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类等级现象文学史功能具有两面性.其正面意义有:文类等级有助于历史性地围绕个别文类展开集中深入的研究;文类等级从源头上来说是影响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学理论传统的决定性因素;文类等级可以为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批评提供有益向导或某种典范;文类等级还是文学理论观点、文学批评标准的必要强化、合理延伸,有加深认识、促进传播、画龙点睛之功.其负面意义有:文类等级产生的"强权政治"掩盖了文学史中某些次要文类的生存常态,严重影响到它们的发展和传播,甚至造成文学史上无法弥补的缺憾;文类等级影响了文学研究的重心,厚此薄彼的研究现状使得一些次要文类陷入了对自身严重不利的恶性循环;文类等级产生的意识渗透形成了主导文类对次要文类独立性的威胁和殖民;同时,文类等级的历史封闭性构成了文学进一步发展以及文类新生的巨大障碍.  相似文献   

2.
论文学史的文体分类及其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体分类是撰写文学史必先解决的问题。不论文体分类存在多少麻烦,文学史家总是选择某种分类方法,“事先在心中有某种临时性的目标或模式”1。文体分类是文学史研究的基础,没有文体分类,无法开展文学史的叙述,没有文体流变的阐释,就没有真正的文学史。一综观古今中外关于文体与文体分类的诸多叙述,我们感到,文学史中的文体研究有两个特点。一是它的重要性,文体研究在文学史中的地位极为重要,它往往成为文学史家关注的中心。二是它的复杂性,文学史中的许多文体研究都具有相当的价值和意义,但又都有某种不足。这两个特点与文体的性质、文体分…  相似文献   

3.
明清说唱文学在传统叙事诗的基础上开枝散叶,踵事增华。说唱在诗体与说部之间腾挪转移,在分脉合流之变中文体意识日渐彰显。不少优秀之作韵散结合,修辞丰赡,是汉族传统叙事诗的最后辉煌。从创作与批评观之,说唱文学欲以唱本上达孔子礼乐之制,下通民间院本之体,儒乐与俗曲对接。衢巷歌本与民间盲词16世纪以来大量刊刻,对于文人而言呈现复杂微妙之情感。点窜旧本与评点歌本蕴涵了参与者的文化认同与情感体验,彰显"寄笔削于歌谣之末"的精神追求。厘清说唱文学在抒情与叙事之间的文体问题对于重新评估中国文学史的某些问题颇有助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新历史主义的批评理论,比较了钱理群的《1948天地玄黄》和洪子诚的《1956百花时代》,指出它们分别继承了《史记》的“历史的文本化”(为野史所继)和“文本的历史化”(为正史所承),其背后分别有两种不同的文学史观“新历史主义”历史观和传统历史观。文章还以钱著《1948天地玄黄》为范例,撷取新历史主义的某些概念,本着整合和超越的原则,初步建构了“个人化”文学史写作格局,并预测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古典与反古典、传统与反传统、固守与革新之类的论争是欧洲文艺复兴与新古典主义时期文类理论的主旋律。文类发展观、界限观以及等级观是彼此具有逻辑相关性的有机统一体,大凡在发展观或界限观问题上的守旧派都是崇尚传统文类的高等级地位,而革新派又多倾向于认可新型文类的高等级地位。悲喜混杂剧、喜剧的存在合法性及其等级因此获得巨大改观。古今论争有助于还原古典主义文类理论的原貌,反思和冲击其权威地位,彰显出变化中的文类发展观、文类界限观以及文类等级观等新古典主义时期文类理论的特征,为西方诗学的发展、突破与转型,提供历史契机和理论准备。文艺复兴和新古典主义文类理论是由古典主义文类理论向现代文类理论发展、转型的重要序幕和必要过渡。  相似文献   

