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的主体性和客体性是辩证的统一。任何方面的倾斜和分离都不利于文学创作,不能否认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生活境况等客观因素对于文学创作的决定作用,但更应该注重审美主体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主要在现在审美创造能力、审美情感因素、审美意念指向和审美个性特征等方面。主张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辩证统一、相互演进和交互发展,旨在强调把作为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的人提高到与历史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境界,实现人的审美工程建设,把人的素质加以优化,性格加以美化,人生态度和理想逐步加以崇高化  相似文献   

2.
文学创作的主体不同于非审美活动的主体,根本性质在于:作家是对世界进行审美掌握的特殊的精神生产者。作家的审美心理结构和独特的审美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学创作的其他一些因素都必须与作家的审美机制相融合,才能发挥作用。作家与其他艺术家相比,具有不同的“秉赋”,这与彼此间不同的素质有关,也与彼此所用的媒介和手段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3.
论审美关系     
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学科。审美关系使主体与客体得到具体的规定,成为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这是因为,一切人对现实的反映,都是以一定的人与现实的关系为中介的。当现实客体还没有与人发生关系时,它只是外在于主体的独立自在之物,还不是人的对象。同样,主体也还是没有与现实客体发生关系的、没有得到具体规定的、抽象的主体。只有当客体的某一方面或某种属性被人所认识、需要和改造,亦即形成一定的人与现实的关系时,客体的一定方面和属性才成为人的对象;同时,主体的一定状态才成为特定的反映主体。审美作为特殊的人对现实的反映形…  相似文献   

4.
价值分类反映的是价值主体需要类别和价值客体所能提供需要的某种或多种属性。科学的分类应明确价值内容与价值表现形式的关系,厘清价值内容及其表现形式与价值分类的边界;研究真善美对价值分类的影响。根据主客体需要关系来界定价值本质与内涵,在当前的德育学科建设中,价值分类应主要基于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两个角度:从价值主体角度进行分类,体现了价值主体构成的多样性与价值需要的丰富性,可以为进一步研究价值主体提供理论依据。从价值客体的角度进行分类,人作为社会的价值客体,体现的是他的社会价值;作为自己的价值客体,体现的是自我的价值。人与社会、他人和自身的独特价值类型,体现了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中国现代文学与民间文化形态间的关系,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文学史的角度,确立了“民间”概念的基本内涵,提出中国现代文学中存在的三种主要民间理念,即启蒙文化视角下的民间观,与政治意识形态密切相关的民间观,从民间立场理解“民间”的民间观。这三种民间理念在不同历史情境和不同作家创作中又有不同的表现。中国现代作家走向“民间”有着不可忽略的价值意义:一是丰富了文学创作主体的精神、情感,带来富有本土内涵的个性化艺术世界;二是意识到“民间”是新文学生成、发展的重要的精神资源和审美资源;三是为知识分子精神提供了现实的文化土壤和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美既是复杂的,又是简单的。说其复杂,在美学界,至今仍是众家纷芸,其说不一;论其简单,丑的反面就是美,或者说美的反面就是丑。就美感而言,审美主体认为美的不再认为是丑;反之,审美主体认为是丑的不会使其感到美。美与丑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二者并存于这个物质世界之中。美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既是审美客体的具体属性,又并非全部决定于审美客体。这取决于人们对于美的感性认识、理解程度等诸方面因素,即取决于人们的审美观。美是人们审美体验中的具体现象,是一种物象在人的审美视觉中的反映。产生这种反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社会共同的审美心理以及个人的审美修养、审美情趣之外,还有客观的物象本身所具有的形象感染力。关于美,无论是具象的、抽象的,还是主观的、客观的,或是主客观统一的等等不同观点,笔者认为,无不是在统一的矛盾运动之中所产生的力和力的作用。这是主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文学创作的对象到底是什么? 传统的文学理论认为,文学的本质即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形象的反映的产物,文学创作的对象就是社会生活.这种文学创作对象社会生活说,虽然也指出了文学的特性——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并且强调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反映的主观能动性,然而,它究竟未能彻底解开文学创作之谜:为什么不同作者会对同一生活现象作出性质截然相反的反映,写出面目完全不同的文学文本来? 本文试图深入文学创作的心理世界,探索文学创作对象的本质并描述其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和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两方面,探讨古代哲学和文学理论中“神”的意义。哲学中的“神”有主体,客体之分,客体之神为“自然之道”,主体之神是人之志、气、性、情、欲的综合体。哲学之“神”首先被引入绘画理论,接着由刘勰引入文学理论,强调主体之神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自唐以后,文学艺术的审美注意凝聚于客体,主体之神由“意境”、“象外”向客体转移,从“诗而入神”实现主体之神对象化,这就是主、客体“神遇而迹化”,创造出中国古典美学中最高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9.
李蓉 《浙江学刊》2023,(5):195-202
丁玲在《杜晚香》中传达的是对革命理想人格和自我精神终点的一种预设——一种更高的自我,但杜晚香并非完全现实中丁玲的反映,相对于杜晚香的平静,丁玲的世界仍是不安的,她内在的意志仍一如既往的强劲。如果说早期丁玲的创作表达了个人主义式的欲望,那么随着转型后与社会的联结,她心理化的欲望就转换为了身体的行动,革命使她的主体得到了有力的锻造。然而,从其后半生的文学创作来看,实践的意义并没有在其文学创作中发挥出来,创作主体处在凝固而非流动的状态,《杜晚香》就是这样一个主体静止的文本。尽管丁玲将“情感”看作是文学创作的法宝,但她深入生活获得的情感主要是人伦层面的,将这一感性的情感与革命的理性对接、融合对她而言却存在着困难。  相似文献   

