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字条     
每次给母亲留字条,母亲都 会很激动。9岁的时候,我给生病 的母亲买好早饭,然后留了字条 悄悄上学去了。中午回家,母亲一 把抱过了我,把眼泪滴到我肩膀 上。那张字条上写着:妈妈,我去 上学了,早饭在厨房里,您一定要 吃,这样病才会好的。 青春期后,我变得叛逆。有一 次我郑重其事地甩下一张纸条, 头也不回地逃离了母亲。那张字 条上写着:我不想被你管了,我要  相似文献   

2.
李丹崖 《可乐》2010,(3):39-39
“想我时,你就吃一粒糖,这样的想念甜甜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四岁的孩子说的话。当时。阳光暖暖的,母亲躺在病床上,两颊微微泛起红光。父亲把女儿抱到母亲跟前,母亲抚摸着她的头说:“孩子,  相似文献   

3.
石磨     
石磨,对于当今的年轻人来说,日渐变得生疏与模糊了。可我对于石磨却有着一种缠绵悱恻的感情,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看见石磨,想起石磨,那种铭心刻骨的记忆,魂牵梦绕的眷恋,就像是在思念母亲,思念摇篮。 记得三四岁的时候,我就跟着母亲去磨道磨面了。那时,我帮不上母亲的忙,只是觉着拿根小棍儿跟在磨杆后面,“得儿得儿”地吆喝着黄牛在磨道里一圈一圈地“赶磨”,有趣,好玩。在磨道里一圈一圈地转累了,我便耍性子“罢工”,去纠缠母亲,要她给我罩麻雀或挖蜣螂……母亲放不下手里的活儿,于是便抱我坐在磨扇顶上拨磨眼,让磨扇带着我转圈儿。我乐呵呵笑着,尽享童年之乐。  相似文献   

4.
一只棉鞋     
我的母亲已经去世30多年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珍藏着她给我做的一只棉鞋。母亲为何只给我做了一只棉鞋呢?其中有一段令我万分痛心的辛酸往事。20世纪70年代初,我被下放回到老家吉安县梅花山当农民。母亲见我挑着铺盖卷只带着13岁的女儿清清,意识到我出事了。听了我的不幸遭遇,也亲眼看到过家乡"造反派"武斗死人的情景,母亲坦然地宽慰我说:"回家就回家,不要难过。  相似文献   

5.
母亲的照片     
母亲一生劳苦。她40岁有的我,生下我70天,父亲就撒手人寰。从此,母亲开始了她漫长的寡居生活。 打我记事起,母亲就是一位和善的老太太:满脸的皱折,如弯曲的小溪,刻记着那悄然流逝的磋砣岁月。母亲很疼我,我不记得挨过打,也没有挨过骂,只记得母亲给我讲趣事,我给母亲挠痒痒,母子相拥而笑,其乐融融。由于生活的艰难,我最终还是跟了四叔,尽管母亲舍不得。  相似文献   

6.
王志文 《今日南国》2007,(19):76-76
我已经整整40岁了。很多人关心我的婚事,母亲更是盼着早点抱上孙子。但我至今仍然单身,不是我不想成家,而是太爱母亲.如果有一天我结婚了,和我生活的女人肯定要爱我的母亲。因为母亲这辈子吃了太多的苦,我不想让她有一丝一亳的不开心。母亲原是上海宜川电子配件厂的普通工人,生了两个哥哥和我。在我13岁那年,父亲因车祸去世,这对母亲是非常沉重的打击。但为了我们三个孩子,她把一切痛苦埋藏在心里,含辛茹苦地将我们抚养成人。当时,母亲每月工资30多元,一家四口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每月领工资后。总是把钱分成几份,把必须交的水电费、应给我们攒下的学费等拿出来放好,剩下可冷的一点钱用来维持一家的日常生活。为了省钱,她学会了理发,我们哥仨的头发都是她理的。童年的记忆里.母亲好多年都没添置一件新衣服,每天从早忙到晚,人显得非常憔悴、苍老。  相似文献   

