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目标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能够产生“降本增效”的作用,提高生产迂回度和附加价值,引致新业态、新组织、新模式诞生,从而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数实融合能够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效率、增强产业创新动能、赋能产业绿色发展。然而,当前我国数实融合的实践进程中还面临着数字鸿沟与区域间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共存、数字技术核心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部分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动力不强、数据要素流通不畅等一系列现实困境。若要持续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就应采取措施弥合多维数字鸿沟,推动数字技术自主创新,引导产业数字化转型,畅通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渠道,以促进产业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相似文献   

2.
数字经济通过创新工业发展动能、强化包容性发展以及促进工业文明与数字文明的融合而赋能中国式新型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将助力建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及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实践取向上,要进一步培育数据要素市场、高质量建设工业互联网以及发展工业经济新业态,驱动工业智能化、网络化、低碳化和服务化转型升级。同时构筑以创新激励机制为牵引、以融资优惠政策为保障、以数字生态机制为协同、以人才培育机制为支撑的政策体系,为数字经济持续深度赋能中国式新型工业化、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后盾。  相似文献   

3.
装备制造业是工业经济的核心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性产业。随着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突破爆发,我国亟须通过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催生的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机制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然而现阶段,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在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市场体系、产业生态维度均存在融合不深的制约因素,极大地阻碍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培育。数字经济背景下,应从数字科技对装备制造业技术范式的融合创新、新型基础设施对装备制造业生产业态的系统升级、数据要素对装备制造业市场体系的组织链接、数字治理对装备制造业产业生态的解蔽重构等方面培育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从而提升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效能,形成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和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强大引擎。  相似文献   

4.
任保平 《东岳论丛》2024,(1):41-48+191
在新发展阶段数字经济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双重目标,既要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又要实现农业农村的数字化。双重目标下数字经济能够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数字经济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机制有创新驱动机制、效率提升机制、分工协调机制、组织管理机制、供需结构机制、融资支持机制。新发展阶段双重目标下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任务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的数字化改造,提升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数字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进数字化的农业经营组织体系建设,实现农业的数字化经营管理;以数字经济赋能农业发展,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水平;以数字经济赋能农业生态化,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针对新发展阶段数字经济赋能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制约因素,双重目标下数字经济赋能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路径在于:推进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推进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补齐农村数字经济短板,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完善保障支持系统,提高数字经济赋能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支撑保障能力;加强财政金融支持,拓宽数字经济赋能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5.
数字经济是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驱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在阐述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机理的基础上,文章基于中国2011—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多维度实证考察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赋能中国式现代化,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内在机制检验证实,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推动科技创新是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作用渠道;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结构中的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积极效应强于数字产业化,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赋能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制度环境与数字经济在赋能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存在替代效应;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现代化还受到城镇化与环境规制的影响,表现为门槛效应与调节效应。研究有助于解释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机制与效应,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梁琳  金光敏 《齐鲁学刊》2023,(5):129-138
产业链韧性提升是实现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我国经济韧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提高供应链的运行效率、增强企业链的稳定性、催生空间链的网络化、引领价值链的分工转型等方式来提升产业链韧性。当前,数字经济与我国产业链融合呈现以下特征:数字化产业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数字经济为产业链现代化注入新动能,数字经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数字化规模不断扩大。但数字基础设施薄弱、数据要素市场化程度低、数字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数字人才短缺等因素对数字经济赋能产业链韧性形成制约。鉴于此,应该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数字技术与产业链的有效衔接;推动数据新要素流动,促进数字链与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完善产业链数字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对接;增强数字人才支撑,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提升数字经济赋能产业链韧性的乘数效应,更好推动产业链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相似文献   

