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美术教育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目前美术专业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在现代美术教学中,如何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创造力,从而有利于美术专业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增强自身竞争力,同时也为今后的美术教育工作提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由于对师范院校美术专业的教育在认识上存在着误区,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了非师范化倾向,使师范院校美术专业的教育偏离了培养美术专业教师的职业教育方向。因此,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调整办学思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教育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培养上,从而使师范院校美术专业的教育获得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师专美术专业培养目标是中学美术教师,中学美术教学的目的主要是素质教育(当然,不排除它在整体教育的不很重要的意义上所具有的技能与知识教育的作用),这就决定了师专美术专业教学不同于其它美术专业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个特征是与中学素质教育相关税的,它表现为师专美术教学在其组织管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所应有的对中学素质教育的反映。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并未注意到这一点,师专美术专业教学因而还没有明显地具备这个特征,存在着与中学素质教育脱节的情况,而且随着中小学对素质教育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脱节将会更加严…  相似文献   

4.
美术史教学是高校美术专业中必不可少的课程,由于它属于史类专业理论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常常受到“史”的发展顺序的局限,运用何种方式进行教学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高师美术专业教学中 ,创作仍然是一门必要的课程。毕业生的跳槽 ,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创作教学。由于当前美术高考模式的误导 ,在应试教育氛围中走进高师美术专业的新生 ,创造思维受到很大的抑制。创作教学不要局限于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时 ,要从学生入学时就抓起 ,建立起一个开放性的动态流程教学。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高师美术专业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重新修订培养目标,即由传统的为各级各类学校培养合格的美术专业师资,发展到与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美术专业人才二者兼顾;并据此重新建构适应这一教学改革形势的针对性较强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地方普通高等院校美术专业素描教学应根据不断发展的具体形势及地方普通高等院校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以往素描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目的含糊不清、教学内容相对老化、训练方式手段陈旧落后等问题,明确教学目的,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并采取小单元式、特殊情境式等教学方法与手段,切实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8.
美术欣赏课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师美术专业欣赏课教学的任务,除了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开阔视野,陶治情操外,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表述能力.因此,探讨高师美术专业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途径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画欣赏教学面对的常常是非美术专业的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教学的思路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在学习中国画品评标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作品的题材、表现手法、作者、历史背景,以及意境、构图、笔墨、色彩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解读,使学生掌握中国画欣赏的步骤和要领。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高等美术专业教育紧跟时代的步伐,努力冲破现有教育模式的束缚,开始寻觅和建构新的教育格局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尤其是专业美术院校和师范院校的美术系科经过痛苦的决择,初步建立起新的教育体系和模式;并开始有了较好的开端,为其他高等美术专业教育的改革和调整开了好头。然而民族院校美术专业的改革至今尚未有明显的举动,似乎仍在徘徊之中,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焦虑,本文试图从市场经济与高等美术教育,特别是与民族院校美术专业教育改革的关系谈几点肤浅的认识,就教于关心民族院校美术专业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1.
美术专业创作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作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把真实的生活感受用画笔表现出来。在表现手法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这既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又能拓宽自身的视野,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师专美术专业的教学任务是为了培养合格的初级中学美术教师,这是师范学校性质所决定的。因此,如何培养出适应初级中学美术教育师资是当今师专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笔者最近走访了我省六所师专美术专业(均为二年制),并调查了其课程设置的情况,深感六所学校美术专业课程设置与初级中学美术课教学实际不相适应的现象严重,使人感到改革美术专业课程设置的任务十分紧迫。 根据六所学校美术专业课程设置的内容,可大致将其分为三大部分(可能不太科学):一,绘画(素描、水彩、水粉、油画、国画、创作)。二,应用美术(美术字、图案、设计)。三、史论(艺术概论、中国美术简史、外国美术简史、教材教法等)。  相似文献   

13.
山水画是高等师范院校美术专业课之一,开设山水画课对学生了解传统绘画,继承与发扬民族文化传统有着重要意义。山水画的表现方法很多,笔墨规律较难,教学时数又少,教师如何教才能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我们每个任课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几年来,我在山水画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实践证明有些做法是行之有效的。 一、突出高师美术专业特点的“三结合”教学法 高师美术教学与专业美术院校教学相比,有其共性,也有自己的个性,美术专业是共性,师范特色是个性,在高师内部,美术专业与其它专业相比,师范特色是共性,美术专业是个性。高师美术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高师美术教育既要掌握一般艺术教育的规律,又要掌握与其相适应的特殊的教学方法,即把艺术性和师范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课程设置、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方面,既要有深度,又要有广度,而且我认为,高师美术教育更应在“广”度上下功夫。因为高师美术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培养中学美术教师,而不是画家。为此,我在教学中把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其鉴赏能力,拓展其知识面作为教学重点,设计了一个欣赏、对比、示范表演三结合的教学形式。具体做法是:在画室里将山水画分为四部分展出,一是展出我国历代山水画名作,二是教师本人山水画作品,  相似文献   

14.
美术函授教学必须适应社会发展和实际情况的需要。建设一个更适合美术专业函授教学的新教学件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特殊职业教育是残疾人掌握职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特殊高职美术专业的开设,为听障生提供了更高的学习平台.特殊院校在高职美术专业教育中,应结合听障生心理特点及发展需求,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辅导的内容,提高听障生的生涯自我引导能力;要突出专业的职业化导向,做好中高职美术教育的衔接,促进听障生整体美术专业技能的提升;同时要通过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等措施提高他们融入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美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尽管在论文管理以及毕业生学位授予的标准上有详尽的规范与要求,但在教学实际中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美术专业蓬勃发展,本科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毕业论文作为本科生理论研究水平的标志以及获得学士学位的重要评审标准,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在美术系英语教学中,怎样转变教学观念,结合教材特点和教学目的,采用多种方法,调动主体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和引导他们充分运用其特长,促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这是英语教学的特殊问题,也是一个新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实践进行探讨。 一、美术专业学生学英语的优势与不足 绘画和形象思维无疑是美术专业学生的优势。美术与语言同属人文科学,它们之间的共性远比理科的多。概括地分析,有以下几点:第一,图形不仅是美术之母,也是文字之母。没有象形文字就没有现行的表意和表音文字。人们都是从看图中学会了语言。第二,美术和语言都是文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应试教育造成的高师美术专业低年级学生在素描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素描教学中的素质培养取向。  相似文献   

19.
高师院校美术教育改革已势在必行,因为高师院校美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合格的中等学校美术教师。目前,很多人对高师美术教育有某种模糊认识,认为美术教学就是教教画画,同艺术院校没有什么区别。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脱离培养目标,单纯从专业技能出发,所培养的学生是很难胜任中等美术教育工作的。因此说高师院校的课程体系与艺术院校有很大区别,高师美术专业的课程如何设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课程设置要同培养目标相契合。如果课程设置脱离了培养目标,那它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所以说培养目标决定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又为培养目标服务。以往在高师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存在着一种倾向,那就是向专业院校看齐,忽视了高师特点,具有高师美术专业特点的课程内容在整个课程设置中,只是一种点缀。因此,所培养出的学生既专业能力不强,又缺少美术教育教学基本功,很难胜任初、高中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我认为高师美术教育改革,应从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出发,着重在五个环节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0.
素描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认识物象形体、描画客观物象的造型能力和观察方法,并对教学进行的主要步骤作了概括的论述,同时结合装潢实用美术专业学生的课程特点作了有针对性的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