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中国妇女生育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2年人口普查对于了解中国妇女生育状况提出了比较详细的资料。目前10%抽样汇总结果已经整理出来。本文试就这些资料对我国妇女生育状况作一分析,以对目前生育水平做出正确估价,并找出进一步降低生育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90年代初期中国的生育率确实达到了更替水平以下,这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坚持不懈地实行计划生育20多年的结果。由于90年代初期较多的妇女推迟了婚、育,90年代中、后期的生育水平将有些回升;只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并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服务水平,生育率还会维持在更替水平以下。目前低生育水平的基础还很不稳固,且在婚、育“空档”之后潜伏着“堆积”的危险,因此对计划生育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要有足够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中国妇女生育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使用中国健康营养调查(CHNS)数据,运用Logit系列和Probit等离散选择模型,对中国52岁以下在婚、离婚和丧偶女性分阶段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个体的兄弟、姐妹数量对其生育意愿有正向的影响,其中异性兄弟姐妹数量的影响尤为显著。个体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对生育意愿的影响是负的。个体工作的政府背景越强,生育意愿越低。拥有农村户口的个体比拥有城市户口的个体倾向于更多的子女选择。 相似文献
4.
以孩次递进与生育间隔变化为主要特征的中国计划生育已推行了20多年,如何客观、历史、辩证地研究与分析中国妇女生育率,尤其是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以来妇女生育率及其变动趋势,正确估价计划生育工作在中国妇女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对于帮助我们认清形势,总结经验,指导当前计划生育工作,以进一步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选用排除育龄妇女年龄结构、婚姻结构与孩次结构影响,因而比妇女一般生育率与总和生育率指标能更准确地反映妇女实际生育水平,同时与中国现行生育政策联系最为密切的孩次递进比指标,对近20年来中国妇女生育率变动趋势与生育政策实际执行效果作一粗浅的分析。文中分析所使用资料为1988年中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资料。 相似文献
5.
妇女的生育模式实际上是指育龄妇女在总体平均意义下单位时间内(通常指一年),每个育龄妇女平均活产婴儿数具体在每个年龄上生育分布的形式。由于各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文化、妇女结构、人口政策的不同,妇女的生育模式差别很大。本文仅就1988年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所提供的资料对中国妇女生育模式现状及变化情况作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中国妇女生育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育率是人口学中重要的统计指标。许多年来,不少人口学家一直在尝试建立一个能准确描述生育率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在各种模型中,科尔(Coale)的生育模型是最著名的。他的生育模型由2个子模型构成,一个是初婚模型,一个是已婚生育模型。黄荣清1990年提出了初婚对数正态分布模型。他用二个模型,即科尔的初婚模型与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对1981年1‰生育资料进行拟合。总的来看,对数正态分布模型的精度比科尔模型的精度高。 相似文献
7.
8.
<正> 美国是一个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都处于领先的地位。但是,这个国家的人口发展却不象经济发展速度那样快。根据《联合国人口年鉴》统计,1960年美国的总人口为1.79亿,1970年为2.03亿,到1982年上升为2.34亿。1960——1970年人口增长13.4%,平均每年增长1.3%;1970——1982年人口增长15.3%,平均每年增长1.2%,虽然后12年的人口增长率高于前10年的人口增长率,但其年平均增长率却低于前者。 相似文献
9.
中国妇女结婚生育的时期分析和队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何人口现象总是出现在一定的时间(时点或时期)。对人口现象本身的观察、描述、分析和研究,以及对人口现象与社会经济现象关系的研究,都必须明确规定所观察与研究的时间范围。对人口现象的研究绝大多数也是就某一时点或时期来进行的,即人口学中所称的时期分析。我们也常常把不同时点或时期的人口现象进行动态对比,以考察人口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0.
——1999年全国总和生育率估计为1 85左右 ,其中农村约为2 10 ,城镇约为1 37。这是90年代中国人口生育水平的定位 ,也是未来人口预测的基础。———如果城市人口比例达到60 % ,全国总和生育率就会下降到1 66。城市化将成为21世纪中国生育率下降空间的主要拓展动因。———目前全国累计独生子女数估计已达到5000~8000万 ,独生子女在同龄孩子中的比例逐渐增加 ,特别是城镇地区。由此 ,按照许多地区生育政策的规定 ,当他们进入婚育期后 ,未来我国人口的生育水平也会受到影响。一、20世纪90年代中国妇女生育… 相似文献
11.
性别偏好与中国妇女生育行为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利用 1 997年中国人口与生殖健康调查数据 ,就性别偏好对妇女生育行为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 ,性别偏好对中国妇女在家庭组建、避孕使用、流产选择、生育间隔等方面具有重大影响 ,并用各种回归模型进行了检验。此外还对性别偏好对生育率的定量影响进行了估计。 相似文献
12.