10.
艺术情感是艺术反映论创作主体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创作主体的一种重要的心理活动。如何认识艺术情感的特殊性及其在创作中的作用乃本文论述的中心。 一、艺术情感的特殊性 我们认为艺术情感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艺术情感不是一般的情感,不具有认识功能,它是审美情感。 情感可分为道德情感、理智情感和审美情感三种。它们既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存在着不同的质的规定性。人们在道德上的愉快,科学探索上的愉快和审美判断上的愉快是不同的。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要以道德的现实的感情来对待;科学领域内的是非正误不能感情用事而进行判断;而艺术中意…  相似文献   

11.
一、情感是塑造大学生道德人格的重要内容 情感作为自我意识的产物,是人与客体在对象性关系中形成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伴随着主体对客体认识而产生的对客体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和体验。它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种长期稳定的心理态度。这种态度既是以外心理体验的结果又对新的社会体验发生定向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实践本体论是实践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它以自然本体论作为不言自明的前提.主要是一种社会本体论,即阐明人类及其社会的存在本原和存在方式是社会实践的本体论.实践美学以实践本体论为自己的本体论基础,使得实践美学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从这样的哲学、美学观点出发,文学本体论同样应该是一种社会本体论、关系本体论:文学的本原和存在方式离不开以物质生产为中心、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话语生产的社会实践;从存在的本原上看,文学的最终根源是物质生产及其转化为精神生产和话语生产;从存在的构成方式上看,文学主要是一种精神生产和话语生产的过程;从存在的现实方式来看.文学是精神生产和话语生产的结晶——审美意识形态的话语存在.唯有实践本体论可能克服古代传统形而上学的实体本体论和近代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在主体和客体、主体和主体、客体和客体的关系及其统一之中来审视文学,把文学如实地还原为"对象世界-作家-文学作品-读者"的实践统-整体.  相似文献   

13.
道德是高扬主体的理性主义,是调节社会成员个人之间、个人和集体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属于社会现象。文学是主观品评了的客观社会生活,也属于社会现象。作为本体的社会生活,决定了道德和文学之间的联系;道德中的意志自由,文学创作中的审美自由,正是这种“自由”  相似文献   

