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的活动是人存在发展的根本方式,而人总是按照一定的尺度去从事活动的,美的尺度就是作为主体的人必须也必然要坚持的基本尺度,它体现着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对象物之间的情感交融关系,呈现出一系列的二重特性,在人的活动尺度体系和人的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揭示人的本质过程中提出了人的活动的两个尺度: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两个尺度"思想蕴含着客观规律性与主体能动性的统一、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统一以及深刻的和谐理念.马克思"两个尺度"思想在我国当代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启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视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重视人民的主体素质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主体需要和客体状况构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确立和实现程度的两个尺度。确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目标所应依据的尺度,应该从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来考察。这一具有辩证统一的客观关系,表现为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发展性和能动性相统一,最终使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大学生真善美相统一。  相似文献   

4.
从"三个代表"看社会发展的评价尺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认为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评价尺度体系(生产力尺度、制度尺度、人的全面发展尺度)的丰富和发展。它构成了社会发展评价尺度体系的理论基础,对我们建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理论,是实现科学发展与怎样实现科学发展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理论建构上的与时俱进与理论发展上的一脉相承是科学发展观理论品格的本质规定性,立党为公与执政为民、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科学发展观内在价值取向的本质规定性,在发展主体上坚持党的领导与发挥人民群众作用的统一、在发展过程中坚持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是科学发展观实践特质的本质规定性。  相似文献   

6.
兰明  邓金秋 《理论界》2013,(6):93-95
本文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重大作用进行了深刻说明,并且指出:科学精神遵循"真理尺度",人文精神遵循"价值尺度"和"伦理尺度",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本质上是统一的。在新的世纪,文化应该是东方与西方的"合唱",科学与人文的"交响"。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内在统一,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提出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7.
论历史评价尺度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川 《学术探索》2006,2(4):93-98
历史评价尺度是指主体从自身特定的需要、利益等内在价值尺度出发判定历史客体及其变化是否具有价值、价值大小的标准、模式。历史进步的评价尺度具有以下基本要求:一是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的统一体;二是科学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体;三是宏观尺度与微观尺度的统一体;四是历史尺度与现实尺度的统一体。历史评价尺度体系在较高层面上由生产力、制度文明、精神文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尺度组成。生产力尺度是历史评价的根本尺度,制度文明尺度是历史评价的关键尺度,精神文明尺度是历史评价的重要尺度,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尺度是历史评价的终极尺度。  相似文献   

8.
客体尺度把生产力作为一切工作的判断标准和衡量标准无疑是正确的。可是作为标准的生产力自身该如何衡量?毋庸置疑,生产力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和多层次结构的复杂系统,它既有物的客体要素,又有人的主体要素,衡量生产力自身发展状况仅看生产力结构中的单项因素是不够的,应从生产力客体和主体两大方面综合考虑,用客体尺度和主体尺  相似文献   

9.
从本质上讲,实践活动是一种主体的客体化和客体的主体化的客观的双向对象化过程。所谓主体的客体化过程,就是人们按照自身的内在本性、力量、尺度去改造客体的过程。所谓客体的主体化过程,就是人们遵循外界客体的内在本性、规律、尺度来改造主体的过程。因此,实践活动既遵循主体尺度又遵循客体尺度。实践活动的主客体尺度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概括地说,有利、真、善、美四大尺度。本文在说明实践为什么要遵循有关尺度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功利和真理的尺度。  相似文献   

10.
<正> 人们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把握和遵循外部世界的客观尺度,而且还需要使自己的活动符合和遵循主体自身的内在尺度。正因为如此,人们在分析和讨论人的实践活动的基本尺度时,一般只注意到反映主体目的、需求、功利的“内在尺度”和反映客体本质、功能、规律的“客观尺度”两个方面。我们认为,人的实践活动自始至终都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仅仅看到实践的主体尺度和客体尺度还不够,还必须明确地肯定和确立人的实践活动的社会尺度——善性尺度。显然,  相似文献   

11.
生产力发展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具有内在相关性与和谐一致性。生产力发展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设条件,人的发展又对生产力发展产生巨大促进作用。社会进步的评价尺度只能是生产力尺度与人的尺度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研究探讨新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特别是党员干部价值观念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以期在全社会倡导、强化主导性的价值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些浅见。一所谓价值,是客体在主客体关系中对主体发生效用的属性。价值观则是对价值标准的评判和价值取向的认定。价值观形成后,支配着主体评判客观事物的标准;它的原则及其方法是主体认识和改造客体,使客体满足主体利益和需要过程中遵循的指导思想。价值观与世界观密切相关,世界观决定价值观;反过来,价值观也影响世界观;…  相似文献   

