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大国争霸,是春秋史上极为重要的篇章。大国争霸史,就是楚国斗争发展史和一贯称霸史。从诸夏诸侯“尊王攘夷”口号的提出,到晋吴相盟,吴越交兵,无处不有楚,无事不与楚有关。然而,经过近两百年(公元前656年召陵之盟至公元前473年吴国灭亡)的反复较量和纵横捭闽的斗争,无论是中夏大小诸侯,还是东南后起的吴国,谁也不是楚的对手,鏖战几个回合,一个个弃甲拽兵而走,俱以失败而告终。历史向我们庄严证实:春秋大国争霸,楚主沉浮。没有楚国,就不会有大国争霸的历史篇章。探讨楚在争霸中的地位,对于深入研究春秋史和楚史,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一、令尹子囊 [传略] 子囊,即公子贞,楚庄王子,楚共王弟。共王二十三年(前568),前令尹子辛以贪贿被杀,他接任令尹,直到楚康王元年(前559)去世。子囊的政治才能,早在他任令尹前八年就巳显示出来。那是晋楚弭兵之盟后的第三年;即楚共王十五年(前576),楚、晋双方都还遵守着弭兵之约——彼此不相加兵。但是就在这一年的夏天,楚司马子反却提议毁约北进,说什么:“敌情有利就前进,管什么盟誓不盟誓!”子囊从取信于诸侯的大局出发,针锋相对地驳言:“新近和晋国结盟就背弃它,恐怕不可以吧!”楚共王不纳子囊之谏,与主战派站在一起,结果招致鄢陵之败,使楚名损诸侯,元气大伤。  相似文献   

3.
战国七雄之一的楚国,初起始祖熊绎,封地丹阳(今湖北秭归,一说是巴东),历七代至熊通(第八世),不断向南扩充领土,逐渐成为一个较大的诸侯国。为适应其进一步发展和军事上的需要,公元前689年迁都于郢(今湖北江陵县纪南城,现有遗址可考察)。公元前652年,楚与晋会战于城濮(今山东鄄城临濮),楚败,但楚并不服输,随后楚庄王任用孙叔敖为令尹,“举不失德”、“赏不失劳”(《左传》宣公十二年);  相似文献   

4.
略论科尔沁孛额教文化额尔德木图,包国祥,王丽英蒙古孛额教在蒙古草原乃至中亚、东欧的历史上曾有过“显赫”的一页。然而,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她在世界各地几乎消声匿迹。就是在占世界蒙古族人口最多的我国内蒙古地区,西部草原诸盟早从十六世纪起,随着喇嘛教的传入...  相似文献   

5.
终西周之世,楚的活动范围主要在湖北荆山地区,其都城就在离荆山不远的丹阳。《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楚之右尹子革曾列楚灵王说:“昔我先王熊绛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熊绛曾受周成王之封,“与鲁公伯禽、卫康叔子牟、晋侯燮、齐太公子吕伋俱事成王”(见《史记·楚世家》)。在《左传宣公十二年里》又记载有晋栾武子的话:“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若敖、蚡冒都是楚的先君,若敖与周幽王同时,蚡冒与周平王同时,说明西周以来一直到春秋初年,楚还在荆山乘柴车、着破衣开辟山林。可是不久楚的势力就开始向外延伸。首先是楚文王伐申,灭了邓国,到楚成王时,已是“汉阳诸姬,楚实尽之(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直到最后楚考烈王灭了鲁国为止,楚所灭的国家竟达四十五个之多(县体数字各家说法不一,不详考证)、疆域大为扩张,席卷今之湖北、湖南、河南、安徽全部或大部,以及江西、浙江、江苏、山东之一部。在战国七雄中,版图跃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史上,“楚国之强,大地计众,中分天下”。但这一赫赫大国,在西周初,只是一蕞尔小邦,地方50里,位卑势弱,不盟于诸侯。至春秋时期,楚迅速崛起,一跃而成为雄踞江汉称霸中原的“春秋五霸”之一。为什么楚以蛮夷小邦,在诸侯“不得保其社稷者  相似文献   

7.
西周时期,楚国远在华夏记述视野之外,导致许多史实不清,特别是周人封楚之史实更是扑朔迷离。楚人受封立国,正式跻身于周室诸侯之列,当为周成王七年三月于成周之会上所为,其始封之君为熊绎。楚人的受封,其原因除楚先祖勤劳王事的功绩之外,也与周公奔楚在楚地受到楚人的礼遇有关。"周公奔楚"的时间当在成王六年末至七年三月之间,即周公归政成王后不久。周公受谗言而奔楚与周公因管蔡流言而居东东征非为一事,太史公司马迁所记应信而有征。  相似文献   

8.
简论楚文王     
楚国上千年历史,楚庄霸业是其大江出峡阶段,标志是十四国盟于蜀。然大江出峡赖先河,开楚迅猛发展之先河者为楚文王。 楚文王(?——公元前675年)名熊貲,楚武王熊通之子。公元前689年即位,从政第一件大事是“始都郢”。第二年伐申过邓。公元前684年与息侯纠合,“伐蔡,虏蔡哀侯以归,已而释之”。大约同年又灭息置县,“以息妫归”至此,“楚强,陵江汉间小国,小国皆畏之”。  相似文献   

9.
楚穆王,名商臣,楚成王之子,公元前625年至前614年在位。由于他是逼死其父继位的,故名声不佳;又因执政时间只十二年,政绩霸业当然有限,故在历史上并未引起重视。但如从楚国整体历史考察,特别是从武  相似文献   

