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老年人》1996,(4)
造福糖尿病患者──记著名糖尿病专家李显斌豫中医广证字(1995)第70号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慢性进行性疾病,中医称之为“消渴症”,初起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乏力、血糖增高、尿糖有“十”号为主要特征,久而久之,便会出现视力模糊、肢体麻木、皮肤于燥痛痒、...  相似文献   

2.
《伴侣(A版)》2010,(1):63-63
正问:我和妻子都比较胖,最近体检空腹血糖水平偏高,医生诊断为Ⅱ型糖尿病,通过饮食控制已经好转。听说此病有一定遗传倾向,我们很怕孩子会遗传我们的病。请问能否预防?答:医学上将糖尿病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种。Ⅰ型糖尿病即儿童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糖尿病逐渐成为困扰老年朋友的一大难题,除了众所周知的“三多一少”症状表现:即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如果不能控制好血糖,严重的还会引起中风、心肌梗死、失明、尿毒症、足部坏疽溃烂等多种并发症。 上世纪70年代,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不足1%,而目前我国的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达9200万,与此同时,中国大约有1亿人血糖不正常,这些人便是糖尿病的“后备军”,其中糖尿病前期(糖耐量受损)人群约6000万左右,当中每年又有10%即600万人,发展为糖尿病。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1995,(12)
攻克糖尿病独辟蹊径豫中医广证字(1995)第168号郑州市中原人民医院中医糖尿病科主任郭大夫用自己研制的中药“克糖宁胶囊”、“消渴散”使数千例糖尿病人摆脱了疾病的折磨。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症,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乏力、视力模糊、四肢麻木、性欲...  相似文献   

5.
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毫摩尔/升就可诊断为低血糖。不论是哪一类型的糖尿病人,都有发生低血糖的可能。尤其是Ⅰ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脆性糖尿病人,发生低血糖似乎是很平常的事,而做胰岛素强化治疗时,也很容易发生低血糖。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名英语高级教师,2005年退休,从事教育事业近四十年。2003年,我被确诊为“Ⅱ型糖尿病”,曾先后在多家医院住院治疗,血糖居高不下。起初是药物治疗,后来药物加胰岛素,而后药物逐渐减少为零,完全依赖注射胰岛素。  相似文献   

7.
正5年前,时年56岁的特蕾莎·梅因为重感冒去看医生。她提起自己最近体重减轻了很多,医生为她化验血液后诊断为Ⅱ型糖尿病。服用口服降糖药后,情况并未好转,两个月后进一步的检查确诊她为Ⅰ型糖尿病。这意味着,特蕾莎·梅将不得不依靠注射胰岛素来维持健康。因为患有糖尿病,特蕾莎·梅不得不打破英国下议院议员不能在议事厅里吃东西的规矩。她在手提袋里放了些坚果,没人注意时就吃点。糖尿病并没有影响到她的工作能力。她现在对饮食  相似文献   

8.
我的身体向来很好,自信没有什么病。可是,两年前的一次例行体检却动摇了我的信心。那次,医生为我做了血糖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说我患了糖尿病。我一听哈哈大笑,说:你们有没有搞错,我这么好的身体哪里来的糖尿病?再说,糖尿病是有症状的,我有个战友患糖尿病,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这糖尿病“三多一少”的症状,哪一条都与我不沾边,我会有糖尿病?医生一脸的严肃,指着化验单对我说:错不了,你的血糖值大大超过了正常标准,只是尚在早期,还没有引起身体可感觉的症状,这在临床上称为隐性糖尿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快就会有“三多一少”了。这一…  相似文献   

9.
一、洗澡:凡没有并发症的患者,可通过洗澡改善病情。一般洗41-42℃的热水,可提高新陈代谢,降低血糖,促进脏腑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洗澡时间长短,可按各人的体质、病情决定,一般每天一次,每次以15-20分钟为宜。空腹或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洗澡。二、按摩:中医把糖尿病称为“消渴症”,又分三类:烦渴多饮者为上消,多食善饥为主者为中消,尿量多者为下消。(一)糖尿病按摩疗法的主穴是胰俞穴,该穴有调节胰腺功能的作用,用大拇指逆时针方向按摩5分钟。配合穴位分别是:上消─—逆时针揉摩肺俞穴、鱼际穴、廉泉穴、合谷穴各30次,…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中患糖尿病的比率要比中青年人的高出3~6倍。近年在上海市某社区调查发现,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糖尿病患病率为男性21.53%,女性17.34%。重庆市的调查结果也与此类似,几乎是每5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患有糖尿病。可是,这些人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的却不到一半。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在于很多病人并无明显症状,即使有些口干、夜尿多的症状,也当作老年虚弱所致。而糖尿病的治疗,关键在于早诊断、早用药控制血糖,这是改善预后的必要条件。如何才能早期发现自己是不是患了糖尿病呢?方法很简单,就是查血糖。典型的糖尿病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  相似文献   

11.
老年糖尿病早期症状常不典型,多以并发症为其首发症状,胃麻痹便是常见并发症状之一。这是因为糖尿病人体内血糖升高,糖代谢加强过多地消耗维生素民,造成维生素B;的缺乏,进而导致神经营养阻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影响胃动力,引起胃麻痹。在50岁以上的隐匿性糖尿病人中,胃麻痹的表现往往是仅有的症状,对早期诊断糖尿病有重要价值。糖尿病性胃麻痹造成的消化吸收障碍,还会导致患者营养不良和贫血,继而加重糖尿病病情。要从根本上治疗糖尿病性胃麻痹,关键在于及早控制糖尿病,使血糖降至正常范围。其次,要注意蛋白质、维生素B;…  相似文献   

