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本《王夫之评传》,被列入“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中,依原初设计,按传主特点———明清之际著作极为宏富、思想博大渊深的一代启蒙大师,写成书稿近五十万字,其学术思想述评部分约占十之八强,其生平传记部分仅占十之一、二。总体上,虽力求立言有仪,考史有方,合乎学术规范,期能据实以存真。如王夫之所云:“君子格物而达变而后可以择善而执中”①。真要做到,谈何容易。高山仰止,心向往之。但人物传记,特别是像王夫之这样具有巨大历史感和崇高人格美的大思想家的传记,似乎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即不仅要据实以存真,更要体物以传…  相似文献   

2.
<正>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贾谊,是汉初精英人物之一,他既充满大一统局面如日初升的那种政治激情,又因对社会忧虑的超常感知而负荷着时代的精神重压;他的心血一部分被砌  相似文献   

3.
《云梦学刊》2014,(3):22-22
余三定、周淼龙主编的《何建明评传》一书,已由重庆出版社于2014年3月出版。该书以当代著名的报告文学家何建明为个案研究,疏理他发展的道路,路径的因缘,在总结其成果,归纳出经验的同时,探讨中国报告文学理论和创作的规律。该书的出版有助于推动中国当代作家研究和批评的发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4.
辛亥革命时期 ,人们把黄兴和孙中山并称为“开国二杰” ,是推翻帝制、维护共和的“天生豪杰”。但是 ,对这样一位开创民主共和新时代的民族伟人 ,中国内地一直没有一部记事翔实、评析公允的传记问世 ,萧致治教授的《黄兴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 2 0 0 1年版 )弥补了辛亥革命史和黄兴研究中的这一不足。《黄兴评传》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和思想性 ,求真务实是该书的一大显著特点 ,首先表现在对黄兴生平的叙述中。厘清历史事实 ,是史学著作的起码条件 ,是人物传记的基础。《黄兴评传》对传主的生平作了认真细致的考证。比如 ,关于黄兴的家世源流 ,…  相似文献   

5.
董蔡时先生撰写的《曾国藩评传》1996年11月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董蔡时先生是著名的太平天国史和湘军史研究专家。近几年来,已有好几本关于曾国藩的书出版。董蔡时先生的这本《曾国藩评传洲别具一格,有鲜明的特色。第一,提出了很多独到的学术见解。董先生长期研究太平天国史,辛勤笔耕,积三十余年治学之经验和心得,厚积薄发,集大成于《曾国藩评传》。《评传》对曾国藩标榜“诚”、‘“信”、“仁爱”等道德观念作了行为上的剖析,指出:曾国藩强调“诚”、“信”、“仁爱”等,实际上并未普遍践行,而仅仅实行于与其党同代异的地主…  相似文献   

6.
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后流动站第一个入站研究人员,原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欧阳哲生,继完成《新文化的源流与趋向》及《自由主义之累——胡适思想的现代阐释》二书之后,最近又完成了《严复评传》(收入《国学大师丛书》,将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嘱我为之作序。读后深感此书所勾勒之严复形象,精神面貌之完整、清晰,确有先出诸著不及之处,给人诸多启迪。同时,对严复思想的研究现状,亦引起一些想法,借此机会,抒发一二。 我认为,目前学术界对严复思想的研究已形成一个“模式”,即把他的思想发展道路看成是一个“S”形:早年“全盘肯定西学,完全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晚年,从一个极端走到另  相似文献   

7.
周聿峨、陈红民合著的《胡汉民评传》(广东人民出版社19s9年10月版),作为建国以来第一本系统论述胡汉民生平与思想的著作,具有拓荒性的意义,填补了史学研究的一个空白点。“广泛地收集和认真地审订有关资料,择取翔实的、典型的素材,展示历史的实貌,乃是本书的优点之一。”(见《序言》)这是历史学家张磊对该书特点最中肯的评价。著者是两位年轻的学者,他们十年磨一剑,坚持不懈地对胡汉民进行  相似文献   

8.
评《杜甫评传》王同书莫砺锋的《杜甫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中之一种。研究杜甫的论著汗牛充栋,传记类的著作也有多种,本书在吸收前人成果后自创新说。首先是角度的择定。该书重点在评,评的重点又在于从杜诗中透视诗人的“思想”。这固然是...  相似文献   

9.
由我校中国文化古籍研究所张其凡副研究员撰写的《赵普评传》,已由北京出版社于1991年5月出版。这是第一部全面评述北宋著名政治家赵普的研究性著作。作者在深入研究宋史的基础上,把握住时代的特点,实事求是、全面地述及了赵普的成长过程,他的主要事迹及其功过,他与太祖、太宗的关系,他的学识及为人,他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0.
杨年保 《云梦学刊》2009,(4):118-118
《谭谈评传》(朱平珍、余三定著)于2008年12月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全书由乡村苦少年、军营”高玉宝”、矿山编报人、中篇小说《山道弯弯》,中短篇小说:自传性与现代特征、长篇小说:生命意识的觉醒与深化及散文与报告文学等章节构成。  相似文献   

11.
赵普是宋初著名的政治家,宋朝的建立和立国政策都与他密切相关,宋代君臣最讲祖宗家法,要研究北宋中晚期和南宋的历史,首先必须了解宋初的历史,要了解宋初的历史非研究赵普不可。1963年,我在北京大学当宋史研究生时,曾写过一篇评论赵普的作业,还作了个年表,感到难度太大,难在材料太少,赵普的文集没有传下来,宋开国前的材料尤其少,而且岐异大,宋初的政策哪些出自赵普之手,哪些是宋太祖或其他谋士的主意,很难分清,他有大功,也有明显的缺点,恰如其分的评议不易下。由于这些困难和接连而来的“四清”、“文革”,也就搁置一旁,再也没有捡起来。最近读到张其凡先生新作《赵普评传》,竟然长达二、三十万字,仅此一端,即可推其爬梳史料之勤,而其考订、评说、创见,尤值得一评。  相似文献   

