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分析了移动电子商务下交易成本的主要构成后,论文提出了搜寻成本、评价成本、支付成本、风险成本对消费者感知价值影响的假设,构建了移动电子商务下交易成本对消费者感知价值影响的假设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利用样本数据对假设模型进行了拟合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成本、支付成本、评价成本是移动电子商务下消费者网上购买商品的主要成本,均与消费者感知价值显著负相关,其中,风险成本与消费者感知价值相关程度最高,而搜寻成本对消费者感知价值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购物者的风险态度与其风险成本、评价成本显著正相关,通过对评价成本、风险成本的作用间接影响消费者感知价值。最后,依据研究结果,论文提出了促进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移动网络环境下消费者对增值服务的感知风险的前因进行了实证研究,采用问卷法对移动增值服务的主要用户群进行了抽样调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消费者感知信息不对称,感知移动商务技术不确定性、移动增值服务的无形性等三个前因变量分别对消费者感知风险各维度的作用。结果表明消费者感知信息不对称对消费者感知隐私风险、财务风险、功能风险、心理风险和时间风险均有显著的正相关作用;消费者感知技术不确定性仅对感知功能风险、感知财务风险和感知时间风险有显著的正相关作用;而增值服务的无形性则对除感知财务风险之外的其他风险维度均有显著的正相关作用。研究表明增值服务的信息不透明是消费者感知风险的主要来源,另外消费者对移动技术缺乏了解和技术本身的不确定性也会增加消费者感知风险。研究结论为相关企业采取措施降低消费者感知风险,促进移动增值服务的接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消费者采用模型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Bandura的社会认知论,消费者、新技术和采用三者之间是一个辩证的三方互惠决定体系.通过对几种基本的用户接受度模型(TAM、TPB、VAM)进行综述和分析,本文采用三方互惠决定论的理论框架,结合价值理论和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提出一个新的用户接受度模型--基于自我效能感的价值接受度模型(SVAM).针对新兴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移动拍卖的用户接受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自我效能感的价值接受度模型SVAM可以更好地解释用户的采用意图.在自愿购买的消费市场中,用户的自我效能感影响了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感知价值,并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态度和采用意图.尤其当消费者缺乏基本的使用经验时,自我效能感将具有更显著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郑称德  刘秀  杨雪 《管理学报》2012,9(10):1524-1530
从消费者感知价值和自我效能感的角度,以基于价值的采纳模型和技术接受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调研问卷方法研究影响消费者移动购物意图的若干关键因素.结果表明,用户对于移动购物的感知有用性和自我效能感影响了感知价值,并与感知价值一起影响采纳意图.所提出的移动购物采纳模型解释度较高,对用户采纳意图给出了技术特性视角和个人特质视角的比较全面的解释,并结合研究结果对移动购物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阿里巴巴公司支付宝为典型,分析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分类、支付方式,并从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新兴的移动支付的挑战和央行超级网银推出对第三方支付的冲击三方面,分析第三方支付企业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第三方支付业务规模越来越大。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文主要从第三方支付业务中洗钱风险方面出发,分析了当前第三方支付业务中反洗钱措施及其监管,并就如何完善第三方支付业务提出了一些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个人满足、感知价值和推荐奖励计划为理论基础,采用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检验方法,系统研究消费者网购评论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推荐奖励计划在这一机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个人满足正向影响消费者网购评论行为;个人满足通过提升消费者感知价值,正向影响消费者网购评论行为,感知价值在个人满足与消费者网购评论行为中起中介作用;推荐奖励计划在感知价值与消费者网购评论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网络商家和第三方平台应当不断丰富评论形式,持续改进产品质量及服务,并通过创新推荐奖励机制来吸引消费者主动发表网购评论。  相似文献   

8.
