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舍勒是现象学运动中重要的代表性人物,对现象学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尝试从认识对象、认识方法和认识主体三个方面对舍勒的本质直观的现象学进行分析,希望以此推进我们对舍勒现象学哲学以及现象学运动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舍勒对羞感的现象学分析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舍勒对羞感进行了丝丝入扣的现象学分析.羞感为人所特有,它源于人对自身存在本质的自觉.羞感的本质在于:它是高层次的价值意识与低层次的价值意识之间的紧张关系,其作用在于使人朝向高层次的价值实现自身的存在意义而免于向低层次的价值沉沦.荣辱观教育重在保护和激发人的羞耻感.  相似文献   

3.
现象学:舍勒与胡塞尔的不同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舍勒认为,现象学是一种精神审视世界的态度。由此出发,他迅速把目光从对现象学之一般理论的建构转向通过这样一种态度直面活生生的现实本身。与之不同,胡塞尔则把现象学视为通向真正科学知识的唯一方法;但对明证性的追求使他始终停留在现象学理论本身的问题当中,并一步步走向了先验唯心论。二者在个性、精神气质、问题方向及思想道路方面的不同导致了其现象学的差异,这种差异反过来又强化了其思想的分殊。  相似文献   

4.
舍勒和海德格尔都放弃了死亡的经验性观点,认为死亡是自我生命的本质组成部分,不过,舍勒把死亡归属于意识的直观确定性,而海德格尔把其归属于此在的存在。二者都把死亡奠基在不同客观时间的现象学时间,不过在舍勒那里是内在时间意识,在海德格尔是更加复杂的时间性。二者都区分了本真的死亡观和非本真的死亡观,不过,对非本真性死亡观的批判在舍勒那里体现为对现代欧洲人的批评,在海德格尔那里体现为对常人的批评。  相似文献   

5.
舍勒的羞感现象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舍勒的羞感现象学研究在其整个情感现象学研究中占有一个独特的位置。羞感在本质上是一种具有意向性特征的个体的自身保护感受,它具有身体之羞与灵魂之羞这两种形式。作为一种意识行为,羞感不可能起源于后天的教育,而是人类经验结构中的本质要素。从身体羞感和灵魂羞感出发都可以生发出现象学的、先天的羞感伦理学,其先天性归根到底都源自于在羞感的本质现象学描述分析中被给予的身体羞感与灵魂羞感本身的先天性。  相似文献   

6.
舍勒对佛教的研究立足于现象学而展开,在佛学诸要素中,舍勒不注重从意识结构的角度去探讨佛学的特质,而是直接从佛教的世界现、人生观入手,剖析佛教的实质.他认为佛教实质是一种受苦的形而上学,这一学说对苦的本质以及如何去苦有其独特的理解.舍勒指出,佛教慈悲观念的实质意义在于否定自我与个体,从而最终趋向于虚无.舍勒从人格(位格)角度对佛陀等圣者形象所做的现象学描述,具有普适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许多研究者认为在舍勒思想的发展中展现着三个“谜”:⑴为什么舍勒没有为他关于价值和人格的明察提供现象学的基础?⑵为什么舍勒在《形式主义》之后转向宗教、形而上学的研究,而未完成其伦理学?⑶为什么舍勒会从一神论的立场突然转向泛神论的立场?斯佩德的《舍勒的伦理学人格主义》针对这三个谜,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这体现了一种追寻舍勒思想发展的连贯性的努力。结合斯佩德的论述来分析这三个“谜”及其解决,并检讨之或补充之。  相似文献   

8.
9.
本文通过对舍勒价值位移思想的研究,分析了价值哲学的问题意识与现象学分析的内在关联。作者强调了多视域的价值哲学研究路径。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舍勒价值哲学对于重审价值论在哲学中的地位及哲学本质的启发。  相似文献   