12.
周虹 《老人世界》2010,(7):49-49
有位刘姓老人,今年65岁,被确诊为Ⅱ型糖尿病已有三年多了,一直服用降糖药,血糖控制得很好。但最近一个月他发现自己有些异样:每天早晨起床总觉得很疲劳,还有点儿头痛,有几次还发现上衣被汗水浸透了。他以为这是体虚的表现,便自作主张服用了一些中成药及降糖保健品进行调理。前天夜里,  相似文献   

13.
我现年八十岁了,在2003年11月间开始出现头晕,心悸、气促、胸闷,有时胸部针刺样疼痛,心律不规律,到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型),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心功能Ⅲ级,原发性高血压,Ⅱ型糖尿病。经住院20多天的治疗,病情有所好转后,出院带药回家休养,我在家中休养与治疗三年,服了降血脂药、降血压药,纠正心室性早搏药、扩张血管药,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但是病情仍未完全好,仍有头晕、胸闷、气促、乏力……等症状。今年我在湖南《老年人》看到了《吴以岭教授谈:络病与心脑血管病的治疗》一文,使我对心脑血管病有了新认识,并且认为通…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2000,(6)
Ⅱ型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疾病。有以下情形者要及时到医院求诊 :(1)体重减轻 ,而食欲正常 ,并伴有乏力者。(2)妇女分娩巨大儿者。(3)有过妊娠并发症 ,比如多次流产、妊娠中毒症、死产者。(4)年龄超过50岁。(5)肢体溃疡持久不愈。(6)40岁以上有糖尿病家族史者。(7)肥胖特别是腹部肥胖者。(8)有高血压、高血脂者。(9)有反应性低血糖者。(10)会阴部瘙痒、视力减退、重复皮肤感染及下肢疼痛或感觉异常而找不到原因者。十种人需做糖尿病检查  相似文献   

15.
邓美 《老年世界》2011,(12):45-45
如果您是中年人或者是老年人,并且最近被确诊为有糖尿病,那么,您可能患的是Ⅱ型糖尿病,治疗首先要如上一讲所说,从改变饮食习惯、加强锻炼开始。有时,这些生活方式的调整或改变,能够控制血糖水平的任意升高,这样也就不大可能再产生糖尿病的并发症,如心脏和循环系统疾病或者神经、眼睛和肾脏受损,  相似文献   

16.
正糖尿病早期常无任何表现,中、晚期则出现口燥咽干、烦渴多饮、心悸气短、神疲乏力等明显的消渴症状。中医多把这样的患者辨证为气阴两虚型。气阴不足的患者可自制参斛茶:取太子参15~20克,石斛、麦冬各10~15克,放进研磨机中研成粗末,用干净的纱布包好,放进保温杯中,  相似文献   

17.
患者陈以(化名),女性,69岁,已婚,退休,因“心烦、情绪低落、睡眠差1年,间断心悸、心前区不适半年”于2013年8月5日入院。临床诊断为:焦虑抑郁状态、冠心病、高血压、Ⅱ型糖尿病、脑梗死。  相似文献   

18.
秦盈庭 《老年人》2003,(7):57-57
我患Ⅱ型糖尿病多年,通过治疗和自我调理,使病情得到了控制,“三多一少”症状基本消失,避免了并发症。我的体会是,治病一半靠病人自己。一、要有稳健的心态患病伊始,我思想包袱沉重,多次去医院检查治疗,虽服了药,病情仍不稳定。经过医生的指导和阅读糖尿病防治资料,我认识到治病必先治心,不克服心理障碍,不放下思想负担,即使华佗再世,也难见疗效。于是,我逐步调整心态,从忧虑、消极转到树立信心,积极防治上来。我广泛搜集中外防治资料,先后阅读了《怎么防治糖尿病》和有关病理学、营养学等书籍,制定自我防护方案,并自费购买了血糖测试仪,定…  相似文献   

19.
蒲昭和 《老年人》2006,(3):53-53
身体半侧发麻——警惕中风先兆64岁的王大爷早上起床后,突然出现一侧肢体麻木,并有说话不利索、眩晕、视物不清、吞咽困难等症状,但数分钟后症状完全消失。后经医生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即“中风先兆”。此类麻木多见于大脑动脉硬化的老年人(多为60岁以上)。由于大脑组织特别是大脑皮质的缺血,大脑的感觉和运动中枢发生了功能性障碍,从而导致相应部位的肢体麻木。麻木多表现为一侧上肢或下肢或者半身麻木,大拇指或连同食指发麻者也很常见。一般持续几小时至数天,如不及时治疗,半数病人一年内会发生脑中风,导致半身不遂甚至危及生命。注意…  相似文献   

20.
游向东 《老年人》2004,(12):54-54
开角型青光眼也称慢性单纯性青光眼,多见于中老年病人,常为双侧性,起病慢,眼压逐渐升高。由于这一类青光眼患者的眼房角始终保持开放,所以多无明显自觉症状,往往到晚期视力、视野有显著损害时才被发现。因此早期诊断很难,但也更为重要。一般来说,病人在发病初期无明显不适,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可感觉有轻微头痛、眼痛、视物模糊及虹视等,休息后又会自行消失,故易被误为视力疲劳所致。病人得不到及时治疗,尽管中心视力可维持相当长时间不变,但视野可能很早出现缺损,最后由于长期高眼压的压迫,视神经逐渐萎缩,视野随之缩小、消失而失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