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像权与肖像作品著作权冲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肖像作品上存在着肖像权与著作权的冲突。作者将肖像作品上可能存在的肖像权与著作权的冲突分为两种类型加以具体研究,以期解决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这两类权利的冲突。  相似文献   

2.
乔颖 《百姓生活》2012,(6):60-60
吸尘器收集的灰尘能做什么?美国女艺术家艾莉森·科特森突发奇想,把这些灰尘作为绘画原料,绘制了一批“灰尘画”。  相似文献   

3.
在肖像作品上既存在肖像权又存在著作权,当两种权利归属于同一主体时,一般不会产生冲突;当两种权利归属于不同主体时,权利竞合和冲突由此产生。本文分析了肖像作品著作权与肖像权冲突的类型、立法规定;阐述了协调肖像作品著作权与肖像权冲突的一般规则与例外规定。指出了肖像作品著作权与肖像权的相互制约性。  相似文献   

4.
红唇的诱惑     
有人跟我说,她宁可没有其他生活欲求,也不能舍弃口红。这是人之常情,口红总是能让现代女人找到激情与快乐。遍寻不着《罗马假日》碟片,却在抽屉意外发现了ANNASUI#460口红,这是20岁生日时我送给自己的礼物。有人曾说:女人应该有一只猩红色的口红。清纯典雅如赫本,性感张扬如梦露,都是红唇的拥趸。南宋词人何冠笔下的女子也因点破樱桃一点红,而让人迷醉。其实,每个女孩都  相似文献   

5.
《青年艺术家的肖像》:语言与文体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艺术家的肖像》是乔伊斯的自传体小说。全书各个章节的文体互不连贯 ,语言风格迥异 ,总体上由朴实趋向华丽 ,由简单趋向繁杂。这一变化真实、生动地呈现了主人公斯蒂芬由儿童———少年———成年的成长道路 ,以及他冲破重重束缚 ,最终意识到艺术家的神圣使命的心路历程 ,并进一步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新少年》2014,(1):80-80,F0003
向艺术家致敬 这幅《星月夜》是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  相似文献   

7.
疯狂的石头     
《阅读与作文》2014,(5):F0003-F0003
Hirotoshi Ito是日本的石雕艺术家,其作品以独特的结构和幽默感著称。这些作品都是在她住所附近的河边找的石头打造的。它们变成了一个个笑脸、服装、牙齿、钱包……  相似文献   

8.
作为美国外交的一种新的战略,"灵巧实力"是奥巴马政府将软硬力量有机结合,以合作为主轴,采用接触和磋商的方式与各国发展关系,采用多种手段来实现美国的战略目标的一种方式。在"灵巧实力"指引下,美国外交出现了一些积极的、正面的变化,美国与联合国的关系有望进入一个稳定的合作期。  相似文献   

9.
《新少年》2012,(Z1):76-77
芭芭拉·库尼1917年生于纽约。母亲是一位业余艺术家,是她引导库尼走上了画家之路。从1924年库尼第一次为儿童书创作插画开始,到她去世前近六十年的创作生涯中,有两百多部作品出版,获得许多奖项,她是美国最伟大的图画书画家之一。库尼的画风写实朴素,每一笔描画都以严谨持重的态度对待,甚至连背景上的窗户、女孩儿头上的蝴蝶结,都经过考证,严格按照故事情节发生时代的样子画出来。  相似文献   

10.
爱尔兰著名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在其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始终追求艺术形式的创新.作为20世纪初现代主义文学倾向的代表人物,乔伊斯在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大胆突破传统,以强烈的文学实验精神将其创作理论应用到实际创作中.以时间、意识和技巧为创作中心,生动展示了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的现代精神气质.本文以其代表作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为实例,旨在从两个方面展示乔伊斯的文学实验精神,即乔伊斯美学理论在实际创作中的应用以及其现代主义创作技巧在体现小说整体布局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工笔在落墨勾线中其实是在画生命线,是形象和程式的高度结合,它要求画家既要对形象胸有成竹,又要使形象符合工笔的程式、线描法则,高度提炼概括,用笔表达心中的形象。工笔画中线的启、承、转、合,运笔的速度、节奏、线条的长、短、粗、细及韵味都是画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体悟,是心境的流露,这就要求画家的手、眼、脑与其心情的高度协调一致才能获得。  相似文献   

