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独立的加害人不明的侵权责任,可根据过错推定原则或公平责任原则让加害人所在社区先行承担,或与受害人分担受害人的损失,同时,保留对独立的加害人进行追偿的权利.在加强侵权责任立法来积极引导市场经济下人类社区生活文明发展、抑制不良社会行为的同时,还应建立和完善广泛的国家、地方两个社会安全保险体系和行业、区域责任保险制度三位一体的社会安全保障机制和法律体系,以形成有效的社会人身损害赔偿补偿制度,共同维护公民的基本人权,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
殷武 《社会科学家》2005,(1):109-111
<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的"艰难情形规则"是为了解决国际商事交易中,因经济环境异常变动所造成合同履行结果对一方显失公平而设计的旨在平衡、协调双方当事人之间利益关系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是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关系中的具体运用.该制度在大陆法系被称为"情事(势)变更原则"或"情势变迁原则",而我国立法上尚处于空白,因此,它对我国合同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刑法总则和刑法分则中包含的"以上"、"以下"规定.文章认为,要正确理解和把握上述"以上"、"以下"规定的含义应从六个方面入手"以上"可以包括本数的情形;"以上"不包括本数在内的情形;"以下"可以包括本数在内的情形;"以下"不包括本数的情形;"以上"或"以下"都可以包括本数在内的情形;"以上"、"以下"都不包括本数的情形.  相似文献   

4.
"具体侵权人"的确定一直是高空抛物侵权案例中的难点.<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七条"由可能加害人予以补偿"的规定,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原则思路.然而,该规范的司法适用仍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从诉讼角度而言,为了明确"可能加害人",满足侵权诉讼"明确的被告"要求,可引入行政诉讼的方式.这样可以更好地敦促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受害人的权益,从而将高空抛物侵权案例带出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和"可能加害人"的迷宫.  相似文献   

5.
"逆向劳务派遣"被普遍认为是无效派遣,而实际上"逆向劳务派遣"分为原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终止与员工的劳动关系和已经解除或终止与员工的劳动关系两种情形.通常所认为的"逆向劳务派遣"无效仅限于要派单位在被派遣劳动者尚未解除或终止此前的劳动关系情形下刻意使其转变身份的范畴,如果确认原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已经解除,逆向劳务派遣有效.而法律规定的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应为倡导性适用,而非强制性执行.  相似文献   

6.
精神痛苦损害赔偿制度肇始于英美法系,在故意侵权领域中,实质受害人及相关第三人都可就其精神痛苦严重程度向加害人提出精神损害赔偿,并获得相应的法律救济。第三人与实质受害人有无亲属关系直接影响加害人精神痛苦损害赔偿责任的认定。借鉴英美法系的相关条款,大陆法系部分国家已相继制定并实施了第三人精神痛苦损害赔偿制度。中国现行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仅对受害人基础权益受损所产生的精神损害予以救济,不符合保护受害人精神权益之实质。为此,有必要摆脱"无基础权益受损即无精神损害赔偿"的桎梏,有条件地认可第三人精神痛苦损害赔偿制度。其间,要合理界定第三人与实质受害人间的"密切关系"程度;规定第三人在侵权现场且以加害人知其在场情形为要;为了减少精神痛苦主观性带来的滥诉风险,建议附带第三人之严重精神痛苦的客观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史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理论基础.江泽民同志正是依据这一理论基础,在邓小平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进一步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具有重大而深远历史意义的问题,这为我们党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暂时处于低潮的情形下,指明了执政党建设的奋斗目标,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  相似文献   

8.
说参请作为宋元说话的重要一支,其内容及形式俱无法考实.而从<水浒传>源头之一的<花和尚>话本中,可以大体推断"说参请"艺术的情形.<水浒传>中的参禅对话与机锋接引的描写,还有禅宗预言偈、禅宗下火文及禅宗辞世颂等语录文体的存留,都是"说参请"面貌具体而鲜活的纪录.  相似文献   

9.
动词“上”的自由与粘着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华 《殷都学刊》2003,(1):107-109
动词"上"是一个极富个性的词语."上"的自由用法表现在"上"能单独成句,"上"的粘着用法主要指其带宾语的情形.其宾语有时不出现是由于经济原则的影响.不同的宾语与"上"组合形成不同的动词短语,其用法迥异.  相似文献   

