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价值冲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个人主义价值观与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冲突、个人价值选择多样性与社会要求统一性的冲突、此岸肉体价值和彼岸精神价值的冲突。对待这种冲突,一是要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引导和整合;二是要切实建构起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价值观体系;三是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价值冲突实质上是价值观念的冲突,社会转型时期必然引起价值冲突。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冲突主要表现为道德价值与利益价值的冲突;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的冲突;一元价值指导思想与多元价值思想并存的冲突。价值冲突对转型时期的社会既有负面的影响,又具有正面的作用。在当前我国要通过健全社会制度与客观运行机制,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主导价值观念体系,挖掘与转化中国传统价值论中的生生和谐的和合之学来克服价值冲突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其积极的功能和作用,实现价值观念之间的新的动态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由于社会实践、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语言符号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可通约性”,跨文化传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障碍。通过“中国方案”在14家国际主流媒体中的报道文本分析发现,跨文化传播的障碍具体表现为两种:符号内涵的错层与价值观念的冲突。符号内涵的错层缘于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因语境转换导致文化折扣,价值观念的冲突则源于认知转译与认知搭桥所造成的价值观念变换。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大致可以由三个价值谱系构成:庙堂文化、士大夫文化、民间文化。经晚清洋务运动的器物革命、戊戌变法及辛亥革命的政治革命、五四运动的思想革命,使以个体感性生命为价值本位的商业经济的社会模式,终于开始取代了以群体伦理为价值本位的农耕经济的社会模式。以个体感性生命为价值本位的民间价值谱系,最终则在五四时代,与从英美而来的以个体感性生命为价值本位的商业文明,做到了无缝对接。国势的强盛,呼唤着中华民族以新的文化姿态面对世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的时代之声应运而生。但如何使古代的传统中国的价值资源,成为现代中国的价值性构成,"新国学"的提出,可谓是适逢其时。  相似文献   

5.
大众传播的功能在于重新定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不断变迁的社会环境中寻求最佳的认同方案。转型时期的中国传媒经历着来自外部与内部的深刻变革,文化传播的功能以及建构的文化认同出现新形势,其中地域认同是主流、公民认同是基础、小众认同是趋势,三种认同模式共同作用于当代认同性的变迁,并对社会文化发展起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休闲时代到来之时,民族传统体育应实现其文化价值.其一是与现代旅游业融合,实现其在民族文化资源中的主流地位;其二是将民族传统体育附着于大体育的基础上,逐步成为独立体育形态的重要构成要素,以整合自身原生态体育功能价值;其三是转变其原生态文化功能价值,凸现其文化功能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7.
新疆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彰显民族文化多样性、实现民族文化认同、维系民族团结与维护本土文化主权等当代价值。针对当前新疆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面临"域外强势体育文化渗透、项目本体文化异化、传承保护后继乏人、现代域外文明冲击、传承保护意识淡薄、传媒资源整合模式相对单一"等困境,新疆应当加强品牌建设,实现本土文化的传承与价值认同;强调与域外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同时,实现"和而不同";培育适宜生存环境,呼吁政府与公众增强保护意识;构建文化传播媒介与平台,引导规范社会参与;推进民族传统体育与体育教学相融合,扩充练习人口基数;重视民间传承人培养,有效规避民族传统体育跨文化传播的"文化折扣"。  相似文献   

