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久文 《天府新论》2009,(5):142-145
雅各布森的诗学核心是"文学性"思想."文学性"界说了文学研究的范畴对象,为文学批评提供了科学模式.然而,"文学性"研究容易落入形式主义窠臼而将文学的社会文化属性完全排除.雅各布森在建构"文学性"时,既注重保持文学的独立性与本体性,又通过著名的语言交际模式超越了狭隘的文学排他性观念,将"文学性"研究的视闽放大,把诗学与文化和社会实践等其它领域的关系纳入考察范围."文学性"体现为语言交际中的诗性功能,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不在于文本是否具有诗性功能的成分,而在于诗性功能与其他功能成分的等级序列差异.  相似文献   

2.
论“文学性”的意识形态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馨 《东岳论丛》2005,26(3):120-122
“文学性”纷披了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无论是普遍主义意义上的“文学性”还是历史主义观念中的“文学性”,不仅学术理论、媒体信息等领域所弥漫的“文学性”而且文学中的“文学性”都具有深刻的意识形态功能。主要体现在:审美效果遮蔽现实矛盾、本质追问预设普遍法则、文学惯例彰显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3.
目前文学理论界对于“文学性”问题的考量存在着歧见,其中很多问题需要重新认识。俄国形式主义与解构主义在20世纪一头一尾先后提出“文学性”问题。前者用“文学性”概念廓清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旨在抗拒非文学对于文学的吞并;后者借“文学性”概念打破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旨在倡导文学对于非文学的扩张。这就有了两种“文学性”。虽然二者都主张文学研究的对象在“文学性”而不在文学,但终究绕不过“什么是文学?”这一问题。对此问题的理解固然取决于文学自身的性质,但也取决于对文学的看法、需要、评价。当年俄国形式主义提出“文学性”问题,其文化冲动在于对历史文化派的否定;后来解构主义旧话重提,则与后现代的文化精神完全合拍。解构主义重提“文学性”问题,倡导文学向非文学扩张,只是在认识文学本质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和梯级,它为文学研究向更高阶段和梯级的升迁提供了铺垫。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文学性”消解的当代症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性”(Literariness)问题 ,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范畴。尤其是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 ,“文学”(Literature)和“文学的”(Literary)同样成为了问题。值得认真辨析和进一步清理。就文学性而言 ,雅可布逊在论及文学科学的对象时认为 :“文学科学的对象不是文学 ,而是‘文学性’ ,即那个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 ,[1] 换言之 ,文学研究的对象是文学本身的特性 ,是文学与一切非文学比较所具有的差异性 ,是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那种东西。所以 ,“诗对它所陈述的对象是毫不关心的” ,[2 ] 文学的本质特性只能在作品本身 ,而不可能在其…  相似文献   

5.
文学与伦理(哲)学的关系是文学与伦理哲学本身以及文学(批评)家和伦理哲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古希腊文学批评家兼(伦理)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诗学观体现了文学对伦理思想的关注,美国伦理哲学家纳斯邦认为伦理哲学与文学密不可分,英国批评家福斯特对小说"情节"的阐述以及美国批评家释诺尔对小说"叙事技术"的分析为我们重视文学伦理学批评中文学的"文学性"提供了借鉴,中国学者聂珍钊教授在区分文学伦理学批评和伦理学时提出前者的本质特征是"虚拟化"——引发我们思考文学形式(文学性/美学特征)之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重要性。文学伦理学批评在解读文学作品的伦理内涵的同时,要重视文学本身的"文学性"——情节安排、结构设计、人物刻画、叙述视角和方式、意象与象征、张力、语言特色等,因为它们对表达伦理思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许多反映伦理主题的文学作品中,它们的各种表现形式往往既是伦理主题的表现形式,也是伦理主题的组成部分。反之,只强调内容的文学伦理学批评会陷入将文学沦为伦理哲学的"仆人"的境地。  相似文献   

6.
去年十一月十一日至十三日,广东历史学会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会讨论“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在讨论会上,同志们认为,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教材中的丰富材料,发掘课本中的爱国主义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师的光荣职责。同志们认为,在历史课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进述祖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2.讲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学生进行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教育。3.讲述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发明创造,长期居于世界前列,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奋发图强,为实现社会主义祖国的现代化而努力攀登科学高峰。  相似文献   

7.
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概念中“历史”的含义是什么,它与具体历史学科中的“历史”的含义区别何在?以笔者所见在于如下几点.一、“历史”就是社会.从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和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关系看,辩证唯物主义概括了整个宇宙的最一般规律,而历史唯物主义则揭示的是其中人类社会最一般的规律.由此看来,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唯物主义”之所以表现出有别于辩证唯物主义的特点,其根本原因在于“历史”二字包含的具体内容,即人类社会生活本身.这一点从历史唯物主义与诸多历史学科研究对象的根本区别上,也特别明确地表现出来.历史学科,其范围、内容和种类非常广泛、庞杂,不仅有人类社会的多种多样的历史,而且还有多种多样的自然现象的历史,也就是说,任何客观事物都有其自身产生、存在、发展和灭亡的历史;相应地也都有关于这个全过程描述状态、揭示规律的历史.如动物史、植物史、  相似文献   