7.
实体经济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坚实的物质基础。发展和壮大实体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在数字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实体经济的内涵与范围不断拓展。作为人类技术的新范式,数字技术正在重塑三次产业的传统生产范式。数字技术的软硬件开发、以“三新经济”为代表的数字产业化以及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所构成的产业数字化共同构成了新实体经济。新实体经济助力中国经济实现现代化的逻辑主线,是数据作为生产要素进入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环节之后,成为创新理念落地的主要载体,通过数字化赋能再造,推动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发展新实体经济需要充分发挥数据生产要素的作用,补齐新实体经济底层关键核心技术匮乏的短板,以数字技术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积极参与新实体经济的国际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体,必须把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支撑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遵循“单点应用、局部优化、体系融合、生态重构”四个层面的演进逻辑,即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实现多业务环节和流程系统的局部集成优化,实现现代服务业与现代产业加速融合,实现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从产业安全提升、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跨界融合、产业要素流动等的价值维度认识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应聚焦融合实践路径,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聚焦循环实践路径,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聚焦数字化实践路径,巩固优势传统产业领先地位;聚焦生态化实践路径,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9.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目前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新引擎和新趋势,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需要实现数字经济与中国式现代化有机衔接,培育中国式现代化的新优势。从理论机理上来看,数字经济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衔接能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转型,促进经济体系的现代化,培育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引导数字文明新形态。数字经济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衔接需要构建和完善融合机制、联动机制、并联机制和合作机制。数字经济与中国式现代化有机衔接的路径在于:走中国式数字化道路,全面推进数字中国建设进程,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杜传忠  疏爽 《社会科学战线》2023,(12):78-87+281
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正成为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文章从技术—经济范式特征出发,认为人工智能分别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微观层面,人工智能作为新型通用数字技术,主要通过培育高端要素、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观层面,人工智能通过融合三大产业,采用乘数增长模式,进行智能技术赋能,实现活化驱动,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宏观层面,人工智能通过改变消费结构、投资结构、对外贸易结构和劳动力供给结构,进而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现阶段,人工智能发展的理论基础、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和产业链构建以及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等方面尚存在一定制约因素。为此,文章提出应大力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着力打造国产芯片生态圈和产业链、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要决策,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数字经济赋能城乡要素双向流动能够促进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数字经济赋能收入分配能够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数字经济赋能平台高效率交换能够促进乡村在线交易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赋能城乡居民数字化消费能够促进供需两端协同发展。当前,数字经济推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缓解了城乡资源分配不公难题、促进了乡村交换模式的转型、助推城乡消费新模式的形成,但还存在城乡要素流动受阻、城乡生活体验差距不断扩大、乡村基础设施资源交换不充分、乡村数字化消费模式发展不完善等现实问题。应进一步整合数字农业生产体系,实现农业数字化融合发展;构建基本公共服务数字化体系,强化资源分配均等化;完善乡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建设乡村在线交易平台;推广乡村线上消费,助力乡村消费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12.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崛起的经济形态,正逐渐成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内生驱动力,也是新发展阶段下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向强转变以及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的新动能。数字经济与市场经济体系的结合带来了新的机会,为破解制约市场循环的隐性壁垒和堵点痛点提供了新的手段,也为促进要素资源和商品服务的有序畅通流动提供了新的契机。但在推动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也面临着关键核心技术不足、数字经济区域发展不均衡、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程度不深、数字生态功能亟待完善等瓶颈和挑战。未来应进一步完善我国数字经济与市场体系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和衔接机制,以前瞻布局视角全面提升数字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原始创新能力,以协调发展理念逐步缩小不同地区及群体间的“数字鸿沟”,以高效有序目标促进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提质增效,以“双循环”新格局充分构建安全与开放的数字生态共同体,多措并举、合力协同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任保平 《学术界》2022,(12):24-30
