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管理层股权激励引发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盈余管理的角度出发,选取截止至2007年12月已经实施股权激励的48家上市公司中的40家为样本,借鉴国外相关资料,运用管理层授予股权激励与其年薪金额的比例来考察股权激励程度,在扩展的Jones模型的基础上加入费用项目后来估计企业盈余管理程度,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在我国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股权激励实施过程的监管。  相似文献   

2.
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经济理论认为,企业资本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企业家人力资本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在综述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企业家人力资本细分为教育型人力资本、实践型人力资本和激励型人力资本,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模型,对二者关系进行定量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家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有贡献,实施以股权激励为核心的人力资本收益分配有利于提升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0—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考察政府补助和税收优惠两项产业政策对数字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和税收优惠对数字企业创新质量具有正向激励作用,且政府补助对数字企业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受市场竞争程度的影响,市场竞争程度提高会增强政府补助的促进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政府补助对数字企业创新质量的促进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和小规模企业中更显著,而税收优惠激励效应则在国有企业和大规模企业中更明显。提出以产业政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激励企业创新,加强政府对数字企业创新的引导和支持,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协同,优化数字企业竞争环境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组织行为学中企业的绩效模型及期望理论中的激励水平模型为理论基础,探索了中国企业内行为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关系.通过统计分析发现,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均不占优势的浙江省上市公司的绩效明显好于辽宁省与上海市,其原因在于浙江省上市公司内激励机制较为合理,激励水平高,表明中国企业内行为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内在的相关性.企业有必要以激励之期望理论指导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提高员工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理想业绩的期望值,提高职工个人业绩与回报的相关性,提高企业管理控制系统中组织回报对员工激励的效价.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5—2018年我国跨国制造业320家上市企业的微观数据,采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分别测算了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抑制效应与净效应。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是其激励效应与抑制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最终会导致企业创新水平负向偏离前沿创新水平;从分位数的角度来看,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政府补贴会抑制其创新水平的提升,但部分企业仍能更多地受益于政府补贴的激励效应;从时间分布与地区差异的角度来看,政府补贴的净效应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且东部地区的抑制效应高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6.
通过采用文献分析等方法探讨企业客户知识管理的激励机制.认为客户知识管理是客户与企业双向的委托代理关系,故建立了客户知识管理的博弈模型,包括客户效用函数与企业效用函数,在模型上进行求解分析,结果表明,客户知识管理的激励强度与方向是由激励方向、内激励因素转换因子、激励贴现因子等的不同取值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知识员工在不同职业生命周期阶段需求差异性,得出了知识员工在不同阶段的重要激励影响因子,探讨各激励影响因子与激励效果之间的关系,构建企业知识员工的激励模型,对企业更好地开展知识员工激励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全方位的激励管理体系是开发人力资源潜能的有效工具。员工需求和期望是一切激励手段的出发点,企业在关注员工的需求与期望的同时,还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战略规划,构建适合本企业特点的全方位的激励管理体系。全方位的激励管理体系包括物质激励型子系统、工作设计激励型子系统、员工职业规划激励型子系统、目标激励型子系统、企业氛围激励型子系统、企业形象激励型子系统、沟通激励型子系统。这些子系统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共同组成全方位的激励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我国企业晋升制度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晋升文化扭曲等原因导致了我国企业晋升激励中存在性别歧视、玻璃天花板、看重关系等问题。企业要构建基于组织公平的晋升激励模型,并从培育正确的组织公平文化,不断完善晋升程序,选择和培训合适的晋升决策者,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晋升观念,扩展我国企业晋升激励路径等五个方面保障企业晋升的公平激励效果。  相似文献   

10.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需要依靠可持续创新来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员工正是实现.可持续创新的动力源泉。本文基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提出企业可持续创新模型,以期为企业从投入、风险和激励三个方面构建可持续创新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
从博弈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关系,构造了一个对企业经营者激励的委托代理模型,并针对信息对称与信息不对称情况进行了分析.在设计企业的委托代理激励合同时,若考虑了对经营者的激励,则政府的风险成本、代理成本均比没有考虑对经营者的激励时的要小.从理论上证明了对企业经营者激励的必要性,为企业经理实行年薪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层管理人员是企业的中坚和脊梁,对中层管理人员的内部激励和自我激励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关键问题.但现行企业在内部激励和调动员工自我激励方面仍然存在许多缺陷.结合相关激励理论,提出事业激励、目标激励、文化激励等建设性举措,完善企业中层管理者内部激励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如何对国有企业经营者进行有效激励,一直是理论界和企业家们研究、探讨和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也是多年来政府想解决却一直没有完全解决好的问题。本文从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历史沿革、存在的问题、目前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推进改革的主要方式等方面进行阐述,并进一步提出完善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模式的对策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内部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集团优势的发挥。企业总部依据分部经理提供的私人信息,通过内部资本市场(ICM)对资金进行重新配置,而利己的分部经理会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通过实施机会主义行为干扰总部的配置决策,因此分部经理的这种异化行为是影响ICM配置效率的关键因素。已有文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总部如何设计对分部经理的激励机制上,而较少关注监督对分部经理投机行为的影响。本文引入总部监督机制,考虑分部经理情绪敏感性因素,建立总部监督与分部经理行为之间的博弈模型,认为总部监督可以降低信息租金的支付,部分替代激励功能;总部监督可能造成分部经理消极怠工和出工不出力等现象,导致资金产出折损,即存在"负激励"效应;"替代"效应、监督成本效应与"负激励"效应共同决定ICM效率。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的问题,从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角度,提出企业经营者的人力资本价值计量,及以期权方式分享企业剩余,以此来激励约束企业经营者的行为,这对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职业经理人激励制度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完善职业经理人激励制度,应规范市场运作和管理,保证市场充分竞争,合理确定职业经理人业绩,完善企业内部激励制度,正确认识职业经理人分享剩余索取权,实现职业经理人的长期激励。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民营企业面临着由自身产权缺陷造成的经营者缺乏产权激励的突出问题。民营企业应对产权制度进行创新,注重运用经营者持股、股票期权、管理层收购和仿真股票期权等模式,从产权角度对经营者进行激励,切实发挥激励机制在提高企业绩效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精神激励的视角,在需要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层管理者特点和外企中层管理者精神需求的问题,提出和讨论了建立基于成就需要的目标激励、基于权利需要的信任激励、基于尊重需要的荣誉激励、基于社交需要的情感激励、基于自我实现需要的发展激励的外企中层管理者精神激励模式。  相似文献   

19.
职业经理人薪酬的市场化契约模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经理人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决不仅是单个企业或行业内部所能解决的问题,但又不能简单地将激励约束机制进行企业内部、外部的划分。职业经理人的企业内部契约与外部契约是一个连续的、相互影响的整体,这是由其职业化阶层的性质决定的。因此,我们在对其行为进行契约设计时应将单个企业和整个经理人市场联系起来,通过这种市场化模式的设计来规范职业经理人的行为乃至人力资本的提升,最终影响职业经理人的职业生涯。  相似文献   

20.
由于中国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以及投资结构和投资组合问题,企业年金收益率一直较低,从而导致基金的严重贬值问题.鉴于此,我们提出了补充养老保险账户的改良思路,这种改良首先是从企业年金个人账户参保人有一定的个体选择权力视角入手,利用生命周期投资组合来建立实证模型,通过动态优化模型来分析企业年金账户实施个性化改良对参保个体效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让企业年金个人账户参保个体有一定的选择权力,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通过声誉机制激励投资管理者更能注重投资成效,从而达到基金的保值增值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