6.
7.
8.
汉魏六朝文体辨析的学术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体辨析是汉魏六朝文学批评的基本前提 ,而其学术渊源则来自《七略》和《汉书·艺文志》。二书“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的思想 ,对汉魏六朝时期的文学、史学乃至佛学 ,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此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和佛学家无不在这一学术思想指导下工作 ,并因此构成了本时期主要的学术背景。在这个背景中开展的文学创作和批评 (包括总集编纂 ) ,都鲜明地带有追溯源流的特征。它不仅使文体辨析更趋细致、周密 ,而且各文体源流有自 ,对纠正当时写作体例混乱、文本不明等时风末弊 ,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夫之《诗广传》说《诗》别开生面,颇能新人耳目,然其渊源有自。若将其置于《诗经》学史进行考察,可以认定其属于《外传体》。该书说《诗》的方法与《韩诗外传》相同,触类旁通是二者的共同特点;在体例的创新、文脉的顺适、思想融贯等方面,前者则有后出转精之功。该书最早的学术渊源可追溯至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其说《诗》的归趣即:于一己可以陶冶性情,推而广之可以化成天下。  相似文献   

10.
贾振勇 《文史哲》2015,(1):35-47,165
近年来"重写文学史"波澜再兴。我们的文学史编撰在积累了丰厚经验的同时,遇到了难以克服的瓶颈,实际存在的学术障碍和诸多热点问题的探讨,比如西方理论的"话语牢笼"现象、国民教育与意识形态的影响等,既凸显了"重写"行为的混乱与无序,又蕴含着创新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民国文学史"是一个具有重大学术增值空间、富有包容性的开放性观念平台,凸显了尊重文学历史真实性、多维价值体系和历史发展的正义原则。当前的文学研究、文学史编撰,存在着过于偏离文学研究本身、学科内部分工过于细化、艺术和美学使命弱化、学术伦理意识薄弱等问题。只有回归"文学"基点,围绕发现、选择和品评杰作,统筹协调各项研究职能,才有可能实现"印证心灵,传承不朽"的学术使命。  相似文献   

11.
傅璇琮 《学术研究》2000,(7):99-102
今年四月间 ,吴承学先生来信 ,约我为其新著《古代文体形态研究》写一篇序。刚看到信中所提的书名 ,马上就想到明代两部文体学的著作 ,即吴讷的《文章辨体》和徐师曾的《文体明辨》。《文章辨体》详列歌谣、赋、乐府、诗及各种骈散文体五十九类 ,《文体明辨》更细分为一百二十七类。当时我很担心吴承学先生如何把中国古代如此繁复、琐细的文体作统括全局的概述和分类辨析的细研呢 ?后来接到来稿 ,先翻目录 ,不禁眼光一亮 ,原来全书十七章 ,第一章至十二章分别选择了先秦盟誓、谣谶与诗谶、策问与对策、诗题与诗序、题壁诗、留别与赠别 (诗 )…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学史研究,正像整个当代学术的发展一样,进入了转型时期,其在学术观念上的一个突出表现即为由逻辑或形而上学向文学的历史本体的回归。这一转变意味着如下一个事实:学者关注的研究对象由点——著名作家、经典作品,转向面——思潮、流派、群体,有意识地对文学史的线索重新进行清理。这种工作基于不同于往昔的理念,即视事实认识的重要性高于价值判断,学者不再专注于作家的取舍(精华、糟粕之分)、等级、品第高下,而是首先着力于清理事实;不是醉  相似文献   

13.
"文体三变说":中国文学史的基本论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朝沈约的"文体三变说"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最基本而且是唯一具有完全方法论意义的文学史论述模式.历代理论家依此模式创造出唐文三变说、唐诗三变说、宋文三变说、宋诗三变说、宋词三变说、古今诗三变说、元文三变说、元诗三变说、明文三变说、明诗三变说、清诗三变说等论述."文体三变说"有着深刻的哲学和民族心理文化依据.此说开创了中国文学史论述的基本模式;开辟了古代文学史论述的基本视角;确立了古代文学史论述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创立了一种推尊某些作家文学成就和文学史地位并使之合法化,从而树立文学偶像和文学经典的论述方法.当代的文学史书写应当借鉴、吸收这份理论遗产.  相似文献   

