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正在走向“世界军事大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印度经济、科技实力的增强,印度的“军事强国”梦正日益变成现实。世纪之交,印度制定了新的军事战略目标,不断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重点发展“三位一体”的核心打击力量,不断地采取“惊世之举”为其“世界军事大国”梦营造声势。印度以慑服巴基斯坦和防范中国为借口迫不及待地发展军事力量尤其是核力量的做法,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和深刻忧虑。  相似文献   

2.
印度近代知识分子的形成是英国殖民者经济、政治、文化等政策发展的结果。文章从殖民统治“双重使命”、近代知识分子在印度民族主义运动中的作用和人的现代化三个角度论证了马克思关于殖民统治的“双重使命”论和近代知识分子在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和现代化进程中所具有的重要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郭白晋 《北方论丛》2015,(6):103-106
由于印度旧有土地生产关系的不合理性,农业现代化发展比较滞后,开始推行以新产品、高技术、高投入为核心的绿色革命。在印度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绿色革命在印度许多地区得到推广和展开。绿色革命的实施,推动了印度土地关系和经营方式的改变,根本上改变土地生产关系;印度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力;同时农业产业化的程度和水平也在提升,促进了印度的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同时“绿色革命”推动的农业现代化又面临本身难以克服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反对英国统治、争取独立的斗争中,印度国大党领袖梦想以大印度“联邦”的形式全盘继承英帝国留下的“遗产”,而穆斯林联盟则主张按“两个民族”理论实施印巴分治。在大规模流血冲突中,按照“蒙巴顿方案”实施的分治使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统”、“分”之争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严重对立。据此,印度制定并实施了不结盟战略,巴基斯坦则针对性地奉行联盟外交战略。结果,双方在顾什米尔问题上陷入紧张和僵局,军备竞赛最终也由常规竞赛发展为核心竞赛。  相似文献   

5.
印度是一个以印度教为主的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印度教与印度民族主义相结合产生了印度教民族主义。印度教民族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直接影响到印度大国理念的形成。印度人民党上台以来,改造了印度教传统思想文化,以“大印度主义”为新印度教思想文化特征,努力把印度建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大国。  相似文献   

6.
姜玉洪  李晓航 《北方论丛》2007,1(2):105-109
文化是历史地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总代表着特定时代、特定民族、特定地域中占主导地位的生存模式。印度文化是独特的宗教文化,具有强烈的宗教性、深刻的内省性、极大的包容性,印度的宗教和哲学密不可分,宗教哲学是印度文化的灵魂。印度文化是印度人的生存方式,是印度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现代化进程中的内在运行机制。文化哲学研究范式将使印度文化的研究更全面、更深刻。  相似文献   

7.
王维青 《南方论刊》2008,(12):88-89
《印度之行》是爱·摩·福斯特的代表作,而作为其主人公的阿齐兹一直被评论界视为研究《印度之行》的一个突破口。本文将从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分析他不同“自我”的对话及其思想的变化,指出“对话”是人们取得进步的基础,从而使读者更好地了解阿齐兹这个人物,更好地理解《印度之行》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8.
台湾当局以行政力量引导台商“南进印度”的图谋,不只是经济上的“南向”以对抗“西进”,而且是政治上的重大战略部署,即希望印度在扮演大陆替代市场的同时,结成“台日印战略同盟”,共同对抗祖国大陆。“南进印度”在岛内备受质疑,“南进印度”阻止不了台商西进热潮。  相似文献   

