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鲜健鹰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2)
清代的湖北得到较快开发,而水上交通的发展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救生红船及其事业便是随着湖北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水上交通的发达而设置起来的,其作为水上交通的保障一般可分为官办救生红船及民办善堂善局中的救生事业。这项事业在设置中逐渐形成自身的整套运营管理体系,并具有救生、护航等诸多职能。这其中,政府与地方精英彼此力量消长,在不同时期各居主导,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救生船局与清代两湖水上救生事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国安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59(1):69-74
辽阔的水域、繁忙的水运,使得清代两湖地区的水上救生活动非常活跃,并形成以半官僚化的专业水上救生组织--救生局和其它民间善会善堂相结合的多层次的水上救生网络.在这些水上救生组织及其救生活动中,国家及各级地方官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国家权力与民间力量呈现出彼此依赖、联结与交融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3.
杨国安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54(5):574-578
寨堡是古代乡村社会中人们为躲避战乱而修筑的一种防御工事.在清代,由于湖北长期处于动荡之中,寨堡的修筑相当盛行.明末清初的湖北就以“蕲黄四十八砦”而闻名天下,清中后期随着白莲教起义的爆发,地方团练的兴起,与之相配的团寨更蓬勃发展,寨堡制度也更加严密规范.对此学术界目前还较少做专门研究.故此,文章就清代湖北寨堡的发展与分布情况,寨堡的修筑过程、内部构造、经费来源及其与士绅的关系,以及寨堡的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了解动荡中的乡村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清代是我国传统木材市场快速发展的时期,木材流通与贸易频繁。湖北地处长江中游地段,有着丰富的木材资源,是发展木材贸易的主要基础。省会城市武汉,水路交通便利,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在清末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木材集散中心。全国各地的木商云集于此,有着发达的木商组织,同时拥有发达的金融机构为其提供资金周转贸易,支持长途运输木材,故木材销量大,辐射面广。湖北木材贸易集湘、黔、川之木材,输往江南、京师要地,为当时园林建设、运河堤坝的巩固、城市发展等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回顾,有利于摸清当时木材贸易的规律,为我国当前林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清代湖北的人口增长极为迅速,其速度居于全国首位,尤以农业人口为著。但各时期表现方式不同。清前期移民运动是带动人口增长的主流,中期以后渐以自然增长为主。人口的增长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是非常有效的,它有力地维护了湖北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但也阻碍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相似文献
7.
冯明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6(3):4-6
清代湖北义学可分为官方主导型、官民合作型和民间力量主导型。总体而言,官方主导型占据主要地位,民间力量始终受其控制,至清末,官方的控制力达到顶峰;但在官方和民间参与义学建设的过程中,官方和民间力量并非各自为政,在官方主导中常有民间力量参与,而民间力量主导不能完全脱离官方,两者相对独立,又相互支持,相互依赖。 相似文献
8.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本源,其内在包含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要坚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理解和准确把握红船精神的科学内涵,明晰红船精神的时代价值,推动红船精神不断发展创新,使之与现代社会相契合,是中... 相似文献
9.
吴海波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1):57-60
两淮盐商是清代最大的商业资本集团之一,拥有巨额商业利润的两淮盐商,其资本流向是多方面的,捐助社会公益事业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在获取巨额利润后,积极回馈社会,将大量财富投资于修路造桥、救灾济荒、抚孤恤贫及捐资助学等,为清代民间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闫鸣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3,50(2):131-139,160
清代城乡人户悬挂于门首的门牌,不仅是一种户籍凭证,同时也是基层社会推行保甲制度的重要工具。它既与古时标写着某宅或某寺(观)的门匾不同,也与今日标写着某路某号以便拜访者查找的地址牌不同,有着特殊的形制和功能。无论从户籍制度、保甲体系还是日常生活方面来看,作为清代牌甲制度基础的门牌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将结合清代官方史料、政书文献以及近年来国内出版的清代门牌原件资料,梳理清代门牌保甲制度的起源及其演变过程,并进一步探讨门牌保甲制度中所反映出来的基层社会控制理念。 相似文献
11.
12.
刘元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4,(1):110-112
明清时期,全国各地开始出现信仰基督教的群体,这个群体被称为教民。各地教民群体的特征有所不同,江南地区的教民以有声望的士绅为主,成为“文化基督徒”。在湖北,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士绅入教.湖北的教民以平民为主。基督教信徒多为农民、渔民、小商贩等位于社会底层的百姓。这个信仰群体的社会地位与其文化素养决定了湖北基督教在发展过程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赵国壮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3)
湖北省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而使其农田水利问题异常突出,本文从水利纠纷视角入手对晚清时期湖北的农田水利政策及其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认为晚清时期湖北水利纠纷不能有效得到解决有其深层次的原因,这直接影响到当时中国的水利工程和水利建设,影响到中国的农业生产,而官督民修这种传统水利兴修工程方式也不是最好的方式。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考察,发现其中的问题,提出一些关于水利建设方面的建议,这对于当今中国的水利建设或许有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15.
迟香花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80-86
清末时期,重庆的开埠带动了川江木船运输业的发展,由此川江木船运输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川江木船运输的货物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一时期的川江木船分为挂旗船和厘金船,挂旗船是外国侵略者进行经济侵略的运输工具,但是厘金船的数目和运输量还是大大超过挂旗船;同时,川江木船运输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川江上木船船帮的形成和发展,为四川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6.
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用大量的笔墨描述了当时的家族伦理关系以及家庭财产关系,其中关于宁国府和荣国府二府在身份继承及家庭财产分配方面的描写,实为清代继承制度的一个缩影。今天从法制的角度对之加以探讨,可以使我们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观念,对完善我国现今的继承制度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前论者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化观念对民间宗教信仰传播的影响,至于从区域文化特征加以深刻论述的论著更不多见。荆楚文化的生成与变迁,受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政治形势、移民结构的规定和影响,而每一种因素对文化影响的力度则因时因地而异。因此荆楚文化有着独特的区域特征,对湖北民间宗教信仰传播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