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离退休职工的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的挑战。我国人口组成格局正逐步向老龄化社会迫近,离退休干部职工是“老人行列”的主要部分。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在物质文化空前丰富的背景下,满足越来越浓郁的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以身躬行,其主要支柱力量毋庸置疑。老同志工作在落实“两个待遇”的同时向“四个待遇”转化方面在离退休职工幸福的晚年生活中显得尤为突出。如何落实好“文化待遇”实现文化养老,首先应挖掘其产生的背景、根源及具体的目标、途径等问题。结合我院离退休职工管理处文化养老工作与院所文化的相结合,努力探索其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以文化养老为切入点,切实开展好离退休职工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管理的本质是一种文化,西方传统文化是崇尚科学主义的工具理性文化,注重自我价值和追求法治,强调管理的制度化、定量化和严格化,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是崇尚人文精神、伦理道德、集体主义的“家天下”文化,以重视“情感管理”,强调人本位的儒家思想理论体系为主导。孔子说“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要想成为“君子”即好的管理者,务必从这三方面进行由“内圣”到“外王”的修炼。  相似文献   

3.
许博渊 《领导文萃》2011,(14):98-102
我的老师季羡林先生有一个坚定的看法,认为世界上的文化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没有一种文化可以长盛不衰。他认为东方文化的基础是综合的思维方式,因此既见树木又见森林;而西方文化的基础是分析的思维方式,因此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西方文化垄断世界已达数百年之久,  相似文献   

4.
企业文化是一种员工发自内心的自觉性,正所谓“制度管不了全部,只有文化才能发挥作用”。但是,文化在形成之后虽是一种“自觉”,但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形成过程也是一种“自觉”,或主要依靠员工的自觉。任何一个组织的文化形成,在教育和引导之外,总是需要一些外部制度的强制性。  相似文献   

5.
企业文化是一种存在,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重要内容,加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研究、运用和实践,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对于完善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苏州市沧浪区委、区政府确立了“文化立区,经济强区,和谐沧浪,幸福社区”的发展思路后,结合本地实际,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打造“文化沧浪”品牌,逐步形成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该区在“文化沧浪”行动计划的指引下,充分挖掘和整合区域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实施“群众文化十百千万”工程,活跃群众文化,满足居民精神需求。仔细研读就不难发现,“文化沧浪”提倡的就是以文化为催化剂,使之成为凝聚人心、整合资源、强化特色、  相似文献   

7.
龙口矿业集团洼里煤矿紧盯“文化兴矿”这一主旋律,把握精髓,突出以“七三四”管理文化、“四三三”安全文化、“五六八八”经营文化、“一二三四”班组文化,打造富有“洼煤”特色的四大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8.
肖珊 《决策与信息》2013,(12):80-80
客家宗族组织治理作为客家民系社会管理的重要方式,具有“崇祖、重教、自治”的特点,在客家地区社会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正视客家宗族组织治理问题,努力挖掘客家宗族文化传统形态中的现代因子,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客家宗族组织治理在社会管理创新,特别是社区治理、居民自治过程中发挥积极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以重庆大学城一小靓美课堂文化构建为例,尝试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课堂文化构建策略进行探析。
  一、靓美课堂文化的内涵
  (一)靓美课堂的内涵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由此可见,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在关注学生知识建构和品德形成的同时,更加强调生活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靓美课堂是众多特色课堂中的一种课堂形态,浸润着学校主流文化--桥文化。靓美课堂是“低能耗、高效率”的课堂,是通过提高教师“四力”(课程标准的领悟力、课程资源的整合力、教学过程的呈现力、教学语言的表达力)来呈现学生“四小”(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学习状态的课堂,是师生生命共鸣、共生(充盈着爱心、饱含着激情、洋溢着自信、愉快地合作、勇敢地探究、智慧地获知)的课堂。  相似文献   

10.
“课堂观察”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是一种用数据透视我们课堂的新型听课方式,是用观察到的现象、记录的文字阐述听课后的感受与建议的新型点评方式出现在评课阶段。带着思考和探索,我校礼仪教研组学习使用“课堂观察”工具实施了听课和评课活动,并有所感悟。  相似文献   