12.
《胡适评传》一书 ,体现了李敖对胡适倡导的传记思想的理解 ,是李敖对胡适“新体传记”理论的大胆实践。他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细密宏阔的脚注叙述 ,展示出胡适成长的大背景 ,写出了那个时代的众生相 ;作品语言的简约含蓄 ,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联想空间。作者摆脱了传统传记单纯评价传主的单一的审美规范 ,高屋建瓴 ,以巨大的叙事空间和含蓄的描述语言使作品充满了张力和厚重感 ,产生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对欧阳山文学道路和作品的研究,有几个难点:一是从1919年至1930年欧阳山用罗西等笔名发表的作品,既不容易搜集齐全,也不容易理出头绪,自然也难以准确评价。二是1931年至1936年和罗西时期告别,进入欧阳山时期,参加“左联”活动。写的作品也不少,而且当时文艺论争激烈,又该如何分析?三是对欧阳山的代表作《高干大》、《一代风流》的研究,以及欧阳山在中国新文学整体中的地位和贡献的评价。我觉得黄伟宗的新著《欧阳山评传》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难点,而且颇具巧思,显示出评传本身的特色。这部评传的第一个特色,就是史论结合,以史带论,以论鉴史,首尾呼应,巧妙地解决了罗西时期作家和作品研究中的难点问题。评传作者在叙述了欧阳山贫困流浪的童年,让读者了解了欧阳山童年所处的环境以及他对文学人生的憧憬之后。便介绍了欧阳山对文学要  相似文献   

14.
15.
建国三十多年来出版的太平天国史研究著作,已不下百余种。这套最近问世、由苏双碧撰写的《太平天国人物评传丛书》却以它独到的见解和崭新的形式,特别引起人们的注意。该《丛书》充分发挥了中国传统史学的纪传体裁的长处,并将它同现代史学评论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历史人物传记别开生面。这些内容翔实的系列人物传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太平天国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而且以它史论结合的新的评传形式,使人们对历史人物所体现的历史客观规律与历史多样性、历史必然性与历史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套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丛书  相似文献   

16.
郭维森先生近30万字的新著《屈原评传》,于1998年12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可以认为,这本书是他40年楚辞研究的总结。《屈原评传》在屈原研究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上,都精心地选择了从古到今有代表性的说法加以评述。如关于《离骚》的作年,他介绍了王逸、朱熹、王茂元、王夫之、龚景瀚、王运、游国恩、孙作云、刘永济、马茂元、郭沫若、姜亮夫、林庚诸家各自不同的说法和根据。又如关于《离骚》中的“求女”,作者介绍了古代人的七种说法和现代人的三种说法。对于某一问题古今学者中有相反意见的,则介绍双方各自的理由,如讨论《远游》的作者,…  相似文献   

17.
《文史哲》1983,(4)
<正> 前言我们的伟大祖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多民族国家之一,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产生了为数众多的文化巨人。仅就文学家而言,早在公元以前,便出现了遐迩闻名,堪称世界文学巨人的屈原、司马迁等。许多世纪以来,优秀的文学家生生不息,倍增迭出。他们的作品象条条巨川,汇入浩瀚的海洋,构成中华民族多彩多姿的一部文学发展史。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历史任务中,继承和发扬古代作家思想和艺术中的优良传统,以为今天的借鉴;并借此提高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是非常必要的。为  相似文献   

18.
<正> 汝信、王树人、余丽嫦主编的八卷本二百万字的《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以下简称《西传》),已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我国第一部评传体西方哲学史著作,它对从泰勒斯到罗素90余位西方重要哲学家的生平活动及其哲学思想作了评述,基本上反映了从古希腊罗马到二十世纪上半叶两千多年西方哲学史的主要内容。这部评传内容充实,史料丰富,形式活泼,兼顾普及与提高,比较集中的反映了我国对西方哲学史研究的新成果。李泽厚同志认为“它的水平在国内同类著作中已大大前进了一步。”(《读〈西  相似文献   

19.
刘斯翰 《学术研究》2004,(6):141-142
我常想,今人与古人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因缘?读过了李锦全先生的《陶潜评传》,此想法得以复加。本来,陶潜在以往一千几百年间,都是以诗人名世的,把他归到思想家里面来,似乎是李先生的一种奇想。但是,这一见解却获得了主编匡亚明的认可,请李先生来做评传,而李先生竟也就挥笔写出了  相似文献   

20.
(一 )  在我的朋友交往史上,或者说学林交谊录中,就年龄而言,除了与本人同年仿岁者外,也许更多的要算忘年之交了。而这种忘年之交又是我本人年龄的两头,一头是比我年高的长辈,另一头是较我年轻了许多的晚生。在与我交谊的这三个年龄段的朋友,可以说是各有优长,与他们相交对我自己讲真可谓受益匪浅。   不言而喻,与年长者相交,他们经过的事情世面多,其阅历、其学识、其见解本身就具有着春秋与沧桑之感;与年轻者相交,他们朝气蓬勃,好学上进,可以添充新知,弥补己之孤陋寡闻,减低思维之退势。只要自己将心态放平了,不仅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