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古拜火的习俗起于何时,至今没有明确的推断.最早系统研究蒙古萨满教的布利雅特学者班扎罗夫认为,拜火习俗是由波斯传入蒙古的.但是对自然现象世界万物的有灵论崇拜,在各个民族原始社会时期均为常见,很难说那一民族的有灵论崇拜是受了别的民族影响而产生.拜火习俗,在蒙古古已有之.这一点为众多的古老祭火颂词及其流传于世的抄本所证实.拜火也是蒙古萨满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拜火习俗经过蒙古帝国前后的萨满教兴衰,蒙元时期红帽派喇嘛教的盛行,明清时期黄帽派喇嘛教的泛滥,原封不动地流传下来,直到今天仍在一定范围内流传着.拜火是蒙古民族古老的风俗习惯之一,通过对拜火习俗的研究,可以窥见民族历史生活的一个侧面,对于研究民族心理素质特点、信仰风俗等是很有  相似文献   

2.
腾格里是古代蒙古人顶礼膜拜的神祗,而孟克·腾格里是众腾格里之主.自从佛教在蒙古地区传播之后,蒙古族神话中的腾格里形象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与佛教关系密切的印度天神因陀罗以"霍尔母斯塔"之名登场,呈现出超越或覆盖孟克·腾格里之势.在布里亚特神话中,有以汗·霍尔母斯塔·腾格里为首的善天神和以阿泰·乌兰·腾格里为首的恶天神二元对立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论满族民歌     
一探讨满族民歌之源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一方面现有民歌史料有限,另一方面年代久远,许多满族古歌已经失传.从现有的各类满族民歌来看,萨满教神歌是一种年代久远的满族民歌样式.它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满族早期民歌的某些特征,是我们研究满族古歌,探求满族民歌之源的极好材料. 萨满教是一种古老的原始宗教.它的基本内容是万物有灵、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及巫术.满族及其先人对萨满教的信仰是由来以久的.从先秦到清代,他们虽然历世几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大量蒙汉文基本蒙古史料和相关辞书的整理分析,将蒙古语中"回回"这一民族称谓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初步的梳理,一方面考究了其本意本源,另一方面也纠正了一些误解.  相似文献   

5.
蒙古族萨满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等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为人类早期社会一种自然的宗教形态;在藏传佛教传人前,萨满教信仰在蒙古各部落中长期流行,是融合该民族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多种信仰的产物;蒙古族萨满教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该民族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并以传统风俗习惯形式积淀下来.  相似文献   

6.
蒙古族文学思维方式融汇在史诗文学、历史文学、训谕文学和佛教文学的作品中,表现为英雄崇拜思维、人神同在的萨满教思维、形象-象征思维、奇数思维、结构程序化思维、出世思维等不同的形式,支撑着蒙古族文学表达的思维框架,显示着蒙古族文学的民族特征,是研究蒙古族文学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萨满教是一种以口传心授、灵活多变为特征,以“万物有灵”思想为基础的原始宗教。在北方诸民族中流传较广。萨满一词,来源于通古斯语,原意为因兴奋而狂舞的人。满族、锡伯族、赫哲族、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皆称其巫师为“萨满”,突厥人“呼巫为‘甘’”。而蒙古人称巫师为“奥德根”或“勃额”。对超自然力、超自然生物以及“灵”的崇拜,在蒙古人的思想意识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虽然在喇嘛教传入蒙古地区后,曾以行政命令禁止萨满教,称萨满教为“黑教”,然而,蒙古人信奉已久的萨满教  相似文献   

8.
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渊源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蒙古族的敖包祭祀仪式源远流长,从氏族社会延传至今.学术界关于敖包的起源众说纷纭.笔者运用词源学、考古学、宗教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等理论与方法,通过对敖包祭祀渊源、功能、禁忌、种类等诸方面进行分析,指出敖包的原型来自先祖的石板墓,是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相结合的产物;敖包祭祀源于祖先祭祀,是古老的萨满教"万物有灵论"观念的具体表现形式;随着历史文化的变迁,敖包的种类逐步增多,并且其功能也发生了演变.  相似文献   

