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部分高校分性别录取的招生政策存在性别歧视现象,相关高校从保护女生、学科性别平衡和人才就业等方面进行解释,招来广泛的社会批评与关注。本文从性别保护需要尊重女生的主体性、学科性别平衡包括男生优势学科和女生优势学科的平衡、就业歧视从就业市场前延到录取机制等方面,解构现有招生政策的性别歧视内容,谋求高等教育领域的性别公平和两性事实上的平等。  相似文献   

2.
从四个阶段对中国高校招生制度的历史沿革进行归纳,并从扩大地方高校办学自主权、强化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高校多元化选拔人才等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高校自主招生的必要性.在分析中国高校自主招生利弊的基础上,认为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建立法律保障和强化监督机制,建立并完善体现自己办学特色的高校自主招生制度.  相似文献   

3.
自主招生制度设计的价值目标与问题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主招生的制度设计基于理论上的超越纯"绩效主义"、从科学主义走向人文主义以及教育选择的主动性与适切性,它的实施具有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体现高校的特色与需求以及人才选拔的综合素质目标等目标意义.但是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在实施中也透视出一些问题,如高校人才选拔标准的趋同化、自主招生在现实中被异化以及导致新的教育公平问题等,需要在不断探索中进一步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高校招生制度关系国家高级人才的培养,对国家未来的命运举足轻重;高校招生又关系千家万户,从而影响到社会能否和谐.文章认真回顾了我国建国初期、文化大革命以及改革开放至今高校招生法律依据的变化和发展,从法治角度阐述了我国高校招生改革所面临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我们能从美国高校招生制度借鉴什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郑若玲 《东南学术》2007,(3):156-160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高考不断朝多样化方向改革,但受传统文化这只"看不见的手"以及中国的现实国情所牵制,多样化改革遭遇了公平与诚信危机.作为多样化招生制度的典型代表,以及高等教育的强国与大国,美国的高校招生制度可以成为我国高考多样化改革的重要参考,我们可以从其入学机会公平、录取指标多元、招生高度自主、计划灵活多样等方面得到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反就业性别歧视法中的"歧视":从经济学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红 《江西社会科学》2005,141(8):150-156
本文从经济学视角剖析了就业性别歧视产生和存在的原因,指出市场竞争的程度对就业性别歧视的发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反就业性别歧视法必须妥善处理市场和干预的关系,在立法中对"错误的歧视"和"应被允许的歧视"予以区分,通过适用"相似与相似比较"原则、建立举证责任的分配制度和雇主抗辩制度来处理经济学上的理性歧视与法学上不公平对待之间的关系.本文还就反就业性别歧视法中"歧视"的界定和表现形式、非法歧视的构成和种类以及政府的反歧视义务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陆炎亭 《中文信息》2022,(1):177-179
随着我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推进,高校招生宣传工作逐渐进入了一个更注重实效性和针对性的新时期.本文结合拉斯韦尔5W模型,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传播效果这五个方面,对当今高校招生宣传工作做出分析,试图为高校招生宣传工作提供参考,并针对当下招生宣传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前性别歧视现象日益严重,但是由于缺乏性别歧视的法律定义,受歧视者的权利很难得到保护.针对这种情况,很多学者指出法律应对性别歧视进行界定.但从各国法律文本中有关性别歧视的定义来看,性别歧视已很难用几句话来概括.立法在定义性别歧视时,不在于是否有"什么是性别歧视"的字眼,而在于最后能否有效禁止歧视.  相似文献   

9.
高校招生制度关系国家高级人才的培养,对国家未来的命运举足轻重;高校招生又关系千家万户,从而影响到社会能否和谐。文章认真回顾了我国建国初期、文化大革命以及改革开放至今高校招生法律依据的变化和发展,从法治角度阐述了我国高校招生改革所面临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来看,性别歧视现象还将持续存在.不仅如此,就业歧视还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泛化"趋势.基于新古典理论框架所提出的理论模型,无论这些理论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还是存在信息不对称等因素而形成的非完全竞争条件下对就业歧视问题进行的研究,它们都是将就业歧视看作是外生给定的,模型本身无法解释就业歧视为什么会长期存在.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之所以会长期存在,内生制度变迁理论认为,首先是人们的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受到传统文化和习俗的影响.当性别差异、男女有别这类思想渗透进人们的意识形态之后,人们自然而然的就会按照这种意识形态的要求来采取行动,当人们预期到这种行为方式是一种共同知识的时候,就会形成指导人们行为的非正式制度,从而加深性别歧视对人们的影响.之所以改变不了这种歧视性的意识形态,在性别歧视中还因为存在雇主节约交易成本、法律缺失以及被歧视对象的反抗乏力.  相似文献   

