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安忆与张爱玲是公认的海派文学的代表,但对于二者的相似与相异性,学术界、包括王安忆本人一直都无定论,存在颇多争议之处。论文在海派文学这个背景下,结合王安忆与张爱玲的具体作品和创作理论对二者进行比较,认为二者不同之处在于:面对现实的生活,张爱玲是典型的虚无主义的,王安忆则是典型的现实主义。相同之处在于:对世俗生活的热爱、对普通人的关注和与政治的疏离。  相似文献   

2.
中国当代女性作家,从70年代末80年代的张洁、残雪、王安忆到90年代的陈染、林白等等,她们从自我经验出发,发展了女性所特有的人性各个侧面.纵观这些女性文学作品中人性的内涵的衍化,大致经历了从人性中自然性的压抑到寻找自我、回归自然到自我本性的升华,其视线是从外部世界回归到女性本体.在这一艰难的找寻过程中,女性文学逐渐成长,女性作家也一步步成熟起来.这一过程也是她们的女性意识从无到有,从失落到回归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文革"期间,浓重极"左"色彩的地上文学沦为了政治权利的工具,作品造假、夸大、溜须拍马的踪迹甚多,很多几乎没有艺术阅读价值。而与其相对立的地下文学,具有"情绪和心声的真实吐露"、"人性与艺术的觉醒"和"打破政治禁忌"的价值,在中国文学史上呈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韵味。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中期,王安忆创作进入探索期,她的“三恋”引起文坛的广泛关注,不少批评家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这些作品,看到其中所呈现出的人生形态、性别差异乃至女性意识等等。笔者拟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来解读王安忆的这一系列作品,探究作品中蕴含的复杂内涵。  相似文献   

5.
与地震灾害相遇的文学与文学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的汶川地震引发了中国诗坛久违而短暂的诗歌大潮,这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大事件.抗震救灾中对人的生命的重视,直逼人性的核心价值.是中国当代文学在市场化生产中遭遇的一场价值拷问.其时文学不再有市场化的生产机制,文学的人性价值得以张扬,出自人性根基的真情实感得到了自然的流泻,中国当代文学又一次有了真正的诗歌.这次诗歌大潮也把文学与人性的关系体现得很单纯,可以让我们知道原来文学是依靠人性而存在的.  相似文献   

6.
现代中国在西方人权意识的影响下,广泛重视个体生命价值,女性人性意识开始觉醒。现代女性文学大胆表现女性作为人的自然性一翼的被压抑、被扭曲、被毁灭的人生现实,表现女性觉醒后的人性要求,强烈呼唤女性人性自由,这对女性争取自己作为“人”的权利和价值的实现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体现了现代女作家审美观念的现代性,体现了20世纪中国文学人性发展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新时期反思文学的再反思,讨论了这段时期有没有悲剧以及对其悲剧特点的再认识。与以往同类主题评论文章的区别在于:1、明确将反思文学的悲剧性与人道主义的重新崛起联系在一起作为这一文学思潮的一大特点。2、力求挖掘此阶段文学的悲剧性与人道主义精神的独特价值。3、将相关有代表性的多篇作品作了整体分析。本文结论:新时期反思文学是一个反映人道主义沦丧、呼唤人性归来的悲剧浪潮。  相似文献   

8.
整个20世纪,由于人类物质家园的毁坏和精神家园的失落,孤独几乎成了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一个主题。作为众多关注、探讨孤独主题的作家之一,王安忆小说中的孤独是对普遍生态的感悟,其中饱含着理解与悲悯,在孤独的表现和探讨中对人的生存环境、传统文化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批判,对人性本质作了深入的挖掘和剖析,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思考。以王安忆的几部作品为例,从"生存的孤独"、"情感的孤独"和"困惑中的探索"三个方面进入王安忆的小说世界,可以体会出其中传达的孤独感以及作者为摆脱这种人类与生俱来的孤独感所作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苏轼是我国文学艺术史上少有的全才,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艺术成就卓越,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书法和画作,都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他是豪放派的代表,早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藐视权贵,忧国忧民。后期作品超脱自然,解脱礼教束缚,尊重个性价值和人性之美。而六朝文学观历来被文人所诟病,但在苏轼的作品中有不少是对六朝文学观的体现。本文笔者从六朝文学观形成的原因和苏轼的人生轨迹与写作风格出发,探讨了苏轼作品中对六朝文学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王安忆小说创作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女作家王安忆的小说创作历程上矗立着三个里程碑,它们分别以《小鲍庄》《叔叔的故事》《长恨歌》为代表。对这三部作品进行剖析,我们既可以看到王安忆小说创作逐渐走向成熟、大气的轮廊,又能揭示出其创作底气的不足。我们期望王安忆能铸就她小说创作的第四块里程碑。  相似文献   