9.
试论早期鲜卑族的原始萨满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早期鲜卑族的原始萨满崇拜韩香萨满教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曾普遍信仰过的一种宗教。它以万物有灵观念为基础,宣扬灵魂主宰世界。万物有灵的信仰和对自然、图腾、祖先的崇拜,都囊括在它的宗教活动之中;所信奉的神灵也极为广泛,有人类、动植物及无生命的自然现象...  相似文献   

10.
《蒙古秘史》(以下简称《秘史》)继承了民间创作的优良传统并且在它的基础上使蒙古文学向前推进了一步.《秘史》的产生是整个蒙古文学史的一大转折,从此蒙古民族开始有了自己的书面文学.《秘史》虽然从民间创作中吸取了很多的营养,但它作为蒙古书面文学史上的第一部作品,其主要艺术成就在于它的书面创作.《秘史》翻开了蒙古书面文学的第一页,从此蒙古族书面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和优良传统.它是一部文史不分的历史文学作品.用文学的手法描写了蒙古社会封建化的整个过程.《秘史》奠定了蒙古族历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阿拉善地区的社会文化脉络中探析阿拉善信仰的根源。阿拉善蒙古人是卫拉特蒙古诸部离开故土迁徙到阿拉善地区后逐渐融合形成的,阿拉善信仰是他们的精神世界。本文通过追溯阿拉善信仰的形成以及分析阿拉善祭祀表现形式中的特点,呈现了阿拉善蒙古人精神世界的根底。阿拉善信仰中融入了两种信仰文化,即萨满教和藏传佛教。换言之,阿拉善信仰传承了先祖的知性,保留着萨满教崇拜的自然神灵和祖先神灵等信仰的中心思想,同时结合了藏传佛教的表现形式。阿拉善信仰继承了蒙古乃至阿尔泰诸族信仰的内涵;佛教在阿拉善信仰中作为中介联系了信仰对象和民众,接茬发挥了原有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特色,进而在祭祀中起到沟通神界与凡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乌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语族、蒙古语族、满-通古斯语族的许多民族中都敬拜乌麦女神.乌麦是古老的萨满教神灵之一,时至今日,我国北方各民族中乌麦信仰还很普遍,但对这样一个遍布萨满教文化区域内各民族普遍信奉的乌麦神,我们国内至今没有专门研究,本文在参阅以往调查材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在满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锡伯族、赫哲族、蒙古族等萨满文化中所得,指出乌麦信仰在女性生殖崇拜、灵魂信仰、萨满祭祀、光明神崇拜等几个方面的特点,并指出乌麦神的具体功能和她的萨满教巫祖地位.  相似文献   

13.
格斯尔是藏族和蒙古族史诗<格(萨)斯尔>中所塑造的英雄人物.随着<格斯尔>在蒙古族地区的广泛流传,格斯尔形象在蒙古人心中也深深地扎下了根,成为他们崇拜的人物.蒙古人对格斯尔英雄的信仰崇拜,集中体现在风物传说、寺庙、敖包、祭祀、那达慕、家教等诸方面.这些崇拜既熔铸了蒙古人的审美情趣,又蕴藏着蒙古人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藏族萨满教的三界宇宙结构与灵魂观念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藏族的萨满教指藏族的原始宗教,或称原始本教,它是萨满教在藏族地区的一种变异形态。②笔者之所以将藏族的原始本教称为萨满教,是从对作为这种宗教主体的宇宙结构论及构成其信仰基础的灵魂观念的分析中得出如此结论的。萨满教最基本的特征是灵魂不灭与灵魂飞升的观念,萨满本身也是灵魂观念的产物,是人与灵魂(或者说神与  相似文献   