10.
对先秦史学界流行的一种西周不存在盟会制度的观点提出异议。从商及春秋来看 ,中间不可能跨越一个空缺阶段。当时天子与诸侯、诸侯与诸侯确有盟会的例证。由此认为 ,西周存在一个完备的盟会制度。依据史料 ,考订西周盟会制度的基本内容、类别、特点等  相似文献   

11.
楚国始都郢及初迁时间、地理位置,至今仍是悬而未决的重要课题.本文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参考一些方家的论述,认为楚文王始都郢在今宜城楚皇城,而楚成王二十四年郢已在江陵纪南城,成王二年到成王二十三年为迁都时间范围.  相似文献   

12.
观察古代中国的结盟仪式,大致具有以下特征: “盟”总是以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大致“对等”为前提。《周礼·司盟》:“凡邦国有疑,会同,则掌其盟约之载。”这是就地位对等的邦国之间而言,《左传·昭十三年》:“明王之制,使诸侯岁聘以志业,间朝以讲礼,再朝而会以示威,再会而盟,以显昭明。”杜注:“六年一会,十二年一盟。”这里,“朝”特指晋见天子,“会”则指诸侯相见。“再会而盟”显然是诸侯间的会盟,属于平等(尽管有爵位高下、国力强弱之分)的彼此间的外交事务。《谷梁传·僖五年》“尊则不敢与盟”是其证。  相似文献   

13.
楚辞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与楚的早期发展和兴盛史有关,因此,了解并探讨楚辞产生之前楚国走过的历程,对深入了解楚辞甚有裨益。楚在屈原之前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先楚至楚成王前,作为南方一弱小“蛮夷”,始与殷商往来,继受周封,立楚国,为“荆蛮”时期;...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古代史上,“楚国之强,大地计众,中分天下”。但这一赫赫大国,在西周初,只是一蕞尔小邦,地方50里,位卑势弱,不盟于诸侯。至春秋时期,楚迅速崛起,一跃而成为雄踞江汉称霸中原的“春秋五霸”之一。为什么楚以蛮夷小邦,在诸侯“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的春秋时代,反而日益发展称雄诸夏?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它能充分利用有利条件,从各方面发挥其军事威力,克敌制胜。军事斗争是社会斗争的最高形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盛衰兴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斗争的发展和结局。斗争双方的国民性格、民心向背与军队士气,  相似文献   

15.
公元前6世纪-公元3世纪吴地的居民变迁与文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公元前 6世纪到公元 3世纪 ,在吴地先是越灭吴 ,后是楚灭越 ,再是秦灭楚 ,接着汉灭秦 ,居民发生了多次置换与变迁 ,文化模式也随之屡屡更迭与转型 ,最终汇入汉文化的洪流之中 ,成为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区域类型  相似文献   

16.
研究先秦楚文化,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学人各自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来讨论和评述楚文化,成绩斐然。现在,我拟由探索“龙马”出发,以一斑窥全豹,试图对楚文化溯源清流,作多侧面观。同时,比较研究东西方类似文化现象,以开拓视野。一楚文化应该从公元前十一世纪楚子熊绎时代算起。《史记·楚世家》云:“熊绎当周成王之时。(周)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由此可见,熊绎是楚子国的始封者,自此正式有了“楚”的称谓。前此,这个由北而南的芈  相似文献   

17.
春秋时期,楚国灭了息国(今河南省息县)。关于楚灭息的时间,不少书文说是公元前680年,如1984年7月29曰《河南日报》三版载《息夫人的故事》一文说:公元前680年,楚文王假借巡方为名,来到息国,将息侯擒获,息国遂灭。又如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说:“公元前680年(周厘王二年、鲁庄公十四年)楚灭息,又入蔡。”再如《信阳师范学报》载《息县沿革补采录》一文说:“公元前680年,楚文王(熊资)  相似文献   

18.
楚文化是先秦时期楚人所创造的有异于中原文化的一种物质的和精神的文化总和.它融入中华文化并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楚文化的主体产生并分布在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的地区,但其影响之深远、波及范围之广大,在先秦时期的诸多区域文化中却是首屈一指的.从楚的历史看,其远祖“鬻熊子事(周)文王”![1],鬻熊曾孙熊绎被周成王封子爵于江汉建国,到公元前223年楚亡于秦,楚几乎和周相始终.在这近千年的时间里,楚在推动和发展经济、创造和传播优秀文化,以及铸造中国统一的进程中,都作出了杰出成绩.在先秦时期,楚是个沃野千里、物…  相似文献   

19.
“风马牛”者,“风马牛不相及”之谓也。此话原出于《左传》,其文如下: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这段记载,主要写的是:鲁僖公四年的春天,齐桓公为了称霸天下,联合了鲁、宋、卫、陈等国,先击溃蔡国后又去讨伐楚国。但楚国并不示弱,楚成王便派了使者责问齐桓公为什么要侵犯楚国。楚使者所说话的意思是:你们住在北海,我们住在南海,这简直就跟马与牛受风吹一样地跑散走失了,根本到不了一块儿。想不到你们却来侵犯我们的领地,什么原因呢?当然,管仲少不了代表齐桓公也讲了一通齐国统率诸侯联军讨伐楚国的理由。  相似文献   

20.
张良三纳履     
周朝末年,诸侯混战,最后只剩下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韩国的丞相姓张,是贵族出身。他有个小独生子叫张良,又叫张子房。这孩子聪明好学,胸怀大志。公元前230年,秦王赢政灭了韩国,张丞相一家都成了亡国奴。9年之后,秦国统一了六国,赢政当上了始皇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