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卯丹 《回族研究》2021,(1):26-31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回族参战,作为中华民族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回族爱国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实践与贡献,具有世界性的和平主义意义。贵州回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其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爱国与和平之实践,也是对祖国与世界的一种贡献。  相似文献   

2.
论回族抗日斗争的特点──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斗争胜利五十周年而作周瑞海在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具有光荣爱国传统的回族人民,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生存和解放,坚决响应中国共产党“全民族实行抗战”的伟大号召,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和推动下,以高度的爱国...  相似文献   

3.
养育之恩 报答之情——《中华回族爱国英才》序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王正伟同志为其所主编的《中华回族爱国英才》一书撰写的序文。作者从对回族的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的审视中,概括出了一些极其宝贵的新鲜的见解,这就是回族的爱国主义。回族爱国主义是经过长期历史锤炼而形成的精神信仰;回族爱国主义是建立在高度认同中华文化基础上的民族之魂;回族爱国主义是建立在特定生产方式之上的立族之本。作者是自治区行政领导,又是回族学者,他从众多回族爱国英才的展示中总结道:中华文明养育了回族,培育了回族杰出人才,而回族的这些杰出人才的成就和贡献是对哺育他们的中华民族的回报。正如中共中央统战部原部长刘延东同志所指出的:回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人口众多、人才辈出、特点鲜明、分布广泛,与其他各民族一起,对祖国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古代,回族的先民中涌现出清正廉洁的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海瑞,伟大的航海家郑和,进步的思想家李贽等著名人物。在近代,当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紧要关头,回族义士前赴后继,为维护祖国统一、领土完整、主权独立作出过突出贡献。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大批回族优秀儿女踊跃投身革命,涌现出早期优秀党员马骏、郭隆真、刘清扬等。抗日战争时期,回民支队、西北回民骑兵师驰...  相似文献   

4.
族谱是书写族群共同记忆的文化实践,湖南桃源回族在其编修的族谱中将英雄祖先的事迹、军事移民的历史、忠孝爱国的价值理念融入族谱的叙事表达中,呈现家族肩负国家使命迁居到湖南军事要地常德的漫长历史,将地域生活实际和家族历史变迁紧密相连,表达家国命运同构的价值取向,弘扬中华民族的忠孝爱国精神。通过守望相助的民族互嵌叙事,体现多民族互嵌地区回族与其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和共同繁荣发展的美好生活图景。研究桃源回族族谱的叙事体例、叙事动力和叙事情节,呈现回族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以及通过族谱叙事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叙事逻辑,展现少数民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近代历史上回族由消极保族到积极进取的转折前因、历程及后果的探讨,揭示了回族在中华民族特殊时期奋起直追、从自身做起、主动担当国民之责任,为谱写回族历史及中华民族历史作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创建穆民总教院表》成书于宣统元年(1909年),出自我国近代伊斯兰教著名学者杨敬修(1870~1952)之手,文中疾呼中国穆斯林有识之士发扬爱国爱教传统,集资办学,以振兴回族文化教育,紧跟时代步伐。振聋发馈,反映出当时回族知识分子实现近代化的强烈愿望。资料价值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7.
关于回族文化教育二三问题的思考喇秉德面对充满激烈竞争的当今世界,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回回民族如何繁荣发展脐身先进民族之林而不落伍,事关民族前途命运,每个回回人不能不慎思之。一、从回族文化发育的“三板块”情形说起在中国回族和伊斯兰教的发展历史上,其文化发...  相似文献   

8.
全面研究回族抗日史,不仅可以发扬回族人民的优良传统,还有现实的政治意义。本文从西北回族抗日爱国团体及活动、西北回族穆斯林上层人士的爱国行动、西北五马参加抗战等方面论述了西北回族对抗日战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责任担当,只有中华各民族广泛动员,拧成一股绳,汇聚起民族团结的磅礴力量,才能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回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理应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努力,奋力争先,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作出应有的贡献。本文从回族的地理分布、历史基础、经济发展、文化传统和政治认同等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深入总结回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一切积极因素,意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强民族团结,使之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助于回族和各民族一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0.
试论回族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贯穿于回族发展始终的爱国主义传统作了深入论述。文章认为,爱国主义思想在回族发展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有着丰富的内容。与回族文化渊源一样,其思想来源包含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内涵。在近现代爱国主义运动中,回族爱国主义思想得到了充实和完善,增添了新的内容。文章指出,阐释回族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特点,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回族作为中华民族坚定一员的历史基础,并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汪鲸 《回族研究》2021,(1):19-25
粤港回族同胞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省港大罢工运动中,粤港回族通过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参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项革命斗争,在斗争中坚定了革命意志,加深了爱国主义,推动了自我革命并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口述史、革命宣传材料和田野调查访谈,本文对省港大罢工运动中粤港回族爱国斗争事迹进行梳理,是对省港大罢工运动史和中国少数民族革命史的必要补充,可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岭南文化底蕴与国家认同话语。  相似文献   