9.
莫迪政府执政以来,印度的国际影响不断增强,在国际舞台上大有“左右逢源”态势,这也折射了印度不俗的外交能力。对此,本文从外交观念、外交谋划、外交机制、外交协调、外交执行五个维度对其外交能力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印度外交能力的增强是这一时期印度得以在国际舞台获取有利态势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外交观念方面,印度通过增强印度教意识形态影响力、强化“民主”价值观共识、拓展国际传播渠道等方式,促进了外交观念能力的提升。在外交谋划方面,印度外交布局兼具稳定性和灵活性,不仅补强了战略资源对外依赖的短板,还适应了内外变革的战略环境。在外交机制方面,国内机制的优化与在国际机制中的积极作为,为印度编织了更具韧性的外交网络。在外交协调方面,印度相对完善的组织架构与灵活多样的协调手段,使其得以对内凝聚共识,对外长袖善舞。在外交执行方面,印度的制度保障、外交投入、人才培养等均有利于其外交政策落实。不过,印度外交能力建设仍有其局限性,受疫情、外部环境趋向复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印度外交能力能否持续增强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0.
印度独立建国后,已经修建了数千座大型水坝,以缓解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受地理环境、气候及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等因素影响,印度大坝分布极不平衡,西部、南部和中部大坝密集,印度北部和东北部喜马拉雅地区水资源充沛,具有很大的大坝建设潜力,但大坝数量稀少。随着印度经济发展对水资源和电力增长的需要,印度开展了“内河联网”工程并加强水电建设,由此加大了在喜马拉雅地区的大坝建设的力度。印度在喜马拉雅地区的大坝建设对中印边境我方的生态环境、地质条件、边民的生产生活和边防安全以及边界谈判产生一定的影响,值得我们关注和采取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回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十年历程,从理论构想到实践生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不仅仅是一个卓越的理念,更是一个伟大的实践方案,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西方“中心—边缘”模式的现代化具有同质化倾向、强权性缺陷,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同心圆”模式的现代化路径,走出了西方“中心—边缘”模式的实践困局,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印度经济发展很快,综合国力显著提高,逐步摸索出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印度发展模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对于“印度发展模式”内涵、实质、理论维度、成就与意义、问题与挑战等进行了广泛讨论,有很多不同的理解.归纳和总结不同学者的观点,有利于进一步理解印度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读罢何晓明教授的新著《百年忧患──知识分子命运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6月出版),笔者有种沉甸甸的感觉。该著的首要特色是,把“知识分子”这样个群体的命运、生存状态置于古今迁延、新旧更迭的中国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运动中去考察,进而从中折射出作为后发、次生型启动模式的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独特状貌。因此,“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就同“知识分子的命运”一起,成为该书的两大兴奋点。而诚如著名文化史家冯天瑜先生在该书序言中写的那样,作者就“二者的相互关系展开论述,颇能开启神智”。而在笔者看来,这电恰恰是作…  相似文献   

14.
姜玉洪  陈霞 《北方论丛》2002,2(3):47-51
印度独立以来,为解决快速发展问题,实现赶越,曾选择了动员体制的现代化路线,但因种种矛盾,近年来又开始向自由市场经济转轨.但印度社会的深层结构并未从根本上发生变革,其现代化诉求无法与传统社会关系隔断联系,因此其科技进步模式的建构仍然打上了动员体制的深刻烙印.尽管印度的科技进步成绩斐然,但这种科技政策的实施显示出科技进步与社会改革的不同步性和脱节性,这种战略性的错位将有可能引发全面的社会危机.  相似文献   

15.
冯锦锦 《理论界》2014,(1):68-71
结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类学教授Lawrence Cohen以印度为田野的民族志,分别阐述了国际与印度本土老年学知识建构中的权力关系,评析了家庭、国家内部“衰老”相关话语的渊源,并在此基础上批判现代性多重规范来源的局势建构和压制了老年人的主体性和自我感,借以反思现代性导致异化的困局及其出路。  相似文献   

16.
印度和东盟领导人已同意在未来 1 0年内建立“印度 -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一目标的确立 ,意义重大。它将对亚洲地区国际经济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印度药品专利政策经历了殖民地时代、后独立时代和全球化时代三个阶段,最终于1995年1月1日成为了WTO成员方之一。为保障印度本地药品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印度1970年药品专利政策也经历了设立“电子邮箱”接收专利申请制度的确立与修正、1999年专利法修正、2002年专利法修正和2005年专利法修正四个阶段。《印度2005年专利(修正)法》是在上述三次修正的基础上出台的印度现行有效的专利法。迄今,印度除了颁布一些实施该法的细则之外再没有修改过专利法。  相似文献   

18.
夏丽萍 《天府新论》2013,(6):150-153
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周期性评估,通过评估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和质量管理的重要经验。印度自1994年以来成立了印度国家评估与认证委员会(NAAC),为保障印度的高等教育质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德国耶拿浪漫派的印度情结:从诺瓦利斯到弗·施莱格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耶拿浪漫派的印度热情,尤以诺瓦利斯和弗·施莱格尔为著.这里拟围绕着他们的相关著述,指出他们的印度热情是以欧洲关怀为旨趣的(由此可谓“印度情结”),强调弗·施莱格尔的印度情结在与诺瓦利斯趋同的过程中最终实现了对诺瓦利斯的超越.  相似文献   

20.
印度独立建国后,与陆地周边国家基本上都存在边境争端问题。印度政府不断加强边境管控力量,改革边境管理体制,提高边境管控的技术含量,以解决边境管控的困难。但是边境管控的难题非但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反而愈加难解,其根本原因在于印度的“大国霸权主义心态”和“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存在。这些存在也对中印关系和中印边境安全管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