12.
现代派纷繁复杂的绘画艺术让我们眼花缭乱.面对这些难以理解的绘画艺术,人们选择了逃避或沉默,绘画艺术成了神秘的代名词.这种态度对绘画艺术而言无疑是致命的.其实,纵观西方近代美术史,我们可以发现,只有真诚的批评才能使美术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状态绘画     
在艺术史的不同阶段 ,不同的画风总是以不同的画面笔法组织为外在特征。通过了解一定时代的画面笔法处理 ,可以帮助人们去理解这一时代的绘画面貌。本文通过对印象派油画笔法的分析和认识 ,阐明了自己对于油画在视觉构建状态上的某些理解为艺术应当是进入了某种状态之后的一种艺术样式 ,在这种状态之下 ,进行作者的情绪宣泄和情感表达 ,而一种有意味的艺术样式正是通过某些特定的笔法组织方式得以体现的  相似文献   

14.
15.
现代没骨的实验水墨与重彩重构是在传统没骨技法的撞水撞粉1中获得必要的养分与新的肌理语言。水一方面联系着传统笔墨语言,另一方面开拓着肌理语言。撞水主要为实验水墨培养墨渖肌理,撞粉更多地是为重彩重构提供构成肌理。笔限是传统笔墨概念之内的总称,非笔限是越出笔限的统称。笔墨所产生的形迹是笔限,越出笔限的形迹无法被笔限内的笔墨所定义,因之用"肌理"统称之。技不仅仅在工具运用上产生,在材料制作应用中同样存在。材料非笔限之技,并非否定工具笔限之技。相反,非笔限之技是笔限之技的跨越。当造型语言在笔墨之外出现肌理时,是不是笔墨,就只能看是否是笔墨之道了。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绘画从工具到材料,或从材料到工具,是一种必然发展阶段,都需要技的支持;第二,不同发展阶段看似否定,实是角度问题,是新角度的增加与面对。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画的传统与传统的中国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画的传统与传统的中国画在理念上有鲜明的区别,前者着重于中国画精神理念的继承与发展,人文的因素比较多。而后者则侧重于中国画的变迁过程及对未来发展思路的预示。此二者之文化精神,就是人生智慧、政治传统与艺术境界的结合,它们相互结合、相互表现,是最地道的中国文化哲学“和之以天倪”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笔者透过一个对印象派知之甚少的观者的视角,看到和感受到了陌生而又似曾相识的印象派绘画,并对中国传统山水画和印象派绘画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内画鼻烟壶是利用透明或半透明的壶胚中,用“背画”的技法,反笔在壶胚内壁进行书法和绘画创作,是一门集书法、绘画、雕琢为一体的综合艺术。笔者介绍了内画鼻烟壶的发展,优秀内画大师的作品及特色,并阐述了鉴赏内画鼻烟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线条不仅是中国画中最简练的艺术元素,最基本的语言艺术,也是中国画的灵魂。线条作为画家表达物象、抒发情感的重要手法,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特征,同时也引发了对中国画线条表现的艺术研究。如①近现代画家对中国画线条的探索,使书法的生命力融于绘画中。②骨法之美:即以书入画,以线造形。③线条表现性。注重用线条的个性特征表现传递情感。④线条表现需要注意的问题:现代绘画者骨法的缺失;“以线造形”的西化;忽视线条抒情的作用;固守传统缺乏创新。  相似文献   

20.
单纯具备某一功能或是逃避某一功能的笔画都是无法实现的。画面中的衔接不能只是一时的讲就 ,它决不可能成为作画过程的某一个阶段性任务 ;它必须自始至终 ,在对每一笔每一划的留意中去积累完成。与其让画面盲目地被动承受这种必然的结果 ,还不如让画者清醒地利用这一必然从而时时把握画面进程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