8.
新闻写作是对客观事实的报道,必须具备真实性;同时,新闻写作又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它又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学性,这两方面是一个好的新闻作品应该兼具的要素。  相似文献   

9.
陈蓓洁 《社会科学》2023,(12):26-39+65
感性活动是马克思思想最重要的主题和逻辑起点。通过对黑格尔自我意识哲学的批判,马克思挽救了被自我意识异化为“物性”的对象之真实性,感性原则被内在充实为感性—对象性原则。感性—对象性按其本质要求,不会仅仅是作为对象的感性,它同时必定是作为活动的感性。在对感性的活动性本质的开显中,马克思首次在理论原则上完成了对历史本质的通达。为了进一步揭示现实历史本身的自我批判运动,马克思将感性活动的原则推进到物质生产领域,开启了以“物质生产活动”为核心的历史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物质生产活动,作为感性活动之现实历史的表达,与感性活动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马克思通达历史本质的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10.
宋代大学者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此言极妙,道出了读书、搞研究、做学问过程的真谛:无问题——有问题——无问题(问题的解决)。能否发现问题、抓准问题,无论对我们做学问,还是对科学的进步,都是至关重要的。小至写一篇读书笔记,一篇学术论文,大至整个做学问的过程,其实质无非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不了问题,自然也就无从下手,对我们这些刚刚迈上治学道路的年轻人来说,常为发现不了问题而苦恼。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马克思一生中有两个伟大的发现,这两大发现实现了哲学、经济学理论领域的革命,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这两大发现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在研究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史的一些论著中,有  相似文献   

12.
厚重安徽,几多辉煌。在中国历史文化发现史上,“徽州文书”被誉为继“殷墟甲骨、秦汉简犊、敦煌遗书和明清档册”等四大发现之后的“中国历史文化第五大发现”。而现年75岁的徽州老文化人余庭光先生,则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第五大发现的第一功臣”。让我们走近这位传奇人物的鲜为人知的文化人生。  相似文献   

13.
最近,陕西镇巴县大楮乡谢家岩苗民聚居地发现了“还魂草”。 据当地苗民吴永云介绍说:“该草四季常绿,只生长在海拔1400米左右的深沟小溪旁,根扎在苔藓内,藏于其他植物下,终年见不到阳光,草秆如绳,草叶如花  相似文献   

14.
一个苹果意外地落在牛顿的头顶上,从而让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一阵风意外地将两盏吊灯吹动,从而让伽利略发现了摇摆定律;哥伦布在航海中,意外地发现了新大陆……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是人们在意外中发现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意外,请以“意外的__”为题写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15.
时下,经常有商人抱怨:市场萎缩,消费疲软,生意难做。其实不然,而是经营者自身的问题。市场的运行呈波浪状,从高峰走向低谷,是市场“喘息”和“休整”时期。这时,商人更需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市场在于商人的慧眼“发现”。  相似文献   

16.
发现规律与历史预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建国 《齐鲁学刊》2000,3(5):103-105
预见是指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预先料到将来。世界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但规律不是恒久不变的,而是不断地生成和消逝着,在此过程中,不同层次的规律有着质的不同。因此规律可以用于预见,但预见是可错的,这要求人们正确处理认识历史和历史预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历史”思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A是什么”是一典型的哲学式追问,历史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即关于“历史是什么”的思考。一、作为“Being”和“Becoming”的“自然”与“历史”及历史的两种形相。“历史”一词兼含故事(whathappend)的本然义与人们对之所叙说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必然性中包含多种可能性在世纪之交,有的学者重又宣称,历史纯系无数毫无头绪的社会事件的堆积,根本无规律可言,因而历史是非决定论的。这种观点虽然并不陌生,其背后显然填满了大量新的辛酸苦涩的历史事实作其依托。然而冷静的理性仍然使我们不得不拒绝这种观点。因为...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与“科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从20世纪初文、史、哲请人文学科从传统学术框架中独立出来之后,人文研究就受到来自“科学主义”的影响与冲击。不过,稍为留意即可看出,在众多人文学科中,数历史学的科学化冲动最为强烈、“科学焦虑”最为深重。譬如,在学坛上,“文学科学”或“文艺科学”与“哲学科学’等提法甚为罕见,而“‘历史科学”一词则成为流行的对历史学的尊称。历史学在整个20世纪,可以说都处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紧张之中。究其原因,我想不外以下两个方面:回.这反映了人们对历史知识确定性的渴望。就其本意来说,“历史”应该说是“真实”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20.
蔡波 《社会科学论坛》2006,(10):145-152
一位学者说:自传或回忆录是保留当代史料的最好方式。对于发生在40年前的“文革”,对于当代中国史上具有特殊意味的“十年文革”,在经历了80年代的“近距离摈弃”和90年代的“远距离反思”之后,留下的惟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寥落景象。在论坛上的羽矢如落花般消失的时节,一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