移动支付的使用者与使用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华平  唐军 《管理科学》2006,19(6):48-55
基于整合型信息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探讨影响接受与使用移动支付的因素,通过文献分析和调研提出了研究模型,该模型是对整合型信息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的扩展,新增的两个影响移动支付接受意愿的因素是风险认知和成本.通过对移动支付使用者的问卷调查和分析可知,社会影响对移动支付使用意愿有最显著积极影响,其次是期望效用,成本和努力期望对移动支付使用意愿没有显著影响,便利条件对使用行为也没有显著影响,风险认知对移动支付使用意愿也有显著积极影响,移动支付使用意愿对使用行为有显著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和沟通隐私管理理论,通过三个2×2的实验设计,分析了在线隐私政策对消费者提供个人信息意愿的具体影响机制,并考察了信息敏感度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在线隐私政策的告知明确性、权限水平及保护程度对消费者的信息控制感知和隐私风险感知有显著影响;信息敏感度正向调节隐私政策的权限水平、保护程度与感知信息控制之间的关系,负向调节隐私政策的权限水平、保护程度与感知隐私风险之间的关系;感知信息控制和感知隐私风险对消费者提供个人信息意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陈秋英 《管理学报》2011,8(7):1021-1026,1066
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通过对36名在校大学生的非结构性/半结构性访谈,研究大学生对移动服务消费的感知价值实际维度。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对移动服务消费的感知实际维度有亲和价值、信任价值、价格价值、质量价值、便利价值、社会价值和认知价值;锁定对提高大学生使用移动服务的忠诚度具有重要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地震对房地产市场消费行为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消费者行为的视角.研究了地震感知风险对房地产市场消费者行为产生的影响及其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地震感知风险对房地产市场消费者的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具有负向影响;地震感知风险越高,消费者越可能感觉为现有商品房付出了过高的价格:地震感知风险通过感知价格间接引起后悔感.这种后悔感对感知价值具有负向影响:地震感知风险通过感知价值间接负向影响房地产消费者的再购与推荐意向。文章最后讨论了研究结果.并为灾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研究风险可评估性对决策者主观风险感知过程和结果影响的机制。根据风险即感觉假说和情绪启发式模型,构建了风险可评估性、分析型风险、感觉型风险和总体感知风险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针对在校大学生对就业风险感知的实证研究表明:(1)决策者的总体感知风险中包括了相对理性的分析型风险和相对感性的感觉型风险。(2)风险可评估性会影响决策者的风险感知:风险可评估性和分析型风险与感觉型风险结果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风险可评估性的提高会降低感觉型风险结果与决策者总体感知风险之间的联系。基于这些结论,本文对如何影响决策者的感知风险提出了建议,并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自第三方支付诞生之时起,第三方支付平台与商业银行之间的竞合关系一直被人热议。尽管目前产业链分工尚未十分明晰,但电子支付经过十年发展,在单纯的支付接口合作外,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之间已在多个层次形成密切合作。但长远看来,由于第三方支付的形式和传统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信用卡业务模式有很强的类似性,第三方支付机构和传统商业银行之间势必会发生竞争,两者间存在一场博弈。本文分析了第三方支付平台和商业银行间的合作关系和竞争关系,并给出了处理第三方支付平台与商业银行间的竞合关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感知价值与信任的移动商务用户接受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涛  鲁耀斌  张金隆 《管理学报》2009,6(10):1407-1412
从收益与成本2个方面,考察了影响用户感知价值与信任的因素.对收集的250份有效样本数据采用SEM分析中的LISREL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普遍连接、感知费用和安全风险显著影响用户感知价值,而情境提供与安全风险显著影响用户信任.  相似文献   

15.
首先对第三方支付产业的现状和发展状况予以阐述,分析了它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和经济原因。其次对第三方支付产业的当前问题予以分析,找出第三方支付产业发展的障碍因素。最后,在此基础上,对第三方产业持续发展的提出了一些相应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相关理论,分析了P2P网贷模式、第三方支付模式、众筹平台模式、大数据金融模式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并对于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监管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正由于网络支付业务的创新性、跨界经营和客户自主远程操作的特点,以及第三方支付服务端系统漏洞、客户的风险意识参差不齐,特别是第三方平台风险防控水平和能力的不可控性,给银行网络支付风险的管理和防控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客户不慎将账户相关信息泄露给不法分子,就有可能账户资金被诈骗分子通过网络支付转移欺诈。网络支付欺诈事件的特征和表现形式目前来讲,电信欺诈、钓鱼欺诈和网站信息泄漏是目前三种主要的网络支付诈骗类型,其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网络购物中消费者决策行为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期望确认理论、感知风险和信誉信任建立了网络购物中消费者决策行为的动态模型,对消费者决策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购物后的满意度对再次购买决策具有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19.
网上支付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环节,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支付模式,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首先阐述了基于信用中介的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模式,分析了这种第三方支付方式中潜在的金融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络环境下控制第三方支付金融风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网上第三方支付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第三方支付主要面对的是消费者,所以消费者保护问题是第三方支付相关法律问题的关键。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对这一相关领域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立法研究,而我国对网上第三方支付的消费者保护并没有做出规定,立法很不完善。因此,基于在这一领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网上第三方支付相关理论的探讨,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发达国家的立法进行深入了解,为我国网上第三方支付法律制度提出一些立法建议,倡议加强对这一领域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