<正> 一、人口出生水平的现状和历史发展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汇总结果,吉林省梨树县33个乡镇和梨树农场,1989年共出生人口17,194人,出生率为21.32‰。这个水平比第一个五年计划初期的1954年49.00‰降低了56.50%,比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1964年45.11‰降低52.74%。降低的幅度之大、速度之快是少有的,它鲜明地反映着梨树县人口出生水平随经济发展和实行计划生育而逐步降低的过程。40多年来的人口发展,经过了“两高、两低”的过程。五十年代前期,由于从长期战争转入和平环境,经济恢复并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出生率升高到40.00‰左右,并持续5—6年之久。五十年代后期,国家开始提倡计划生育,出生率逐渐下降。1959— 相似文献
13.
广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分析少数民族妇女的生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对了解少数民族以及全体人口的发展趋势,完善生育政策,探讨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途径,有重大意义。本文利用1982年广西第三次人口普查及1%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等统计资料,对广西少数民族妇女生育状况作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借助国际经验加深对低生育率的认识与理解是国内低生育率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欧洲作为世界上最早出现大范围低生育率现象且持续时间最长的地区,一直以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目前国内大多数对欧洲生育率变动的考察多停留在总和生育率(TFR)水平变动视角,较少关注TFR的构成变动。这对本身存在内部差异且正在经历第二次人口转变、婚育行为已经发生较大改变的欧洲而言是不全面的,因而也难以对生育率变动的原因作出恰当的解读。为此,本文选择了5个来自欧洲不同地区、代表不同生育水平的低生育率国家作为近期欧洲TFR变动的缩影,通过对其TFR的构成分解,试图从构成变动视角解读欧洲近期生育率变动。研究发现,这些欧洲国家的TFR在年龄构成、婚姻构成上变化较为显著,TFR回升的主要动力来自非婚生育的补充。与欧洲相比,中国目前的生育率并无依赖非婚生育补充的现实可能性,而欧洲国家婚内生育推延效应的加深以及非婚生育补偿效应的减弱警示我们,即使存在非婚生育的补充,也不能对低生育率发展趋势掉以轻心,促进生育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5.
16.
广东妇女文化素质与生育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不同文化程度的育龄妇女,其生育观念,优生节育知识及在社会和家庭中的角色地位等都存在较大差异,进而影响其生育水平。本文从妇女的婚育年龄,总和生育率,活产子女,生育孩次构成等方面,来分析广东妇女文化素质与生育水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妇女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生育行为与生育意愿背离现象广泛存在。在发达国家,普遍的情况是实际生育率大大低于意愿生育率。发展中国家同样出现了生育行为与生育意愿背离的现象,但更多呈现出与发达国家相反的规律。中国也出现了生育行为与生育意愿背离,且实际高于意愿的情况。根据中国2001年全国生殖健康调查,基本完成生育的40~49岁妇女,其平均理想子女数为1.8,而平均实际生育子女数为2.2。利用2001年全国生殖健康调查数据,考察中国妇女生育行为与生育意愿背离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并考察个体背景(个人特征和社会经济背景)、生育政策和生育孩子情况(包括孩子的性别结构和存活状况)对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差异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因素都对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差异产生显著影响,但性别偏好是造成生育行为大于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时期总和生育率虽然不受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的影响,但因未考虑育龄妇女的孩次构成,故当生育率较低并波动比较明显时不能准确地反映妇女的生育水平(查瑞传,1984,Feeney,G.等,1989,杨书章等,1991),而考虑了妇女的孩次构成,用时期孩次递进比法计算的总和生育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均优于用传统方法计算的总和生育率。中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和措施主要是以控制妇女终身生育的子女数为基础表述的。因此,孩次递进分析对于准确评估妇女的生育水平、计划生育工作状况及其地区差异有 相似文献
19.
1987年中国2‰人口生育节育抽样调查提供了分地区分年代分年龄分孩次的生育资料,是在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中分5个层次(城市市区、城市郊区、农林场、镇、农村)抽样取点。为了研究的便利,我们以抽样点是村委会还是居委会为标准划分了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并以此为原则对2‰的调查资料进行了重新汇总。因此,本文所称的“中国农村人口”是指2‰生育调查中以村委会样本点为基础的人口,并以这一样本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全面准确地了解1982年以来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情况,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定于1988年1月1日0时,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中国妇女生育节育抽样调查。 这次调查采用不等概率随机整群抽样,样本单位为村民小组、居民小组和集体户,样本总人口为215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