11.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无形资源,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管理层的重视,企业管理者把自己的经营理念、价值指向、行为方式等整合到员工中去。因此,有.必要将目前最新的管理理念“文化管理”注入到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将文化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从文化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角度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2.
节日文化如一条蜿蜒河流,自远古时代奔流而来,滋养着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生活。作为一种民间传承文化,节日文化的主体部分形成于过去,但其“根脉”一直延伸至今,并且将伴随大众的生活实践萌发“新芽”,不断发展、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3.
英语学科作为一门语言,具有文学性、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特点。在英语教学中怎样渗透德育,我做了以下探索。一、深入钻研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教材是寓德的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课堂寓德的前提。在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德育,就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育目的,抓住结合点,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时政     
说起文化大家都不陌生。大凡读过书的人都认为文化代表知识或品味.文化是思想、艺术或技术,文化是一种象征。“知识分子”是对文化人的概括,“文化人”则含有儒雅、谦谦君子之暗示。中国文化深厚如望不穿的地窖,有人说它醇香,有人叫它酸臭,也有人说它不香不臭。后者是中国的传统“中庸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粹。  相似文献   

15.
地方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社会和提高高校教育水平的迫切需要.地方高校在文化传承与创新过程中具有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历史性、根治性和自主性三方面.作为一所地方本科高校,嘉兴学院文化传承与创新应当从自身的战略思想和办学定位出发,构建嘉兴学院文化传承与创新体系,从“挖掘传统、凝练特色、规划布局、制度创新”四个方面系统推进  相似文献   

16.
根据《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提出的总体目标: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突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彰显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形成最优化的课堂形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学校以“课堂大开放、教学大练兵”活动为载体,切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切实推进“卓越课堂”建设。我校由中小学分管领导牵头,中小学教导处主任,年级主任,学段主任具体负责落实。对于“卓越课堂”建设做到:信心要坚定,态度要坚决,措施要坚持。为此,我校先后多次召开“卓越课堂”建设的推进会和培训会,集中学习《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提出总体目标、具体目标、近期目标、远期目标、九大行动计划和《沙坝乡中心学校“课堂大开放、教学大练兵”活动暨“卓越课堂”建设实施方案》。通过学习,学校从领导班子到普通教师,深刻地领会了“卓越课堂”的涵义,让每一位教师提高了对课堂文化建设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17.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之一,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表现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协商民主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的产物,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和合”思想、兼容并蓄、兼听则明、和而不同、以人为本等内容相契合,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政治的运作方式。我们应该进一步坚持和发展协商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8.
陈璐 《管理与财富》2009,(6):158-158
体育电视娱乐节目将体育经过一个娱乐化的包装,本着娱乐亲切定位来制作设计体育节目,将体育文化和娱乐文化进行互补的融合,通过延伸体育的外延,深层次挖掘受众的心理需求,将体育进行由“传统”向“时尚”的定位包装,从而迎合当前观众的娱乐心理,让观众得到开心愉悦。体育电视娱乐节目作为一种新的体育电视传播形式出现,反映了现代体育丈化作为主流文化的传播特点和表现,尤其是现代体育文化与娱乐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本文通过分析体育传播娱乐化的表现,电视体育娱乐节目的特点,从中解读现代体育文化传播中体育文化和娱乐文化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魏玉祺 《经理人》2004,(6):88-89
在国内营销界,“行销”和“事件”两个关键词总是关联起来的。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家正在谋求把“文化”和“行销”两个关键词对接,并以文化行销的方式来传播品牌。  相似文献   

20.
课堂提问作为一种师生对话、生生互动交流的重要手段,在课堂中是必不可少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的提问,对于准确了解教育对象,开发学生智力,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积极的作用。然而,许多老师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严丝合缝的,让学生随着教师的精心设问去思考,去回答,表面上看有问有答,殊不知这样的提问给学生留下的思维空间太小了,学习潜能的挖掘和开发作用不大。本文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方面的一些片段,谈谈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