13.
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悖论命题违背唯物史观的根本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些学者以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之间有不一致的情形就推断出两者存在着难以相容的"悖论".不能否认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之间存在着差别,但是,这只是两者关系的一面,其另一面则是,它们不仅都由实践决定并随实践发展而发展,而且,历史尺度是价值尺度的现实化,价值尺度是历史尺度的终极目标,二者有着现实的统一表现,并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有着和谐统一的理想境界.认为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存在"悖论"的片面解读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主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论证对应生原则、历史性原则、辩证性原则相抵触,直接违背唯物史观的根本精神.  相似文献   

14.
实践是人的一种现实活动,当然,它必须合主体尺度。但是,作为人的完整活动,又必须合他种尺度。简言之,实践是合主体尺度与合他种尺度的统一。本文试就实践合他种尺度问题作一初步思考。一、实践他种尺度的构成:社会生态尺度与自然生态尺度就人面对他种而言,可分为社会与自然界两大类种,所以,实践的他种尺度可划分为社会种的尺度与自然种的尺度。其一,合社会生态尺度是实践的合他种尺度的第一层面的指称。所谓合社会生态尺度,就是指以社会系统的协调、和谐、有序的运作为实践的客体价值取向,以这种尺度来规范从事改造社会的实践活…  相似文献   

15.
侯继迎 《东岳论丛》2002,23(6):79-80
“目的”是实践活动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我们的哲学教科书理论没能处理好实践中的主观目的与客观因素的关系 ,其关键就在于它没有揭示出目的范畴本身所内含的三层本质含义 ,即目的要合规律 ,规律要合目的 ;目的是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的观念形态的统一 ;目的是自由的表征  相似文献   

16.
许多发展中国家都采取了"增长优先"(经济增长优先,延缓、弱化或压抑其他领域的发展)的发展路径。围绕"增长优先"的发展路径和"同步发展"(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领域同步、协调发展)的路径问题,学者们展开了争辩。在这一争论中,麦克斯-尼夫的"以人为尺度的发展"理论因提供了第三种解决方案而独树一帜。本文对他的这一理论进行了述评,并揭示了该理论的局限性。文章认为,要克服"以人为尺度的发展"理论的局限,必须同时提出"以正义为尺度的发展"。"以正义为尺度的发展"不是对"以人为尺度的发展"的替代,而是对它的补充。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两种尺度”理论中的和谐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是在对立统一基础上主体价值追求与客观平衡相符合的一种客观关系。和谐的本质是对立统一。其本质属性是人的主观能动的价值追求与客观平衡相一致。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两种尺度"蕴涵着深刻的和谐思想,那就是将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完整统一———即美,即和谐。  相似文献   

18.
向德平 《学术论坛》2002,42(2):133-137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评价社会发展时 ,将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统一起来 ,强调文明是反映社会发展的综合尺度 ,推动文明进步的动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和最根本的标准。邓小平坚持生产力标准 ,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 ,这是对生产力标准的补充、发展和具体化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发展理论的社会发展合理性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并未明确提出社会发展合理性问题,但其发展思想中有着丰富的社会发展合理性意蕴:马克思强调社会发展是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这是社会发展合理性的评价尺度;社会发展是在人类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辩证决定论与主体选择论的统一,这是社会发展合理性的现实路径;社会发展是社会各要素的整体的协调的发展,这是社会发展合理性的实践观念和实践模式;社会发展是通过“两次提升”达到“两个和解”的过程,这是社会发展合理性的实践原则;社会发展的根本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是社会发展合理性的实践目标;等等。这些发展思想是理解和完善我们当前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模式”的发展道路的重要思想平台。  相似文献   

20.
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到底应该是生产力尺度,还是生产力与人的发展两种尺度的结合,抑或是生产力、人的发展和制度等多种尺度的综合?从社会进步、生产力及评价尺度等范畴的科学内涵来看,社会进步的实质即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不断升华,而作为这一升华之深刻根源的生产力,则是一个物的因素与人的因素相统一的综合性范畴,它不仅可以诠释各种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变革,同时还蕴含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取向,因而,衡量社会进步唯一合理的尺度只能是生产力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