14.
踩着二十世纪的脚步,载着新世纪震撼世界的重大事件和家喻户晓的伟大人物,报告文学走进了读者的视野,冲入了艺术的界地。但只要稍加留意,便发现思想内容的惊天动地,并没有随之而来的形式光彩,灰色的理论始终没有能将这横空出世的“轻骑兵”定性、定型和定论。本文的思考便由此开始。文本特质说报告文学“三性”:在报告文学的定性上,教科书认为,报告文学是以文学的手段及时地报告现实生活中意义重大的人物、事件的一种文学样式,兼有新闻性内容因素和文  相似文献   

15.
对电视新闻访谈的整体语篇结构特征进行归纳和概括,依据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对选取的英语电视访谈的对话部分的实例,从人际功能、经验功能、语篇功能三大纯理功能角度进行系统分析,并且对分析结果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和阐释,从而归纳出以功能文体学为视角的英语电视访谈的文体特征。这些文体特征主要体现在语气、情态、及物性、主位结构和主位推进模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形成和发展,在化学科学的历史上是一项伟大的化学成就,是一个重要的化学里程碑,它促进了化学体系特别是无机化学体系的建立,对近现代化学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发现、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前人大量实验研究工作所做的准备,离不开伟大的化学家门捷列夫所作的大量艰苦的实验、资料积累和研究工作,也离不开后人实验研究的检验、发展和完善。 一、化学元素周期律的萌芽——前人的实验研究工作为元素周期律的形成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7.
陶渊明其人、其文、其诗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独特内涵 ,既是一种文学现象 ,又是一种美学理想 ,更是一种人生境界。陶学研究是一条穿越古今的隧道、一座通向中国传统文化的桥梁。然而自颜延之所作的《陶征士诔》算起 ,陶渊明研究已经过去了一千五百七十余年的漫长历史。在绝大多数时间里 ,陶学研究与古代文学的其他领域一样 ,批评模式局限于作品的评点与随感式的议论。五四后虽然开始了系统、综合的研究 ,但直至 2 0世纪 80年代末才在钟优民先生的首倡下正式创立了陶学这一学科。至今为止 ,有关陶渊明研究的论著颇丰 ,但针对陶学学…  相似文献   

18.
对古代文学遗产的研究,在本世纪伴随着社会的风风雨雨,道路虽不平坦,却也日新月异,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成果累累,不可胜述。如果稍加分析,可以说关于文学史实,即对作家的生平事迹、作品的写作年代、本事、版本方面的考察、辩证,比重较大,而对作品的思想内蕴、艺术特征的阐释、评论方面,论著数量不小,精深者却不多。这绝不是贬抑,说明这种情况是期望有更多更精深的论著问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其中也有合理性的一方面。这里不想做多方面的探究,只就个人近间考虑的一个问题,从文学理论和文学史即古代文学研究的关系上,谈一点不成熟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从历史到教育--跨学科研究的学术体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海峰 《东南学术》2001,(5):123-128
可能是由于对比更为强烈因而引人人胜的缘故,一般人遥看地垠的大海或原野的时候,总是喜欢将目光投注到水天交接处或地平线上.在不同学科的边缘和交叉地带进行汇聚和融合,即进行跨学科研究,往往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或许是命中注定,自己要长期在学科交叉处行走,而其中一些跨学科研究的学术体验,也有勉强可与外人道之处.就此写出,以便学人交流与切磋.  相似文献   

20.
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书写与政治因素的影响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新时期,当代文学史对"审美转向"的书写在受国内政治话语影响的同时与中国参与国际政治舞台吸收不同国际政治话语的决策有关.诸多当代文学史所坚持的"启蒙"并不是纯质的"启蒙",只是一种被政治渗透的复杂多面体.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写作只有重新认识和评价一些具体和看似平常的问题,才有可能将我们的研究推向一个新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