15.
萨满教与北方少数民族的环保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萨满教作为一种自然宗教,维持着悠久的生态保护传统。在萨满教的观念和行为层面中都蕴含着爱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和回归大自然的环境意识和环保精神,并以神灵的名义进行环境意识教育,建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态保护方式,既有观念层面上对环境破坏现象的预防措施,又有行为层面上限制环境破坏的宗教禁忌。本文从以树神的名义保护森林的措施,以水神的名义保护河流泉水,地神崇拜与土地保全,借助图腾禁忌保护物种的措施,预护火灾以免生存环境的毁灭性破坏等几个方面,全面、系统地分析和归纳了隐藏于北方民族萨满教神灵体系和观念体系中朴素的环境心理和环保意识。文章指出,在萨满教体系中有一套调适生态平衡、协调人与自然以及植物之间和谐关系的生态调控机制,其生态环境观中蕴含着人只能适应环境、与环境和谐共生才能维持人类自身美好生活的朴素的生态哲学观念和生态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16.
萨满教信仰是鄂温克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鄂温克族萨满教信仰的特征有自然崇拜观念,古朴的自然保护意识以及对自然界中天、日月星辰的独特认知和祭拜形式.  相似文献   

17.
从民间文艺学的角度研究赫哲族“伊玛堪”,可以发现“伊玛堪”是赫哲族古代历史的忠实记录,反映了这个民族一定时期的历史面貌,是我们后人研究赫哲族原始渔猎文化的宝贵资料。 下面,笔者分四个方面对赫哲族史诗萌芽“伊玛堪”反映的时代,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自然崇拜和萨满意识反映了原始社会的时代特征 分析一部口头文学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离不开对作品本身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和社会生活的研究。在“伊玛堪”作品里,处处表现出赫哲族早期原始人类对大自然的崇拜。例如在家供木头神,上山敬山神,下河敬河神。他们认为一切自然物也象人一样,是有意志、有感情的。 从“伊玛堪”主人公莫日根的命名中,我们也能找出自然崇拜的依据。例如:  相似文献   

18.
现代文明世界信奉科学理性与文明进步,萨满教世界则沉醉于对非理性、神灵和祭祀仪式的狂热迷恋.现代文明世界关注的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因果必然性,萨满教世界处理的则是驱鬼、招魂、祛病、禳灾等无科学依据的“邪”文化问题.现代文明世界贬抑萨满教为“封建迷信”或“民间巫术”,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民族文化宝库”的名义重新考量萨满教.萨满教文化因与神灵沟通的“非理性”特征,具备现代科学难以企及的文化精神治疗力量.萨满教文化的悖论在于:理性并不要求我们必须剃掉我们身上的情感、神秘幻想和宗教信仰等非理性因素,相反,理性要求我们的只是如何辩证地理解、批判地取舍这些非理性因素.  相似文献   

19.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前,哈卡斯人的生活听命于以萨满教为依托的风俗习惯、宗教仪式和迷信活动。在哈卡斯人的宗教信仰中,古老的乌麦女神崇拜曾占有特殊地位。这一崇拜曾经广泛流行于萨彦-阿尔泰地区的另一些突厥语族民族(绍尔人、阿尔泰人和特勒乌特人)中间。在吉尔吉斯人、乌兹别克人和西伯利亚鞑靼人那里也可以见到这一崇拜的残余形式。乌麦女神是古突厥神之一。考虑到对该神崇拜具有很大的科学意义,我们愿意将我们在哈卡斯人中搜集的有关这个问题的新材料提供出来。除了居住在哈卡斯地区北部的克孜尔人以外,在其他所有哈卡斯人部落群体中,都曾广泛流行过乌麦女神崇拜。  相似文献   

20.
神山崇拜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带有浓厚民间氛围的传统信仰模式,在世界宗教信仰范围内,既异于自然崇拜,又别于图腾崇拜,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正统宗教信仰,它兼顾世俗世界和神性世界.因而既有神圣性的一面,也有世俗性的特质.本文主要解析迪庆藏区的神山崇拜这一古老民间信仰模式,从而说明藏族人通过神山崇拜,不仅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了一种有章可循的秩序,而且同生物界构筑了一种平等和睦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