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蒙古》月刊是面对日本侵略、民族危难,蒙、汉学人于1933年“百灵庙大会”之后,筹备创办的月刊杂志,宗旨是:剖析蒙古问题之实情,介绍国内外对于蒙古问题之研究,宣达中央处理蒙政之方案,揭露帝国主义侵略蒙古之真相,促成汉蒙民族之团结,以共致力于解放运动。《新蒙古》月刊以刊登有关内蒙古问题的文章为主,间或也刊载了不少与外蒙古相关的文章,这些文章是研究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外蒙古问题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2.
叶介甫 《中华魂》2014,(19):47-51
乌兰夫,1906年生于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一个蒙古族农民家庭。1923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受党组织派遣去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东方大学学习和工作。1929年返回内蒙古西部开展地下工作。1936年领导百灵庙暴动,为我党建立蒙古族抗日武装打下了基础。以后,在蒙旗保安旅、新三师开展军运工作,1941年起在延安从事民族工作。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47年5月1日在乌兰浩特领导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当选为主席。解放后,长期担任内蒙古自治区及党和国家的领导工作,历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自治区主席、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等重要领导职务。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8年12月8日因病去世,享年82岁。  相似文献   

3.
由内蒙古师范大学举办的《蒙古秘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8月30日至9月5日先后在呼和浩特市和达茂旗百灵庙举行。来自苏联、蒙古、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美国、日本、加拿大、意大利和中国等10个国家的78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蒙古秘史》成书于1240年,是蒙古民族的第一部书面巨著,是研究蒙古民族历史文化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除我国外,日、苏、德、美、法、匈和蒙古等许多国家都在研究  相似文献   

4.
(四)霹雳一声暴动一九二七年九月九日,一声霹雳,湘赣边界爆发了惊天动地的怒吼:“暴动!暴动!!暴动!!!”“暴动打倒唐生智、汪精卫!”“暴动打倒‘国民政府’!”  相似文献   

5.
1927年11月至1928年5月,中共江苏省委在“八七”会议确定的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指引下,领导和组织江苏广大农民,先后爆发了十多次农民暴动。这场大暴动的直接领导者、组织者,就是当时的江苏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兼农民部(后为农委)负责人王若飞同志。一江苏农民运动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前,曾经得到轰轰烈烈的发展,全省13个县成立了农协组织,农会会员达30余万。当蒋介石的屠刀伸向革命者后,各县的农民运动大都被迫停顿,大批从事农运  相似文献   

6.
一九二七年冬和一九二八年春,在党的“八七”会议和井冈山斗争的推动和鼓舞下,江西地方党组织所领导的武装起义遍及赣江两岸,波阳湖畔,武夷山麓。其中著名的有:万安暴动、弋(阳)横(峰)暴动、吉安东固和延福暴动、赣县大埠暴动、于都里仁和桥头暴动、寻邬暴动等。这些武装起义,多数由于敌强我弱或领导策略上有错  相似文献   

7.
一、汪古惕王城的发现 1929年,以赫定为团长的西北科学考察团成员、中国考古学者黄文弼,到现今内蒙古自治区的百灵庙附近调查古迹。他在一个名叫敖伦苏木的地方,发现了一座蒙古帝国时期的古城遗址,这座古城遗址位于包头市北方阴山山脉北麓的蒙古草原上,在艾不盖河的右岸。早在很久之前,蒙古史学家和聂思脱里教史学家就在探索汪古惕族的王城所在地,以后的研究证明:汪古惕族的王城正是在这里。  相似文献   

8.
“外蒙古”一词最早出现于清初。外蒙古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由于国际国内的环境不同,外蒙古曾经历了三次“独立”:1911年11月30日第一次;1921年7月第二次;1945年10月第三次。三次情况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一九二七年十二月十一日的广州暴动,长期以来,就和首举义旗的南昌暴动,规模空前的秋收暴动同时彪炳于中国共产党的史册,成为了中国现代史上意义深远的伟大事件。 可是,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时,这样伟大的壮举也遭了厄运:一九七一年三月,由林彪“四人帮”授意炮制的《学习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史参考材料》指责说:“翟秋白‘左’倾路线……认为‘城市工人暴动,是革命胜利的关键’,反对毛主席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在乡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左”倾时期,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的总策略由“创造总暴动的局面”调整为“造成割据的暴动局面”,继而转变为“造成暴动的割据局面”。措词上的变化看似细微,实质内容却迥异,运用于指导革命实践,结果自然相去甚远。本文通过对这一调整与转变过程进行分析,试图展示处于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为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所付出的努力,以及从中应当吸取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