8.
民间文化的本质及其与社会主流价值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决定了民间文化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可能。民间文化是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有效载体,传递功能、弥散强化功能、通俗化功能、社会动员功能是民间文化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四种基本功能。利用民间文化传播社会主流价值既有优势,也存在亟须解决的问题。对民间文化进行价值重构、打造中国风格和气派的民间文化精粹系列在全国推广、以现代传媒推进民间文化传播的现代化转型,是解决当前问题及充分实现民间文化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功能的有效出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近代以来,伴随全球化,西方文化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渗透,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从拒斥、被动接纳西方文化和中西文化会通三个逻辑阶段。本文以全球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三位一体”为最高价值标准,评析了中西文化冲突的三个阶段的价值取向。在中西文化冲突、磨擦过程中,一方面,西方文化精华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渗透,实现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西方文化精华的价值取向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可”;另一方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也向西方文化渗透,实现了西方文化的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价值取向被西方文化“认可”,并以统一的价值取向,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实现了中西文化的会通和创造性运用。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转型背景下,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传统教育模式的缺陷及西方文化的无序挤压,造成了文化价值认同的种种危机。对此,本文在分析了其成因的基础上,认真探寻解决途径,即进行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化,用"求大同,存小异"的态度正确对待西方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文化价值认同的内容与形式,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虚拟价值引论 ——广义虚拟经济视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虚拟经济的出现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但学界对它的理解多半定位于金融。事实上, 它的出现对解答商品的属性、财富的本质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有必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历史 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建立广义研究视角,回到商品属性和价值规律,回到财富本质, 探索虚拟经济发展规律。笔者认为,研究虚拟经济重要的不在于经济活动领域的划分,而在 于视角的建立;从事经济工作重点在于思维方式的改变;虚拟经济的研究目的,在于启示 进入工业社会乃至后工业社会的人们在企业和国家的层面上自如地创造和交换满足人们心理 需求的虚拟价值,让财富在人心和文化的土壤上流转,把蕴含在经济活动深处的虚拟经济规 律揭示出来,让人们能够更加自如地掌握财富规律。因此,笔者在剖析虚拟价值的基础上, 提出建立一个广义虚拟经济的思维框架,并试图从虚拟经济定位来拓展对中国新世纪发展战 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价值观念系统可大致分为核心价值观与外围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其精神内核.核心价值观有理想性、抽象性、终极性等基本属性.现代民族核心价值观建设,对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回归价值理性、构建社会和谐,以及促进民族国家的“和平崛起”与“和平统一”,具有重要意义.现代民族核心价值观建设,应遵循民族性、国际性和时代性原则,处理好它与民族传统道德观念、中国近代革命实践以及世界其他民族主流价值观念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价值观散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快速转型的时期 ,人们的价值观更趋复杂。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层次性凸现出超越了物质阈面的价值观是更高层次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日益普及强大的智能化终端和无处不在的泛在化网络正在引领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时代:以数字化内容生产、消费、共享为核心的价值创造时代。信息通信技术加速渗透到社会经济各领域之中,并塑造出数字化的生存方式。在此进程中,网络连接价值将逐步让位于内容消费价值和功能服务价值,运营商、服务商和制造商的市场位置和竞争格局被急剧改变。在宽带世界中实现融合服务,传统产品服务形态和商业模式受到颠覆性冲击,运营商需要深度转型来抓住产业变革机遇、应对跨界竞争挑战,政府部门需要持续改革释放市场动力,推动信息通信业迎来新一轮的增长浪潮。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理想人格伦理文化水平与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不可能拒绝传统价值观念。产生于中国地期的孔孟儒家思想,既是人类最早的文化源头,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完备、成熟的伦理文化之一。其中所蕴涵 的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深邃的人文思想,诸如:仁德、义利、孝道、利群等等,体现了时代性与超越性,成为现代人新道德建设的源头活水,为新时期理想人格形象的确立提供了有益的文化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同质性日益瓦解,各种纠纷繁复,这就使得以诉讼这种单一化的纠纷解决机制既不可能满足社会需求,其内在的弊害也日益呈显。构建替代诉讼的纠纷解决机制是当今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也是当下中国的必然选择。其深层原因可以通过下述现象得以透视:社会批判理论对现代性和现代法治的反思、真理观上由“符合论”向“共识论”的转变以及追求“无讼”和注重“调停”的传统文化的影响。深度探究其所倚赖的内在成因机制,对当下的法治建设和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建构无疑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个民族的文化塑造一个民族的性格,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所体现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已经融入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塑造着属于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诚然,历史走到今天,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外来文化相互融合,各种社会思潮纷至沓来。处在个性健全、人格成长关键时期的大学生,面对这样一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浮躁"、"急功近利"等各种人格问题暴露无疑。如何运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去塑造大学生的完美人格,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意义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18.
“知识就是力量”是身处21 世纪的我们从小就熟知的一句口号,也是我们在知识经济时代不断实现自我突破的 重要理念。通过追溯“知识”这一概念的历史变迁,分析其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所展现出来的不同形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 于知识和人才的重要作用的指示,进一步诠释“知识就是力量”在古代、近代和现代的三重本体论内涵及其在当今时代的独特 价值。  相似文献   

19.
企业价值构成问题再研究——理论解析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面临理论与现实的双重压力和挑战,应对的办法是充分重视劳动价值论的方法工具功能,完成唯物史观方法论的具体化运用.商品价值构成基础上的企业价值构成系统研究是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带向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步骤.它的研究表明:在价值构成的内部,不仅价值创造与价值转型是统一的,广义价值与狭义价值也是统一的,企业组织具有历史变迁性质正是商品价值构成与企业价值构成的内在张力发生作用的结果和外显.企业价值构成进一步研究的意义在于,确立和规定广义劳动价值论与狭义劳动价值论乃至现代经济理论体系的逻辑统一.  相似文献   

20.
物权法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是交易安全,但物权法保护交易安全的同时应有利于意思自治原则的发挥。传统物权法过分追求交易安全,强调限制意思自治,违背物权法作为私法的根本属性。在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物权法的价值主要体现为效率价值、自由价值、安全价值。网络时代物权法价值应该以自由和效率为基本价值理念,在此基础上实现物权法定主义立法模式向意思主义并注重效率的立法模式转变。意思自治应是网络时代物权法的基本价值取向。物权法应以意思自由为基础,更加注重效率和安全,从而构建安全高效的物权法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