14.
韩鲁华 《唐都学刊》2003,19(2):35-39
20世纪 80年代 ,贾平凹的文学创作 ,对于人性及其生存状态的描述是清晰的 ;但进入 90年代之后 ,他陷入极为深刻的困惑与焦虑之中。从生存哲学角度分析贾平凹文学创作的精神人格建构及其特征 ,不难发现贾平凹的文学创作精神特质。作家是在困惑中探寻着自我 ,面对生存的焦虑 ,思考着人类生命和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以企寻求主体精神上的超越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主体阐释视界在本质上是从主体向度对社会生活进行实践性阐释所形成的一种话语模式.它的提问方式主要表现为:在唯物史观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互动关系框架中,文学文化等社会意识作为关系过程的主动因素和主导因素是如何对作为客体基础的社会存在发生价值赋型与实践改造作用的.从其特定的历史身份来看,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主体阐释视界主要体现为某种批判性的话语模式.作为一种客观性的阐释视界,它主要以一种实践性的阐释机制来实现其对象化的存在,而人及其情感心理则构成了这种主体阐释视界对客体基础发生实践作用的现实中介.  相似文献   

16.
《社科纵横》2016,(6):116-120
文学杰作具有无限多样性与独创性,其创作关键在于建构审美意象。审美意象的形成离不开理性认知,而这种理性又与传统理性主义有着根本不同,却与作家的天赋——主体敏感性密切相关。如何建立符合文学创作机理的理性认知体系,如何提升主体敏感性就成为创造文学杰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法、政治、道德、艺术、宗教等是社会调节机制内的一些基本形式。它们具有各自特定的起源与发展、本质与特征、结构与功能。法的社会调节直接以社会客体为内容,要求社会主体尽可能精确地把握社会客体及其内在属性和发展规律,强调社会客体必然性对于社会主体活动的刚性限定。政治的社会调节具有权威性,以制度的形式安排一定社会中个人与国家的相互关系,以政策、规章等来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道德的社会调节表现为社会主体对客体的态度,是从社会主体需要的角度判断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因而在本质上表现为社会主体对客体是否符合自身需要和利益所产生的体验。艺术的社会调节通过主体对人类创造的客体即艺术作品的审美活动来实现,在非强制的、自由的状态下,使人际关系得以优化,构建个体与群体关系的和谐。宗教的社会调节带有神秘、虚幻的色彩,但曲折地反映了人类不甘心长期受制于外部必然性的挣扎和对自身生命力量充满希望和理想的内在信念。  相似文献   

18.
文艺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在文艺学上的发展与运用。而近年来,某些文章对此提出种种质疑。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对社会生活是怎样成为艺术源泉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且依据《讲话》的思想,阐述了主体在从生活到艺术源泉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既强调作家深入生活的必要,同时也要尊重主体感受生活能力的差异和选择生活的自由。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文学类型,以往人们只是在作品论的范畴内对它作静态地描述,未能动态地考察其在创作活动以及文学的历时系统中的功能及作用。作者认为作品的独创性与文类的规范性之间存在着矛盾。文类规范往往内化为文类意识,而对文学创作产生制约作用。文类规范与作家之间的关系是双向选择。一方面,特定的文类常常与作家特定的心理结构有着对应性;另一方面,文类规范要求作家的情感体验就范于自己的法则。当作家的审美体验与现有的文类之间张力过大,发生冲突时,改造、扩充、重建文类规范就势在必行了。  相似文献   

20.
言情本体观的基本内涵包括三个方面:抒情主体的情感体验;自然客体的背景预设;抒情文本的超越性解读。在抒情主体的言情本体观影响之下,形成了晚唐五代时期的"她者"抒情形象,北宋时期的"自我"抒情形象和南宋时期的"共他"抒情形象。唐宋词人审美心理的复杂性在这一基础上进而体现出来,无论是在审美经验的积累上,还是在时代背景、个性诉求上都得到彰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