10.
秦汉时期的"太上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上皇"称谓体现了帝制时代最高权力集团中特殊的亲族关系,其最初发生与"皇帝"同时."太上皇"和"皇帝"之间的帝位传递与帝权继承,历史上有过复杂的情形.以称"太上皇"为标志的最高执政者生前的权力转让虽然在秦汉时期没有直接发生,但先秦时期类似的历史记忆以及汉代皇帝向异姓出让国家管理权力的情形,很可能于深层的潜意识影响着帝王晚年的心态.另外,兴起于社会下层的武装暴动集团以反政府为旗帜,却并不否定皇权.所谓"妖贼"自称"太上皇帝"的史例,也值得政治史研究者、文化史研究者以及社会思想史研究者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的现象日益严重,“环境危机”已成为人类不可回避的问题,“环境污染侵害之民事责任”问题成为当今世界研究的一个主要课题。由于环境污染侵害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归责原则不同于一般民事侵权的归责原则。分析了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以及归责原则等重要问题,以求对我国环境侵害赔偿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无人驾驶汽车对以驾驶人员主观过错为基础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产生了颠覆性影响,但其精密的人造物属性和“社会允许的发展风险”的特征亦为产品责任和高度危险责任的适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在现行交叉管理的行政体制下,我国不妨设立国家智能汽车创新发展领导小组,改革驾驶人员资格制度和累积记分制度,为无人驾驶汽车安装“黑匣子”并建立省级“黑匣子”分析中心,通过“双保险”制度和赔偿基金并行的方式实现国家监管、技术创新与受害人救济的综合平衡.  相似文献   

13.
论个人信息网络侵权责任多元归责原则之确立基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发展历史看,技术社会形态、法哲学理论和正义观念构成其确立基础。网络社会里,由于多种技术社会形态并存发展、行为主体与权利人关系多样化、侵害后果状态和归责事由多样化、价值需求和责任形式多样化发展等要求,要实现网络中个人信息权益保护与行为自由的平衡,应当确立个人信息网络侵权责任的多元归责原则: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责任原则与无过错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14.
大师本来是表示尊敬的褒义称号,但由于当下对这一称号的滥用,它可能出现词义贬值;久之,该词会产生词义贬化。这种词义贬化现象在语言中不乏其例,其原因当与语用上的礼貌原则有关系。  相似文献   

15.
插补是处理缺失数据的一种常用的方法。本文介绍了单一插补的最常见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实践理性:基于广义视域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理性在实践领域的体现,实践理性以如何使存在合乎人的理想及人的合理需要为关切之点。在形式的层面,实践理性主要表现为正当性原则,其内涵在于合乎一定的价值原则或实践规范。在实质的层面,实践理性则表现为向善原则,其要义在于行动或实践过程合乎行动主体或实践主体的合理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同时意味着价值(善)在实质意义上的实现。行动与实践过程同时涉及手段与方式。就行动和实践过程中的手段、方式而言,实践理性又具体展开为有效原则,其内在的要求在于合乎实然(事实)与必然(存在的法则)。正当原则与向善原则主要从价值的形式之维与实质之维体现了理性与实践的关系,有效原则更多地从手段、方式、程序上展示了理性的实践形态。在以上视域中,行动和实践的理性品格,主要便表现为行动和实践过程本身合乎社会规范、体现合理需要、依乎存在法则。以求其善为总的指向,正当原则、向善原则、有效原则彼此相关,从形式与实质的统一、正当与善的交融、目的与方式的互动等方面展示了实践理性的具体内涵,并实际地统摄、引导着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7.
需求受许多因素制约 ,对需求性质的评价既要坚持根本的原则和最高的标准 ,又要顾及我国现实状况作具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构建中国绿色税制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环境造成污染这种具有外部负效应活动的治理,从理论上说,可以有直接管制、财政补贴以及征收环境保护税等多种经济手段.相比较而言,政府对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为者征税,是一种最佳的经济手段.中国严峻的环境形势使我们比发达国家更迫切需要出台环境经济政策,但到目前,中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本文为构建中国绿色税制体系探讨其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要切实有效地搞好超前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严格遵循预见性、开放性、时代性三大指导原则为前提。科学的预见是思想政治教育超前性的前导和蓝图;思想的开放、研究对象的开放、知识结构的开放等是思想政治教育超前性的必备条件;时代性则是思想政治教育超前性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法律原则在整个法律理论研究中居于重要地位,是人们在发现并运用法的过程中智慧的结晶。它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分别承担着各自特有的价值,共同构成法律大厦的基础。然而,在一部具体的部门法当中规定或者不规定、规定怎样的法律原则均有一定的依据,而不能表现出随意性。《行政复议法》将“合法”作为其基本原则之一,经不起法理推敲,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混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