数字经济是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通过发展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国内共识,目前推动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是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治理体系构建的逻辑是要让数字经济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动力,并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去。目前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现代化治理体系构建中的最大的挑战,是数字经济对政府治理能力和政府治理有效性的挑战,包括数字经济治理中合作治理能力亟需提高,经济主体活动的负外部性问题以及反垄断问题对数字经济治理的挑战。构建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现代化治理体系要注重战略规划,做好顶层设计,构建数字经济治理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协同体系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实体经济是强国之基、富民之本,因此,实体经济的发展质量关乎我国总体经济发展质量。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实体经济迫切需要塑造发展新优势以实现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的赋能作用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渗透应用能够通过扩大要素供给来重塑发展动力,通过产业关联和技术关联来注入发展新活力,通过产业升级来拓宽发展边界,通过提供数字治理模式来保障发展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数字化转型缓慢、数字技术创新不足、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存在风险、数字治理体系不完善、数字技术对劳动力产生挤出等现实问题与挑战,阻碍了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赋能作用。在“十四五”时期,应全面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积极推动产业数字转型,强化数字技术创新,重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加快数字治理体系建设,完善就业保障和人才培养体系,促进数字经济支持我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数字经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新发展阶段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势必要寻求新动能。数字经济在乡村产业专业化、融合化、信息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能从效率提升、产业变革和结构优化等方面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方面存在着数字化转型能力不强、要素协同运转不通畅、数字基础设施不完善、数据共享机制不健全以及产业衔接不充分等制约。因此,需要突出问题导向,聚焦乡村产业数字化,提升乡村产业要素协同度和乡村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健全乡村数据分享机制,推动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有效衔接,进而有效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6.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数字中国的发力期。数字技术赋能乡村高质量发展将为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提供新动力。现代先进信息技术与乡村高质量发展之间虽侧重不同,但仍存在巨大的衔接空间。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主要表现为二者之间具有目标一致性,数字技术的迭代更新为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乡村高质量发展也是数字创新的重要助推力。数字乡村依托数字经济的发展,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构建虚拟空间,激活、增强各种功能效益为乡村农业发展、社会治理、文化建设、医疗养老、教育发展赋能,进而助推乡村高质量发展。在新发展阶段,数字技术赋能乡村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协同推进:加强乡村数字变革技术支持;促进乡村主体数字理念转型;健全数字乡村相关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7.
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抓手,数字化转型在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但在数字制度、资源及能力配置不对称条件下,以数字化转型赋能提升我国新质生产力过程中,还存在数字经济体制创新滞后导致对新经济的激励不足、科技管理制度滞后导致关键核心技术的短板突出、数字人才培养模式滞后导致人才规模和质量受限、现行数字服务供给状况与业界实际需求存在脱节、数字领域规则标准与高标准国际要求衔接不紧密等瓶颈约束。为实现“数字中国”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蓝图,未来亟需多管齐下、精准施策,推动数字治理体制创新,释放数字化转型红利效应;促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赋能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创新数字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数字人才规模和质量;提高数字服务供给效率,优化服务中间品投入质量;深度对接国际标准规则,推进更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相似文献   

18.
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是催生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关键举措。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根基。大庆产业基础长期以工业为主导,规上工业增加值全省第一,全面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持续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对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至关重要。大庆市第十次党代会把建设“中国新兴的数产深度融合城市”作为重要目标,加快布局数字经济新赛道,推进实体经济数字化赋能。文章以工业“智改数转”为主线,就推进重点领域数实融合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许明 《齐鲁学刊》2023,(1):133-142
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是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路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数字经济重要性日益凸显,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国际合作成为战略选项。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主要集中在数字基础设施、数字贸易和数字经贸规则三大领域。当前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呈现数字基础设施合作不断升级、数字贸易国际合作蓬勃发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规则化凸显等现状。然而,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也存在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突出、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制度型框架缺失、数字经济发展外部风险凸显等显著挑战和风险。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应从提升区域内数字经济核心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推动区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境外经贸合作区数字贸易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前沿技术协同创新等方面,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国际合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实融合对于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学理上剖析了数实融合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机理,提出数字经济从数据要素、数字技术、数字平台和数字产业四个维度带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数实融合通过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助力实现共同富裕三条路径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分析西藏数实融合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以数实融合加快西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