10.
华兹华斯的情感论是其诗歌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观点"诗歌是诗人强烈情感的自然流溢"给人的印象是诗是诗人情感的直接结果,然而,华兹华斯又说诗人具有一种气质,比别人更容易被不在眼前的事物所感动,言外之意就是诗歌是诗人回忆的结果。前后说法似乎有所矛盾。如果从现象学的角度认识这一问题,它们并不矛盾,因为诗人的回忆也是情感不断积聚的过程,这正像情感现象学所说的,在任何可能的世界图像的形成过程中,该图像的各要素的内涵、结构和联系取决于爱和旨趣行动的建构、方向和联系。像现象学一样,华兹华斯也是在爱的"问询"中,让世界不断"吐露"自身。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华兹华斯情感论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舍勒在《资本主义的未来》一书中,以一个西 方学者的眼光就“ 资本主义向何处去”的问题,阐明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舍勒的观点有其合理处,但也有明显 的缺陷,这就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客观公正地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12.
舍勒的位格主义伦理学具有生存论、认识论和本体论的基础。首先,懊悔行为揭示出位格作为负罪之在的生存论本质;其次,价值偏好行为认识到先天价值秩序的存在,而价值实现行为说明只有位格才是道德价值的担负者;最后,爱在情感行为中的本原性地位说明位格在本体论上首先是爱的存在,而观念的爱的秩序则为位格实际的爱的秩序指明了方向。舍勒的位格主义伦理学是伦理学理论中的一种新范式,但对于作为其方法论基础的现象学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新现象学的情感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德国哲学家施密茨提出的新现象学情感理论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1)把情感理解成客观上把握到的具有空间性的力量、气氛;(2)从身体动力学的角度探讨人的感情、情感;(3)关于情感的空间结构,即把空间区分为相对空间和绝对空间(或叫相对位置空间和绝对位置空间)。施密茨关于情感、表情及其理解的理论,并非是毫无根据的杜撰。  相似文献   

14.
古典晚期的新柏拉图主义的“爱欲”可视为“情感认识论”的雏形,之后又发展出了东西方两个不同的理论。经过奥古斯丁、笛卡尔和胡塞尔的发展,西方的分枝通过对“爱欲”意义的剥离步入了现代的现象学阶段,而其保有了“爱欲”因素的东方分枝则因为历史原因未能进入现代视域之中。通过对“爱欲”的复原,对谢文郁先生提出的“情感认识论”进行现象学重构,可发现其至少有两方面的“现代性”意义:一是提示我们应当将人视为是身体的存在,而不是一个超然物外的存在;二是表明人是有限的,人对世界“全体”的理解只能依赖其自身所见的“侧现”。  相似文献   

15.
现象学在舍勒思想中不是借用的方法,而是与其哲学目标内在一致的思想主题,具有独特的内涵。从根本上说,现象学态度是作为位格之人的本质态度,人通过这种态度直观价值及其秩序的过程就是人摆脱动物状态,作为位格而存在,成为人本身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当前网络表达中到处弥漫的怨恨情绪,使技术理性的价值产生位移或曰颠覆,正价值如正义、公平、为承认而斗争等,在怨恨的情绪及其网络表达中导向负价值:网络暴政、人的主体性的消解,使人陷入"单向度的人"的危险。当下网络表达的无序和失序,正是怨恨的现象学呈现。因而,透过现象学观察的怨恨及其网络表达,或许可为我们反思批判当下和建构新的网络伦理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自问世以来,就被视为指导中华民族反抗日本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纲领文件,然而近年来却出现“抄袭说”等不同声音。“抄袭说”主观上想通过贬低《论持久战》的创新价值以拔高蒋百里、陈诚之作的历史地位,然而客观上却走向历史的虚无化。为了消解历史虚无主义的双重危害,就必须对相关的文本进行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文本现象学还原,进而在反驳“抄袭说”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现象学技术哲学的多重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兴起的现象学运动涉及广泛,也逐渐渗入到技术哲学研究领域.通过对技术哲学研究文献的考察,发现相当数量的西方技术哲学家运用现象学方法研究技术哲学问题,对西方技术研究具有较大影响.这些技术哲学家虽然都是运用现象学方法考察技术,但由于采取了不同的视角,针对不同的对象,因此呈现的不是一种统一的现象学研究路径,而是具有"家族相似性"特点的多维视角.主要表现为考察技术根本问题的视角、考察具体人工物品的视角和考察人与技术关系的视角等.  相似文献   

19.
从哲学的自律本性看舍勒哲学的基本立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舍勒所理解的哲学自律本性,指哲学是没有任何前提而自我构成的,这种哲学通过其自身,并在自身内部和自身的持存中寻找并发现其本质和规律。对于过去的认识论者和形而上学家来说,哲学仅仅只是有关各种各样虚假问题的智力格斗。然而,真正的哲学思考,意味着使思考者的人格全面地紧张起来,并投入到世界当中去,去遭遇价值和本质的世界。价值哲学的任务就在于使得人格介入和参与到价值和价值本质的相互联系之中。  相似文献   

20.
《老子想尔注》乃道教勃兴阶段的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因为它乃"有道教"的存在性路标:作为在五斗米道宗教生活中被直接给予的教义。《想尔注》的宗教性位格,集中地在其"想尔之道"中显摆出来;经过想尔之道的生存性建构,传统的神仙信仰已不再只是一种个体的柔性"信仰"生存方式,而是进一步生成为一种刚性的社会"宗教信仰"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