11.
清华大学等高校自主招生方案陆续出台,一些高校将陆续突破教育部规定的"高校自主招生比例不得超过5%",适当扩大自主选拔录取人数.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博士研究生招生开始恢复至今已有四十多年。随着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博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问题也愈发突出。各高校为获得优秀生源,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几经革新,不同院校甚至同一学校的不同学院招生制度都有所不同,有些还出现几种制度并行的情况。列述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演变进程,着重对博士研究生入学普通招考和“申请-考核”制进行比较,分析其运行中的问题、改善策略及其发展趋势,并结合佳木斯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招生改善策略探讨地方高校的招生出路。  相似文献   

13.
裴广一  曹洪亮 《理论界》2010,(11):182-184
博士研究生是高等教育中的最高层次,是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最重要途径。质量是博士生教育的生命线,高起点的入学质量是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首要环节。博士招生制度具有全局性重大意义。我国当前博士招生制度的弊端集中体现在:重外语、轻专业;重笔试、轻面试;高校和博士生导师的招生自主权严重不足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应该依据科学与竞争原则对其进行彻底改革:取消外语一票否决权的地位;以科学的面试成绩为主要标准;扩大高校和博士生导师的招生自主权,完善博士生招生制度。  相似文献   

14.
高校实行招生收费制度后,由于教育体制中计划经济模式和市场经济模式并存,各种配套改革措施正在初建,使得特困生问题日益突出,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如何从社会体制角度认识特困生现象,建立行之有效的资助机制,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高校招生收费制度改革是社会比较敏感的一项改革.高等教育实行缴费上学,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目的不是为了减少国家拨款,而是为了最终建立起更有效的学习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5.
关春兰 《云梦学刊》2016,(4):142-145
中国推行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给更多考生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但是公平性问题层出不穷。2014年开始了新一轮的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此次改革对教育公平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在资格认定、考试时间、考试成本、录取区域和监督机制等方面均有所完善。但是我国的自主招生制度正处于试验、探索阶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促进自主招生制度走向成熟,需要立足保障教育公平,设计能真实、客观反映学生能力与潜质的多元录取评价标准,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和多方利益体制衡机制,并针对自主招生的特长生制定特色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为什么需要平等的大学招生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招生指标制度和录取标准的地方差异直接导致了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社会后果.大学招生标准的不平等一般意味着任意、不公正和非理性,并将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之所以主张招生标准在原则上平等,也正是因为不平等不仅侵犯了某些地方考生的受教育权利,而且还导致"高考移民"乃至"高中移民"、扩大城乡教育差距甚至损害国家统一意识的继承和发扬等一系列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17.
生源是高校生存发展的关键,持续稳定的顾客吸引与保持是高校营销的重要任务.运用高等教育学理论、服务营销、关系营销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如何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价值,构建高校顾客价值链模型,以提出顾客为导向的高校招生工作一体化、组合化、优化的整合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8.
孟霞 《兰州学刊》2009,(7):106-108
就业性别歧视是性别歧视的重要表现方面。职场的性别歧视原因很多,主要与社会性别角色相关。文化、制度和经济发展状况等社会环境塑造的女性社会角色影响了女性在职业生涯各个阶段的发展,想要彻底扭转就业性别歧视,需要从女性社会角色重塑入手。  相似文献   

19.
1999年中央政府实施"扩招"政策以后,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逐年增加。2008年我国高校招生人数,大学生599万;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安排629万人;日前,教育部确定了2010年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计划招生657万人,这与1998年高校108万的招生人数相比,足足增加了6倍。相应的,近几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20.
郑州航院新版<学生管理规定>日前亮相,规定:贫困生接受校方补助的,必须生活俭朴,包括不抽烟、不喝酒、不使用手机(毕业年级学生除外),不铺张浪费(据<现代快报>2005年8月28日).有网友认为此举不仅伤害了贫困生的尊严,而且侵犯了贫困生的权利.那么,这家高校到底该不该以校规的形式,为贫困生的"消费权"设限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