12.
成达师范致力于改良教育,培养经汉两通之才,来引导回族民间树立国家认同,增进回汉团结,提高回民文化,激发回族重教爱国的精神,摆脱边缘心态。这对于引导回族既保持伊斯兰文化身份,又能融入大传统社会,具有思想启蒙作用,改变了回族长期以来甘为边缘的消极心态,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回族爱国意识的文化根源,并以回族积极参与抗战救亡运动的历史事实,充分揭示了抗战对于中国回族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历史上,回回民族不仅以其勤劳勇敢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宝库,同时,还以其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彪炳史册。20世纪30年代,中国人民的伟大抗日战争开始,大江南北,黄河上下的回族同胞,与各族群众紧密团结在一起,奋战在每一条抗日战线上,成为保家卫国的先驱之一,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其中,1939年朝觐季节发生在麦加城下的中国回族爱国穆斯林与日伪“华北回民朝觐团”之间的斗争,就是一场爱国与卖国、侵略与反侵略的政治交锋,一场正义与邪恶,真诚与虚伪,事实与谎言、纯洁与龌龊的灵魂搏斗。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民族情感、民族理性进行深层剖析的基础上,论述了回族的情感特征与理性特征。本文认为,在未来的发展中,回族的民族情感应当进一步与中华民族共同的民族情感联系起来,并吸取现代理性、科学的成份,大力提升回族的民族理性,不断地提高民族素质,跻身于民族强盛之林。  相似文献   

16.
研究采用对西安地区部分高校386名回族大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回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状况,探讨了回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回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状况较好,他们对本民族和中华民族都有着较高的认同,本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中华民族认同高于本民族认同;人口学背景变量并不是民族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家庭教育、学校环境、同辈群体是影响回族大学生本民族认同的主要因素;学校环境、同辈群体、国家政策是影响回族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好地发展回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回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在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受到中国历史发展总趋势的影响。近代回族文化运动的兴起也不例外。本文在把握近代中国与回族历史实际的基础上,并将二者结合起来,从近代中国兴教育的思想、留学生教育的兴起与发展及辛亥革命的推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该运动是回族历史发展与中国历史发展互相辉映的结果,是回族知识分子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觉醒。  相似文献   

18.
赵杰 《回族研究》2007,(3):16-20
本文从康德"心灵里崇高的道德"与毛泽东"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和《古兰经》关于"三状"源于心灵为序,从历时上评述了回族荣辱跌宕、历尽沧桑,"几度春风,几度秋雨"的心路历程,从而揭示了他们心灵沐风栉雨后更加清净的壮美。又从共时上亮化出回族忍辱负重、自尊自强的坚实心力,最后凸显出回族"先忍后强"的心灵之道对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充实,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启发。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回族报刊是在清末严重社会危机和民主革命思潮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出现的,它从开始问世,就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进入民国时期后,首先面临着在舆论上是支持邪恶还是支持正义的抉择”①。众多事实证明,提倡爱国爱教,呼唤民族觉醒,是早期中国回族报刊作出的重大抉择...  相似文献   

20.
从1983年10月全国第一次《回族简史》座谈会至1995年第八次全国回族史学术讨论会期间的十多年来,我国回族史研究的历史性飞跃及所取得的成果。在历次回族史学术讨论会的推动下,一大批回族研究成果不断问世,其成果之丰硕,研究内容之广泛,开拓领域之多、研究深度之不断提高,为回族研究史上所未有。8次讨论会所提交的论文(著)、数量,讨论的侧重点及所取得的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