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维吾尔族)铁木尔·达瓦买提56个民族56朵鲜花,各民族)L女亲密无间,编织出一轮团结的花环,携手谱写着和睦的新篇,朵朵鲜花芬芳争艳,团结、稳定、繁荣、发展,共同装点着祖国的百花园。共同奔向美...  相似文献   

18.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为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全面走上了法制化轨道,对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国家的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和保持社会稳定,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与进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民族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关系的实质是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民族问题关乎国家统一,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20.
再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的辉煌———访中共十五大代表、国家民委常务副主任陈虹本刊记者/李小林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加强民族工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摘自江泽民在中共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