7.
所有的亲戚当中,姨妈来我们家最勤,每月至少一两次,来回几十公里,就为了跟母亲唠嗑或送点她手擀的面条。现在姨妈已经70多岁,腿脚也不太灵活,于是我让母亲劝她少跑动。母亲摇了摇头,说:"我知道你心疼姨妈,可亲人间‘见面’才是最好的礼仪。""见面"是最好的礼仪?我想了想,还真是这个理儿,我从小就觉得姨妈是亲戚中最亲的人。既然这样,我何不试试改变自己与人相处的方式呢?  相似文献   

8.
母亲的裙     
记得儿时我的母亲有一双极为修长、漂亮的腿,母亲的衣橱里也挂着许多美丽的裙,淡紫的、绛红的、湛蓝的、米灰的,配着不同款式的裙摆,在许多有风的季节里,裙角都会轻轻地扬起,在我儿时的视野里,这仿佛就是一朵朵缤纷的云,或飘逸,或雅致……儿时的我总爱搂着母亲的脖子,在母亲每一次穿上裙子的时候,甜甜地靠着她的耳朵,重复着一个每次都一样的要求:“妈妈,等我长大以后也要有一条和这一样漂亮的裙子!”而每当此时,母亲也总会如往常一般俯身亲亲我的脸,然后微笑地点头应许。几年前,母亲下岗了。几经周折,在同事的介绍下,到一家大商场去做营业员…  相似文献   

9.
从1950年到1959年,从8岁到17岁,是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我一直生活在母亲身边。最疼我的也许的确是母亲,可是我却并无那一个最字横亘心中。物质上,母亲自己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冬天不至于冻着就行。母亲也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她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3顿饭,便可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10.
真爱     
母亲今年76岁了。外公重男轻女,他常说"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母亲才六岁就被他"泼"到了我父亲家当童养媳。比她大两岁的父亲,和她牵手走过了70度春秋。按照婚龄雅号的排序,该是"白金婚"了吧。在我们的记忆里,两位老人,相处了一生,也吵闹了一生。  相似文献   

11.
李连杰 《可乐》2010,(5):71-71
相对的幸福快乐,我一直在追求。小时候什么都不懂,我一哭一叫,妈妈就来抱我,姐姐就来抱我,我就知道亲人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接下来,大人告诉我要出名,要上好的学校,要比赛得第一,原来名是这么重要,我就很努力。到了16岁,我发现光有名还不够,还应该有利,所以我又努力。后来,我努力到一定程度,大家又说,其实有利还要有权,有权可以更快乐,于是我就顺着这条路一直往前走。其实我走得挺快的,1982年我就有十万元了,1985年有了上百万,30岁身价上亿。  相似文献   

12.
丁宁 《新天地》2011,(9):34
丁老师:您好!我最近真是有些心烦意乱,家里的事弄得我焦头烂额。我是一名高校老师,马上要从教学岗位上退下来,按说这是好事。辛苦耕耘一生,应该放松一下了。可是,我这个渐入老境的人遭遇高龄化,真是有苦说不出。现在我面对的有两个老人。一个是我母亲,今年已经96岁了,我的两个哥也已经70出头。以前,我母亲一个月一轮,分别在我们3个儿女家过。今年,我的两个嫂子提出来,她们也  相似文献   

13.
最疼我的是母亲?从1950年到1959年,我8岁到17岁。那时父亲在北京的一个国家机关工作,除了星期天和节假日,他都是早出晚归。家里就我和母亲两人。物质上,母亲自己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冬天不至于冻着就行。在吃上,可就非  相似文献   

14.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个农民,今年快四十岁了。母亲勤劳,长年累月的劳动使她额上有了深深的皱纹。母亲灵巧,会做许多让人羡慕的活。母亲善良,为人受到了大家的赞扬。在我的成长中,我为母亲的长处感到欣慰,也默默思考着,要做一个像母亲那样的人。农村生活,活儿总是那么多,没完没了的。母亲是个勤劳又意志坚强的人,她每天起床很早,屋里屋外忙个不停,收拾妥当,她就上地去了。春天,她陪同爸爸一起安排地里的活儿:整地、栽洋芋、种苞谷呀什么的。夏天,爸爸出门打工去了,农活全落在了母亲一个人身上:锄地、打农药、割麦子……收种两忙的秋天,母亲就更辛苦了:…  相似文献   