11.
玛格丽特.杜拉斯前期作品的风格与后期作品的风格并不一致,但都不同程度地渗透着一种情绪,从而使情节淡化。她用独特的情绪在被异化的世界中追寻人的本真,颠覆现存的状态去寻求真正合理的秩序;同时她又以强劲的笔力与新颖的思想为基础,为创作带来强大的生命力。杜拉斯实际上是用另一种方式追求人性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笔下的人物有价值和无价值并存,肯定和否定同在,展示出她细腻复杂有着两面性的创作心态.一方面是描绘变态人格的执着性,她从女性内心感受出发,将人性的经验在作品中高度地艺术化;另一方面是揭批人性恶时的矛盾性,她怀着深深的矛盾心态,在艺术化的人物身上展示着消极的世界观和对未来的困惑.她局限于自身又超越了自身,展现了作品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吉林从普通小学教师成长为教育理论家 ,除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外 ,其个人品质也是至关重要的。对儿童深沉的爱是其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不竭动力 ;童心使她能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 ,体察儿童的心灵世界 ;充满诗意的心灵使其发现教育、自然和生活之美 ,引导学生体验美的世界 ;她勇于实践 ,善于思考 ,理论联系实际 ,在实践中发展理论 ,此其智慧之心 ;她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终臻成功佳境 ,此其恒心。爱心、诗心、童心、慧心和恒心构成其自成高格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新论     
张爱玲思想不入正统,创作不入主流,却因其作品特殊的魅力吸引读者无数。本文勉力探奇,侧重从其独特的人生感悟及其对小说创作的影响两方面加以阐述。张爱玲人生感悟的独特性在于:(一)具有以悲为基调,悲喜调和的生命观。(二)具有个人的而非大众的,现实的而非理想的人生视角。(三)认为人生无爱而人性充满弱点。(四)认为人生安稳的一面有着永恒的意味。张爱玲将其独特的人生感悟渗透到小说创作中,创造了一个苍凉而美丽的小说世界。  相似文献   

15.
英国当代杰出的女作家、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60多年来创作了大量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学作品.本文以莱辛的代表作和部分重要著作为文本,分析和讨论了莱辛对当代英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贡献,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金东里文学人性思想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自然的认同和皈依是金东里人性思想的存在依据。在金东里的作品中,自然具有强大的力量,而人类惟有与自然合而为一才能显示其存在。另外,金东里的人性思想鲜明地表现出对生命底蕴的探讨和赞美。金东里笔下的人物往往置身于文明世界以外的广阔天地中,展示出其生命的刚健和活力。  相似文献   

17.
"自然之子"迟子建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在当代文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但温情的审美风格和题材的重复书写都使得她似乎滑入了惯性写作的怪圈。迟子建又是一个不断创新的作家,对通俗化、荒诞化的探索显示出她的不懈努力,但是直觉顿悟式思维又限制了她对生活理性的挖掘和对于整个世界的哲理化思考,使她在这方面的尝试显得力不从心,而零散的结构也一再成为她艺术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8.
萨拉.朱厄特是一位对自然充满敬畏的作家。她在作品中刻画的不少树木意象折射出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遗憾的是,这些在过去的研究中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在生态批评崛起,世人对朱厄特及其著作给予更多关注的背景下,对这些树木意象作一评析,从仁爱、抚慰之树,人与树木和谐相处,对破坏树木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进行批判等三方面,可以解读作品的自然思想。  相似文献   

19.
谢冰莹与外国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冰莹在“五四”大潮冲击下走出湖南新化偏僻山镇 ,在包括世界文学名著译作在内的新文学影响下成为作家。在她的创作中可以看到外国文学的深刻影响 ,尤其是 30年代她两次留学日本 ,与日本文艺界的交往 ,使其创作受到日本文学的明显影响 ,日本无产阶级文学 ,宫本百合子以及林芙美子的创作因素深深渗入谢冰莹的创作之中 ,这是谢冰莹主体期待中的接受  相似文献   

20.
关注人类本性和行为的愚蠢及其对自身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是愚人文学产生和存在的基础。美国的愚人文学由讽刺人类本性和行为的愚蠢到揭示现、当代人类的“无归属感”和“死亡”结局 ,其主题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研究这些愚人文学作品 ,对于从人性的角度揭示人类境遇的规律具有一定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