15.
母亲的新家     
父亲过世后,母亲一下老了许多,年近50的她看上去竟有60多岁。可惜当时我并不十分了解母亲的艰辛。两年后,有人给母亲介绍了个老伴,母亲在和他谈话时特意叫上我,说那人如何厚道,如何会体贴人云云,想让我从心理上接受他——我未来的继父,看样子母亲是动心了。她也许真的很想过一段被人体贴被人爱的生活。我心里却想,母亲改嫁的时候也就是我离家的时候。那年初夏,母亲终于去了她的另一个“家”。坐着一辆小车,母亲在一片冷清中出嫁了。在此前的那个晚上,我背上包袱毅然离开了家。不久,母亲给我打来一个电话,在电话中我不愠不火地跟她讲着,意思…  相似文献   

16.
晶子 《可乐》2010,(7):58-59
出国前,妈妈让我指天发誓,28岁前一定把自己嫁掉,30岁让她抱上外孙。我有模有样地应允。妈妈长吁一口气,拿出银行存折,交代我出国的注意事项。 南非男:效率至上 在南非四年后,26岁的我,开始有些“剩女”的感慨。妈妈在视频里抱来别家的孙子,肉嘟嘟的小脸对着摄像头流哈喇子。妈妈说:“可爱吧?你也赶紧生一个!中西合璧的我不介意,快点就行!”  相似文献   

17.
去年春天,我因病住院。退休在家的母亲自告奋勇去医院陪侍我。当时,正值母亲关节炎病发作,为了不让我担心,她却说:“腿一点也不疼,早好了。”还把“人老了,腿脚也老了”挂在嘴边,让我放心。同屋两病友,一个长我10岁,一个略小我几岁。比我年长的病友,一直由女儿陪侍,1周后,就以能自理为由,让女儿回家了。她对我们说,女儿自谋职业,家庭困难,不能再耽误她了。比我小的病友,虽由姐姐陪侍,但她七十多岁的母亲,却隔一天坐公交车来医院看她一次,且总是坐在床头,唠叨几句“以后改改倔脾气,多注意身体……”关爱之情,溢于言表。不同的表达方式,道出的都是无价的亲情!  相似文献   

18.
青雯 《今日南国》2007,(3):22-23
他穿着睡衣坐在酒店房间里,不远的地方随意地扔着他的笔记本电脑和最新款的MP3,尽管他已经60岁了,但小年青们拥有的“现代装备”他一样不落。不仅如此,他和汪明荃的不婚主义,甚至挑战了当下年轻人的婚恋观。“她走到化妆间,握着我的手,轻轻地抱了我一下,我跟她的事就算成了。我知道,只要我说‘我们结婚吧’,她就会很开心地答应,‘好啊,我们结婚啊’。但是反过来如果我说‘我们不结婚吧’,她也会很开心地说,‘不结就不结咯’。”  相似文献   

19.
生了孩子后,母亲从老家过来照看。母亲63岁,常年的农活劳累使她显得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背有些驼,耳朵有些背,牙齿也掉了多半。刚来的时候,对母亲的教育很是费了我一番脑筋。母亲在老家带过哥哥家的几个孩子,所以在带孩子的问题上颇有自己的一套,这反而更增加了我教导的难度,好比在一张画过野菊花的纸上再画牡丹,颠覆的难度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20.
用心扫地     
贺柏武 《社区》2012,(8):60
这些年没什么大事,我们一家老小都很少回乡下老家。母亲也慢慢地在城里待习惯了,这次专程回家是因为八十七岁高龄的外婆特想母亲,非要母亲回去待上一段时间不可。于是,我就特意请了几天假陪母亲回去,顺便看望一下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